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船舶企業發展獨闢蹊徑 崛起「海洋」

2020-11-30 中國網

作為江蘇省的傳統優勢產業,江蘇船舶製造聞名於世界,產量佔到全球1/10。但隨著近年來結構性產能過剩明顯,船舶製造業在我省逐漸陷入低潮期。與此同時,隨著各國對海洋資源開發力度的不斷加大,和船舶技術緊密相關的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卻迎來了別樣的發展高潮期。

「十二五」初,海洋工程裝備產業被江蘇省委、省政府確定為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隨著南通中遠船務、熔盛重工、新揚子等一批船企轉型升級步伐的不斷加快,如今江蘇海工產業發展再次走在了全國前列。

捅破設計「窗紙」做真正的「中國製造」

從最初的修船、造船,到如今國內海工行業的領軍者,提及南通中遠船務,相信國內外海工企業無所不知。然而對於南通中遠船務來說,能夠取得如今的成就絕非易事。「以前中國有不少鑽井平臺,雖說是國內生產的,但其最核心的設計環節卻多來自於歐美,這也是之前我們海工產業面臨的最大問題。」中遠船務副總經理莊建軍回憶說。

因為沒有,所以才要更加努力。莊建軍表示,設計一個鑽井平臺要考慮到風浪、腐蝕、傳送等多個因素,就連平臺上蓋住宿區的材料也要極為講究。為了能夠完成好項目,中遠為設計部門配備了近百人的團隊。「那時候幾十個人在辦公室裡徹夜亮燈是常事,光是設計圖紙的草稿,就能放滿一個房間。」

2012年2月,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從南通中遠船務有限公司傳出—由中遠自主設計、生產、調試、安裝的圓筒形超深水海洋鑽探儲油平臺「SE-VAN650」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這是我省首次有企業獲此殊榮!同年6月,又一個振奮的消息再次傳來—「SEVAN650」在巴西深海探測到世界最大的深海油氣田!

這是「MADE IN CHINA」的中國海工的首秀,也拉開了一系列壯舉的序幕:今年一季度,2號平臺「SEWAN BRILLER」再次在巴西海域鑽探發現新油田;隨後的2月和6月,公司為英國及新加坡石油公司生產的「浮式生產儲油船」和「半潛式生活服務平臺」又相繼在南通開工建造……「中國製造」向世界證明了實力,同時也打破了國外多年的壟斷!

海工船舶生產多路齊發搶「灘頭」

當然,海工產業不僅僅局限於各式平臺,鋪管船、儲油船、風車安裝船等各類特種船舶製造,也將傳統的造船業引領到了海工領域。在江蘇,就有一艘不得不提的3000米深水鋪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這艘由熔盛重工自主設計建造的海工船舶,將我國海洋鋪管深度的記錄從150米的淺海一舉提升到了3000米的深海!

長204.65米,寬39.2米,型深14米……去年5月下水的「海洋石油201」拿下了9項「世界首次」應用的高新技術。「DP3動力定位系統就是該船的技術核心之一,因為無法拋錨固定,船在三千米深海要確保穩定在一個位置或一條航線上就必須依靠動力定位,而此項技術卻長期處於美、日、德三國的壟斷之下。」為了能夠拿下DP3,熔盛重工海工設計所副所長鍾宏才3年間沒回過幾次家,至2011年DP3通過驗收後,3歲的兒子幾乎不認識自己的爸爸。「一切都是值得的,熔盛重工是全國最大的私營船企,『海洋石油201』開赴南海實施鋪管作業,是中國對南海主權有力地宣示和維護。」鍾宏才鏗鏘有力地說。

除了中遠和熔盛外,來自省經信委的統計顯示,我省眾多有實力的船企也正在向海工領域邁進:靖江市新世紀造船集團投資13.5億元建設的海洋工程裝備技改項目,將加快開發和生產海上浮式生產儲油船和海上液化天然氣船等產品;東方重工公司將海工產業發展的方向定位為海洋鋪管船、海洋鑽井平臺輔助船和海上起重多用途船等配套產品;新揚子造船公司註冊4000萬美元成立了江蘇新揚子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有限公司,專門發展海工產品……

政策指引勾勒產業發展宏偉藍圖

11月28日,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就不久前印發的《江蘇省加快船舶產業轉型升級與海洋工程裝備發展三年(2013-2015年)工作方案》作出解讀。會上,政府副秘書長王志忠表示,從產業階段特點看,海洋工程裝備的主要問題是規模偏小,而船舶產業的主要問題是大而不強,「鑑此,我省將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作為一個整體,推動其轉型發展。」

