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生物質資源暗藏「巨能」 需全產業鏈承接

2020-11-30 中國新聞網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一座城市,沒了石油、沒了煤炭,沒了天然氣,未來怎樣運轉,如何發展,這是城市管理者面對傳統能源日益枯竭的現實,不得不思考的重大課題。

  若干年後,何種能源能夠支撐城市的不斷發展?電動汽車、太陽能取暖、風能發電……在國內追逐新能源、新技術的浪潮中,國內能源研究專家給出這樣的預測,「在未來的幾十年後,能源市場將是生物質燃料的天下,沒有發達的生物質全產業鏈,城市發展經濟將舉步維艱。」

  這句話不無道理。在業內,生物質被稱為繼煤炭、石油、天然氣後的第四代能源。在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情況下,以生物質替代傳統能源,已成為解決能源短缺難題的第一突破口。按全球各國規劃,到2030年左右,生物質能將成為第一大能源。

  瀋陽何以突破?據對瀋陽生物質資源的測算結果顯示,僅耕地秸稈一項,瀋陽產生量便達400萬t/a(噸/年)以上,較於國內其他城市,這是少有的稀缺資源。在瀋陽,生物質資源還遠不只這些,巨大資源背後暗藏「巨能」,但眼下對其開發應用還很有限,尚需全鏈條的生物質產業承接。

  冰山一角已不可小覷

  生物質是新興的生態能源,包含任何可再生或可循環有機物質,科學合理地對其開發和利用,能夠擁有萬億級的產業市場,國內城市因而爭相發展生物質產業。在瀋陽,生物質產業雖然有所發展,規模還不大,基礎薄弱,開發利用品種單一,應用市場還很狹小,落後於國內其他城市,但已讓人看到了生物質創造的巨大能量。

  在過去的2016年,一批生物質項目落戶瀋陽。在法庫,武漢凱迪集團投資3億元建設一座生物質熱電聯產發電廠,這是瀋陽第一家生物質發電廠。據測算,這家發電廠每年消耗30萬生物質原料,可換來2.2億千瓦時的清潔電能源,產值可達1.5億元。

  在法庫縣法庫鎮大泉眼村,有一座生物質成型燃料廠。「這家燃料廠年產2萬噸成型燃料,可滿足村民生活炊事採暖用能需求。」大泉眼村村幹部介紹,採用生物質固體環模壓塊燃料技術,對具有一定粒度的玉米秸稈等生物質原料進行適當乾燥,可製成環模壓塊燃料,這就是現在大泉眼村村民使用的新型燃料。

  在于洪區,總投資1.2億元建設秸稈燃氣項目元易生物科技園項目,每年可消耗玉米秸稈4萬噸生產生物天然氣,佔該區玉米秸稈總量的1/3。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介紹,該項目一期建設的兩條生產線,可日產沼氣4萬立方米,提純生物天然氣2萬立方米,加上有機肥等產品,年產值可達5000萬元。

  利用秸稈為原料的環保節能的生物質能鍋爐,還可以取代現在廣泛使用的燃煤鍋爐。在棋盤山風景旅遊區的一山莊裡,就使用這種新型鍋爐,爐膛內火苗躥得很高,燃料只要是經過光合作用的木質閒置材料就行,包括稻殼、葵花子殼、高粱稈、玉米稈、豆稈等,經高溫高壓製成柱狀顆粒燃料後,就可以送入爐內,沒有汙染,熱值與燒煤不相上下。

  放眼國內生物質產業發展,瀋陽對生物質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僅是冰山一角。北京大學環境科學博士洪浩介紹,生物質能源來源於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它除了可以提供燃燒熱,還可以製成種類繁多的重要化工品及氣、液、固的能源形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一種可再生能源。對於資源豐富的瀋陽來說,如果行之有效地發展生物質產業,將會形成一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綠色資源被大量浪費

