生物質產業:沒了補貼日子難過?

2020-11-30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環保網訊:●70%的生物質能企業年產量低於一萬噸,70%的產品在本省銷售。這些企業平均利潤率只有18%~21%,50%~60%的爐具企業都得到過補貼,補貼佔到營業額收入的70%左右

●目前,大多生物質爐灶和燃料企業經營決策是基於補貼政策,而不是根據市場需求做出的。他們往往根據不定期的政府採購訂單來制定生產計劃,而不是通過走近消費者、進行市場調研和科學分析來實現規模經營。雖然補貼確實幫助農村家庭購買節能爐具,但同時也抑制了行業整體的規模發展和穩定

作為農業大國,中國有著發展生物質能的先天條件,而能源、環境的巨大壓力,也對生物質產業產生巨大需求。近年來,生物質能源在我國有了很大發展。但是不少專家在調研中發現,我國大多數生物質能企業主要依賴政府扶持發展。在財政部暫停補貼後,一部分企業陷入發展困境。

生物質能行業如何實現良性發展?在發展中存在哪些困難?如何破解?下一步政府相關部門將採取哪些政策?相關政府官員、專家和企業代表在近日召開的2015節能環保爐具(鍋爐)及生物質成型燃料行業發展論壇上展開了深入研討。

暫停補貼對企業影響有多大?

補貼取消,可能很多企業經營會存在困難;同時,原料分散、多樣,收集、運輸、貯存難度大,潛在的產品質量風險較高

為推進生物質成型燃料發展,2008年,財政部印發《秸稈能源化利用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辦法》實施之後,我國生物質成型燃料產量由2007年的不到100萬噸增加到2012年的550萬噸,秸稈能源化利用行業標準相繼出臺,產業體系初步形成,帶動成型燃料相關產業鏈新增產值120億元以上,促進了秸稈能源化利用產業的發展。

然而,由於生物質小規模企業過多,且存在較為嚴重的利用假發票、做假帳以及虛假銷售等手段騙取國家財政補助資金的行為,從2013年開始,財政部暫停了秸稈能源化利用補貼政策,暫停期限不明。

暫停補貼對企業影響有多大?農業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生態農業處處長王飛介紹說,經調研發現,生物質能企業大多數規模比較小,70%的生物質能企業年產量低於一萬噸,70%的產品在本省銷售。這些企業的平均利潤率只有18%~21%,50%~60%的節能爐具企業都得到過補貼,補貼佔到營業額收入的70%左右。如果政府補貼的項目取消之後,可能很多的企業經營會存在困難。

另外,在整個成型燃料的產業鏈中,「收貯運」環節存在很多問題。有企業代表表示,我國的農林生物質原料分散、多樣、收穫期短,收集、運輸、貯存難度大,大場地難找,防雨、防火、防黴變要求高,還存在電力、運輸半徑等問題。大規模生產還需要考慮配套打捆機、粉碎機、烘乾機和一定數量的人工勞動力等,投入大、收益小、回報周期長。

王飛表示,當前生物質燃料和節能爐具行業門檻較低,研發投入不夠,潛在的產品質量風險較高,本行業面臨很大挑戰。在調研中還發現,產品多採用政府採購銷售,市場起的作用有限。

補貼還應繼續嗎?

產業補貼政策是培育市場化機制的開始,但不能一味依賴,企業要創新經營模式,根據市場需求制定營銷策略

關於財政部暫停補貼,與會專家們也有不同看法。河南農業大學原校長張百良認為,不能因為一小部分企業造假,財政部就暫停補貼。「建議加大執法力度,打擊造假,財政部重新恢復補貼政策,培育生物質行業」。

對此,王飛則表示,生物質爐具和生物質成型燃料的產業補貼政策是培育市場化機制的開始,但不能一味依賴。他們調研發現,目前大多生物質爐灶和燃料企業經營決策是基於補貼政策做出的,而不是根據市場需求。他們往往根據不定期的政府採購訂單來制定生產計劃,而不是通過走近消費者、進行市場調研和科學分析來實現規模經營。雖然補貼確實幫助農村家庭購買節能爐具,但同時也抑制了行業整體的規模發展和穩定 。

