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亮相!「一核四區」,361.6平方公裡

2020-12-05 澎湃新聞

2020年伊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明確支持成渝地區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西部科學城如何布局?有哪些平臺?如何推動成渝合作?半年來,西部科學城備受關注。6月3日下午,成都市科技創新大會召開,《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戰略規劃(徵求意見稿)》向大會徵求意見,西部科學城的成都板塊亮相。

目標

到2050年,全面建成全球一流的科學城

《徵求意見稿》提出,成都將構建「一核四區」功能布局,通過5項重點任務、14項推進策略,分三步推進西部科學城建設——

到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學城;

到2035年,基本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學城;

到2050年,全面建成全球一流的科學城。

以2025年為節點,成都將在5年裡力爭成功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啟動建設天府實驗室,新增2個以上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成2個以上國家重點實驗室,3個以上國家級創新中心,100個以上前沿科學交叉研究平臺、新型研發機構和國家級企業創新平臺。

布局

「一核四區」 總規劃面積361.6平方公裡

《徵求意見稿》中明確,科學城總規劃面積361.6平方公裡,由「一核四區」構成,形成「核心驅動、協同承載、全域聯動」的發展格局。

「一核」即成都科學城,打造具有全國重要影響力的原始創新高地。

「四區」即新經濟活力區、天府國際生物城、東部新區未來科技城和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基地,協同構建創新功能突出、創新服務完善、主導產業領先的「二次創新」承載地。

成都科學城

規劃面積99.4平方公裡,定位為西部地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研院所和大學創新平臺匯集區,圍繞網絡安全、航空航天、生命科學等領域,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天府實驗室和國際技術轉移中心。

新經濟活力區

規劃面積88.9平方公裡,定位為新經濟企業和創新型團隊匯集區,重點圍繞5G通信與人工智慧、網絡視聽與數字文創、大數據與網絡安全、區塊鏈等新經濟新產業,建成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經濟策源地。

天府國際生物城

規劃面積69.8平方公裡,定位為全球醫藥健康創新創業要素匯集區,重點圍繞生物技術藥物、高性能醫療器械、精準醫療、智慧健康等領域,建設重大新藥創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成果轉移轉化試點示範基地等平臺,打造世界級生物產業創新與智造之都。

東部新區未來科技城

規劃面積60.4平方公裡,定位為國際創新型大學和創新型企業匯集區,重點圍繞智能製造、航空航天、6G、網絡信息等領域,建設國際合作教育園區,打造國際一流應用性科學中心、中國西部智造示範區和成渝國際科教城。

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基地

規劃面積43.1平方公裡,定位為全球電子信息產業高端要素匯集區,重點發展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智能終端、網絡通信等領域,集聚華為成都研究院、京東方創新中心、IC設計產業總部基地、「芯火」雙創基地等重大創新平臺,打造國際知名的中國新矽谷。

未來

14條措施助力打造創新策源地、科研主陣地

成都謀劃資源匯聚、生態營造、動力承載、區域協同和改革創新5項重點任務,共包含14項推進策略。

聚焦科技資源和創新人才

實施兩項策略

↓↓↓

策略一:聚集國際一流科技資源

積極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在成都科學城規劃大科學裝置集聚區,對標國家實驗室標準加快籌建天府實驗室。目前,成都初步梳理了成都超算中心、中國科學院成都科學研究中心、四川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國家川藏鐵路技術創新中心、西部光源等近百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創新平臺項目,預計總投資超過1600億元;成都超算中心將於今年8月底完成一期建設,成為西部地區第一個超算中心。

策略二:聚集培育國際一流創新人才(團隊)

成都歡迎全球頂尖科研人才、戰略科學家使用大裝置、共建大平臺、參與大工程,將設立科技計劃項目支持優秀青年科學家開展基礎研究。成都正在建設中國科學院大學成都學院等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正在規劃東部新區未來科技城國際大學園區,誠邀天下學子前來求學、深造、創業發展。