  瀋陽不缺少生物質資源。按照定義,糧食作物和飼料作物殘留物,樹木和木材廢棄物及殘留物,各種水生植物、草、殘留物、纖維和動物廢棄物、城市垃圾和其他廢棄材料,均被納入生物質資源。然而,生物質需要強大的產業支撐,才能釋放出巨大能量,成為一種社會財富,這成了瀋陽的短板,造成資源被大量浪費。

  吉林宏日新能源股份公司是生物質新能源行業的領導者。據該公司對瀋陽生物質資源的測算結果顯示,瀋陽市10區及一市(新民市)、兩縣(康平縣、法庫縣)可耕地秸稈產生量便達400萬t/a左右,這是發展生物質產業的資源基礎。而現在,這些秸稈近一半在田間被直接焚燒及廢棄,另一半用於柴灶、堆肥及牲畜飼料。

  由於對生物質資源使用不當,瀋陽每年僅二氧化碳排放量就達260萬t~300萬噸,不僅浪費了大量的能源,而且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汙染,給社會生活、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生物質資源是可流通的,可以來自周邊省內其他城市。又一份測算數據顯示,遼寧全省農業剩餘物、林業剩餘物(含食用菌袋)、畜禽糞便、有機廢棄物總量約3000萬噸。這些生物質原料的轉化使用率還不足1%,豐富的資源被大量浪費,如果加以開發和利用,將轉化成巨大的社會財富。

  根據上述數值進行實際測算,瀋陽生物質顆粒燃料的熱值在15540—17640kJ/kg(千焦每千克),生物質顆粒燃料完全可以替代煤炭。但區別於煤炭的是,生物質顆粒燃料具有煤炭無可比擬的環境效益。

  研究報告數據顯示,燃煤導致的大氣汙染物排放佔到煙塵排放的70%、二氧化硫排放的85%、氮氧化物排放的67%和二氧化碳排放的80%。而生物質能原料可達到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0」排放。而且,生產加工出的生物質顆粒燃料可以就地銷售,處理後的灰渣等副產品可以用作肥料及建築材料。

  新生態需要全產業鏈

  擁有豐富的生物質資源,卻未被瀋陽良好應用和利用,導致生物質產業發展緩慢,至今仍未形成產業規模。日前,在對瀋陽生物質發展現狀經過一番了解調查後,北京大學環境科學博士洪浩總結了瀋陽生物質產業存在的幾個問題,一針見血,直指產業發展「痛點」。

  洪浩博士認為,「瀋陽目前尚未形成有效的產業配套生態,生物質顆粒燃料能源化利用產業的關鍵技術和管理運營經驗亟待提高。」生物質資源利用尚處於初級階段,缺乏有效的規劃和正確產業發展指導,產業規模小,綜合效益不高,存在技術含量低、產品單一、缺乏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核心技術的問題。

  更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瀋陽大量的生物質資源分散在城郊區域,原料密度小,體積大,分布分散,運輸困難,導致制產生物質的原料收集難,供應成本大,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生物質能源企業的運營和發展,這是影響瀋陽生物質產業發展的瓶頸,也是做大產業規模首先要解決的問題。而且,現有生物質企業還缺乏自主創新,產業化技術水平有待提高。

  生物質產業是一個全產業鏈條,價值鏈、企業鏈、供需鏈和空間鏈四個維度缺一不可。洪浩博士解釋,生物質產業是利用一切對環境友好的作物秸稈、畜禽糞便、有機垃圾等農林廢棄物和環境汙染物為原料,生產清潔能源及相關化工產品的新興產業。原料多元化,產品多樣化,可以直接燃燒或發電,可以氣化發電或供氣,可以轉化為生物燃氣(沼氣、生物氫氣)、生物燃料(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生物丁醇、生物油、固體成型燃料),還可以轉化為生物材料與化學品(乳酸、聚乳酸)等。只有全方位綜合開發利用生物質資源,才能形成規模化的產業優勢,為城市未來發展積累「能源資本」。

