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重慶)科學城:「科學」成為永恆主題 「創新」成為最強旋律

2021-01-15 鳳凰重慶

科學大道

起於北碚碚東大橋南橋頭,止於江津支坪長江大橋北橋頭,全長66公裡。定位為綜合大道,集交通通達、形象展示、綠色共享、智慧科學為一體。

科學城重大產業項目

推動中國電子重慶信創產業示範基地、平安大健康產業園等產業項目加快建設,打造具有全國標識度和影響力的現代產業集群。

它是面向未來產業、未來生活、未來風景的未來之城,它是鼓勵創新、開放包容、追逐夢想的夢想之城,它是科學家的家、創業者的城……

它,是西部(重慶)科學城。在這裡,將讓「科學」成為永恆主題,「創新」成為最強旋律。

9月11日,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動員大會在渝州賓館召開。科學城是什麼?怎麼建?重慶日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深入採訪。

科學之城 創新高地

既服務於國家重大戰略布局,也立足於重慶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之需

規劃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是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關鍵一招」,是強化重慶中心城市帶動作用、促進「一區兩群」協調發展、引領主城都市區融合發展的「關鍵一子」。

去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時強調,調結構轉方式、加快新舊動能轉化,根本上要靠創新;加大創新支持力度,優化創新生態環境,使創新成為重慶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

規劃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是扎紮實實把總書記殷殷囑託全面落實在重慶大地上的具體實踐,是推動重慶加快實現「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和發揮「三個作用」的重要抓手,有助於推動科技創新落地生根,為服務全國發展大局、在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中作出新貢獻。

今年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專題部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將其上升為國家戰略。在講到科技創新時,總書記特別強調,支持兩地以「一城多園」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學城。

規劃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將有助於促進成渝兩地相向發展、增強協同創新發展能力,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

規劃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既是服務於國家重大戰略布局,也是立足於重慶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之需。

重慶日報記者從會上獲悉,位於中心城區西部槽谷的西部(重慶)科學城,以「科學之城、創新高地」為總體定位,規劃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引領區域創新發展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高質量發展新引擎,連結全球創新網絡的改革開放先行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品質生活宜居區。

這座面向未來的科學之城,將建設為現代化城市樣板,與兩江新區雙輪驅動,與東部槽谷兩翼齊飛,共同提升中心城區城市發展能級。

聚焦科學主題「鑄魂」

緊扣「五個科學」「五個科技」,規劃「一核四片多點」生產空間

這是一座科學之城,「科」是靈魂。

西部(重慶)科學城將聚焦科學主題「鑄魂」,規劃「一核四片多點」生產空間,「科」的含量十足。

「一核」即高新區直管園,是集聚基礎科學研究和科技創新功能的核心引擎,集中力量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四片」即北碚、沙坪垻、西彭—雙福、璧山四大創新產業片區;「多點」即多個創新創業園、高新技術產業園等。

科學城將緊緊圍繞「科學之城、創新高地」的總體定位,緊扣「五個科學」「五個科技」,打通產學研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構建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讓「金籃子」裝滿「金雞蛋」。

「五個科學」「五個科技」分別是——

科學教學:引進世界知名研究型大學和國際一流學科,加快「雙一流」大學建設。

科學研究:引進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設置分院分所,充分發揮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等重要作用,推動基礎和應用科學發展。

科學設施:規劃大科學裝置集聚區。

科學實驗:推動國家(重點)實驗室、前沿交叉研究平臺建設,布局科技企業孵化器和創新載體,加快科技成果變現。

科學機構:重點圍繞環科學公園、環大學創新生態圈布局高端研發平臺和高水平科研機構,布局一批科技研發創新中心。

科技人才:規劃一批科學小鎮、科學村落,圍繞校區、園區、社區布局創新創業空間,讓科學城成為各類人才嚮往之地、集聚之地。

科技企業:規劃創新產業用地,建設產學研一體的新型產業園,做大做強創新主體。

科技金融:在高新區直管園建立科技金融服務平臺,設立科技金融基金,引進風險投資機構,讓金融更好地為科技賦能。

科技交易:引進和培育一批市場化科技中介服務機構,把科技創新與市場需求聯結起來,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創新產品市場化。