堅持以「人城產」理念重構城市發展方式

聚焦創新生態、產業生態和人居生態

實施三項策略

↓↓↓

策略三:構建先進要素富集的創新生態圈

成都將在天府海創園、IC設計產業總部基地、人工智慧創新中心等核心區域,先期建設高品質科創空間示範點,以優質的創新創業環境「引鳳入巢」;打造面向全球的科研數據開放與共享平臺,共建「一帶一路」國際技術轉移中心,籌建天府「科創板」,促進數據、技術、金融等關鍵要素有序流動、開放共享、可得可及;持續開放城市級、產業級、企業級科技應用場景,搭建面向全球的新經濟新技術展示體驗大平臺。

策略四: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集群

面向未來,成都布局「人工智慧+」、區塊鏈、6G等新經濟新產業;瞄準產業鏈高端和價值鏈核心,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加快發展高端通用晶片、功率半導體、新型抗體、通用飛機等高端領域;聚焦科學城創新發展需求,發展知識密集型服務業。

策略五:構建公園城市國際化生活社區

成都正在加快建設高品質國際化社區,完善外籍人才停居留服務和頂尖人才服務專員制度,千方百計提高國際人才生活舒適度和工作便利度。

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

將以工業網際網路、城市物聯網

「雙網融合」為動力承載

聚焦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全景賦能

實施兩項策略

↓↓↓

策略六:建設支撐數字共生城市的新型基礎設施

構建工業網際網路、城市物聯網、數據處理運算基礎設施,部署科學城主體框架和若干仿真系統。成都正在加快推動中國電信西部大數據中心、雲錦天府IDC數據中心等重大項目落地,建成後機架總規模合計超過10萬個,形成全國一流的存算一體服務能力。

策略七:以數字共生城市賦能城市全景創新發展

成都將大力支持企業「上雲」,打造成都5G智慧城等5G、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全面提升「城市大腦」統籌能力,打造智慧企業、智慧園區、智慧城市。

加強科技創新合作是大勢所趨

成都將以更加開放的視野

引領創新發展格局

聚焦成渝合作、國內協同、全球開放

實施三項策略

↓↓↓

策略八:深化成渝科技創新合作

成都將攜手重慶共同爭取國家重大科技創新平臺載體,爭取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布局更多分支機構,爭取量子通信國家樞紐等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成都將聯合組建創新聯盟開展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等交流合作,探索建立人才、科研資金等創新要素流動機制促進兩地要素雙向流動。

策略九:加強與國內先進地區協同創新

成都將深化創新合作平臺建設,推動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等區域的知名高校院所、創新團隊開展多層次對接合作,高質量舉辦西博會、創交會等活動;將建立跨區域長效合作機制,推動與北京、上海、深圳等科學城加強創新協同、成果對接、平臺共建、資源共享。

策略十:融入全球創新網絡

成都鼓勵在蓉高校院所積極參與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加快搭建國際科技創新平臺;鼓勵在蓉高校院所、龍頭企業深度參與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提高整合、集聚、使用國際科技創新資源的能力。

成都將在科學城率先開展

重大科技體制機制改革試點

聚焦科技改革創新

實施四項策略

↓↓↓

策略十一:推動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改革先行先試、健全創新要素優化配置機制、賦予科研事業單位和科研人員更大自主權

成都將在賦權形式、健全決策機制、規範操作流程、完善成果評價機制、健全收益分配和激勵機制等方面開展先行先試;試點以智慧財產權等技術類無形資產作價投資的國有資產差別化管理制度;發展專業技術經紀人隊伍,在科學城率先開展技術經紀人職稱評定改革。

策略十二:健全創新要素優化配置機制

成都將在科學城試行差別化政策指導,在空間規劃、基礎研究投入、技術改造、財稅、電價、環保、金融服務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

策略十三:賦予科研事業單位和科研人員更大自主權

為充分激發科研人員創新創業動力,成都將進一步支持在蓉高校院所擴大選人用人、編制使用、職稱評審、科研立項等方面的自主權;建立重大科技攻關「揭榜掛帥」、科研項目經費「包幹制+負面清單制」;提升科研人員(包括「雙肩挑」科研人員)出入境便利;深化和推進高層次或緊缺人才年薪制、協議工資和項目工資制。

