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成渝發展主軸!成都高新全力打造未來科技城

2021-01-11 澎湃新聞

立足當下,放眼未來,

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機遇,

成都高新區正在成渝發展主軸

全力打造未來科技城。

今天,《人民日報》海外版聚焦報導

這座正在崛起的未來高科技園區。

《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全文

今年6月中旬,

成都高新區發布信息,

在遵循「公建優先、生態優先、

功能布局優先」的原則下,

加速推進成都未來科技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今年將推進33個重點項目,

全年計劃完成投資50億元。

未來科技城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新引擎,是成渝雙城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代表作之一,是成都高新區全力打造的重點項目,是成都高質量發展邁向新徵程的標杆。未來科技城還面向全球徵集城市設計方案,努力成為具有成都特色的「未來表達」。

未來科技城區域範圍效果圖▲

推動成渝相向發展

共建西部科學城

作為中國西部的國家中心城市,成都和重慶兩大城市強強聯合,能夠形成西南地區發展壯大的強勁保障,向世界級城市群邁進。

2019年4月,國家有關部委明確提出加快實施成渝城市群規劃。今年1月,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正式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並明確成渝地區目標定位——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

為落實「建設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目標,四川省科技廳、重慶市科技局籤署相關框架協議,提出雙方將以「一城多園」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學城。

作為西部科學城的「一極」,成都以「一核四區」構建「核心驅動、協同承載、全域聯動」的發展格局:

「一核」即成都科學城

定位為西部地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研院所和大學創新平臺匯集區,圍繞網絡安全、航空航天、生命科學等領域,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天府實驗室和國際技術轉移中心。

「四區」即新經濟活力區、天府國際生物城、未來科技城和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基地

均主要由成都高新區主導建設。

其中,新經濟活力區定位為新經濟企業和創新型團隊匯集區,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經濟策源地和活力區;

天府國際生物城定位為全球醫藥健康創新創業要素匯集區,打造世界級生物產業創新與智造之都;

未來科技城定位為國際創新型大學和創新型企業匯集區,打造國際一流應用性科學中心、中國西部智造示範區和成渝國際科教城;

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基地定位為全球電子信息產業高端要素匯集區,打造國際知名的中國新矽谷。

「一核四區」通過數字鏈、創新鏈、價值鏈,集成創新要素資源,與成都市66個產業功能區相連接,形成科學城發展的拓展空間。

未來科技城局部鳥瞰圖 ▲

聚力科技創新

打造國際一流科技城

成都東部新區,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新平臺。未來科技城,就坐落於此。

成都高新區承擔未來科技城建設使命。作為西部首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成都高新區秉持「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初心使命,正聚力科技創新,加快建設國家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和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

成都高新區聚集國家重點實驗室6個、院士工作站20個。2019年以來,成都高新區新增科技型創新創業企業12165家,目前,科技型創新創業企業累計達52793家,聚集高新技術企業2053家,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84件。201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85.6億元,成為四川省首家GDP破2000億元園區。

當前,成都高新區已形成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經濟三大主導產業,2019年,生物產業規模首次突破500億元,電子信息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超過3300億元。

未來科技城區位示意圖 ▲

作為成渝發展主軸上的高科技園區,未來科技城緊鄰天府國際機場,規劃面積60.4平方公裡。根據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戰略規劃,未來科技城定位為國際創新型大學和創新型企業匯集區,建設國際合作教育園區,打造國際一流應用型科學中心、中國西部智造示範區和成渝國際科教城。

它將匹配涵蓋雲計算、量子通信、航空製造、人工智慧、物聯網和大數據的智造科創,涵蓋科技金融、總部經濟、檢測認證、法律諮詢和人力資源的頂級服務,以及涵蓋商務會議、會展博覽、全齡教育、醫療健康和文化休閒的優質配套,積極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應用創新核心承載區。

未來科技城局部效果圖▲

作為未來科技城的主導建設方,成都高新區日前正式對外發布未來科技城起步區深度城市設計及重點地段概念建築方案國際徵集公告,旨在匯聚全球智慧,以前瞻性和創新性的理念和國際一流的水準,落實國家戰略,加快打造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早日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在徵集方案的同時,成都高新區迅速行動,秉承「世界眼光、國際標準、天府特色」的理念,對標國內外科學城的先進經驗,對現有規劃成果進行整理並優化,已形成未來科技城發展戰略規劃和空間規劃初步成果。

未來科技城起步區總體鳥瞰圖 ▲

按照「獨立成市」的理念,圍繞促進職住平衡、「人城產」融合、先進要素聚集、吸引優秀人才、提高外部交通物流效率的目標,成都高新區今年將:

▶全面啟動未來科技城約54公裡骨幹路網和約26公裡地下綜合管廊建設;

