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家!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所整建制遷入懷柔科學城

2020-09-27 北京日報客戶端

走路就能通過摩擦納米發電技術發電的自驅動智能鞋;能夠通過收集人體呼吸的能量持續供電的共生型心臟起搏器;在口罩中添加摩擦起電的納米材料,就可以通過靜電吸附過濾空氣中的顆粒物……

9月27日,懷柔科學城舉辦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整建制遷入儀式,標誌著納米能源所在懷柔科學城正式投入運行。這也是懷柔科學城規劃建設以來首個整建制遷入的研究機構。

納米能源所是北京市和中科院聯合共建的新型科研組織,2018年納入北京市支持建設世界一流新型研發機構名單。納米能源所2012年開始籌建,2016年8月北京市批覆建設納米能源所懷柔園區,2019年9月納米能源所懷柔園區竣工,今年9月整建制遷入懷柔科學城。

研究所位於懷柔科學城中心區南部,建築面積10.8萬平方米,項目功能布局由科研區、生活區、中試孵化區構成。

據介紹,納米能源所在納米能源與自驅動系統研究領域居國際領先和引領的地位。目前研究所擁有一支包括2名院士在內的高水平科研隊伍,創立了壓電電子學與壓電光電子學兩大學科,擁有摩擦納米發電機、自驅動傳感系統、海洋藍色能源、新型高壓電源等4項核心技術,產生和轉化了摩擦電空氣淨化器、摩擦電防塵口罩、摩擦電汽車尾氣淨化系統、自驅動智能鞋等一批科研成果,培養了一批科技領軍人才和青年科研骨幹,獲得了200餘項發明專利,成為國際納米能源研究領域的創立者和領先機構。

在研究生培養方面,研究所設有凝聚態物理、物理化學、材料學、納米科學與技術(偏生物)、納米科學與技術(偏化學)等五個博士專業;設有凝聚態物理、物理化學、材料學、材料工程、生態物理學、納米科學與技術(偏生物)、納米科學與技術(偏化學)等七個碩士專業。目前在讀研究生350名。

今年,懷柔科學城加快構建協同高效的科技創新生態。5月份一批創新主體、新型研發機構和研究院相繼揭牌,各類創新要素和資源加速集聚。此次納米能源所整建制遷入懷柔科學城意義重大,對於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提升基礎前沿領域的源頭創新能力,對於中科院科研機構整合布局,對於懷柔科學城吸引新型研發機構、凝聚國內外頂尖科學家和科技領軍人才,都具有先導和示範意義。