王飛建議,生物質企業創新經營模式,多種方式擴大市場,同時,還要提高研發力度,改進燃料加工工藝。企業自身要提高產品標準,把控產品質量,對消費群體進行分析,基於市場需求及用戶購買意願,制定營銷策略。

「在調研中發現,30%的生物質和節能爐具企業採用網際網路銷售產品,這就是好現象。」他說。

同時,王飛在會上透露,農業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與全球清潔聯盟合作,2015年將在我國7個城市開展推廣生物質燃料和節能爐具試點村建設,每個試點100戶,一共1000戶。

「初步設想,在試點不採取政府一貫採用的補貼爐子的方式。更多採用市場化手段,第一以燃料帶動爐灶,發展清潔燃料帶動爐灶生產銷售。第二把碳交易增加進來。最後是通過能效標識吸引老百姓選擇項目推廣的爐具產品。對於有困難的農戶,可以發放小額信貸。」他說。

政策應從哪方面下手?

選擇京津冀大氣汙染重點區域,啟動秸稈化試點,擬出臺秸稈初加工用電享受農業用電、秸稈運輸費減免、信貸扶持等政策措施

據農業部規劃設計院能源研究所所長趙立欣介紹,國家能源局、環境保護部發布的《關於開展生物質成型燃料鍋爐供熱示範項目建設的通知》指出 ,將在國內建設120個生物質成型燃料鍋爐供熱示範項目,總投資約50億元。

趙立欣解釋說,這些示範項目採用生物質成型燃料,在村鎮機關、醫院、中小學等建立區域供熱工程,解決採暖用能,替代燃煤。也可用於家庭炊事、取暖。

趙立欣說,國家發改委和農業部近期出臺的《2015年農村沼氣工程轉型升級工作方案》指出,在適宜地區支持建設一批規模化大型沼氣工程,年可新增沼氣生產能力4.87億立方米,年處理150萬噸農作物秸稈或800萬噸畜禽鮮糞等農業有機廢棄物。

據了解,河北省在世界銀行的貸款項目獲得批覆,擬建設沼氣工程6處,年產沼氣4200.47萬立方米,年消耗青貯秸稈22.17萬噸,處理畜禽糞便24.16萬噸,尿液和衝洗水36.63萬噸,項目投資估算9.23億元,其中利用世界銀行貸款4.36億元。

關於秸稈等生物質的收集,張百良建議,建立「分布式生產網絡」,以村或鎮為單位,與農機行業聯合建立產業服務中心,「收割—粉碎—收集—儲存—成型—消費」一體化。中心對農戶實行物業管理, 經營方式靈活多樣。

張百良舉例說,河北天太公司建立了50個秸稈收購基地,政府出資金幫助收集秸稈,充分考慮農民利益,效果較好。內蒙古也在建立秸稈收集基地,這都是「分布式生產網絡」。

而據農業部科教司生態能源建設處副處長強少傑透露,2015年農業部也將選擇京津冀大氣汙染重點區域,啟動秸稈化試點,從秸稈收集、存儲等環節進行整體推進,解決秸稈焚燒問題。

他表示,農業部擬與有關部門研究出臺秸稈初加工用電享受農業用電、收儲運納入農機管理、秸稈運輸費減免、擴大稅收優惠範圍、信貸扶持等政策措施,並研究設立秸稈綜合利用專項資金。