▶打通西一線、東一線、北一線3座跨絳溪河大橋及機場南高速與東一線全互通立交、機場南高速與未來科技城起步區全互通立交、第二繞城高速與北一線全互通立交6個向外交通節點;

▶高品質打造福田TOD區域、大安溪公園景觀等約154萬平方米的生態景觀。

未來科技城的優越交通條件正迅速呈現。

在全力提升未來科技城城市基礎承載能力的同時,成都高新區還將結合未來科技城的發展定位,快速導入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科創平臺、優質教育資源、高端產業化項目等創新要素,建設成為未來創新人才、未來產業業態、未來城市場景協同發展,生產、生活、生態深度融合,面向未來的國際一流科技城。

信息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就在成渝發展主軸!成都高新全力打造未來科技城》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阿里雲新項目落地成都未來科技城
    ▶該項目是阿里巴巴實施重大核心技術研發攻堅和面向未來的數據中心建設的重要舉措之一,也是四川省成都市重點引進的新基建項目和率先落戶成都未來科技城的重大產業項目。▶項目將覆蓋成渝兩地數據業務,聚集一批數據服務上下遊生態企業,打造國內領先、世界先進的新一代高性能綠色數據中心。
  • 打造成渝經濟圈未來綠色新基建標杆中國(成都)未來水生態科技城...
    2020年11月14日,由中國水環境集團投資建設的中國(成都)未來水生態科技城項目(以下稱「項目」)開工儀式在成都舉行。中國(成都)未來水生態科技城是由中國水環境集團打造的首座面向未來的水生態科技產業之城,總投資25億元。
  • 剛剛,兩個百億級項目落地成都未來科技城!
    「當前,國家正在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技術和清潔能源產業,中國三峽集團作為中國最大的清潔能源集團,擁有雄厚的技術積累和產業實力,與未來科技城匯聚創新型企業的定位高度契合,這為我們攜手發展未來產業、未來技術,打造未來企業、未來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撐。
  • 未來科技城首個地標亮相!
    智慧水晶在結構上,智慧水晶建築主體分為三個立面,分別面向天府國際機場、龍泉山、未來科技城起步區,代表科學、自然與社區,三個立面相互融合,體現未來科技城「人城產」的未來城市發展理念。▲智慧之光效果圖▲展示館懸浮於景觀之上的視覺效果展示館還將以未來科技為主題,運用LED夜景燈光,打造具有高新特色的高品質燈光秀,塑造未來科技城門戶獨特夜景地標。
  • 未來科技城首個地標!就在新機場高速旁
    240秒感受未來科技城展示館▼▼▼未來科技城展示館將為城市提供一個開放且有活力與體驗感的展示空間,並將發揮其地標的屬性,結合多層次的建築空間與最新的展示科技,體現高新特色,成為未來科技城面向公眾的一張名片,助力提升城市形象▲
  • 高新發展:向高投集團及未來科技城等非公開發行4080萬股股票
    樂居財經訊陳晨11月23日晚間,高新發展(000628.SZ)發布公告稱,公司向成都高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投集團)、成都高新未來科技城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未來科技城)、成都高新科技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科公司)非公開發行合計40,800,000
  • ...牛肉訂單——這家來自成都的企業,在榮昌投產不到半年,產值已突破
    從打造成渝城市群新興戰略支點,到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增長極,榮昌始終同黨中央、市委保持高度一致,奮進的步調中早已不乏「雙城」痕跡。展望未來,榮昌唱好「雙城記」的目標更堅定、號角更響亮,建好「經濟圈」的思路更清晰、步履更堅實。把握重大機遇「中部塌陷區」乘風崛起過去,重慶、成都「背向發展」,造成成渝之間「啞鈴式」發展結構。
  • 東一線道路通車、民航飛行學院加快建設……未來科技城項目開啟...
    作為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一核四區」空間功能布局重要組成部分,未來科技城位於成渝發展主軸,緊鄰天府國際機場,具有先天地理優勢。緊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機遇,成都高新區正著力將未來科技城建設成為未來創新人才、未來產業業態、未來城市場景協同發展,生產、生活、生態深度融合,面向未來的國際一流科技城。新年伊始,未來科技城各個項目現場便是一派忙碌景象。
  • 科技日報:成都高新區高質量發展交出高分答卷
    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進出口總額連續29個月在全國綜保區中排名第一。在促進國家高新產業技術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當前,成都高新區如何實現逆勢增長?答案依然是科技創新。 就在10月初,總投資達120億元的聯東U谷未來科技產業園項目宣布落戶成都高新區未來科技城,未來這裡將以5G服務、工業物聯網為基礎設施條件,重點發展人工智慧、新材料、智能製造等主導產業,集中研發設計、中試成果轉化、生產製造等功能。
  • 建好西部科學城 成渝兩地高新區齊步向前