  創新發展新動能模式

  截至目前,瀋陽已頒布實施了一系列包括秸稈綜合利用在內的生物質產業化財政支持政策。政策扶持,財政補貼,是瀋陽引導市場發展生物質新能源的傳統手段。據不完全統計,2012年以來,瀋陽在秸稈綜合利用方面的補貼1.14萬元。其中,秸稈肥料化(腐熟還田),投資2267萬元;秸稈飼料化,補助資金1116萬元;秸稈能源化利用投資1000餘萬元,利用秸稈200餘萬噸。

  新能源多位專家普遍認為,這些政策引導資金投入市場,效果並不明顯。況且在整個東北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引導模式、資金扶持力度滿足不了生物質產業化的要求,需要整合社會資本,支撐較大規模的生物質產業發展。

  要解決上述難題,形成良好的生物質產業化生態,解決生物質產業化鏈條上的短板,整體提高產業化的管理和運營能力,需要借鑑國內甚至全球的先進經驗,引進全球先進技術,挖掘並培養行業內的龍頭企業,並圍繞龍頭企業對瀋陽生物質產業進行產業整合。

  洪浩博士介紹,目前發展生物質產業的先進模式是將部分政府財政支持資金通過引導基金的形式設立生物質產業投資基金,引導生物質產業本身的良性發展,從根本上解決生物質產業發展之初的短板問題。

  利用產業投資基金的最大好處是可以發揮政府資金的槓桿和放大作用,引導和撬動社會資本進入生物質能源化和材料化利用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對生物質產業的資本投入;變資金扶持為股權投入,把新興產業資金直接投資項目轉變為通過引導創業投資企業按市場機制選評項目、投資項目和管理項目,提高投資質量和效率,更好地發揮政府資金的扶持效能,實現扶持資金的良性循環,建立扶持的長效機制。

  更重要的是,通過投資基金引導,可以吸引專業的生物質產業投資管理團隊提升瀋陽市生物質產業化企業的核心能力,包括提高企業的公司治理水平、資本市場再融資能力,通過優選生物質產業化企業,提升相關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促進企業在核心技術和關鍵領域有所突破,形成完整產業鏈和新經濟增長點,充分整合其資本市場的運作優勢、行業和項目資源優勢以及管理經驗優勢,服務於瀋陽新興產業的發展,壯大新興產業龍頭和骨幹企業,帶動和引領行業發展。