同時,還將建立利益導向機制,引導社會資金投入,研究秸稈利用產業鏈,培育和扶持一批龍頭企業,擴大企業生產規模,推動秸稈綜合利用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在會上,還有專家建議,加快制定生物質相關標準和政策,嚴格市場準入,行業還要加大科技研發力度,以技術引領行業發展。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記者調查:生物質發電突遇補貼銳減衝擊
    新政甫一出臺,即在農林生物質發電行業引發強烈反響。「當初投入農林生物質發電行業,本是看好這個香餑餑,現在卻成了燙手山芋」「我們還在等相關意見徵求,沒曾想一夜之間政策已經公布了」「農林生物質發電將面臨至暗時刻」……200多家企業日前「聯名上書」,要求有關部門重新評估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的「合理利用小時數」。
  • 國家補貼退出,農林生物質發電傷很深,這個嚴重依賴補貼的行業出路...
    國家補貼的逐步退出,將給生物質發電行業的商業模式帶來一定程度的衝擊,其中,農林生物質發電行業面臨的挑戰最大。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在既定政策情境下,大部分企業將虧損、項目停止運營,行業將迎來大規模的淘汰。這不僅是因為農林生物質發電行業在生物質發電行業中補貼力度最大、依賴程度最高,也與行業自身商業模式的痛點密切相關。
  • 三部委明確發電補貼事項 風光電項目影響有限 生物質發電、垃圾...
    本次的補充通知中正式明確了生物質發電項目(含農林生物質發電、垃圾焚燒發電和沼氣發電)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時數為82500小時。此外,補充通知同樣明確了單一生物質發電項目可獲得中央補貼的期限:(1)在未超過項目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時數時(即82500小時);(2)自項目併網之日起15年內。超出前兩項任意之一的,項目不再享受中央財政補貼資金,核發綠證準許參與綠證交易。
  • 發改委: 77個項目納入2020年生物質發電中央補貼規模
    人民網北京11月25日電 (記者喬雪峰)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國家能源局綜合司發布了2020年生物質發電中央補貼項目申報結果的通知,通知指出,經委託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對各省(區、市)通過審核、公示無異議的項目進行覆核、匯總排序,擬將河北、山西等20個省(區、市)的77個項目納入2020年生物質發電中央補貼規模
  • 專家建議: 加大對秸稈生物質炭化產業的政策扶持
    作為一種生物質的資源,秸稈用於農業才是最好的途徑。歷經科研團隊10餘年的攻關,秸稈炭化還田技術被成功攻克。這一技術採用秸稈為原料,經過熱解炭化分離,獲得可燃氣25%至30%、生物質炭30%至37%、木醋液10%至15%,最終合成為以納米孔隙農業生物質炭為載體、礦物質-有機質-養分複合團聚的生物質炭基緩釋肥。這一技術也被農業部列入秸稈資源化利用十大模式之一。
  • 發改委:77個項目納入2020年生物質發電中央補貼規模
    原標題:發改委:77個項目納入2020年生物質發電中央補貼規模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國家能源局綜合司發布了2020年生物質發電中央補貼項目申報結果的通知
  • 我國林業生物質材料產業現狀與發展趨勢
    生物質材料替代石油、煤炭、礦產等不可再生資源,已成為世界基礎原料領域的重大課題。加快生物質資源利用,發展生物質材料戰略性新興產業,對緩解資源與環境壓力意義重大,同時也是發展低碳經濟和生物經濟的產業基礎。
  • 生物質產業:未來能源新亮點?
    其實,在巨大的能源和環境壓力下,以農林廢棄物、油料植物為原料的清潔可再生能源———生物質能源已經越來越成為人們注目的焦點,我國科研人員已在加緊生物質能源的研發以及商業化運作的實踐。今天,我們請來研究生物質工程的院士、專家,為我們展開這幅新產業蓬勃發展的壯美畫卷。
  • 中國生物質能源產業比較優勢的動態測度
    中國生物質能源產業比較優勢的動態測度 翟超穎,代木林,張平,張曄(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武漢430072)  摘要:研究中國生物質能源產業比較優勢的演進規律,有利於我國政府制定基於不同產業發展階段的產業調控政策。
  • 我國對生物質能源重視不夠
    「生物質能源是唯一的零碳燃料,將在未來低碳能源結構中發揮重大作用。」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江億在日前召開的全國新能源產業技術發展專家創新大講堂上說。另外,有專家表示,隨著「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的設定,發展生物質能源已成為減碳的最佳選擇。
  • 國家支持生物質能持續健康發展 生物質發電概念股有哪些?
