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成渝經濟圈未來綠色新基建標杆中國(成都)未來水生態科技城...

2021-01-15 東方財富網

2020年11月14日,由中國水環境集團投資建設的中國(成都)未來水生態科技城項目(以下稱「項目」)開工儀式在成都舉行。

中國(成都)未來水生態科技城是由中國水環境集團打造的首座面向未來的水生態科技產業之城,總投資25億元。項目將以國投旗下產業基金為牽引、以汙水領域唯一的國家工程實驗室(西南分中心)為基礎、以中德國際檢測平臺為延伸,在清華大學環境學院、中國城市研究院、四川大學、四川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重慶大學等國內高校的共同支持下打造政產學研用一體化的水生態城市綜合體。

中國水環境集團董事長侯鋒博士代表項目實施主體方致辭,雙流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生態環境治理和綠色科技發展,成渝雙城經濟圈已上升為國家重大戰略規劃,雙流區作為天府新區、四川自貿試驗區和成都臨空經濟示範區的重要承載地,對於助推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起著重要作用。

清華大學中國城市研究院秘書長林澎在致辭中指出,項目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對十四五城市發展規划起到重要性、基礎性和創新性作用。他表示通過與中國水環境集團共同探索發現,在未來中國城市更新行動中,把水、能源、廢物處理及智慧城市集成在同一個平臺,能夠為城市帶來更多積極能量。他相信項目將成為中國生態城市、未來城市的示範和標杆。

雙流區區委書記鮮榮生代表雙流區四套班子對項目成功落地表示祝賀。他指出,雙流區是發展的熱土、投資的寶地、未來的希望。通過中國水環境集團賦能,項目將打造成水生態技術創新研發、科技成果轉化、環保產品展覽、科技人才交流、產業基金牽動、政府政策扶持於一體的水生態科技城和EOD新型示範區。隨著生態持續改善,雙流也將成為「市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長最快的地方」。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首席教授彭永臻宣布項目開工。清華大學環境研究院副院長王凱軍教授,清華大學中國城市研究院秘書長林澎,清華大學中國城市研究院智慧市政課題組研究員王江年、何偉嘉,重慶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院長、教授何強,四川大學建築與環境學院副院長劉敏;四川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會長謝天,四川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劉政,四川省環境政策研究與規劃院院長羅彬;雙流區區委書記鮮榮生,區委副書記、區長袁順明,人大常委會主任陳琳,政府副區長陳建霖,自貿局專職副局長胡勁松;四川省科學城天人環保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進,中國水環境集團副總裁房勇、副總裁莫海平、副總裁張璐晶等出席開工儀式。

(文章來源:經濟網)

