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懷柔加快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2021-01-14 中國證券網

  原標題:加速構建「科學+城」城市框架,為北京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懷柔加快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揚帆啟航,新型研發機構與研究院快馬加鞭,硬科技孵化器和加速器嶄露頭角,完善新型城市形態畫龍點睛,懷柔科學城、國際會都、中國影都同頻共振……

  2021年,懷柔區將深入落實「懷柔就是科學城、科學城就是懷柔」的工作理念,加速構建「科學+城」的城市框架,加快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為北京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揚帆啟航

  「國家實驗室、大科學裝置和科技研發平臺、國家級產業創新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等,都是重要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今年,懷柔區將加快推動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揚帆啟航。」懷柔科學城管委會副主任伍建民介紹。

  「十三五」期間布局的29個科學設施平臺都在加快建設。其中,5個大科學裝置中,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已經率先進入了科研狀態,5個研究組、150餘名科研人員入駐;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項目1月份完成了主體鋼結構施工,周長近1.4公裡的裝置區正式連接成環;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正在進行設備安裝,預計今年6月可具備試運行條件;子午工程二期預計今年6月土建完工;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年底預計土建工程可完成90%。

  「2022年到2025年,這29個科學設施平臺將陸續建成投入使用,懷柔科學城城市框架也基本形成,這和北京到2025年基本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是同步的,懷柔將提供有力支撐。」伍建民表示。

  同時,懷柔還要積極爭取國家實驗室、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國家級產業創新中心、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等國家級科技創新基地建設。支持和引導懷柔科學城的高校、院所、企業積極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發起和參與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圍繞懷柔科學城的物質科學、信息和智能科學、生命科學、空間科學、地球系統科學等重點學科方向,優化學科布局和研發布局,推動學科交叉融合,完善基礎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的供給體系。

  新型研發機構與研究院快馬加鞭

  2020年,一大批各具特色的新型研發機構與研究院落戶懷柔科學城:2020年6月12日掛牌成立的北京雁棲湖應用數學研究院,特點是「頂尖領銜+團隊引進」;2020年9月底整建制入駐懷柔科學城的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目前總人數超500人,特點在於「整體搬遷+聚集人氣」;海創產業技術研究院的特點是「人才牽引+項目落地」;國科大懷柔科學城產業研究院的特點是「科教融合+資源對接」;空間宇航產業技術研究院的特點是「應用導向+產研結合」。

  今年,懷柔區還要重點推動中科腦智創新產業研究院、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創新研究院、能源環境與綠色材料研究院、新能源與新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落地建設……隨著創新主體和創新要素的不斷加入,懷柔科學城的創新生態體系將日益完善。

  硬科技孵化器和加速器嶄露頭角

  2020年,懷柔科學城還成立、運行了一批硬科技孵化器和加速器。

  例如有研科技集團公司和懷柔區共建的有色金屬新材料科創園,2020年5月掛牌成立,通過「央地合作+引入要素」,面向科學儀器、傳感器、新材料行業,支持和孵化從事設計、研究、開發、生產、檢測的科技型企業,同時為大科學裝置和科技研發平臺提供關鍵部件、成套系統和技術支持。目前已有中科艾科米、懷柔儀器、卓立漢光、高樂雅等4家機構入駐,還有9家機構籤署了入駐意向。

  2020年11月,懷柔區和北京清華工業開發研究院共同發起成立清華工研院雁棲湖創新中心,重點聚焦科研儀器、傳感器、新材料三大產業方向,圍繞高端儀器設備的研發、製造和應用場景,重點建設中試研發平臺、技術創新中心、轉移轉化基地,聚焦智能微系統平臺、探測與成像轉移轉化中心、生物儀器轉移轉化中心,打造硬科技孵化器和創新企業加速器,形成懷柔科學城輻射帶動老城區城市復興的示範區。

  懷柔區按照海創產業技術研究院的創業孵化和成果轉化需求,利用現有騰退廠房,建設海創硬科技產業園,設置四大功能分區,即研發辦公樓、共享實驗室、展示活動中心和科技花園,吸引物質、生命、信息、能源、環境等領域的產業技術研發、人才團隊引進、重大成果轉化、關鍵產業投資等。

  今年,以科學設施平臺運維和科學儀器的國產可替代為核心,還將謀劃一批應用場景示範項目。如支持引導科學設施平臺的建設運行單位,將科學儀器設備的定製研製面向全國開放,吸引高校院所和頭部企業參與到科學設施平臺的設備研發和運行管理中來。

