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園5年,海洋科學城入駐企業近千家 基本打造完成四大基地
開園5年,中國(舟山)海洋科學城累計入駐企業近千家,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6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73家,新三板掛牌企業3家。一家入駐企業的迅速成長之路 中船(浙江)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於2016年8月設立,落戶我市海洋科學城。當時,舟山以獨特的區位資源優勢、鮮明的海洋產業特點和完善的戰略疊加政策,最終吸引其落地。
-
舟山普陀海洋產業蹄疾步穩邁向「高精尖」
「不瞞你們,顧客排隊要產品,最近每天五六批,前段時間多時達二三十批……」舟山市正源標準件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王斌表示,目前國內海上風電緊固件70%以上由他們供應。作為行業標準的起草者,五年前,該企業還只能生產普通的陸上緊固件。
-
松山湖科學城:一座冉冉升起的「C位」之城
院士於松山湖畔論道,助力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建設,此時的松山湖科學城魅力四射,正聚焦著海內外越來越多的目光,醞釀著「C位」出道。該工程的成功建設將為今後南方先進光源落戶提供重要的科學和工程技術支撐,也標誌著松山湖科學城從單個大科學裝置加快向大科學裝置集群進發,將帶動更多高端創新要素在科學城集聚。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第三個新型光源大科學裝置正在謀劃推進中,將與南方光源和散裂中子源形成互補效應,進一步提高我國在基礎研究領域的創新能力,推動多學科運用與交叉。
-
中關村科學城「星谷」崛起!發射一顆衛星「也許只要6個月」
如今,在北清路沿線,中關村科學城北區,一個瞄準千億級產業集群目標的空天產業集聚區已初步形成。在中關村科學城,衛星網際網路產業規模已達近400億元,空天企業近百家,居全市首位。「航天人」遇上「網際網路人」如果想委託衛星企業定製、發射一顆衛星,需要多長時間?科學城內紮根衛星研發與製造領域的微納星空相關負責人給出了答案:「也許只需要6個月」。
-
廣東出臺《廣州科學城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3年實現五個方面大變化
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廣州科學城以其雄厚的「科技戰疫」力量而備受矚目。廣州科學城有159家中小型科技企業成為科技攻關主力軍,4家企業入選省診斷檢測機構(佔全省4/5),3個項目入選國家快速檢測產品優先支持項目(佔全國1/3)。《行動方案》提出:廣州科學城總體定位是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智造中心」,到2023年要實現五個方面大變化,完成21項重點任務,招招硬核,乾貨滿滿。
-
青島「十四五」重要目標:建設國家海洋科學城,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
這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青島在「增強科技創新策源能力,建設長江以北地區重要的國家科技創新基地」中明確提出,以建設國家海洋科學城為著力點,全力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引領建設膠東濱海科創大走廊。這意味著,在山東省明確支持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之外,山東省將支持濟南和青島一起創建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
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亮相,首月記
121所高校、178萬在校大學生、18個國家重點實驗室、7290家高新技術企業和87個眾創空間……成渝兩地之間,這些數據正在裂變,產生創新乘數效應,賦能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布局最前沿的科研平臺,集聚運籌全球高端要素資源。6月9日,成都市與上海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分別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科技成果轉化、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創新人才資源引聚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助力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建設,構築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和動力源。為創新企業配置最優質的資源要素,培育有活力有競爭力的創新主體。
-
【智匯科學城】京貝爾科技落戶科學城,助力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助力科學城實體經濟轉型升級。以直播培訓、網紅帶貨、自媒體等方式建設京貝爾直播雲店、上千個服務網點以及100個直播基地,促進實體經濟網際網路+轉型升級。「新冠疫情席捲全國,同時也引爆了全民直播帶貨的時代熱潮。京貝爾旗下的慈音視商平臺走入田間地頭,鎖定農產品品類,專注於助農,聚焦於公益,紮根於三農,選擇了一條成為中國助農直播帶貨知名平臺的獨特道路。」
-
上海張江科學城:生產穩定有序 科技創新不停歇
之後,張江科學城建設進展日新月異,圍繞建設「科學特徵明顯、科技要素集聚、環境人文生態、充滿創新活力」世界一流科學城目標,推動兩輪「五個一批」重點項目建設,包括一批大科學設施、一批創新轉化平臺、一批城市功能項目、一批設施生態項目、一批產業提升項目。
-
中關村科學城「星谷」璀璨起航
本報訊 (記者 李爭粉) 9月19日,在中關村論壇重大成果發布會上,北京市海澱區副區長、中關村科學城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林劍華發布了中關村科學城「星谷」項目。「星谷」項目是海澱區根據北京市高精尖產業整體布局,在大信息產業引領發展的基礎上,依託航空航天領域深厚的研發資源和產業資源優勢,在中關村科學城北區規劃建設的一個千億級的空天產業集群。
-
浙江舟山船舶欲破困境 傳統修造業轉型海洋工程
浙江舟山船舶欲破困境 傳統修造業轉型海洋工程 太平臺海洋工程(舟山)有限公司的中央船塢,日前剛「出爐」兩艘載重25800噸的貨櫃新船。
-
「宇宙中心」科學城上新了,居然是三盤齊發!