    《方案》提出,鼓勵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給予生物質發電項目中長期信貸支持。立足於多樣化用能需求,大力推進農林生物質熱電聯產,從嚴控制只發電不供熱項目,鼓勵加快生物質能非電領域應用,提升項目經濟性和產品附加值,降低發電成本,減少補貼依賴。文末附生物質發電概念股。
  • 生物質能源亂象叢生凸顯標準缺失 騙補愈演愈烈
    ,市場亂象頻出,一些發電項目借生物質能源的名頭,一邊拿著國家的電價補貼,一邊偷偷燒著煤炭,影響行業健康發展。開發利用生物質能,是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內容,是促進農村發展和農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是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任務。  不過,媒體援引一家生物質能源開發公司負責人的話稱,近年來,國家的霧霾治理政策也為生物質能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動力。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一些生物質發電企業鍋爐裡燃燒的還是煤炭。有些企業在燃煤的同時,還在鍋爐房裡堆滿了生物質燃料。
  • 明年起生物質發電將全面執行競爭配置
    圍繞「補貼資金申報」、「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兩項主要任務《方案》明確,2020年中央新增生物質發電補貼資金額度為15億元,仍沿用現有政策安排資金,明年起生物質發電項目將全部通過競爭方式配置並確定上網電價,旨在推動生物質發電項目有序建設、平穩發展。15億元補貼資金怎麼用——以收定補、新老劃段生物質能是可再生能源重要組成部分。
  • 瀋陽:生物質資源暗藏「巨能」 需全產業鏈承接
    一座城市,沒了石油、沒了煤炭,沒了天然氣,未來怎樣運轉,如何發展,這是城市管理者面對傳統能源日益枯竭的現實,不得不思考的重大課題。  若干年後,何種能源能夠支撐城市的不斷發展?電動汽車、太陽能取暖、風能發電……在國內追逐新能源、新技術的浪潮中,國內能源研究專家給出這樣的預測,「在未來的幾十年後,能源市場將是生物質燃料的天下,沒有發達的生物質全產業鏈,城市發展經濟將舉步維艱。」
  • 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有哪些新政策
    (2)對存量生物質發電項目進行了「補貼確權」,只要符合條件的均可納入補貼清單。將打消金融投資機構對生物質發電行業的觀望情緒,大大緩解發電企業的融資困境。  (3)新增補貼項目規模由新增補貼收入決定,做到新增項目不新欠。2020年1月20日以後的新增項目,按照以收定支的原則確定補貼規模。當年納入國家規模管理的新增項目足額兌付補助資金。
  • 生物質發電的優點和將要面臨的問題
    生物質發電具備碳中和效應,且比化石能源的硫、氮等含量低,通過集中燃燒並裝備除塵及脫硫脫銷等設備,有助於降低排放,促進大氣汙染防治。運營一臺3萬千瓦的生物質發電機組,與同類型火電機組相比,每年可節約標煤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0萬噸。 其次,生物質發電有助於調整能源消費結構。生物質能作為可再生能源,來源廣泛、儲量豐富,可再生且可存儲。
  • 全國人大代表趙皖平:加速生物質資源替代化石資源
    儘快制定《國家生物質煉製產業發展規劃》,配套相應的鼓勵和優惠政策,優化各種資源配置,大力發展生物質煉製產業。使我國的工業發展模式真正實現從使用不可再生資源為主向強化使用可再生資源的轉變;從治理汙染為主向預防汙染為主的轉變;從單純資源消耗型向資源循環利用型的轉變;從傳統工藝型向綠色工藝型的轉變。趙皖平建議,一是扶持生物質煉製產業的發展。
  • 生物質氣化技術及產業發展分析
    北極星固廢網訊:摘要:生物質氣化用途廣泛、原料種類和規模適應性強,是實現生物質分布式開發利用和可燃固體廢棄物處理的效途徑,可部分替代化石能源、推進節能減排、助力實現可持續發展,在世界範圍內得到了廣泛應用。本文綜述了生物質氣化、燃氣淨化關鍵技術和供熱、發電、合成液體燃料等產業的發展現狀,在此基礎上對中國生物質氣化產業前景進行了展望。
  • 陝西2020年申請中央財政補貼的新增生物質發電項目公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火力發電網訊:北極星電力網獲悉,陝西省發改委近日發布陝西省2020年申請中央財政補貼的新增生物質發電項目公示,詳情如下:按照《完善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運行的實施方案》要求,現將擬申請2020年中央財政補貼的新增生物質發電項目予以公示
  • 三明:生物質燃料烤房「綠色烘烤」助力菸農減工增收
    與往年不同,今年他購買了菸草補貼的生物質顆粒燃燒機。他告訴記者「使用生物質顆粒燃燒機烘烤菸葉,就像餵馬一樣簡單,只需要調節好機子的溫度、溼度等參數,然後倒入燃料,全程就可以全自動烤菸了,最大的好處就是減少了勞動力,不像原來用煤烤菸,每隔兩小時就要添加一次煤,今年烤菸的時候,晚上只需要起床一次加燃料,睡得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