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推生物質資源循環利用見成效

2021-01-09 新華網客戶端

本報記者李慶國

從2014年初開始,北京市科委結合國家與北京市對生物質資源化利用與汙染防治的實際需求,針對生物質氣化處理設施運行所存在的焦油含量高、燃氣品質差、二次汙染等問題,實施了「生物氣化原位脫焦關鍵技術研發與示範」課題,開展了清潔轉化利用領域關鍵技術的研發和工藝優化,並取得了重大突破。

該課題基於生物質氣化燃氣的理化特徵和工程處理特性,從焦油去除、能量回收為核心的燃氣段自熱式焦油催化裂解攻克脫除技術難關,重點突破了高溫燃氣原位自熱式焦油催化裂解工藝機理與方法,確定了工藝參數與結構設計,開發出一體化自熱式催化裂解裝備與高效低成本催化劑,在京郊進行了全系統工程應用示範,從而有效解決了生物質氣化產生的焦油含量過高等系列問題,對促進生物質資源的可持續資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該課題從結構化催化劑的研發、生物質熱解氣前處理工藝、焦油脫除反應器設計與工程應用示範四個方面逐級展開,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一是選用整體式結構化催化劑,將垂直的金屬板波紋或絲網波紋片與獨立的多孔催化劑捆包交錯排列,組成盤狀分離與反應複合功能的結構化催化劑,使分離區與反應區所佔比例可調,實現壓降大幅度降低、通量大、傳遞性能好,且易於工業放大;二是抓住高溫陶瓷過濾器過濾材質與製備方式、組裝結構和過濾方式等諸多影響過濾性能的主要因素,針對高溫陶瓷纖維長徑比、膜組分配比、料漿濃度和粘度、膜層氣孔率、膜層孔徑確定和膜層厚度控制開展製備方式以及過濾元件結構設計等關鍵技術的研究,取得可喜進展;三是圍繞設備研發中預處理淨化裝置的組裝和高效焦油催化裂解反應器的組裝,以及自熱式複合型高效焦油催化裂解一體化裝備的整體組裝、優化,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發工作;四是對原有生物質氣化燃氣工程進行了優化改建,重點實施了生物燃氣的深度脫焦除塵一體化示範工程,形成標準化設計圖紙和作業指南。