為什麼科學城總是樓市焦點?跟隨著市場情緒,我們很容易就提出了第一層問題:為什麼購房者都在關心科學城置業問題?為什麼科學城總是集聚焦點?答案一,在產業。目前,科學城核心板塊已經跟隨著東進線路圖,排兵布局包括西門子、雪松、LG、本田在內的知名總部企業,未來,這裡將會吸引一大批全國一流的企業落地,湧入大批高端人才,形成科技型財富集聚圈層
-
浙江大學舟山校區海洋實驗室牛閃閃
一幢幢深紅色的古典建築當中,隱藏著一個個高大上的海洋實驗室,在這裡,模擬波浪的運動,海洋的聲音,海底的壓力,關於海洋的秘密盡在想像。3月11日,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走進舟山校區,為你一探究竟。「東海裡泥沙比較多,這個設備模擬了舟山的海洋環境,可以按比例縮小。像海水的運動,對海堤、海壩的影響。」浙江大學海洋學院副教授趙西增說,「它也能模擬颱風來臨時的海浪。」它具有模擬海洋中潮汐、潮流、波浪等水動力環境的能力,同時,還可以模擬渾濁海水環境下的水動力條件,是研究我國沿海渾水環境的「神器」。
-
西部(重慶)科學城:「科學」成為永恆主題 「創新」成為最強旋律
它是面向未來產業、未來生活、未來風景的未來之城,它是鼓勵創新、開放包容、追逐夢想的夢想之城,它是科學家的家、創業者的城……它,是西部(重慶)科學城。在這裡,將讓「科學」成為永恆主題,「創新」成為最強旋律。9月11日,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動員大會在渝州賓館召開。科學城是什麼?怎麼建?重慶日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深入採訪。
-
豐富科學城配套 國內最大高樂雅咖啡店懷柔開業
北京商報訊(記者 方彬楠)全球知名餐飲品牌高樂雅咖啡落戶懷柔科學城。11月20日,位於懷柔科學城有色金屬研究院的高樂雅咖啡懷柔旗艦店正式開業,這也是該品牌國內面積最大旗艦店,將為科技人才和居民提供休閒消費場所。
-
第一家!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所整建制遷入懷柔科學城
舉辦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整建制遷入儀式,標誌著納米能源所在懷柔科學城正式投入運行。這也是懷柔科學城規劃建設以來首個整建制遷入的研究機構。納米能源所是北京市和中科院聯合共建的新型科研組織,2018年納入北京市支持建設世界一流新型研發機構名單。納米能源所2012年開始籌建,2016年8月北京市批覆建設納米能源所懷柔園區,2019年9月納米能源所懷柔園區竣工,今年9月整建制遷入懷柔科學城。
-
3年集聚空天信息產業企業30家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杭州中心揭牌
未來,該中心將會把科技成果融合到杭州經濟發展當中,與相關高校、企業合作,建立產業鏈與生態圈,推動空天信息產業的落地應用。 本次空天信息大會在雲棲小鎮舉行,以「空天地海、數智融合」為主題,充分展示空天信息產業和杭州數字經濟的深度融合。
-
在西部(重慶)科學城創業,是種什麼體驗?
在西部(重慶)科學城創業,是種什麼體驗?聚焦支持創新型中小微企業成長為創新重要發源地,著力打造精益創業的集聚平臺。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倡導敬業、精益、專注、寬容失敗的創新創業文化,構建專業化、全鏈條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增強持續創新創業能力,加快培育成長型初創企業、「隱形冠軍」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
郵輪「海洋贊禮號」來舟山保養
今天早晨5點,豪華郵輪海洋禮讚號在舟山海事艇的護送下從蝦峙門航道開赴舟山中遠船廠 舟山網(大海網)訊(駐普陀記者陸平攝影記者沈磊通訊員劉繼波)今天上午9時許,英國皇家加勒比國際郵輪公司「海洋贊禮號」郵輪(英文名OVATION OF THE SEAS)緩緩駛入舟山中遠船務工程有限公司2號塢,開始為期五天的保養。
-
舟山什麼時候通鐵路?「重要窗口」的海島風景線上有什麼亮點?
舟山在發展現代海洋產業方面有哪些考慮?舟山的目標是著眼「十四五」,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現代海洋產業集群。一方面,立足於傳統產業提升改造;另一方面,依託海洋資源稟賦,著眼全球產業發展大勢,著力培育高成長性和爆發性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