相關焦點

  • 就在成渝發展主軸!成都高新全力打造未來科技城
    立足當下,放眼未來,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機遇,成都高新區正在成渝發展主軸全力打造未來科技城。未來科技城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新引擎,是成渝雙城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代表作之一,是成都高新區全力打造的重點項目,是成都高質量發展邁向新徵程的標杆。未來科技城還面向全球徵集城市設計方案,努力成為具有成都特色的「未來表達」。
  • 阿里雲新項目落地成都未來科技城
    未來科技城總體鳥瞰圖▲這表明阿里巴巴與成都的合作持續深化,雙方將共同推進數字新基建,攜手打造西部數字經濟產業新高地,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該項目是阿里巴巴實施重大核心技術研發攻堅和面向未來的數據中心建設的重要舉措之一,也是四川省成都市重點引進的新基建項目和率先落戶成都未來科技城的重大產業項目。▶項目將覆蓋成渝兩地數據業務,聚集一批數據服務上下遊生態企業,打造國內領先、世界先進的新一代高性能綠色數據中心。
  • 剛剛,兩個百億級項目落地成都未來科技城!
    「當前,國家正在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技術和清潔能源產業,中國三峽集團作為中國最大的清潔能源集團,擁有雄厚的技術積累和產業實力,與未來科技城匯聚創新型企業的定位高度契合,這為我們攜手發展未來產業、未來技術,打造未來企業、未來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撐。
  • 中國(成都)未來水生態科技城項目正式開工
    人民網成都11月26日電 (王軍)11月14日,由中國水環境集團投資建設的中國(成都)未來水生態科技城項目(以下稱「項目」)開工儀式在成都舉行。中國(成都)未來水生態科技城是由中國水環境集團打造的首座面向未來的水生態科技產業之城,總投資25億元。
  • 東一線道路通車、民航飛行學院加快建設……未來科技城項目開啟...
    作為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一核四區」空間功能布局重要組成部分,未來科技城位於成渝發展主軸,緊鄰天府國際機場,具有先天地理優勢。緊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機遇,成都高新區正著力將未來科技城建設成為未來創新人才、未來產業業態、未來城市場景協同發展,生產、生活、生態深度融合,面向未來的國際一流科技城。新年伊始,未來科技城各個項目現場便是一派忙碌景象。
  • 未來科技城首個地標亮相!
    ▲智慧之光效果圖▲門戶景觀公園公園將串聯起特色主題多元體驗,實現生產、生活、生態有機融合,增進與未來科技城情感共鳴和價值認同。;● 完善藍綠生態格局——對絳溪河河道採取生態修復措施,同時對現狀植物進行梳理修復,打造空間豐富的岸線系統,使全域呈現藍綠交融的格局;
  • 下一個,在成渝?成渝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已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10月21日,重慶市政協和四川省政協首次召開「共建西部科學城,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遠程聯合協商會,為川渝兩省市下一步打造成渝地區面向全國的科技創新品牌協商建言。紅星新聞從會上獲悉,成渝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已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
  • 成渝迎來雙城經濟圈新定位 三大基建龍頭股望迎升機
    3.證監會公布《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投資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股票指引》,未來投資者通過公募基金參與新三板將無資產門檻。4.銀保監會發布《關於推動銀行業和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多渠道促進居民儲蓄有效轉化為資本市場長期資金。
  • 未來科技城首個地標!就在新機場高速旁
    智慧之光效果圖▲;● 完善藍綠生態格局——對絳溪河河道採取生態修復措施,同時對現狀植物進行梳理修復,打造空間豐富的岸線系統,使全域呈現藍綠交融的格局;當前,成都正以「一核四區」加快建設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其中,由成都高新區全力打造的未來科技城錨定國際創新型大學和創新型企業匯集區的定位,著力打造國際一流應用性科學中心、中國西部智造示範區和成渝國際科教城。
  • 專家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的新威遠支妙招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徐靜 封面新聞記者 昔興琪四川威遠,位於成都平原經濟區和川南經濟區交匯處,北距成都120公裡,東距重慶201公裡,是川南區域性交通樞紐,是成渝經濟區的重要節點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的提出,威遠作為連接川渝兩地節點,城市的區位優勢將進一步顯現。面對機遇,威遠將如何順勢而為、借勢而進?如何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書寫威遠發展新篇章?9月2日,威遠縣召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的新威遠」專家諮詢座談會。
  • 成渝地區探討雙城經濟圈與城鄉高質量發展
    他相信,成都乃至以成都為核心的都市圈,或再放大到成渝雙城經濟圈,會成為中國未來城市治理現代化、區域治理現代化的樣板。其次王強總結了成渝地區的三個優勢條件,分別是我國鑽石型空間結構的重要一極,是全國水土人組合條件最佳的區域,是世界級的生態基地和國際消費中心的疊加。並對成渝科技創新、產業差異、次級節點差異做了詳細分析。最後,他對成渝發展提出了建議,認為最重要的主動融入雙循環,積極培育新動能,特別是要將科技創新放在核心位置,打造全國重要的科技創新策源地。
  • 敞開「雙門戶」 資陽市主動「西迎東接」全面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
    從地理區位看,資陽市地處成渝地區中部,是四川省唯一直線連接成渝「雙核」的城市,是西迎成都、東接重慶的「雙門戶」。從經濟區位看,資陽市既屬於「主幹」「極核」的重要組成部分、又位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主軸」。
  • 中國經濟第四極?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怎樣邁向廣闊天地
    2020年10月16日,中央審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明確了目標,提出了要求,這片土地未來的發展有了新定位和新路徑。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家戰略的出臺,成渝地區已成為繼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之後中國經濟發展的第四極,並與其他三極一起打造了中國區域經濟的核心,其他三級主要位於中國政治中心和沿海地區,成渝雙城經濟圈無疑是"第一內陸增長極"。
  • 如何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來看看今天這場論壇的大咖怎麼說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有利於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優化國家區域經濟布局;有利於打造內陸開放戰略高地,優化國家對外開放格局。今日,由四川省社科聯、重慶市社科聯、西南財經大學、四川天府新區成都管理委員會、重慶兩江新區管理委員會、成都市社科聯等聯合主辦的首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論壇,在位於四川天府新區成都片區的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成功舉辦。
  • 國有大行研究機構萬字長文詳解中國五大經濟圈的發展潛力
    從 GDP 同比增速來看,長江中遊和成渝地區增長勢頭較猛,未來發展值得期待。 三、中國五大經濟圈主導產業的發展與變遷。產業是一個區域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五大經濟圈都在不約而同地發生一個本質轉變,即核心城市正在從以「工業+商業」為主導的城市向以「商業+技術」為主導的城市轉變。
  • 讓「成渝號」跑出成渝經濟圈「加速度」
    2020年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提出,大力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繼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和京津冀三大增長極之後,中國西部正式啟動建設新增長極。一年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釋放出區域經濟發展強大活力,克服了不利因素影響,兩省市統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果。正如數據顯示,2019年,成渝地區實現GDP近7萬億元,2020年前三季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地區生產總值增長2.5%,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8個百分點。
  • 成都一系列重磅部署,背後有什麼考量?
    成渝4個「共建」 打造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第四極」縱觀世界極核城市的成長軌跡,幾乎都離不開國家戰略布局的加持。2020年1月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大力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並明確使成渝地區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的「兩中心兩地」戰略目標。
  • 建好西部科學城 成渝兩地高新區齊步向前
    羅嘉攝人民網重慶12月1日電(陳琦、黃軍)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西部科學城的建設中,重慶高新區和成都高新區將發揮怎樣的重要作用?12月1日,重慶高新區創新服務中心主任鄧敏軍、成都高新區科技和人才工作局副局長王磊做客由重慶市委網信辦、四川省委網信辦主辦,人民網重慶頻道承辦的「展望十四五·成渝會客廳」,圍繞共建西部科學城、打造具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等話題展開對話。
  • 「成渝雙城經濟圈」加速建設,新升集團招聘再升溫,最高年薪近百萬
    中國包裝百強企業新升集團重金擴編,抓住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新機遇,以高福利、高待遇、高薪資的人才激勵機制,向全國包裝營銷精英人才伸出橄欖枝。
  • 百名社長總編瀘州行丨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四川...
    高品質生活宜居地,拓展發展新空間、借用發展新力量、增創發展新優勢、取得發展新成效,支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南翼跨越,爭創四川省和成渝地區經濟副中心,打造「一極兩中心兩地」重要支點。 今年7月20日,瀘州市黨政代表團赴成都考察學習,又與其籤署了《協同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合作協議》,意在基礎設施、產業協同、平臺建設、生態環境、市場體系、公共服務6大重點領域進一步深化合作,努力形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成都極核城市引領發展、瀘州支點城市協同發展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