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大道
起於北碚碚東大橋南橋頭,止於江津支坪長江大橋北橋頭,全長66公裡。定位為綜合大道,集交通通達、形象展示、綠色共享、智慧科學為一體。
科學城重大產業項目
推動中國電子重慶信創產業示範基地、平安大健康產業園等產業項目加快建設,打造具有全國標識度和影響力的現代產業集群。
它是面向未來產業、未來生活、未來風景的未來之城,它是鼓勵創新、開放包容、追逐夢想的夢想之城,它是科學家的家、創業者的城……
它,是西部(重慶)科學城。在這裡,將讓「科學」成為永恆主題,「創新」成為最強旋律。
9月11日,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動員大會在渝州賓館召開。科學城是什麼?怎麼建?重慶日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深入採訪。
科學之城 創新高地
既服務於國家重大戰略布局,也立足於重慶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之需
規劃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是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關鍵一招」,是強化重慶中心城市帶動作用、促進「一區兩群」協調發展、引領主城都市區融合發展的「關鍵一子」。
去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時強調,調結構轉方式、加快新舊動能轉化,根本上要靠創新;加大創新支持力度,優化創新生態環境,使創新成為重慶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
規劃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是扎紮實實把總書記殷殷囑託全面落實在重慶大地上的具體實踐,是推動重慶加快實現「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和發揮「三個作用」的重要抓手,有助於推動科技創新落地生根,為服務全國發展大局、在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中作出新貢獻。
今年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專題部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將其上升為國家戰略。在講到科技創新時,總書記特別強調,支持兩地以「一城多園」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學城。
規劃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將有助於促進成渝兩地相向發展、增強協同創新發展能力,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
規劃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既是服務於國家重大戰略布局,也是立足於重慶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之需。
重慶日報記者從會上獲悉,位於中心城區西部槽谷的西部(重慶)科學城,以「科學之城、創新高地」為總體定位,規劃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引領區域創新發展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高質量發展新引擎,連結全球創新網絡的改革開放先行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品質生活宜居區。
這座面向未來的科學之城,將建設為現代化城市樣板,與兩江新區雙輪驅動,與東部槽谷兩翼齊飛,共同提升中心城區城市發展能級。
聚焦科學主題「鑄魂」
緊扣「五個科學」「五個科技」,規劃「一核四片多點」生產空間
這是一座科學之城,「科」是靈魂。
西部(重慶)科學城將聚焦科學主題「鑄魂」,規劃「一核四片多點」生產空間,「科」的含量十足。
「一核」即高新區直管園,是集聚基礎科學研究和科技創新功能的核心引擎,集中力量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四片」即北碚、沙坪垻、西彭—雙福、璧山四大創新產業片區;「多點」即多個創新創業園、高新技術產業園等。
科學城將緊緊圍繞「科學之城、創新高地」的總體定位,緊扣「五個科學」「五個科技」,打通產學研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構建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讓「金籃子」裝滿「金雞蛋」。
「五個科學」「五個科技」分別是——
科學教學:引進世界知名研究型大學和國際一流學科,加快「雙一流」大學建設。
科學研究:引進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設置分院分所,充分發揮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等重要作用,推動基礎和應用科學發展。