    羅嘉攝人民網重慶12月1日電(陳琦、黃軍)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西部科學城的建設中,重慶高新區和成都高新區將發揮怎樣的重要作用?12月1日,重慶高新區創新服務中心主任鄧敏軍、成都高新區科技和人才工作局副局長王磊做客由重慶市委網信辦、四川省委網信辦主辦,人民網重慶頻道承辦的「展望十四五·成渝會客廳」,圍繞共建西部科學城、打造具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等話題展開對話。
  • 中國(成都)未來水生態科技城項目正式開工
    人民網成都11月26日電 (王軍)11月14日,由中國水環境集團投資建設的中國(成都)未來水生態科技城項目(以下稱「項目」)開工儀式在成都舉行。中國(成都)未來水生態科技城是由中國水環境集團打造的首座面向未來的水生態科技產業之城,總投資25億元。
  • 海特集團摩洛哥參建3萬畝科技城,海特高新:與上市公司無關
    這條剛剛更新的詞條顯示,就在3月20日,海特集團作為惟一外資企業將參與建設一個佔地約2000公頃、位於摩洛哥的「丹吉爾穆罕默德六世科技城」項目。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海特高新(002023.SZ)為海特集團的旗下公司,李飈還是海特高新的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這是集團公司幹的事情,跟上市公司沒關係。」
  • 2020年上市及過會企業達8家 借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機遇 成都高新...
    同北京中關村、上海張江科技園一樣,成都高新區通過市場化手段並對接資本市場,多層級培育優質企業,增加科技「新勢力」。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過程中,科技創新被提上策源地的新高度,成都高新區的科技稟賦讓其正扮演著重要角色,而資本市場的認可,則從側面印證了其發展實力和未來潛力。
  • 城市規劃專家李曉江:組團緊湊發展拒「攤大餅」,成都東部新區發展...
    發展定位、空間格局、城市體系、產業,藍圖皆已繪就,代表未來的城市將在這裡拔節生長。  如何發展?  在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李曉江看來,最關鍵的還是「人」,無論是產業的聚集,還是商業的繁榮,都離不開人的要素。  這也是東部新區的規劃理念。
  • 內江傾力打造成渝「氫走廊」支點
    原標題:內江傾力打造成渝「氫走廊」支點   11月16日,內江市政府與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氫能產業發展合作框架協議簽署儀式在成都舉行。一軸即成都—內江—重慶發展軸,內江將與成渝「氫走廊」沿線城市深化合作,推動氫能應用、燃料電池汽車製造及汽車零配件、氫能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發展。內江還毗鄰規劃中「一港」——宜賓、瀘州沿江氫能物流示範港。多重優勢疊加,內江氫能產業發展的機遇更加突出。   內江被納入成渝「氫走廊」的重要一環,離不開自身優越的資源稟賦。
  • 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亮相!「一核四區」,361.6平方公裡
    「四區」即新經濟活力區、天府國際生物城、東部新區未來科技城和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基地,協同構建創新功能突出、創新服務完善、主導產業領先的「二次創新」承載地。東部新區未來科技城規劃面積60.4平方公裡,定位為國際創新型大學和創新型企業匯集區,重點圍繞智能製造、航空航天、6G、網絡信息等領域,建設國際合作教育園區,打造國際一流應用性科學中心、中國西部智造示範區和成渝國際科教城。
  • 李後強:成渝軸心論 - 中國企業家日報
    成渝城市群以成都、重慶為中心,是世界為數不多的「雙核型橢圓城市群」,目標是到2030年實現由國家級城市群向世界級城市群的歷史性跨越。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成渝經濟區建設,要求加快推進成渝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四川省委書記彭清華要求,把遂寧建設成渝綠色發展主軸,綠色經濟強市。我們希望,把成渝地理中心建成功能軸心,人文之心建成產業之心。
  • 敞開「雙門戶」 資陽市主動「西迎東接」全面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
    融入主幹極核共建成都都市圈  四川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指出,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戰略引領,以「一幹多支」發展戰略為重要支撐,強調以深化川渝合作為引領、以做強成都極核為帶動、以擴大改革開放為動力、以促進全域發展為取向,強調強化川渝互動、極核帶動、幹支聯動,促進成渝地區中部崛起、南翼跨越、北翼振興。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讓「軌道上的成渝經濟圈」跑出加速度
    如何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基礎設施建設?日前,重慶市政府印發了《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其中,明確提出:要推動重慶、成都加快形成「高鐵雙通道、高速八車道」的複合快速通道,全力打造「多向輻射、立體互聯、一體高效」的4個「1小時交通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