科技交流:規劃「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合作區和國際技術轉移中心,舉辦「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提升科技創新開放度和活躍度。

以「十科」為重點,為西部(重慶)科學城「鑄魂」,讓創新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

面向未來發展「築城」

規劃「一主四副多組」生活空間和「一心一軸兩屏」生態空間,加強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

這是一座以人為本、生態宜居的未來之城,讓創新創業人才安居樂業、未來可期。

重慶市中心城區因「四山」自然形成三大槽谷,西部(重慶)科學城位於西部槽谷。科學城不是主城的一個區,而是獨立為一個「城」,將建設成為國際化、綠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的現代化城市樣板。

面向未來發展「築城」,科學城將規劃「一主四副多組」生活空間。「一主」即以高新區直管園的金鳳為引領,與西永、大學城共同組成科學城主中心,規劃集聚高端生活服務、國際科學交往功能,布局高品質居住區;「四副」即四個片區副中心;「多組」即多個職住平衡的居住組團。科學城將完善基礎設施,強化功能配套,形成智能化應用場景覆蓋全城的獨立城市,打造「24小時辦公、24小時生活」的不夜城。

為了讓自然為西部(重慶)科學城「添彩」,科學城將規劃「一心一軸兩屏」生態空間。「一心」即科學公園「城市綠心」;「一軸」即沿科學大道,由溼地群、公園群和城中山體組成,穿越綠心、縱貫南北、直抵兩江,是科學城綠軸;「兩屏」即縉雲山、中梁山生態翠屏,是「城市綠肺、市民花園」。科學城要促進科技、人文、生態相互交融,為科技注入生態元素,讓科技為生態服務,用科技增添人文氣質,充分激發創新主體的能動性和創造力。

西部(重慶)科學城還將加強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一是護山,保護、恢復山形、地貌,進一步提升林相、色相、季相,規劃城市山地公園群落,形成山城交融的空間形態;二是理水,構建「兩江、五河、百湖、千溪」的水系和溼地公園群落,生態岸線比例不低於90%;三是增綠,規劃濱水岸線和綠色山城步道,串聯綠地廣場公園、水體溼地山林,融入鄰裡社區、鄉村田園;四是營田,把山水良田融入城市,讓花果稻香、田園風光成為城市的環境、城市的生態、城市的景色,打造山水田園城市。

西部(重慶)科學城空間布局將對標一流,強化統籌,整合資源,促進空間結構與產業布局、城市功能、生態環境和歷史文脈相協調,形成布局合理、特色突出、錯位發展的國土空間保護開發格局,建設現代化城市樣板。

上半年西部(重慶)科學城開局良好

創新發展動能加快集聚

建成山區橋梁及隧道工程等國家重點實驗室5個、佔全市比重增至50%,獲批全國首批國家應用數學中心,集聚國家免疫生物製品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9個,市級以上研發平臺增至169個

產業能級持續提升

科學城核心區GDP增長4.7%。目前,科學城核心區高技術製造業、戰略型新興製造業產值佔規上工業總產值89.6%、86.5%,產業發展持續加速。1—7月工業投資增長31.4%、高於全市33.7個百分點;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高於全市3.8個百分點;數字經濟增加值、集成電路產值分別增長14.7%、37%;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4.8%、全市領先;進出口總額增長11.8%、絕對額佔全市比重47.8%

緊盯龍頭抓招商

成功籤約投資200億元的平安大健康產業園、100億元的中國電子重慶信創產業示範基地、75億元的華潤微電子12吋晶圓生產線等項目59個,其中科技類項目佔比超80%,華為、滴滴等數字經濟頭部企業落戶

抓基礎設施補短板

縱貫槽谷南北長66公裡的科學大道等40餘個重大項目開工,含谷立交等26個交通項目年內通車,大學城複線隧道、白市驛隧道等年內開工,土主隧道明年通車。建成5G基站1300餘個,中國移動數據中心等新基建項目有序實施

數據來源:重慶高新區

原標題:

