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劃專家李曉江:組團緊湊發展拒「攤大餅」,成都東部新區發展...

2021-01-11 網易

  

  封面新聞記者 謝燃岸 楊晨 柴楓桔

  越過龍泉山,省級新區成都東部新區剛剛授牌成立。729平方公裡,面積約是四川天府新區的一半,目標也是成為國家級新區。

  發展定位、空間格局、城市體系、產業,藍圖皆已繪就,代表未來的城市將在這裡拔節生長。

  如何發展?

  在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李曉江看來,最關鍵的還是「人」,無論是產業的聚集,還是商業的繁榮,都離不開人的要素。

  這也是東部新區的規劃理念。

  「要堅持『城市的核心是人』,由傳統廉價要素吸引企業、企業吸引人才與就業、產業發展創造城市繁榮的發展邏輯,向高質量生活與服務吸引人、人才與就業人群吸引企業的發展邏輯轉變。」5月6日下午,在成都東部新區市民中心大講堂會議室裡,李曉江受邀解讀成都東部新區規劃。

  在這位知名的城市規劃專家眼裡,如何創造一個吸引人才的城市環境、生活質量和公共服務體系,是剛剛成立的新區需要考慮的,這也是新區的營城智慧。

  「規劃建設東部新區的可行性」

  「規劃建設東部新區是落實國家戰略部署和四川省戰略要求的重要舉措。」會上,李曉江介紹,東部新區位於成渝發展主軸主幹,有利於帶動成渝中部地區城市快速崛起,推動成渝相向發展。同時,東部新區位於成德眉資中心腹地,有利於推動成都與德眉資三市同城化發展,推動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提升,打造高質量發展增長極和動力源。

  對成都而言,規劃建設成都東部新區是成都建設新發展理念公園城市示範區的重要抓手。也有利於破解盆地資源約束、保護好都江堰灌區的良田沃土,塑造成都大美公園城市形態。

  規劃建設成都東部新區的可行性在哪裡?李曉江講了幾點。

  首先,是水資源工程保障可行,通過實施引大濟岷、毗河供水工程,建設久隆、羊毛溝等水庫,成都東部新區供水量可滿足2035年300萬人12.49億立方米/年的用水需求。

  其次是通風環境好,成都東部新區平均風速1.57米/秒,高於龍泉山西側0.94米/秒。土地資源支撐有力,成都市龍泉山以西區域平壩淺丘開發強度已達29.5%,龍泉山以東區域平壩淺丘開發強度12.4%,龍泉山以東區域還有大量適宜建設的空間。

  最後一點是地質相對穩定,成都東部新區規劃的城區均避開了龍泉山地震斷裂帶,地質結構穩定,適宜城市開發建設。

  「城市和產業發展的核心是人」

  藍圖寫就,如何發力?

  事實上,關於城鎮化的核心,關於新區發展的動力,李曉江已經闡述過多次他的觀點了。這一次,在成都東部新區規劃的解讀會上,他又一次強調了「人」的重要性。

  「如果你的孩子能在雄安新區上中國最好的學校,你去不去雄安新區?」又一次,他拋出了這個問題。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這位曾最早參與到雄安新區規劃設計專業工作的專家,在會上提到馬化騰曾經在某場合表示很願意去雄安新區,但這取決於能否在雄安新區招到適合的人才。

  「人跟著城市走,企業跟著人走,這已經成為了全球性的趨勢。」李曉江說,一個新區,首先必須解決人的問題,「只有人來了,好的企業才會來。」

  而人如何能來,要看城市環境、生活質量和公共服務體系。

  「優質的學校和好醫院來了,人會不來嗎?」他再次強調規劃建設東部新區的理念轉變,從「產-城-人」到「人-城-產」,由傳統廉價要素吸引企業、企業吸引人才與就業、產業發展創造城市繁榮的發展邏輯,向高質量生活與服務吸引人、人才與就業人群吸引企業的發展邏輯轉變。實現「精築城、廣聚人、強功能、興產業」。

  「城市風貌不要高樓林立要宜居適度」

  圍繞著「人」,成都東部新區,從「城市中建公園」,到「公園中建城市」。

  「在城市裡面建公園,是工業文明,在公園裡面建城市,是生態文明。」李曉江介紹,東部新區探索生態文明新階段的城市發展新模式,依託「一山一江多湖」等優良生態本底,劃定70%以上的藍綠空間,將公園形態和城市空間有機融合,用高標準的生態綠道串聯城市公園,布局可進入參與的休閒遊憩和綠色開敞空間。

  「東部新區也不是攤大餅的建設方式,而是組團緊湊的發展。」東部新區的城市空間,突出丘陵地貌的特質,在適宜建設的空間緊湊布局城市組團,並將按照TOD理念以軌道交通緊密串聯,形成多中心組團式網絡化的城市空間結構。

