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中國工程科技論壇聚焦生物質資源高值化利用技術

2020-11-30 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朱漢斌 通訊員盧慶雷)12月2日,「第271場中國工程科技論壇——輕工領域生物質資源高值化利用技術」在華南理工大學召開。論壇從產業需求、學科發展的角度出發,充分交流各相關行業生物質資源高值化利用技術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發展態勢,探索各行業間技術的協同發展和增效作用,以實現輕工領域的科學發展及相關行業的整體提升。

生物質資源是造紙、食品、皮革、發酵、日化等重點行業的主要原材料。與會院士專家圍繞農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纖維素生物燃料的產業化進展、納米碳對植物生長發育的調節作用等進行了探討。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科協副主席陳左寧在致開幕詞時說,輕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生物質資源作為其主要原材料來源,其高值化利用技術成為行業實現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的共性關鍵技術,也是傳統的輕工產業實現利潤率提升的關鍵所在。本次論壇從產業融合集成的高度來推動輕工領域相關行業的轉型升級,為輕工領域的科學發展貢獻智慧。

中國科協副主席、華南理工大學校長高松表示,希望以此次論壇為契機,進一步促進華南理工大學與各相關高校、科研院所之間的科研合作交流,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廣東省科協主席陳勇指出,廣東省輕工行業發展領域寬,門類齊全,形成了完善的產業鏈,在粵港澳大灣區和產業集群化的趨勢下,大力發展科技創新和調整產業結構,是引領我國輕工業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此次論壇由中國工程院主辦,華南理工大學、中國工程院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華南理工大學製漿造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同承辦,吸引了19位院士、相關領域的代表和師生700餘人參加。

《中國科學報》 (2018-12-03 第1版 要聞)