而為了避免海工產業重蹈傳統造船行業產能過剩的覆轍,省經信委副主任秦雁則表示:「海工這個產業比普通的船舶產業更加需要資金和技術,對企業的資金量和技術含量要求非常高,一般的企業不能隨便進入這個領域。」此外,任秦雁還表示,海工產業需要很大的場地,要有很好的岸線、土地資源,但岸線資源不會向所有企業開放傾斜,拿不到土地和岸線資源,就進入不了這個行業。

按照《方案》要求,對列入重點項目的海工裝備企業、首次使用省內海工裝備和船舶配套產品的企業、骨幹船企改制改組後的企業等給予稅收支持;對有市場、有訂單的企業金融機構按照「一企一策」保障生產經營所需資金。到「十二五」末,全省高技術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主要產品,國內、國際市場佔有率要分別提高到30%、10%;1-2家船舶製造企業進入全球前10強,5家海工裝備總承包企業進入全國前10強。

相關焦點

  • 江蘇科技大學 | 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智慧財產權發展高端論壇在...
    【MBA中國網訊】12月11日,由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智慧財產權聯盟主辦、江蘇科技大學和江蘇科技大學海洋裝備研究院承辦的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智慧財產權發展高端論壇暨2018年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智慧財產權聯盟年會在北京舉行。
  • 船舶與海工產業智慧財產權發展國際論壇在江科大舉行
    (夏紀福 張鵬雲)聚焦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發展,探索智慧財產權運用創新模式,11月18日上午,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智慧財產權發展國際論壇暨2019年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智慧財產權聯盟年會在江蘇科技大學召開。中船聯理事長、江蘇科技大學黨委書記葛世倫,副校長俞孟蕻,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研究與合作部主任陳文波,江蘇省知識產權局調研員朱一華,鎮江市知識產權局局長翟春暉,江蘇科技大學海洋裝備研究院院長蔣志勇,智慧財產權研究中心主任吳潔等與來自美國、日本、韓國、奧地利、巴西、烏克蘭等國專家學者,以及中船聯內的高校、科研院所、企業、服務機構等單位140名代表參加了論壇。
  • 100多家「網際網路+」企業集聚舟山海洋科學城
    原標題:百舸爭流向大洋 智慧海洋 「淘寶」海洋大數據 不久前,舟山的一家船配企業與江蘇一家船務公司接上了頭,雙方很看好這次的合作。有別於以往的線下找客源模式,這次合作連線是通過「船友互動圈」微信群平臺完成的。
  • 江蘇科技大學論壇預告 | 2020年船舶與海洋工程國際學術研討會
    2020年江蘇科技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國際學術研討會論壇引言為加強江蘇科技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內的學術交流,促進國內外學者共同進步,決定舉辦2020年船舶與海洋工程國際學術研討會
  • 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智慧財產權聯盟在京成立
    據了解,中船聯是由江蘇科技大學聯合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中國專利技術開發公司、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中國智慧財產權報等高校、研究機構、船舶行業企事業單位、智慧財產權服務機構等50多家單位共同發起, 此外,中船聯還吸引了國內一流的智慧財產權服務機構、專利產業化投融資機構參加
  • 江蘇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受邀參加2020南通船舶海工產業展
    2020南通船舶海工產業展於11月21日至23日在南通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此次活動由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南通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旨在響應國家「海洋強國」戰略,全面落實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展現南通船舶海工產業蓬勃發展態勢,展示高端船舶海工裝備和技術、配套設備產品服務等內容。
  • 引領自主船舶發展 推動智慧海洋建設 第二屆自主船舶發展(萬山...
    原標題:引領自主船舶發展 推動智慧海洋建設 第二屆自主船舶發展(萬山)論壇在珠海舉行   第二屆自主船舶發展(萬山)論壇,11月27日在珠海香山海洋科技港舉行
  • 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對接國家戰略 未來大有可為
    據統計,每建造一萬載重噸船舶,可以解決船舶及其上遊產業3000個就業崗位。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錢新南說:「造船與海洋工程工業是一項周期長、資金密集、科技密集、勞動密集型產業,需要大量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目前的人才遠達不到市場需求,滿足不了企業的需要。
  • 從「淺海」駛向「深海」——中國船舶工業跨越式發展紀實