相關焦點

  • 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整建制遷入懷柔科學城
    人民網北京9月27日電 9月27日,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整建制遷入懷柔科學城儀式舉辦。這標誌著納米能源所在懷柔科學城正式投入運行。這也是懷柔科學城規劃建設以來首個整建制遷入的研究機構。納米能源所是北京市和中科院聯合共建的新型科研組織,2018年納入北京市支持建設世界一流新型研發機構名單。
  • 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整建制遷入懷柔科學城
    9月27日,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整建制遷入這標誌著納米能源所在懷柔科學城正式投入運行。這也是懷柔科學城規劃建設以來首個整建制遷入的研究機構。納米能源所是北京市和中科院聯合共建的新型科研組織,2018年納入北京市支持建設世界一流新型研發機構名單。
  • 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所首家入駐懷柔科學城
    9月11日,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與北京中關村微納能源投資有限公司籤約,將整體搬遷入駐懷柔科學城。作為中科院與北京市在懷柔科學城共建的第一個整建制入駐的科研機構,納米能源所將為懷柔科學城增添新的力量。
  • 納米能源所年底入駐懷柔科學城 北京「三城一區」建設曬出成績單
    提升納米能源與系統領域原始創新能力今年年底,納米能源所將搬遷入駐懷柔科學城,由此成為中科院與北京市在懷柔科學城共建的第一個整建制入駐的科研機構。納米能源所是中國科學院和北京市政府為落實中央組織部引進「千人計劃」頂尖人才王中林及其創新團隊項目合作共建的科研機構。
  • 中科院與北京市共建納米能源所 陰和俊出席推進會並講話
    5月17日,中國科學院與北京市政府舉行院市共建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簡稱「納米能源所」)推進會。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長陰和俊出席並講話。
  •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懷柔園區啟用 3個重量級「中心」揭牌掛牌
    當天,「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凝聚態物理卓越創新中心」掛牌,「北京物科儀器研發中心」揭牌。據了解,為推進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中科院積極在懷柔科學城布局大科學裝置和科技研發平臺。
  •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懷柔園區啟用 「一裝置兩平臺」率先進入科研狀態
    北京商報訊(記者 方彬楠)10月30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懷柔園區正式啟用,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材料基因組研究平臺、清潔能源材料測試診斷與研發平臺率先進入科研狀態,物理所5個研究組、近150名科研人員入駐開展科研工作,年底將超過200名,標誌著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取得新進展。
  • 13家企業和機構入駐北京懷柔有色金屬新材料科創園
    人民網北京11月20日電 11月20日,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創新生態項目集中簽約暨有色金屬新材料科創園企業入駐儀式舉行,13家企業和機構正式入駐或者籤訂了入駐協議。  目前,中科艾科米、卓立漢光、懷柔儀器、高樂雅咖啡已正式入駐園區;北京京儀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單位已達成入駐園區意向;懷柔區政府分別與科技部科技評估中心、中國分析測試協會,以及有研集團、北京科技大學,分別籤署三方戰略合作協議;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科學傳播與成果轉化中心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懷柔園區正式啟用
    10月30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懷柔園區正式啟用,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材料基因組研究平臺、清潔能源材料測試診斷與研發平臺率先進入科研狀態,物理所5個研究組、近150名科研人員入駐開展科研工作,年底將超過200名,標誌著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取得新進展。
  • 今天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懷柔園區正式啟用!
    ➜ 2017年5月,北京市和中科院啟動了材料基因組研究平臺、清潔能源材料測試診斷與研發平臺的建設工作,中科院物理所和懷柔科學城公司作為建設主體。以「一裝置兩平臺」為重要支撐的中科院物理所懷柔園區佔地230畝,建築面積118000平方米,位於懷柔科學城起步區。
  • 【北京日報】北京市與中科院領導檢查懷柔科學城建設進展
    6月29日上午,懷柔科學城傳來捷報——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兩大科學裝置開工,標誌著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北京市與國家發改委、中科院、北京大學領導察看兩大科學裝置開工,並進一步檢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進展情況,研究推進相關工作。市委書記蔡奇強調,懷柔科學城肩負著提升我國基礎前沿領域源頭創新能力的重要使命。
  • 中科院北京納米所開發微型風力渦輪機,可以從微風中收集風能
    但現在,來自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微型風力渦輪機」,可以從與步行產生的風力差不多的微風中收集風能。讓更小型的風力發電機成為可能論文通訊作者之一、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研究員、微納能源與傳感實驗室負責人楊亞表示,「你可以收集日常生活中的所有微風,有一次,我們把納米發電機放在一個人的手臂上,擺動的手臂產生的氣流就足以產生電力
  • 懷柔: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全面加速
    118000平,坐落於北京懷柔科學城核心區。2019年,國務院發布了《國務院關於印發北京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總體方案的通知》。響應這一精神,北京市和中科院聯手,在首都的東北角,共同打造懷柔科學城。2017年5月,以物理所為依託單位,啟動了材料基因組研究平臺和清潔能源材料研發與綜合測試平臺的建設工作。同年9月,以物理所為法人單位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綜合極端條件實驗室裝置同在懷柔科學城核心區開工建設。
  • 懷柔科學城: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為引領 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指出要統籌規劃建設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未來科學城,將北京打造為世界知名科學中心。 2017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聯合批覆《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方案》,懷柔科學城成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集中承載地。 2017年9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指出,懷柔科學城要建成與國家戰略需要相匹配的世界級原始創新承載區。
  • 中科院最新科研進展、科技動態 2020.9.28 星期一
    4、微生物所等在地衣型真菌系統學研究中獲進展5、深圳先進院等發表仿生智能驅動器研究綜述文章6、南海海洋所等在西太潛標觀測的海流資料同化研究中獲進展7、東北地理所等發表氣孔響應CO2升高和乾旱脅迫研究綜述文章8、新疆天文臺在近鄰星系M51-NGC5195的恆星形成區觀測研究中獲進展9、大連化物所提出基於機器學習的全釩液流電池性能和成本預測方法和優化策略
  • 北京懷柔加快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  2021年,懷柔區將深入落實「懷柔就是科學城、科學城就是懷柔」的工作理念,加速構建「科學+城」的城市框架,加快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為北京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2022年到2025年,這29個科學設施平臺將陸續建成投入使用,懷柔科學城城市框架也基本形成,這和北京到2025年基本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是同步的,懷柔將提供有力支撐。」伍建民表示。  同時,懷柔還要積極爭取國家實驗室、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國家級產業創新中心、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等國家級科技創新基地建設。
  • 中科院物理所懷柔園區啟用
    北京日報本報訊(記者 於麗爽 通訊員 劉玉崢)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取得新進展。昨天,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懷柔園區正式啟用,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材料基因組研究平臺、清潔能源材料測試診斷與研發平臺率先進入科研狀態。
  • 懷柔科學城建設迎來裡程碑節點
    「一裝置兩平臺」進入科研狀態本報訊(記者丁佳)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日前取得重大進展,10月30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物理所)懷柔園區舉行啟用儀式,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綜合極端條件實驗室裝置、材料基因組研究平臺和清潔能源材料研發與綜合測試平臺(即「一裝置兩平臺」)
  • 水汽發電、仿電鰻自驅動傳感……學術大咖聚集懷柔科學城熱議新...
    12月22日下午,北京地區廣受關注學術成果報告會——新材料領域專場走進懷柔科學城,在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科研樓報告廳舉辦。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化學所研究員李永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科院納米能源所所長王中林,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方維海,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吳酈珠,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北京大學教授侯仰龍,以及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清華大學教授王訓、曲良體,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科院化學所研究員郭玉國,北京理工大學教授陳人傑
  • 全球最大光源將落戶懷柔科學城 將成北京新地標
    全球最大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將落戶懷柔科學城。建成後,這座直徑達700米的圓環建築將成為雁棲湖畔北京「新地標」。「最大光源」沙盤。李博 攝  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方案近日獲批,這座規劃建設中的科學城規劃面積為41.2平方公裡,將成為世界級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