相關焦點

  • 聚焦生物質資源利用 引領產業可持續發展
    本屆國際造紙技術報告會,是中國造紙學會、中國製漿造紙研究院有限公司首次與加拿大林產品創新研究院合作,邀請中國、加拿大、法國等國家的11位專家學者就生物質資源高效利用領域的研究焦點熱點做報告。報告會聚焦生物質資源高值化利用及智能製造,吸引了來自中國、加拿大、芬蘭等國的科研院所、 大專院校、製漿造紙廠等單位的代表參會。
  • 中國工程院第271場中國工程科技論壇第四輪會議通知
    中國工程院第271場中國工程科技論壇玆定於2018年12月2日在華南理工大學舉行,此次論壇以「輕工領域生物質資源高值化利用技術」為主題,由陳克復院士出任大會主席。本場論壇將聚集輕工領域最負盛名的專家學者,從產業需求,學科發展的角度出發,充分交流各相關行業生物質資源高值化利用技術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發展態勢,探索各行業間技術的協同發展和增效作用,以實現輕工領域的科學發展及相關行業的整體提升。
  •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共建生物質定向生物轉化與安全利用技術...
    近日,在科技興蒙合作推進會上,內蒙古大學與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就聯合共建生物質定向生物轉化與安全利用技術研發基地籤署了合作協議。依據協議,三方將建設自治區生物質定向生物轉化與安全利用研發基地,進行生物有機肥生產、短鏈脂肪酸製取、氫烷回收和氫烷高值化利用(如生物塑料PHB等)等技術攻關和轉化,共建技術創新中心,為我區生物質的高效處理與資源化和環境工程、生物技術、生態學、資源科學等相關學科的人才培養提供平臺。此次合作協議的籤署,是三家合作單位長期圍繞廢棄生物質的生物轉化和資源化技術等方面開展聯合攻關的結果。
  • 北京高精尖論壇聚焦材料基因工程—新聞—科學網
    北京科技大學積極進軍材料基因工程研究領域,2017年獲批建設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創新中心,為把握轉型發展的歷史機遇、努力推動材料科學技術的新革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創新中心副主任曲選輝從建設背景、建設概況、階段成果等幾方面,對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創新中心進行了介紹。
  • 中國工程科技論壇——秦巴論壇舉辦 聚焦秦巴山區的綠色循環發展
    9月12日-14日,由中國工程院主辦的中國工程科技論壇——秦巴論壇在陝西西安舉辦,論壇主題聚焦秦巴山區的綠色循環發展。全國政協原副主席、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徐匡迪發來賀信。全國政協常委、外事委員會主任潘雲鶴,中國工程院副院長趙憲庚、劉旭、徐德龍,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陝西省副省長姜鋒,四川省副省長楊洪波,重慶市政協副主席周克勤,甘肅省政協副主席張世珍出席會議。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樊代明主持會議。國家林業局總工程師封加平應邀在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
  • 首屆中國海洋工程科技創新論壇本周舉行
    據悉,中國海洋工程科技創新論壇是深圳第一次開展以「海洋工程科技創新」為主旨的海洋論壇,將對海洋工程科技成果落地深圳起到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本次「中國海洋工程科技創新論壇」由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中國海洋學會、中國海洋發展研究會主辦,深圳市海洋學會、清華大學海洋工程研究院、深圳市特區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承辦。
  • 中國工程科技「先進光電領域發展趨勢與前沿技術」論壇開幕
    11月14日,吉林長春南湖賓館主樓會議中心激蕩著思想的火花,中國工程科技「先進光電領域發展趨勢與前沿技術」論壇在這裡召開,四百餘位光學專家齊聚一堂,聚焦光電領域發展趨勢,獻計前沿技術發展。會議由長春理工大學副校長付躍剛主持。開幕式上,中國工程院二局局長徐進對各位專家學者的到來表示歡迎,對長春理工大學等承辦單位、省內各有關部門給予的支持表示感謝。
  • 首屆全國氧化鋁行業固廢資源綜合利用技術論壇在京舉行
    論壇圍繞貫徹綠色循環發展國家戰略、促進工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大宗工業固廢資源化利用先進技術及應用方向、大宗工業固廢資源化利用政產學研跨界合作等議題展開了深入探討。由金亞潤數年刻苦攻關研發的創新科技「綜合利用赤泥生產巖棉工藝技術」的產業化實施由此拉開序幕,同時彰顯了中國鋁業百強企業山東信發集團在工業固廢環保領域實現產業突圍的堅定決心。 圍繞鋁行業固廢利用技術創新及應用,來自中國工程院、清華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南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專家學者分別作專題報告,共同為氧化鋁行業固廢資源綜合利用技術及產業化應用獻計獻策。
  • 關於召開「第三屆中國有色金屬資源循環論壇」 的第三輪通知
    各相關單位:   為進一步提高我國有色金屬資源循環領域技術創新水平,著力體現和提高稀貴金屬綜合回收、再製造、再生金屬循環利用等領域技術與裝備最新成果,總結在生產中得到應用先進技術以及尚處在工業化試驗階段的新技術,大力推廣示範工程成果和經驗
  • 江蘇科技大學 | 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智慧財產權發展高端論壇在...
