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朱漢斌 通訊員盧慶雷)12月2日,「第271場中國工程科技論壇——輕工領域生物質資源高值化利用技術」在華南理工大學召開。論壇從產業需求、學科發展的角度出發,充分交流各相關行業生物質資源高值化利用技術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發展態勢,探索各行業間技術的協同發展和增效作用,以實現輕工領域的科學發展及相關行業的整體提升。
生物質資源是造紙、食品、皮革、發酵、日化等重點行業的主要原材料。與會院士專家圍繞農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纖維素生物燃料的產業化進展、納米碳對植物生長發育的調節作用等進行了探討。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科協副主席陳左寧在致開幕詞時說,輕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生物質資源作為其主要原材料來源,其高值化利用技術成為行業實現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的共性關鍵技術,也是傳統的輕工產業實現利潤率提升的關鍵所在。本次論壇從產業融合集成的高度來推動輕工領域相關行業的轉型升級,為輕工領域的科學發展貢獻智慧。
中國科協副主席、華南理工大學校長高松表示,希望以此次論壇為契機,進一步促進華南理工大學與各相關高校、科研院所之間的科研合作交流,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廣東省科協主席陳勇指出,廣東省輕工行業發展領域寬,門類齊全,形成了完善的產業鏈,在粵港澳大灣區和產業集群化的趨勢下,大力發展科技創新和調整產業結構,是引領我國輕工業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此次論壇由中國工程院主辦,華南理工大學、中國工程院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華南理工大學製漿造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同承辦,吸引了19位院士、相關領域的代表和師生700餘人參加。
《中國科學報》 (2018-12-03 第1版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