西部(重慶)科學城以「科學之城、創新高地」為總體定位,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科學」成為永恆主題 「創新」成為最強旋律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院重慶科學中心落戶西部(重慶)科學城
    將落戶西部(重慶)科學城聚焦大數據智能化、生物醫學新材料、生態環境等領域建設高水平研究平臺一起來看看在重慶日報頭版的報導~↓↓↓高小新了解到,中科院重慶科學中心將按照1個法人機構加若干科研單元的「1+N」的模式構建,統籌中國科學院科研院所、科研人才等創新資源在渝集約發展,聚焦大數據智能化、生物醫學、新材料、生態環境等領域,重點建設面向產業創新
  • 西部(重慶)科學城積極吸引人才、項目落戶
    這裡,是科學家的城,創業者的家;這裡,是未來之城、科學之城、生態之城;這裡,將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位造、大健康、高技術服務四大千億級產業集群。  這裡就是西部(重慶)科學城。
  • 在西部(重慶)科學城創業,是種什麼體驗?
    在西部(重慶)科學城創業,是種什麼體驗?那麼問題來了在西部(重慶)科學城創業是怎樣一種體驗?體驗1:拎包創業幫你解決攔路虎創業者面臨的困難是什麼?
  • 種質創製大科學中心在西部(重慶)科學城啟動建設
    校地合作又出新成果,西部(重慶)科學城科技創新項目迎來重大進展。1月15日,西部(重慶)科學城種質創製大科學中心在重慶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正式揭牌開建。著力打造規模化創製設施和生物育種科學中心據了解,西部(重慶)科學城種質創製大科學中心已選址金鳳大健康產業園,未來核心設施佔地面積預計100畝,異地種質、個體和群體保存、評價、篩選用地面積預計1800畝。目前,已初步形成「一核多園」建設規劃模式,整體建設方案和分物種創製實施方案已經通過專家論證。
  • 重慶科學城,目標中國第五科學中心,成都武漢跟進否?
    近日重慶「西部科學城」全面啟動,誓要成為中國科技創新中心,擎起西部科研大旗。重慶工業能走到哪一步,能否成為世界頂級智造中心,科學城的發展至關重要!而科學城,就是這個能力源,它將匯聚人才、企業和科研機構,用源源不斷的基礎研究和科技創新提升城市的硬核實力!重慶能否躋身一線城市,成敗就在西部科學城的成敗!重慶有沒有實力建設西部科學城?
  • 重慶英才大會 | 一大波「學霸」來參觀了!他們眼中的科學城是什麼樣?
    >11月21日下午,75名博士、博士後來到西部(重慶)科學城,先後參觀了高新區管委會、重慶車輛檢測研究院、中電科技集團重慶聲光電有限公司等。>在參觀途中,高新區管委會工作人員為每位參觀者都發放了西部(重慶)科學城宣傳手冊,並耐心隨車宣講西部(重慶)科學城的發展情況和人才政策,與參觀者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並回答參觀者的各種疑問
  • 重慶英才大會 | 如何成為獨角獸?這場峰會告訴你
    作為本次峰會主持人,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何平在會上表示,重慶正大力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積極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獨角獸企業作為新經濟發展的重要燈塔,與重慶有許多契合點,獨角獸企業與重慶攜手合作,將不斷釋放新經濟領域所蘊含的巨大潛力,推動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
  • 西部(重慶)科學城首批校地合作項目正式落地
    西部(重慶)科學城首批校地合作項目正式落地 2020-08-04 23:0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2020重慶英才大會新聞發布會|西部(重慶)科學城將如何吸引更多人才?
    此外,還推出「重慶英才服務卡」,提供個稅減免、子女入學、醫療保健、休假療養、交通便利等17項服務保障,還推出免擔保、低利率的「人才貸」,解決創新創業融資難題。下一步,重慶將持續提升人才服務保障水平,讓人才在重慶找到家的感覺。西部(重慶)科學城在招才引智方面有哪些優勢?
  • 重慶高新區:聚集創新資源 激活高質量發展澎湃動能
    今年以來,重慶高新區緊緊圍繞「科學之城、創新高地」總體定位,緊扣「五個科學」「五個科技」,高水平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聚焦科學主題「鑄魂」,面向未來發展「築城」,聯動全域創新「賦能」,建平臺、興產業、聚人才、優環境、提品質,在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中打頭陣、做先鋒、挑大梁,奮力打造全國具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努力成為重慶市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和創新驅動新引擎