  本版稿件由瀋陽日報、沈報融媒記者 孫明鑫/採寫

相關焦點

  • 全國人大代表趙皖平:加速生物質資源替代化石資源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趙皖平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接受《企業觀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每年產生約9億噸的秸稈等農林廢棄物,如何以這些可再生的生物質資源去替代化石資源,變廢為寶,實現化肥、農藥減量,修復和保護土壤及水源、保障農產品安全和全面恢復綠水青山,是我國目前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趙皖平向《企業觀察報》記者介紹,生物質資源是一種可再生資源。
  • 科學網—期待「催」出更多生物質資源
    生物質資源有待開發利用 全球生物質資源儲量非常豐富。根據美國農業部和歐盟專業委員會報告顯示,全球農林剩餘物總量以能量密度折算,基本和全球燃料油的消耗相當。目前全球每年生產的生物質資源約數十億噸,但在這其中只有相對很小的一部分進行了開發利用,其餘大部分被燃燒或自然降解。
  • 未來3年,郴州將重點承接發展這些產業!
    500強項目30個以上;引進資金1600億元以上,爭創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園區1個,新建承接產業轉移專業園區2個,培育省級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3個,引進、培育、完善形成重點產業鏈5條。電子信息產業:依託骨幹企業,重點引進完整的LED產業鏈、新型顯示產業鏈、消費類整機產業鏈。
  • 科技助推生物質資源循環利用見成效
    本報記者李慶國從2014年初開始,北京市科委結合國家與北京市對生物質資源化利用與汙染防治的實際需求,針對生物質氣化處理設施運行所存在的焦油含量高、燃氣品質差、二次汙染等問題,實施了「生物氣化原位脫焦關鍵技術研發與示範」課題,開展了清潔轉化利用領域關鍵技術的研發和工藝優化,並取得了重大突破。
  • 我國生物質資源豐富開發利用潛力巨大
    我國農業生物質資源主要有農作物秸稈、能源作物、畜禽糞便和農產品加工業副產品等。上述資源十分豐富,但目前尚屬開發利用的初期階段。有關專家日前表示,應當加以大力研究開發。    為此,農業部生物質工程中心日前正式成立。
  • 中國林業生物質能源資源開發利用現狀與發展建議
    摘要:開發利用林業生物質能源資源是解決我國生物質能源發展原料瓶頸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文章在全面分析了我國林業生物質能源資源現狀的基礎上,對其開發利用的可行性及障礙進行了探討。認為我國開發利用林業生物質資源具備土地資源豐富、林業能源植物培育技術發展成熟、轉化利用工藝與設備研發取得一定突破以及政策環境良好等條件。
  • 生物質資源利用有了新的選擇
    原標題:生物質資源利用有了新的選擇 摘要 玉米秸稈、園林垃圾、廢舊家具,這些過去在別人眼中難以處理的生物質垃圾,如今不再是簡單的焚燒當成燃料,而是通過一臺裝置轉化成無毒綠色環保的生物燃氣
  • 歷時6年、年產2萬噸鈦及鈦合金,這條全鈦產業鏈怎麼這麼牛
    作為全國首家全鈦產業鏈生產企業,五江集團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01全產業鏈優勢新疆湘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由五江集團在新疆哈密投辦,整個產業園佔地1700畝,高鈦渣的熔煉、全流程海綿鈦的生產、配套氯氣生產、鈦材的熔煉
  • 瀋陽打造軍民融合產業園 軍工熱電池成隱形冠軍
    趙桂華 攝   中新網瀋陽7月27日電 (趙桂華)軍工企業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首批4個重點實驗室首次向軍民融合開放共享;民參軍企業瀋陽君威新能科技成為全國唯一一家研發製造智能武器彈載熱電池和軍民通用智能鋰電源的民營軍工企業……  7月27日,記者跟隨瀋陽市委宣傳部「踐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主題宣傳組到瀋陽市皇姑區採訪,
  • 未來優質可再生生物質資源——芒草
    多年生芒草(Miscanthus)適應全球各類嚴苛惡劣的土壤和環境條件,不佔用農業耕地,無需太多種植成本,生長快速,生物質產量高。歐盟第七研發框架計劃提供300萬歐元,總研發投入400萬歐元,由德國、英國、荷蘭、比利時和土耳其以及聯合中國、俄羅斯和烏克蘭同行,組成OPTIMISC研發團隊,經過4年多時間的深入研究,全面證實芒草的使用價值,再次確認芒草作為優質可再生生物質資源的科學依據。
