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部署中國西部科學城:「一核四區」數字連結產業功能區

2020-12-05 澎湃新聞

新年伊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作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戰略部署,特別指出支持成渝地區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如何落實中央部署?6月3日,成都召開科技創新大會,就《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戰略規劃(徵求意見稿)》作說明。

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這是一座什麼樣的科學城?成都描繪藍圖。

高點起步。「我們借鑑吸納了日本筑波、英國牛津劍橋、深圳光明、上海張江等國內外科學城的先進經驗,組織了由兩院院士領銜的50餘人專業團隊開展了深入研究。」 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曹俊傑說道。

四大理念

建設全國重要的創新驅動動力源

●堅持科學鑄魂,暢通「從0到1」基礎研究的最初一公裡;

●堅持融合共生,遵循「物理有界、數字無邊」的發展模式;

●堅持生態賦能,構建圈層思維引領的創新生態體系;

●堅持場景引領,推動科研組織範式從供端研發向需端牽引變革四大發展理念。

建設全國重要的創新驅動動力源、全國重要的高質量發展增長極、全國一流的高端創新要素集聚地、全國領先的創新創業生態典範區四大戰略定位。

建設目標

到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學城

●到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學城,力爭成功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啟動建設天府實驗室,新增2個以上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成2個以上國家重點實驗室,3個以上國家級創新中心,100個以上前沿科學交叉研究平臺、新型研發機構和國家級企業創新平臺。

●到2035年,基本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學城。

●到2050年,全面建成全球一流的科學城。

一核四區

361.6平方公裡上的高質量發展高地

科學城總規劃面積361.6平方公裡,由「一核四區」構成,形成「核心驅動、協同承載、全域聯動」的發展格局。

● 一核:

成都科學城,打造具有全國重要影響力的原始創新高地。

成都科學城

成都科學城規劃面積99.4平方公裡,定位為西部地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研院所和大學創新平臺匯集區,圍繞網絡安全、航空航天、生命科學等領域,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天府實驗室和國際技術轉移中心。

● 四區:

新經濟活力區、天府國際生物城、東部新區未來科技城和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基地,協同構建創新功能突出、創新服務完善、主導產業領先的「二次創新」承載地。

新經濟活力區

規劃面積88.9平方公裡,定位為新經濟企業和創新型團隊匯集區,重點圍繞5G通信與人工智慧、網絡視聽與數字文創、大數據與網絡安全等新經濟新產業,建成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經濟策源地。

天府國際生物城

規劃面積69.8平方公裡,定位為全球醫藥健康創新創業要素匯集區,重點圍繞生物技術藥物、高性能醫療器械、精準醫療等領域,建設重大新藥創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成果轉移轉化試點示範基地等平臺,打造世界級生物產業創新與智造之都。

東部新區未來科技城

規劃面積60餘平方公裡,定位為國際創新型大學和創新型企業匯集區,重點圍繞智能製造、航空航天等領域,建設國際合作教育園區,打造國際一流應用性科學中心、中國西部智造示範區和成渝國際科教城。

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基地

規劃面積43.1平方公裡,定位為全球電子信息產業高端要素匯集區,重點發展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智能終端等領域,集聚華為成都研究院、京東方創新中心等重大創新平臺,打造國際知名的中國新矽谷。

「一核四區」通過數字鏈、創新鏈和價值鏈與全市66個產業功能區相嫁接,開闢科學城發展的拓展空間。

聚焦五大任務

14條策略有序推進

具體來看,成都謀劃了

資源匯聚、生態營造、動力承載、區域協同和改革創新5項重點任務,共包含14項推進策略。

●聚焦科技資源和創新人才,實施聚集國際一流科技資源、聚集培育國際一流創新人才(團隊)等兩項策略。

●聚焦創新生態、產業生態和人居生態,實施構建先進要素富集的創新生態圈、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集群、構建公園城市國際化生活社區等三項策略。

●聚焦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全景賦能,實施建設支撐數字共生城市的新型基礎設施、以數字共生城市賦能城市全景創新發展等兩項策略。