  • 西部(重慶)科學城新添一重量級研究所
    近日,重慶市勘測院高新技術研究院暨導航定位研究中心項目正式籤約落戶西部(重慶)科學城。項目總投資1億元,將在科學城開展一系列科研合作,為科學城建設提供強大技術支持。據悉,該項目總投資1億元,由重慶高新區與重慶市勘測院和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同打造。
  • 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亮相,首月記
    正是科學精神,一次次迭代著人類認知的邊界,讓生活所棲之地,變得更加美好。放諸於城市,波瀾壯闊的世界城市發展史,就是一部輝煌燦爛的科技創新進步史。從德國慕尼黑科學城、英國蘇格蘭科學城到筑波科學城等,無不是依託科技創新驅動,成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
  • 科學城獲重點關注!中共重慶市委關於制定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其中以下部分提及西部(重慶)科學城及高新區部分↓三、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8.推進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發揮好創新引領功能,緊扣「五個科學」「五個科技」,聚焦科學主題「鑄魂」,面向未來發展「築城」,聯動全域創新「賦能」,打造宜居宜業宜學宜遊的現代化新城。
  • 重慶首個重大科學基礎設施——超瞬態實驗裝置年內在科學城開工建設
    重慶日報訊 (記者 張亦築 實習生 程茵芷)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再加碼!1月7日,重慶日報記者從重慶高新區經濟工作會上了解到,重慶首個重大科學基礎設施——超瞬態實驗裝置預計年內在科學城開工建設。超瞬態實驗裝置由重慶大學建設,建築總面積約23萬平方米。
  • 完善特色金融服務體系 生物醫藥專業險種將在西部(重慶)科學城啟動
    近日,重慶高新區管委會攜手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推廣生物醫藥特色專業險種、構建生物醫藥產業全鏈條全周期保險服務體系方面通力合作。這一項目填補重慶市生物醫藥產業保險服務領域空白,完善了科學城生物醫藥產業特色金融服務體系。
  • 建好西部科學城 成渝兩地高新區齊步向前
    羅嘉攝人民網重慶12月1日電(陳琦、黃軍)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西部科學城的建設中,重慶高新區和成都高新區將發揮怎樣的重要作用?12月1日,重慶高新區創新服務中心主任鄧敏軍、成都高新區科技和人才工作局副局長王磊做客由重慶市委網信辦、四川省委網信辦主辦,人民網重慶頻道承辦的「展望十四五·成渝會客廳」,圍繞共建西部科學城、打造具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等話題展開對話。
  • 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亮相!「一核四區」,361.6平方公裡
    2020年伊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明確支持成渝地區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西部科學城如何布局?有哪些平臺?如何推動成渝合作?半年來,西部科學城備受關注。
  • 以照母山為鏡,看重慶科學城金鳳的地產未來!
    前言:西部科學城明確以高新區直管園的金鳳為引領,與西永、大學城構建科學城主中心; 從地形上來說屬於三角形,本文借實際案例淺析引領者金鳳未來的發展邏輯;
  • 重慶第二國際機場落戶璧山,重慶進入「高新頻道」
    成渝共建西部科學城多舉並進加速落地今年初,中央提出加快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要求以「一城多園」模式共建西部科學城。服務國家戰略、搶抓時代機遇,成渝這對西部「雙子星」必須相向發展,攜手並進,攜手向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第四極」前行。成為第四極的戰略支點是什麼?是高新技術!
  • 重慶將與中科院共建中國科學院重慶科學中心
    根據協議,我市將與中國科學院在西部(重慶)科學城按照1個法人機構加若干科研單元的「1+N」的模式共建中國科學院重慶科學中心,統籌中國科學院科研院所、科研人才等創新資源在渝集約發展,聚焦大數據智能化、生物醫學、新材料、生態環境等領域,重點建設面向產業創新、聚焦基礎科學前沿、培育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為主要定位的三類高水平研究平臺,實現科教資源融合、體制機制創新、重大科研產出的一體化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