  • 我省生物質資源有效利用率不足四成
    本報訊(記者張桂英)作為農業和林業大省,我省生物質資源極其豐富,但受經濟發展水平和寒冷氣候條件影響有效利用率很低,只有不到四成左右。  據省統計局數據,2013年全省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2017萬畝,糧食總產量6004萬噸,按草谷比計算農作物秸稈產量在4843.12萬噸左右。
  • 生物質發電新政影響幾何?業內人士:至少為行業帶來三方面改變
    隨著生物質發電競價上網及電價補貼分擔比例逐年向地方傾斜,原有以發電為主要盈利點的產業發展模式將面臨嚴峻挑戰,推行有機固廢處置有償服務,提升生物質能非電利用盈利水平將是產業未來發展趨勢。未來項目多元化盈利模式將支撐生物質發電行業健康、穩步和高質量發展。二是行業將走向高質量發展。由於當前正處於新老政策過渡期,行業企業、金融投資機構、地方政府對生物質發電行業觀望氛圍濃厚。
  • 「十三五」期間 生物質能源大有可為
    而就發展空間而言,生物質能源具有最大發展潛力。根據中國工程院《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戰略研究報告》,中國含太陽能的清潔能源開採資源量為21.48億噸標煤,其中生物質佔到54.5%,是水電的2倍和風電的3.5倍。
  • 生物質資源能源化是清潔能源布局重點
    其中就包括生物質能源方面的問題。  問:當前,我國正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做好大循環,實現「六保」任務,保糧食安全和保能源安全是很重要的兩個方面。「十四五」期間,在能源安全方面有什麼考慮?
  • 國能生物:全球生物質發電的領航者
    國能生物發電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國能生物)是目前全球最大、產業鏈最完整的生物質能綜合開發利用的專業化公司。利用國際先進的生物質直燃發電技術和中國豐富的生物質資源,國能生物投資建設生物質發電項目,並上下延伸產業鏈,生產、加工生物質能燃料以及灰份的再循環利用等。
  • 生物質發電變革,資源融合協同處置,多元發展是趨勢
    然而相對於風電和光伏產業的蓬勃發展,生物質發電產業可以說是一路充滿坎坷,走得很是不平穩。 生物質發電產業之所以發展緩慢,是因為在同等財政支持的前提下,風電和光伏項目,要比生物質發電項目盈利能力更強,投資商投資成本回收期更短。而生物質發電項目,在投資商眼裡幾乎就是賠本的買賣。
  • 生物質顆粒投資項目漸受青睞
    瀋陽一通創業的設備工程師陳洪鬥先生興奮地告訴記者。「這一方面說明南方傳統燃料匱乏,生物質燃料在那裡有市場;另一方面也說明人家有生意頭腦,看到了這裡的豐厚回報,看到了生物質燃料的好前景。」陳洪鬥說。       瀋陽一通創業乾燥設備公司是以乾燥技術、乾燥設備研究、開發、製造和服務為主的企業。以往,公司的業務還主要在生產銷售汙泥、鹽、砂糖等用品的乾燥設備方面。
  • 萬達影視作價372億元注入 萬達院線劍指全產業鏈
    繼樂視影業之後,國內民營影視巨頭萬達影視也將以資產注入的方式曲線登陸資本市場;而作為資產承接方的萬達院線,將由此實現對電影產業鏈的全方位布局。  萬達院線籌謀許久的資產收購方案今日揭開面紗。
  • 瀋陽-土地資源網
    ,最新瀋陽信息,瀋陽的最近新聞資訊,瀋陽是什麼,瀋陽專題,土地資源網為您詳細報導。近日,瀋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多個部門聯合籤發了「關於進一步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意見」,其中對高校...土地資源網從瀋陽有關部門了解到,一個集有機水稻種植、休閒採摘、耕種體驗於一體的農業莊園已在瀋陽瀋北新區興隆臺鎮興光村開工建設。今年8月市民可看到莊園的雛型,明年開春...
  • 我國對生物質能源重視不夠
    但江億同時也指出:「歐洲國家把生物質能源作為低碳能源的重要內容,而我國在這方面相對不足。」那麼,我國在生物質能源開發利用方面還存在哪些瓶頸?應如何提高生物質能源利用率呢?非電利用發展空間巨大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研究員田宜水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從資源和發展潛力的角度來講,我國生物質能源發展存在三方面主要問題:一是認識不到位,社會各界尚未將農業生物質能源發展作為國家能源戰略的重要部分;二是專業化市場化程度低,農村沼氣和生物質成型燃料大型企業主體較少,市場體系不完善;三是政策不完善,尚未建立生物質能源產品優先利用機制,缺乏對生物天然氣和成型燃料的終端補貼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