●聚焦成渝合作、國內協同、全球開放,實施深化成渝科技創新合作、加強與國內先進地區協同創新、融入全球創新網絡等三項策略。

●聚焦打通基礎研究原始創新「最先一公裡」和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應用「最後一公裡」,《徵求意見稿》提出,將在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率先開展重大科技體制機制改革試點,在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創新要素優化配置、科研事業單位和科研人員自主權放寬、科研評價機制改革等方面實施四項策略。

推動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改革先行先試,將在賦權形式、健全決策機制、規範操作流程、完善成果評價機制、健全收益分配和激勵機制等方面開展先行先試;

試點以智慧財產權等技術類無形資產作價投資的國有資產差別化管理制度;

發展專業技術經紀人隊伍,在科學城率先開展技術經紀人職稱評定改革。

深化科研評價機制改革,在科學城內率先探索建立創新項目非常規評審機制和支持機制,建立以代表性成果評價制度為標準的多元化人才評價機制,建立與評價結果掛鈎的科研機構評估制度。

一起期待吧!

川報觀察記者 程文雯 雷倢

部分綜合自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原標題:《快看!四川要建一座361.6平方公裡的「城」》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亮相!「一核四區」,361.6平方公裡
    西部科學城如何布局?有哪些平臺?如何推動成渝合作?半年來,西部科學城備受關注。6月3日下午,成都市科技創新大會召開,《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戰略規劃(徵求意見稿)》向大會徵求意見,西部科學城的成都板塊亮相。
  • 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亮相,首月記
    高起點、高標準,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戰略謀定之初就定位明確。落子開局,全市科技創新大會之後,成都「新」動作頻頻,一個月時間裡,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加速「成長」。建設全國重要的創新驅動動力源、全國重要的高質量發展增長極、全國一流的高端創新要素集聚地、全國領先的創新創業生態典範區。
  • 西部(重慶)科學城:「科學」成為永恆主題 「創新」成為最強旋律
    科學之城 創新高地既服務於國家重大戰略布局,也立足於重慶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之需規劃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是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關鍵一招」,是強化重慶中心城市帶動作用、促進「一區兩群」協調發展、引領主城都市區融合發展的「關鍵一子」。
  • 全球最大光源將落戶懷柔科學城 將成北京新地標
    光源建成後,還將在光源周邊同步建設多座實驗站,這些實驗站利用光源測量物質的原子結構,幫助科研機構和企業在新材料、製藥等各種領域進行各類試驗,改變中國材料發現不足的現象。  據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以「三城一區」為主平臺。與中關村科學城、未來科學城相比,懷柔科學城的定位則是「突破」,將部署一批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前沿交叉研究平臺,其核心任務是建設世界級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是基礎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載體。  懷柔科學城的規劃設計和建設,會汲取國際著名科學城的建設經驗,按照國際一流標準進行。
  • 建好西部科學城 成渝兩地高新區齊步向前
    羅嘉攝人民網重慶12月1日電(陳琦、黃軍)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西部科學城的建設中,重慶高新區和成都高新區將發揮怎樣的重要作用?12月1日,重慶高新區創新服務中心主任鄧敏軍、成都高新區科技和人才工作局副局長王磊做客由重慶市委網信辦、四川省委網信辦主辦,人民網重慶頻道承辦的「展望十四五·成渝會客廳」,圍繞共建西部科學城、打造具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等話題展開對話。
  • 簡陽:以產業功能區為載體 打造具有競爭力的產業生態圈和創新生態鏈
    西部電商物流產業功能區。周雪 攝   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22日電 (吳平華 範宇)「產業功能區是打造區域經濟的新引擎,形成產業生態圈、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空間主體……」5月13日,簡陽市產業功能區及園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2019年第一次會議召開,總結了2018年全市產業功能區建設情況,安排部署了2019年重點工作。