    【MBA中國網訊】12月11日,由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智慧財產權聯盟主辦、江蘇科技大學和江蘇科技大學海洋裝備研究院承辦的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智慧財產權發展高端論壇暨2018年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智慧財產權聯盟年會在北京舉行。
  • 第二屆廣州海洋科學與產業技術國際高端論壇在南沙舉行
    中國發展網訊大批院士專家正在南沙集結,為助力「海洋強國」建設建言獻策!12月16日至17日,第二屆廣州海洋科學與產業技術國際高端論壇暨專項學術年會在南沙舉行。本屆論壇由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以下簡稱廣州海洋實驗室)共同主辦,開幕式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海洋實驗室主任張偲主持。
  • ...塑料汙染治理論壇在北京成功召開_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發展門戶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會長朱黎陽,江西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省生態文明辦專職副主任劉兵,清華大學循環經濟研究院院長朱兵,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潘永剛,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科研處副處長張德元,中國塑協降解塑料專委會秘書長翁雲宣,中國商業聯合會副秘書長李祥波,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國際交流與外企委員會副秘書長滿娟,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專家委員會博士張黎等嘉賓蒞臨會議
  • 通知| 第二屆全國木質素科學與技術學術研討會暨輕工科技發展論壇
    12:06:23 來源: 高分子科學前沿 舉報   第二屆全國木質素科學與技術學術研討會
  • 聚焦三大領域,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下月舉行
    今天上午,記者從中國科協獲悉,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定於2020年11月8至9日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展示交易中心舉行。論壇上,2020年度人類可持續發展十大科學問題將揭曉,論壇將聚焦衛生、安全和資源三大領域,通過數據檢索結合專家提名、專家投票的方式,遴選提出2020年度十大科學問題。論壇由中國科協、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等國際組織協辦。
  • 19位院士齊聚廣州 助推海洋強國建設—新聞—科學網
    秦大河在致辭中指出,海洋領域科學的研究與發展,需要深入認識海洋資源的自然賦存、形成條件和受控機制,釐清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因子和演變規律,建立「海—陸—天—空」四基綜合觀測網絡,發展新一代海洋觀測與監測技術,為國家海洋管理、開發、利用提供科學和技術支撐,推動我國海洋科技全面發展。
  • 讓「黃金資源」產生「黃金效益」 探秘凹土產業發展「盱眙模式」
    產品升級實現裂變增長在第十四屆中國(盱眙)凹土高層論壇暨2020年環境礦物材料創新發展大會上,一項凹凸棒石基抗菌促生長新材料——神力康正式發布。「凹凸棒石棒晶束解離關鍵技術創新及其產業化應用」課題解決了制約凹凸棒石粘土高值化利用的關鍵問題,獲得2015年度江蘇省科學技術一等獎,「基於溼法凹凸棒石高值利用關鍵技術開發與應用」獲2018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 「名家雲集,聚焦前沿」——中國腦科技創新發展論壇2020「雲上」召開
    本站訊(通訊員 邵文威)為聚焦全球腦科學技術的研究前沿,加速助推腦科學領域的繁榮發展,近日,由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和天津大學聯合主辦的首屆中國腦科技創新發展論壇在雲端隆重召開。本屆論壇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學醫學部主任顧曉松教授擔任大會主席,以「聚焦腦科技研究最新進展,探討腦科技研究前進方向」為主旨,邀請到海內外眾多知名專家和學者,圍繞腦功能基礎、腦成像技術、腦疾病診療技術、腦機交互、類腦與類生命系統等專題,共同探討腦科學技術領域在基礎研究、科技創新和臨床應用方面的新成果、新思路。論壇涵蓋主論壇特邀報告、分論壇專題交流和研究生學術研討等三大版塊。
  • 極源生物科技創始人王娜:開發南極磷蝦資源的先行者
    極源生物南極海寶磷蝦油的問世,無疑是生物科技成果對傳統產業的一次成功挑戰,而主導這場挑戰的極源生物科技創始人王娜,是一名地地道道的「80後」山東姑娘,也是國內第一個對南極磷蝦資源進行綜合開發利用的先行者,第一個南極磷蝦產業鏈的規劃和執行者。
  • 走進種植能源新時代論壇召開 聚焦生物質能源
    論壇聚焦於以種植能源推動綠色經濟轉型、綠色金融構建與可持續發展、生物質能源的產業政策支持等相關話題,來自國內外生物質能源、金融投資領域的我政商學界人士出席並開展深入討論。他就此提出幾點對策,首先有關部門應該儘快組織制定中長期規劃,既要有中長期規劃,又要在十三五就開局起步,針對原料的多樣性,物盡其用,能用盡用;分類別分層次組織攻關,掌握核心技術、關鍵技術、技術標準和規範;應有財稅政策支持,使其在成長期能生存發展;原料來源、收集、運輸困難,如需種植要解決與糧爭地爭水的問題,需統籌安排;生物質能源的產品形態是汽和油,需在儲運系統、銷售網點上開展合作。
  • 應漢傑——南京工業大學——工業生物技術、輔因子工程、代謝工程...
    、輔因子工程、代謝工程、生物質高值化利用 聯繫方式 E-Mail:       電話:       郵編: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