策略十四:深化科研評價機制改革

成都將在科學城內率先探索建立創新項目非常規評審機制和支持機制,建立以代表性成果評價制度為標準的多元化人才評價機制,建立與評價結果掛鈎的科研機構評估制度。

蓉城政事記者 鍾茜妮

原標題:《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亮相!「一核四區」,361.6平方公裡》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四川部署中國西部科學城:「一核四區」數字連結產業功能區
    6月3日,成都召開科技創新大會,就《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戰略規劃(徵求意見稿)》作說明。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這是一座什麼樣的科學城?成都描繪藍圖。高點起步。「我們借鑑吸納了日本筑波、英國牛津劍橋、深圳光明、上海張江等國內外科學城的先進經驗,組織了由兩院院士領銜的50餘人專業團隊開展了深入研究。」 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曹俊傑說道。
  • 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亮相,首月記
    5月17日,《關於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提出:「支持西部地區在特色優勢領域優先布局建設國家級創新平臺和大科學裝置。」察勢者智,馭勢者贏。置身時代風口,成都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建設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6月3日,成都市科技創新大會上,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首度亮相!7月3日,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亮相「滿月」!
  • 成都高新全力打造未來科技城
    未來科技城區域範圍效果圖▲推動成渝相向發展共建西部科學城作為中國西部的國家中心城市,成都和重慶兩大城市強強聯合,能夠形成西南地區發展壯大的強勁保障,向世界級城市群邁進。2019年4月,國家有關部委明確提出加快實施成渝城市群規劃。
  • 西部(重慶)科學城:「科學」成為永恆主題 「創新」成為最強旋律
    科學之城 創新高地既服務於國家重大戰略布局,也立足於重慶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之需規劃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是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關鍵一招」,是強化重慶中心城市帶動作用、促進「一區兩群」協調發展、引領主城都市區融合發展的「關鍵一子」。
  • 重慶科學城,目標中國第五科學中心,成都武漢跟進否?
    近日重慶「西部科學城」全面啟動,誓要成為中國科技創新中心,擎起西部科研大旗。西部科學城佔地面積巨大:北至嘉陵江,南至長江,西為縉雲山脈,東為中梁山脈,南北長度達60公裡,東西平均寬度10公裡,總面積約500多平方公裡。比現有的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都大數倍!
  • 四川省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首批支撐項目在成都科學城啟動
    為什麼是成都科學城?西部創新資源匯聚最快的科技創新高地為什麼第一批支撐項目在成都科學城啟動?「作為成都科技創新的核心組成部分,成都科學城充分吸納運用了成都豐富的科教資源和良好的產業基礎。」成都科學城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成都市的積極支持下,成都科學城已成為西部地區知名度最高、創新資源匯聚最快、科研環境最優越的科技創新高地,在積極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機遇、打造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中具備先發引領優勢。
  • 全球最大光源將落戶懷柔科學城 將成北京新地標
    全球最大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將落戶懷柔科學城。建成後,這座直徑達700米的圓環建築將成為雁棲湖畔北京「新地標」。「最大光源」沙盤。李博 攝  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方案近日獲批,這座規劃建設中的科學城規劃面積為41.2平方公裡,將成為世界級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
  • 納米能源所年底入駐懷柔科學城 北京「三城一區」建設曬出成績單
    提升納米能源與系統領域原始創新能力今年年底,納米能源所將搬遷入駐懷柔科學城,由此成為中科院與北京市在懷柔科學城共建的第一個整建制入駐的科研機構。納米能源所是中國科學院和北京市政府為落實中央組織部引進「千人計劃」頂尖人才王中林及其創新團隊項目合作共建的科研機構。
  • 成都科學城和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簡介