  科學城與國際會都中國影都同頻共振

  「科學家和科研人員入駐懷柔科學城,非常關心交通、住房、教育、綜合服務配套等。今年,懷柔科學城在完善新型城市形態要『畫龍點睛』,在科研人員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配套服務方面做出精彩之筆。」伍建民表示。

  2020年12月,懷柔科學城綜合服務配套項目城市客廳A地塊已經開工建設;今年上半年,B地塊、C地塊也要開工,科技服務、成果轉化、酒店公寓、企業辦公、居住休閒等城市服務配套將逐步完善。雁棲小鎮今年也要開工建設。連接城市副中心和懷柔的通懷路懷柔段計劃今年9月份通車,京瀋客專本月有望開通運行。

  懷柔區正在全力開創科學城統領「1+3」融合發展新局面,推動生態涵養、科技創新、會議休閒、影視文化等資源整合、要素融合。推動科學城、國際會都和中國影都融合發展是懷柔區今年的重點工作。

  「例如在影視文化產業的研發、製作、生產、傳播中運用科學技術手段和技術解決方案,以先進技術支撐文化裝備、軟體、系統研製和自主發展。國際會都與科學城共享商務旅遊、會議休閒、展覽展示、研討交流等資源。大科學裝置和科技研發平臺是開展科學教育的重要基地,試運行和運行階段都可以開展科學教育,對於提高公眾尤其是青少年的科學素養將發揮重要作用。」伍建民介紹。