科學設施:規劃大科學裝置集聚區。
科學實驗:推動國家(重點)實驗室、前沿交叉研究平臺建設,布局科技企業孵化器和創新載體,加快科技成果變現。
科學機構:重點圍繞環科學公園、環大學創新生態圈布局高端研發平臺和高水平科研機構,布局一批科技研發創新中心。
科技人才:規劃一批科學小鎮、科學村落,圍繞校區、園區、社區布局創新創業空間,讓科學城成為各類人才嚮往之地、集聚之地。
科技企業:規劃創新產業用地,建設產學研一體的新型產業園,做大做強創新主體。
科技金融:在高新區直管園建立科技金融服務平臺,設立科技金融基金,引進風險投資機構,讓金融更好地為科技賦能。
科技交易:引進和培育一批市場化科技中介服務機構,把科技創新與市場需求聯結起來,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創新產品市場化。
科技交流:規劃「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合作區和國際技術轉移中心,舉辦「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提升科技創新開放度和活躍度。
以「十科」為重點,為西部(重慶)科學城「鑄魂」,讓創新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
面向未來發展「築城」
規劃「一主四副多組」生活空間和「一心一軸兩屏」生態空間,加強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
這是一座以人為本、生態宜居的未來之城,讓創新創業人才安居樂業、未來可期。
重慶市中心城區因「四山」自然形成三大槽谷,西部(重慶)科學城位於西部槽谷。科學城不是主城的一個區,而是獨立為一個「城」,將建設成為國際化、綠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的現代化城市樣板。
面向未來發展「築城」,科學城將規劃「一主四副多組」生活空間。「一主」即以高新區直管園的金鳳為引領,與西永、大學城共同組成科學城主中心,規劃集聚高端生活服務、國際科學交往功能,布局高品質居住區;「四副」即四個片區副中心;「多組」即多個職住平衡的居住組團。科學城將完善基礎設施,強化功能配套,形成智能化應用場景覆蓋全城的獨立城市,打造「24小時辦公、24小時生活」的不夜城。
為了讓自然為西部(重慶)科學城「添彩」,科學城將規劃「一心一軸兩屏」生態空間。「一心」即科學公園「城市綠心」;「一軸」即沿科學大道,由溼地群、公園群和城中山體組成,穿越綠心、縱貫南北、直抵兩江,是科學城綠軸;「兩屏」即縉雲山、中梁山生態翠屏,是「城市綠肺、市民花園」。科學城要促進科技、人文、生態相互交融,為科技注入生態元素,讓科技為生態服務,用科技增添人文氣質,充分激發創新主體的能動性和創造力。
西部(重慶)科學城還將加強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一是護山,保護、恢復山形、地貌,進一步提升林相、色相、季相,規劃城市山地公園群落,形成山城交融的空間形態;二是理水,構建「兩江、五河、百湖、千溪」的水系和溼地公園群落,生態岸線比例不低於90%;三是增綠,規劃濱水岸線和綠色山城步道,串聯綠地廣場公園、水體溼地山林,融入鄰裡社區、鄉村田園;四是營田,把山水良田融入城市,讓花果稻香、田園風光成為城市的環境、城市的生態、城市的景色,打造山水田園城市。
西部(重慶)科學城空間布局將對標一流,強化統籌,整合資源,促進空間結構與產業布局、城市功能、生態環境和歷史文脈相協調,形成布局合理、特色突出、錯位發展的國土空間保護開發格局,建設現代化城市樣板。
上半年西部(重慶)科學城開局良好
創新發展動能加快集聚
建成山區橋梁及隧道工程等國家重點實驗室5個、佔全市比重增至50%,獲批全國首批國家應用數學中心,集聚國家免疫生物製品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9個,市級以上研發平臺增至169個
產業能級持續提升
科學城核心區GDP增長4.7%。目前,科學城核心區高技術製造業、戰略型新興製造業產值佔規上工業總產值89.6%、86.5%,產業發展持續加速。1—7月工業投資增長31.4%、高於全市33.7個百分點;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高於全市3.8個百分點;數字經濟增加值、集成電路產值分別增長14.7%、37%;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4.8%、全市領先;進出口總額增長11.8%、絕對額佔全市比重47.8%
緊盯龍頭抓招商
成功籤約投資200億元的平安大健康產業園、100億元的中國電子重慶信創產業示範基地、75億元的華潤微電子12吋晶圓生產線等項目59個,其中科技類項目佔比超80%,華為、滴滴等數字經濟頭部企業落戶
抓基礎設施補短板
縱貫槽谷南北長66公裡的科學大道等40餘個重大項目開工,含谷立交等26個交通項目年內通車,大學城複線隧道、白市驛隧道等年內開工,土主隧道明年通車。建成5G基站1300餘個,中國移動數據中心等新基建項目有序實施
數據來源:重慶高新區
原標題:
西部(重慶)科學城以「科學之城、創新高地」為總體定位,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科學」成為永恆主題 「創新」成為最強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