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中國網訊】12月11日,由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智慧財產權聯盟主辦、江蘇科技大學和江蘇科技大學海洋裝備研究院承辦的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智慧財產權發展高端論壇暨2018年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智慧財產權聯盟年會在北京舉行。國家知識產權局運用促進司司長雷筱雲,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會長郭大成、秘書長金鵬,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船舶處調研員陳穎濤,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智慧財產權聯盟理事長、校黨委書記葛世倫,副校長王加友等出席論壇,副校長俞孟蕻主持會議。
據了解,我國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製造能力雖已位居全球首位,但在其關鍵核心領域與國外相比還有一定差距,特別是在智慧財產權擁有、智慧財產權運營等方面存在薄弱環節。2015年12月18日,由江蘇科技大學牽頭,聯合高校、研究機構、船舶行業企事業單位、智慧財產權服務機構等50多家單位在京發起成立「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智慧財產權聯盟」。三年來,中船聯圍繞船舶與海洋工程重點領域實施關鍵技術的專利布局、提升全行業智慧財產權綜合運用能力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聯盟通過創建「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智慧財產權協同創新公共服務平臺」等方式,及時為各成員單位開展智慧財產權服務;聯盟為高技術船舶協同創新中心成員單位開展了智慧財產權戰略研究與預警分析、專利微導航等服務,推動了產業專利技術的集成和突破、儲備和流轉;聯盟積極對外開展符合各類智慧財產權信息利用主體實際需求的多層次、多類別的智慧財產權專業化培訓;聯盟還以智慧財產權和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的互動為主線,以將智慧財產權優勢充分轉化成行業科技創新和發展優勢為目標,通過摸清我國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智慧財產權資源的分布情況,開展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的產業鏈與智慧財產權匹配研究。
此次論壇重點研討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智慧財產權聯盟技術創新與智慧財產權協同服務體系建設,開展產業技術創新和智慧財產權協同運用,推動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及相關領域的資源整合和機制創新,共同搭建保護和運用智慧財產權的公共平臺,促進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的提質、增效、升級。
陳穎濤、陳書海、溫振寧、陸介平、董曉魯、鍾心、吳潔等專家學者就軍民融合發展戰略、高價值專利培育、專利運營與產業發展、專利信息助力船舶企業創新、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區域布局探索與實踐等話題作了專題報告。論壇上還對獲得首屆船舶與海洋工程行業專利獎獲獎項目進行了表彰,江蘇科技大學、南通中遠海運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哈爾濱工程大學、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等四家單位項目獲得專利金獎。哈爾濱工程大學、江蘇科技大學、江蘇陽明船舶裝備製造技術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橋造船海洋工程設計有限公司、中國船舶重工集團第716研究所等六家單位項目獲得專利優秀獎。
國家知識產權局運用促進司司長雷筱雲在致辭中說,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智慧財產權聯盟要積極發揮專業性、品牌化、公益化、國際化的優勢,積極為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發展提供智慧財產權支撐。為此,希望中船聯要堅持正確的發展方向,聚焦產業發展,找準業務定位,探索智慧財產權的運用和模式創新,為聯盟成員單位提供更多的高效優質的服務,同時,也為全國智慧財產權聯盟規範運行和創新發展樹立標杆。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會長郭大成在講話中說,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智慧財產權聯盟體現了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與智慧財產權高端服務業的強強聯合。中國船協將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智慧財產權聯盟工作,支持開展船舶與海洋工程行業專利獎評選活動,促進船舶與海洋工程的科技資源共享、技術供需對接、產業互動發展,統籌實現科技資源優勢向創新優勢、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的轉變,合力推動聯盟企業的高質量專利挖掘、高價值專利培育和高水平專利布局,提升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校黨委書記葛世倫教授在論壇上作了熱情洋溢的致辭。他說,江蘇科技大學在高價值專利培育方面,始終以「追求卓越服務,促進社會創新」為宗旨,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促進專利信息有效利用為目標,立足強基提質、開拓創新,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向社會提供便捷、高效、優質的專利信息服務,在專利技術轉讓和服務社會領域位列全國高校百強,對船舶企業的技術創新做出了重要貢獻。他表示,學校將進一步加大投入,開展核心、關鍵技術的高價值專利培育工作,依託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智慧財產權公共服務平臺和江蘇科技大學學科優勢,建設江蘇科技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高價值專利培育中心,將關鍵技術和智慧財產權服務、產業需求結合,讓以智慧財產權為標誌的「智慧」要素,助力「中國製造」升級。
國家知識產權局運用促進司司長雷筱雲致辭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會長郭大成講話
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智慧財產權聯盟理事長、校黨委書記葛世倫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