相關焦點

  • 坐標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一系列項目的積極推進,正在加快完善新型城市形態,為北京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建好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培育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添磚加瓦,再添新輝。城市客廳項目不斷完善新型城市形態城市客廳項目位於懷柔科學城起步區。
  • 懷柔科學城: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為引領 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指出要統籌規劃建設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未來科學城,將北京打造為世界知名科學中心。 2017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聯合批覆《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方案》,懷柔科學城成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集中承載地。 2017年9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指出,懷柔科學城要建成與國家戰略需要相匹配的世界級原始創新承載區。
  • 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配套項目正式啟動
    12月2日,懷柔科學城城市客廳A地塊項目舉行開工儀式,標誌著懷柔科學城首個綜合性、國際化公共服務配套項目正式啟動建設。當天,高能同步輻射光源綜合實驗樓和用戶服務樓項目同步開工。作為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集中承載地,懷柔科學城始終秉承「科學+城」的規劃理念,據介紹,今年以來,國際人才社區、共有產權房、商品房、科學家公寓等住房項目加快推進,正在構建區域統籌、職住平衡的住房保障體系。
  • 懷柔: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全面加速
    中科院物理所所長方忠介紹,「一裝置兩平臺」作為國家發改委和北京市圍繞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布局、第一批啟動建設的國家大科學裝置和前沿交叉研究平臺,承載著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物質科學研究實現跨越發展的重要使命。
  • 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進展順利
    原標題: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進展順利   央視網消息: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一系列建設
  • 「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戰略科技人才引進機制」決策諮詢...
    11月7日,由北京市科協主辦,懷柔區委組織部、懷柔區科協、北京科技諮詢中心和北京海創產業技術研究院共同承辦的「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戰略科技人才引進機制」決策諮詢沙龍成功舉辦。、行業、區域的發展,取得豐碩成果;第二,懷柔科學城是北京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市科協決策諮詢有關工作一直緊密關注,配套相關資源,連續三年圍繞懷柔科學城規劃、布局、人才建設等方面,持續給予支持,現階段是懷柔科學城提升人才集聚能力的關鍵時期,希望專家們能夠結合自身研究實踐積極建言獻策;第三,在科協系統深化改革過程中,懷柔區科協在推進機構體制改革上取得很大成效,本次沙龍活動體現了懷柔區科協緊密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發揮優勢作用
  • 國家發改委:大力推動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
    1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發改委秘書長趙辰昕表示,今年我國將完善區域創新布局,大力推動懷柔、張江、合肥、大灣區等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同時,推動優勢科研力量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發展,進一步提高集中度、顯示度和國際影響力,支持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加快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 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多個項目建設取得新進展
    新華網北京12月2日電(記者田晨旭)12月2日,北京懷柔科學城城市客廳A地塊項目舉行開工儀式,標誌著懷柔科學城首個綜合性、國際化公共服務配套項目正式啟動建設。當天,高能同步輻射光源綜合實驗樓和用戶服務樓項目同步開工,腦認知功能圖譜與類腦智能交叉研究平臺主體結構封頂。
  • 深圳正式獲批建設全國第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我國目前已經建成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有3個,分別是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和合肥,自從2017年北京懷柔綜合性科學中心批覆以後,關於我國第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討論一時興起,武漢,南京,西安,成都,廣州等高教強城被認為是下一個潛在的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的候選名單,然而時隔幾年,卻再沒有消息,而就在去年,武漢申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沒有被批覆
  • 採訪摘錄:科學家眼中的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新聞—科學網
    來自12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50餘位世界一流的科學家和科技管理人員齊聚北京懷柔,圍繞綜合性科學中心建設管理,共謀創新之道,共商合作大計。 那在這次會上,這些大牌的科學家們都說了什麼呢?那麼隨著科學城未來發展的完善,是不是會出現更多由中國主導的重大科學項目? 丁洪:這是肯定的,中國現在已經開始做了,我們今天開的會議就是其中一項。 記者:您是凝聚態國家物理實驗室的教授,咱們中科院現在入駐了懷柔很多院所,您研究的領域在懷柔有沒有規劃?
  • 【北京日報】北京市與中科院領導檢查懷柔科學城建設進展
    6月29日上午,懷柔科學城傳來捷報——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兩大科學裝置開工,標誌著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北京市與國家發改委、中科院、北京大學領導察看兩大科學裝置開工,並進一步檢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進展情況,研究推進相關工作。市委書記蔡奇強調,懷柔科學城肩負著提升我國基礎前沿領域源頭創新能力的重要使命。
  • 深圳成為我國第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近日,科技部、發展改革委等國家五部委聯合印發的《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通知中明確提出: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合肥、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應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力度,加強基礎研究能力建設。這是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首次寫入國家公開發布的文件。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國家科技領域競爭的重要平臺,是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基礎平臺。
  • 懷柔科學城建設迎來裡程碑節點
    「一裝置兩平臺」進入科研狀態本報訊(記者丁佳)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日前取得重大進展,10月30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物理所)懷柔園區舉行啟用儀式,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綜合極端條件實驗室裝置、材料基因組研究平臺和清潔能源材料研發與綜合測試平臺(即「一裝置兩平臺」)
  • 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濟南摁下「加速鍵」
    這兩天,有關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話題衝上熱搜。作為國家科技領域競爭的重要平臺和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基礎平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對區域發展的驅動作用不言而喻。此外,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還是一個城市科創實力的象徵,在項目招引、人才引進等方面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金招牌」。截止目前,我國已有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安徽合肥、廣東深圳4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 科教興市,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魯網5月15日訊 2020年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和科教興市戰略,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出席濟南市第十七屆人大二次會議的濟南市人大代表、濟南市科技局局長呂建濤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濟南市科技局將爭取更多中科院機構落地,推動科技服務業發展,多方面推進科創濟南建設。
  • 武漢等多地申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3地已獲批
    原標題:創新型國家建設體系基本成型  多地爭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中國創新跑出「加速度」  《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獲悉,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體系基本成型。  在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方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強化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啟動一批科技創新重大項目,高標準建設國家實驗室。鼓勵企業牽頭實施重大科技項目,支持科研院所、高校與企業融通創新,加快創新成果轉化應用。  基礎科研能力是決定科技創新能「走多遠」的關鍵。國家實驗室建設主要瞄準的就是重大基礎科研問題。
  • 江蘇省「十四五」規劃建議:支持南京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十四五」期間,江蘇省將支持南京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12月28日,江蘇省委對「江蘇省『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稿披露了上述內容。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基礎平臺,被譽為「科研皇冠上的明珠」,獲批意味著,國家對這座城市會有規模龐大且穩定的研發投入和頂尖科研資源的集聚。此前已有上海張江、合肥、北京懷柔、深圳獲批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 【科技日報】北京懷柔科學城五個大科學裝置開工建設
    近日,北京懷柔科學城又傳來好消息,「十三五」時期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空間環境地基監測網(子午工程二期)正式開工建設。這意味著國家在北京懷柔科學城布局的五個大科學裝置全部實現開工建設,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基本框架正在形成。  那麼,為何眾多大科學裝置集中落戶懷柔?其中最新「子午工程」二期、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進展如何,會為人類解決什麼難題?
  • 青島「十四五」重要目標:建設國家海洋科學城,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
    這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青島在「增強科技創新策源能力,建設長江以北地區重要的國家科技創新基地」中明確提出,以建設國家海洋科學城為著力點,全力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引領建設膠東濱海科創大走廊。這意味著,在山東省明確支持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之外,山東省將支持濟南和青島一起創建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落地深圳,給坪山帶來什麼?
    來源: 南方網近日,科技部等國家五部委聯合下發的最新文件《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中明確提出:北京、上海、粵港澳科技創新中心和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合肥、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應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力度,加強基礎研究能力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