相關焦點

  • 全國人大代表趙皖平:加速生物質資源替代化石資源
    國外關於生物質資源「全生物量利用技術」目前尚處於實驗室階段,而安徽省的中信格義循環經濟有限公司通過自主研發,早在幾年前就已完成了規模化生產和市場化運營。中信格義公司一個年處理30萬噸秸稈資源的生物質煉製項目,每年僅生產的具有土壤修復功能的有機碳能肥料,就可保證一個擁有150萬畝耕地的農業大縣,每年所需的優質有機碳能肥料和土壤重金屬鈍化劑及水體淨化劑。
  • 生物質資源利用有了新的選擇
    原標題:生物質資源利用有了新的選擇 摘要 玉米秸稈、園林垃圾、廢舊家具,這些過去在別人眼中難以處理的生物質垃圾,如今不再是簡單的焚燒當成燃料,而是通過一臺裝置轉化成無毒綠色環保的生物燃氣
  • 中國林業生物質能源資源開發利用現狀與發展建議
    摘要:開發利用林業生物質能源資源是解決我國生物質能源發展原料瓶頸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文章在全面分析了我國林業生物質能源資源現狀的基礎上,對其開發利用的可行性及障礙進行了探討。認為我國開發利用林業生物質資源具備土地資源豐富、林業能源植物培育技術發展成熟、轉化利用工藝與設備研發取得一定突破以及政策環境良好等條件。
  • 生物質能利用不只是能源工程
    中國投資協會能源投資專業委員會副會長莊會永認為,不能簡單把生物質能利用看成能源工程,這是一項環保民生工程、「三農」工程和城鄉基礎設施工程,其環保、民生和社會屬性要遠遠高於能源屬性。同時,生物質能還是當前二氧化碳減排成本最低的一種能源利用方式。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近期也指出,相較於其他新能源,生物質能利用具有多重意義。
  • 生物質燃料在循環流化床鍋爐的應用
    生物質燃料在循環流化床鍋爐的應用 韓曉多(黑龍江歲寶熱電有限公司,黑龍江哈爾濱150300)  摘要:簡述了循環流化床鍋爐工作原理和特點,稻殼的輸送方式,生物質顆粒上料流程,生物質的特性和燃燒過程及燃燒後結焦與積灰、焦油的防治。
  •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劉嘉:生物質建材要與裝配式建築「雙劍合一」
    近年來,生物質建材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和關注。國務院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建材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要「支持利用農作物秸稈、竹纖維、木屑等開發生物質建材,發展生物質纖維增強的木塑建材等產品」。
  • 全國農林生物質資源化學利用研究生學術創新論壇在南京林業大學召開
    全國農林生物質資源化學利用研究生學術創新論壇在南京林業大學召開 來源:尚七網   發布者:尹海華   日期:2017-08-28   今日/總瀏覽:1/6691
  • 蕪湖聚焰生物質能源科技成功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2020年9月11日,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在北京主持召開由蕪湖聚焰生物質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完成的「一種生物質燃料的製備裝置和製備方法」項目科技成果評價會。項目主要創新點及特點:(1)研發了一種漸縮-漸擴型膜孔,研製了錐輥式成型設備。在保持壓力的穩定下,具有易脫模,原料適用性廣的特點,具有創新性。(2)提出了一種秸稈粉碎、脫水、預壓、調配壓縮生物質燃料的成型生產工藝。
  • 我國生物質資源豐富開發利用潛力巨大
    這一中心設在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主要職責是研究提出生物質產業規劃,開展生物質技術研究、開發及技術集成與成果中試轉化,組織生物質技術交流、培訓與示範推廣、信息服務等。    據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朱明介紹,生物質資源是指利用自然界的植物、糞便以及城鄉有機廢棄物轉化成能源的資源。
  • 生物質的能源化利用是負3倍的溫室氣體減排量測算
    車戰斌  前言  在當前全球變暖、應對氣候變化、節能減排已經成為國際共識情況下,有個關鍵的問題值得關注:地球生態的循環平衡中的溫室氣體的循環平衡機理。找到它依據這個自然規律應對全球變暖、氣候變化可以找到科學的經濟有效的方案。本測算是基於:1、植被生態的循環平衡,它包括能量平衡和排放平衡。
  • 科學網—期待「催」出更多生物質資源
    生物質資源有待開發利用 全球生物質資源儲量非常豐富。根據美國農業部和歐盟專業委員會報告顯示,全球農林剩餘物總量以能量密度折算,基本和全球燃料油的消耗相當。目前全球每年生產的生物質資源約數十億噸,但在這其中只有相對很小的一部分進行了開發利用,其餘大部分被燃燒或自然降解。
  • 瀋陽:生物質資源暗藏「巨能」 需全產業鏈承接
    冰山一角已不可小覷  生物質是新興的生態能源,包含任何可再生或可循環有機物質,科學合理地對其開發和利用,能夠擁有萬億級的產業市場,國內城市因而爭相發展生物質產業。在瀋陽,生物質產業雖然有所發展,規模還不大,基礎薄弱,開發利用品種單一,應用市場還很狹小,落後於國內其他城市,但已讓人看到了生物質創造的巨大能量。
  • 【行業分析】我國生物質資源開發利用狀況分析(圖表)
    北極星固廢網訊:1、我國生物質資源種類眾多,儲量巨大中投顧問發布的《2016-2020年中國生物質能發電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指出,全球每年經光合作用產生的生物質約1700億噸,其能量相當於世界主要燃料貢獻的10倍,而作為能源的利用量還不到總量的1%,極具開發潛力。
  • 中國發展林業生物質能源潛力大 三類資源可利用
    中國網8月18日訊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10年8月18日舉行新聞吹風會,請國家林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國退耕還林、植樹造林和林業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等方面情況,並答記者問。中國網進行網上直播。    據介紹,我國現有森林面積1.95億公頃,林業生物質總量超過180億噸,其中可作為生物質能源資源利用的有三類:一是木質燃料資源。薪炭林、灌木林和林業「三剩物」等總量約3億噸/年;二是木本油料資源。中國種子含油率超過40%以上的植物就有154種,麻瘋樹、油桐、黃連木、文冠果、油茶等樹種面積約420萬公頃,果實產量約559萬噸;三是木本澱粉類資源。
  • 聚焦生物質資源利用 引領產業可持續發展
    本屆國際造紙技術報告會,是中國造紙學會、中國製漿造紙研究院有限公司首次與加拿大林產品創新研究院合作,邀請中國、加拿大、法國等國家的11位專家學者就生物質資源高效利用領域的研究焦點熱點做報告。報告會聚焦生物質資源高值化利用及智能製造,吸引了來自中國、加拿大、芬蘭等國的科研院所、 大專院校、製漿造紙廠等單位的代表參會。
  • 做生物質能源開發利用引路人
    選擇新型可再生能源,減少環境汙染,成了人們追求的主要目標,而以利用新型秸稈技術為主要方式的生物質能源就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近期,針對這個話題,記者採訪了山東省生物質能產業聯盟科技推廣中心主任霍寶民。環保新能源    記者:隨著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開發新能源,改善能源結構,促進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已日益緊迫,利用現代科技生產生物質能源,實現大規模節能和大幅度減少汙染物排放刻不容緩。
  • 什麼是生物質能?生物質能的轉化與利用有哪些途徑
    據估計,每年地球上僅通過光合作用生成的生物質總量就達1440~1800億噸( 乾重 ),其能量約相當於20世紀90年代初全世界總能耗的3~8倍。但是尚未被人們合理利用,多半直接當薪柴使用,效率低,影響生態環境。現代生物質能的利用是通過生物質的厭氧發酵製取甲烷,用熱解法生成燃料氣、生物油和生物炭 ,用生物質製造乙醇和甲醇燃料,以及利用生物工程技術培育能源植物,發展能源農場。
  • 我國生物質能利用的現狀及發展對策
    不可再生能源主要有化石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氣和核能等,由於它的可耗盡性和不可再生性,其利用是以消耗地球的資源為代價的。然而,地球的資源畢竟是有限的,一定會有耗盡之時。為此,闡述了生物質能的定義及其優缺點,對我國生物質能的利用現狀、差距和主要障礙進行了分析,並對生物質能的利用提出了對策。
  • 我國生物質能源的利用現狀、開發意義及發展趨勢
    且我國的可開發生物質資源總量為7t左右標準煤,其中農作物秸稈約3.5億t,佔50%以上。因此,加大生物質能源的開發利用,進行農業生物質能源發掘利用,不僅可解決農民的增收和「三農」問題,還可解決目前中國面臨的能源短缺、環境汙染、食品安全等重大社會經濟問題。
  • 科學網—中國工程科技論壇聚焦生物質資源高值化利用技術
    本報訊(記者朱漢斌 通訊員盧慶雷)12月2日,「第271場中國工程科技論壇——輕工領域生物質資源高值化利用技術」在華南理工大學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