  • 全國電子商務工作會上,武侯電商產業功能區再露頭角!
    11月26日,由商務部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司主辦的全國電子商務工作會議在貴陽召開,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學習貫徹了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總結了」十三五「時期全國電子商務工作成效,提出了」十四五「時期電子商務發展思路,部署了2021年電子商務重點工作。
  • 種質創製大科學中心在西部(重慶)科學城啟動建設
    校地合作又出新成果,西部(重慶)科學城科技創新項目迎來重大進展。1月15日,西部(重慶)科學城種質創製大科學中心在重慶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正式揭牌開建。著力打造規模化創製設施和生物育種科學中心據了解,西部(重慶)科學城種質創製大科學中心已選址金鳳大健康產業園,未來核心設施佔地面積預計100畝,異地種質、個體和群體保存、評價、篩選用地面積預計1800畝。目前,已初步形成「一核多園」建設規劃模式,整體建設方案和分物種創製實施方案已經通過專家論證。
  • 2020年松山湖功能區投資推介會④|松山湖功能區,投資興業的熱土
    松山湖科學城建設圍繞重大原始創新策源地、中試驗證和成果轉化基地、粵港澳合作創新共同體、體制機制創新綜合試驗區四個定位,聚焦新材料、信息、生命領域,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原始創新高地。以生命領域為例,2012年東莞市政府設立「東莞兩岸生物技術產業合作基地」以來,通過8年的艱苦耕耘,松山湖核心啟動區已經集聚了400多家生物技術企業,產業根基已經築牢。
  • 在西部(重慶)科學城創業,是種什麼體驗?
    在西部(重慶)科學城創業,是種什麼體驗?什麼是「精益創業方向」示範基地?那麼問題來了在西部(重慶)科學城創業是怎樣一種體驗?體驗1:拎包創業幫你解決攔路虎創業者面臨的困難是什麼?
  • 完善特色金融服務體系 生物醫藥專業險種將在西部(重慶)科學城啟動
    近日,重慶高新區管委會攜手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推廣生物醫藥特色專業險種、構建生物醫藥產業全鏈條全周期保險服務體系方面通力合作。這一項目填補重慶市生物醫藥產業保險服務領域空白,完善了科學城生物醫藥產業特色金融服務體系。
  • 2020重慶英才大會新聞發布會|西部(重慶)科學城將如何吸引更多人才?
    設置線上成果展廳70個,全面展示重慶、四川人才工作發展成果。市民可通過大會官網、人民網「雲上」參會、觀會。⑥防疫實,後勤保障有力有序。西部(重慶)科學城在招才引智方面有哪些優勢?西部(重慶)科學城擁有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自貿試驗區、國家級高新區、西永綜保區等多塊「金字招牌」,有國家質檢基地、國家生物產業基地等多個新型產業載體,集聚了聯合微電子、中電科等知名企業,年產筆電等智能終端設備佔全球近四分之一,產業生成能力不斷提升。創新環境好。
  • 科學城獲重點關注!中共重慶市委關於制定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實施產業人才攻堅專項行動,提高人才隊伍與產業發展的融合度、匹配度。健全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構建充分體現知識、技術等創新要素價值的收益分配機制,推進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改革試點。健全完善激勵各類人才在渝創新創業支持舉措。支持西部(重慶)科學城、兩江新區、自由貿易試驗區、重慶經開區等集聚國內外優秀創新人才。促進「一區兩群」人才協同發展。
  • 西部(重慶)科學城積極吸引人才、項目落戶
    這裡,是科學家的城,創業者的家;這裡,是未來之城、科學之城、生態之城;這裡,將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位造、大健康、高技術服務四大千億級產業集群。  這裡就是西部(重慶)科學城。
  • 雙城記·九龍坡行(四)| 用好經濟圈產業集聚效應,同頻共振發展夢!
    雙城記·九龍坡行(四)| 用好經濟圈產業集聚效應,同頻共振發展夢!而遠在重慶的兄弟九龍坡正同樣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著力構築現代產業體系,深入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部署產業鏈,實現產業自我生成能力,培育壯大新的增長點。
  • 以照母山為鏡,看重慶科學城金鳳的地產未來!
    前言:西部科學城明確以高新區直管園的金鳳為引領,與西永、大學城構建科學城主中心; 從地形上來說屬於三角形,本文借實際案例淺析引領者金鳳未來的發展邏輯;
  • 中關村科學城「星谷」璀璨起航
    本報訊 (記者 李爭粉) 9月19日,在中關村論壇重大成果發布會上,北京市海澱區副區長、中關村科學城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林劍華發布了中關村科學城「星谷」項目。「星谷」項目是海澱區根據北京市高精尖產業整體布局,在大信息產業引領發展的基礎上,依託航空航天領域深厚的研發資源和產業資源優勢,在中關村科學城北區規劃建設的一個千億級的空天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