    同時,產業集群效應初步顯現,形成了以大型國有企業為骨幹的大中小船舶企業、中央企業和民營企業等多種經濟成分競相發展的新格局。  近年來,隨著國務院《船舶工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的實施,長江口、珠江口、環渤海灣三大區域開始了一批現代化大型造船設施建設。  除了國際地位、生產規模外,我國船舶工業在科技創新水平上也得到了顯著提升,不僅成功自主設計建造了好望角型散貨船、30萬噸級油輪、8530TEU貨櫃船等超大型主流船舶,而且在高技術船舶領域和海洋工程建造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 打造世界級船舶海工先進位造業集群 在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上...
    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徐惠民在致辭中表示,要以創新為驅動,加快突破一批關鍵性技術、生產一批標誌性產品、培育一批世界級企業,推進船舶和海洋工程及其配套設備自主化、品牌化,打造世界級船舶海工先進位造業集群,在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上爭做示範。 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暉主持開幕式。
  • 瑞特股份:蓬勃發展的船舶電氣和自動化系統龍頭企業
    常熟瑞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專業從事船舶及海洋工程電氣、自動化系統及其系統集成的研發、生產、銷售和專業化綜合服務,並向電氣系統業務模塊發展。
  • 兩部委:支持海洋特色文化企業和重點項目發展
    「十三五」時期,重點是充分發揮江蘇地處「一帶一路」重要交匯點的獨特區位優勢,實施陸海統籌、江海聯動,建設以連雲港港、南通港及沿江主要港口為主樞紐,覆蓋投融資、航運交易服務、調度功能的現代航運服務體系。積極研發海洋高端船舶及配套設備。合理利用灘涂資源,因地制宜適度發展灘涂農林業。優化海上風電開發布局。
  • 2020-2026年中國海洋工程行業發展研究分析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
    6.1.1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3)企業經營計劃分析    6.1.2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3)企業經營計劃分析
  • 中國海洋採礦船舶技術「出海」
    借南北兩車合併東風,中國北車旗下船舶與海洋板塊也傳來捷報。日前,中國國際商會工程船舶委員會聯合北車船舶與海洋工程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北車海工」)和上海崇和實業有限公司(下稱「崇和實業」)在上海發布我國首個海底礦業特種船整體方案,我國海底採選礦裝備關鍵性技術實現突破。
  • 船舶與海洋工程:面向大海,大有作為
    ,能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複合型、創新性、高素質人才。還應具有在海洋工程、船舶工程及海洋資源勘探與開發領域開展相關設計、研究、製造、規劃、經營與管理必需基本技能,具有主動適應學科發展和滲入其他學科領域的意識和能力。
  • 2020南通船舶海工產業展勝利閉幕
    本屆展會歷時三天,展出面積10000平方米,分設船舶海工總裝展區、郵輪遊艇展區、設計服務展區、產業鏈配套展區,共吸引了131家國內外船舶海工及產業鏈配套企業參展,5000餘名專業觀眾到展參觀洽談名企匯聚 大牌雲集2020南通船舶海工產業展吸引了中遠海運川崎、啟東中遠海運海工、南通中遠海運船務、招商局工業集團、招商局郵輪、上海振華重工、中集太平洋、中船澄西、南通吉寶、江蘇政田、惠生海洋、中天科技、豪氏威馬、格力電器、天津鋼管、瓦軸、培瓦克、MGW、金魚漆、江蘇科技大學等131家國內外船舶海工及產業鏈配套企業
  • 2020南通船舶海工產業展順利閉幕
    本屆展會歷時三天,展出面積10000平方米,分設船舶海工總裝展區、郵輪遊艇展區、設計服務展區、產業鏈配套展區,共吸引了131家國內外船舶海工及產業鏈配套企業參展,5000餘名專業觀眾到展參觀洽談,現場達成意向成交1.6億元。
  • 江蘇服裝業崛起 「質量效益」時代來臨
    江蘇省紡織工業協會會長謝明告訴記者,「依託展會的平臺對調整振興重大項目進行展示,可以讓更多參展企業了解江蘇紡織服裝的產業環境與未來發展的戰略導向,更彰顯了江蘇紡織服裝業調整振興的信心和決心。  顯然,「復甦」背後,在更高的水平線上「崛起」,這將是江蘇紡織服裝的戰略意圖所在。
  • 江蘇集中開展京杭運河江蘇段 船舶和港口水汙染防治二號行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近日, 江蘇省交通運輸廳打好交通運輸汙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辦公室印發通知,決定自2020年7月20日至10月31日開展京杭運河江蘇段船舶和港口水汙染防治二號行動(以下簡稱二號行動)。
  • 2021-2026年中國船舶行業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報告
    二、船舶製造行業主要下遊市場分析林      1 、航運行業發展狀況分析4      2 、國防軍工業發展狀況分析0      3 、海洋工程裝備行業發展狀況分析0>      3 、遼寧船舶製造業發展前景中      4 、遼寧船舶製造業發展戰略國    三、江蘇省產      1 、江蘇船舶製造業發展態勢向好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