    一、成都科學城  成都科學城,位於成都市主城區正南方,距成都市中心城區約25km,距雙流國際機場、天府國際機場分別約20km、30km,是推動成都「雙核共興」
  • 未來科技城首個地標亮相!
    ▲智慧之光效果圖當前,成都正以「一核四區」加快建設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其中,由成都高新區全力打造的未來科技城錨定國際創新型大學和創新型企業匯集區的定位,著力打造國際一流應用性科學中心、中國西部智造示範區和成渝國際科教城。
  • 懷柔科學城規劃這樣做...
    、懷柔科學城管委會,會同懷柔、密雲兩區政府,組織編制了《懷柔科學城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20年—2035年)》(以下簡稱「控規」)。>二、空間結構與功能布局控規尊重自然本底條件和城市組團格局特點,按照核心聚焦、學科集中、職住平衡、聯動發展的理念,在懷柔科學城內構建「一芯聚核,懷密聯動
  • 阿里雲新項目落地成都未來科技城
    今天,成都高新區、成都東部新區與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共同籤署投資合作協議,阿里雲西部雲計算中心及數據服務基地正式落戶成都阿里巴巴西部基地▲ 了解未來科技城 >>阿里雲西部雲計算中心及數據服務基地落地的未來科技城, 由成都高新區全力打造,是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一核四區」的重要支撐,
  • 種質創製大科學中心在西部(重慶)科學城啟動建設
    校地合作又出新成果,西部(重慶)科學城科技創新項目迎來重大進展。1月15日,西部(重慶)科學城種質創製大科學中心在重慶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正式揭牌開建。著力打造規模化創製設施和生物育種科學中心據了解,西部(重慶)科學城種質創製大科學中心已選址金鳳大健康產業園,未來核心設施佔地面積預計100畝,異地種質、個體和群體保存、評價、篩選用地面積預計1800畝。目前,已初步形成「一核多園」建設規劃模式,整體建設方案和分物種創製實施方案已經通過專家論證。
  • 2020重慶英才大會新聞發布會|西部(重慶)科學城將如何吸引更多人才?
    目前,萬州區、九龍坡區、沙坪垻區、兩江新區、重慶高新區、榮昌區、銅梁區、墊江縣等多個專場活動已順利舉辦。比如:●兩江新區舉辦的智匯兩江—明月湖創新科技成果推介會發布了高空作業機器人、轉子發動機、車路協同智能路側系統等55項創新科技成果。
  • 中科院成都分院科學城園區建設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舉行
    2月17日,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科學城園區建設項目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舉行。中科院副院長、黨組成員王恩哥出席會議。會議由成都市委書記唐良智主持。   會上,成都市政協副主席、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主任楊林興代表建設項目辦公室匯報了項目具體完成及進展情況。
  • 成都醫學城誕生全球首個「四抗」藥物
    在近日舉行的深圳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大會上,全球首個獲批進入臨床的四特異性抗體藥物GNC-038首度亮相,便引起與會生物醫藥相關從業者的強烈反響。這種藥物是成都醫學城的百利藥業歷時5年開發,同時靶向4個靶點的創新藥,能實現「靶向免疫治療」,有望為淋巴瘤、白血病和多種實體瘤患者帶來突破性療效。
  • 建好西部科學城 成渝兩地高新區齊步向前
    羅嘉攝人民網重慶12月1日電(陳琦、黃軍)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西部科學城的建設中,重慶高新區和成都高新區將發揮怎樣的重要作用?12月1日,重慶高新區創新服務中心主任鄧敏軍、成都高新區科技和人才工作局副局長王磊做客由重慶市委網信辦、四川省委網信辦主辦,人民網重慶頻道承辦的「展望十四五·成渝會客廳」,圍繞共建西部科學城、打造具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等話題展開對話。
  • 松山湖科學城:一座冉冉升起的「C位」之城
    同年,東莞市委書記梁維東、市長肖亞非先後帶隊拜訪中國科學院,並與中科院開啟「院地合作、所企對接」合作模式,就共建松山湖科學城的戰略達成共識,形成共建合作協議。2020年7月,國家發改委、科技部批覆,同意光明科學城—松山湖科學城片區為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的主體,定位為重大設施平臺等創新資源集中承載區。
  • 在西部(重慶)科學城創業,是種什麼體驗?
    在西部(重慶)科學城創業,是種什麼體驗?那麼問題來了在西部(重慶)科學城創業是怎樣一種體驗?體驗1:拎包創業幫你解決攔路虎創業者面臨的困難是什麼?
  • 西部(重慶)科學城新添一重量級研究所
    近日,重慶市勘測院高新技術研究院暨導航定位研究中心項目正式籤約落戶西部(重慶)科學城。項目總投資1億元,將在科學城開展一系列科研合作,為科學城建設提供強大技術支持。據悉,該項目總投資1億元,由重慶高新區與重慶市勘測院和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同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