  在城市的風貌設計上,李曉江強調,「不要高樓林立,不要水泥森林」。東部新區的城市風貌是「宜居適度」,將嚴格控制容積率、建築高度、建築密度、推廣小街區,打造土地利用集約化、空間尺度人性化、資源利用綠色化的宜居城市。

  同時,這也是一座「未來城市」。李曉江介紹,東部新區將積極建設智慧城市、韌性城市、健康城市、海綿城市等,打造成為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現代化新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要建成都東部新區?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李曉江這樣...
    四川在線記者 蔣君芳 羅向明/文 肖雨楊/圖「設立成都東部新區,有利於彌補天府新區先進位造業空間不足的問題,與天府新區高效聯動、優勢互補。」5月6日下午,剛剛授牌成立的成都東部新區,邀請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李曉江,在成都東部新區市民中心大講堂會議室解讀成都東部新區規劃。
  • 李曉江:雄安新區將是一個全新概念的國家新區
    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李曉江7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雄安新區是一個站在歷史新起點
  • 李曉江:「成都給自己找了個難題,但這是長遠利益所在」
    兩年多來,圍繞新區建設的點滴一直牽動著各界的神經,其中一個關鍵問題在於,如何招攬人才?「如果你的孩子在雄安能上中國最好的學校,你去不去(雄安)?」面對參與成都東部新城建設的400餘位基層工作者,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李曉江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 聚焦三江新區!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李曉江提出四點建議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馬夢飛 攝影報導5月27日-28日,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李曉江來四川宜賓指導三江新區規劃編制工作。李曉江一行深入三江新區現場,現場踏勘生態環境、空間形態、產業基礎等要素,並參加三江新區規劃研討會,就三江新區總體規劃階段性成果進行了點評。
  • 成都空港新城發展藍圖:以天然河道劃分六個城市片區
    成都晚報特邀成都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陳衛東,以及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規劃四所所長於偉,對空港新城的規劃體系進行了解讀。從世界範圍看,圍繞機場建設空港城市已成為大的趨勢,藉助機場構建的空中通道可以把全球的人流、貨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等資源聯繫在一起,讓城市更高效地融入全球發展。  「在此時代背景下,市委提出東進戰略,跨越龍泉山建設東部四個新城,其中,空港新城因為緊鄰天府國際機場而順勢成為東進發展的核。」
  • 城市規劃專家李曉江:道路越修越寬是現代化?不,是貧困時代的遺傳觀念
    經濟觀察報 記者 陳博 這是一個企業跟著人走,人跟著城市走的時代。說這句話的是中國城市規劃協會副會長、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成員李曉江,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他主持或參與了包括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珠三角城市協同發展等多個重大區域規劃。
  • 勇立潮頭唱大歌——看成都東部新區從無到有的成長軌跡
    從醞釀謀劃到戰略研究、從勘探規劃到統籌提升、從片區設計到明確定位,歷時3年的沉澱,東部新區正勇立在成都向東的潮頭上唱響大歌,從一張白紙變得愈加豐滿,為衝刺可持續發展的「未來之城」不斷蓄力,向著國家向西向南開放新門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新平臺、成德眉資同城化新支撐、新經濟發展新引擎和彰顯公園城市理念新家園的目標邁進。
  • 天府新區規劃解讀:軌道交通將成為主要出行方式
    六個「新」認識天府新區  張佳認為,六個「新」可幫助大家直觀認識天府新區。1、新的使命。天府新區納入了國家發展層面的成渝經濟區的規劃,成為成渝經濟區雙核,它被賦予了新的使命。2、新的目標。天府新區以「產業成都」作為新的目標來進行定位和建設,建成後將是一個以現代製造業為主,高端服務業聚集,宜業宜商宜居的國際化現代新城。3、新的理念。
  • 李曉江:國土空間規劃與高質量發展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李曉江昨日蒞臨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為骨幹員工進行國土空間規劃培訓,李曉江院長表示,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不僅是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
  • 李曉江:雄安的規劃也不可能追求十全十美,當地還有等待拆遷的老百姓……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李曉江是最早參與到雄安新區規劃設計專業工作的專家之一。在他看來,雄安新區一方面要有歷史耐心,但同時也要有現實緊迫感,要在兩者之間尋找平衡,雄安新區需要時間把發展思路理清,把規劃設計做好。「兩年到三年的時間周期是需要的」中國新聞周刊:你如何評價雄安新區這一年多的工作進度?有些人認為進展很慢。李曉江:不算慢,真的不算慢。
  • 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 以天然河道劃分六個城市片區
    依託這一獨特資源,空港新城將繪製怎樣的發展藍圖?當地的居民和即將到此發展的人才將享受怎樣的人居環境?成都晚報特邀成都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陳衛東,以及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規劃四所所長於偉,對空港新城的規劃體系進行了解讀。
  • ...規劃——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楊保軍談雄安新區規劃新理念
    新華社石家莊1月17日電題:從七個關鍵詞看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楊保軍談雄安新區規劃新理念新華社記者上承《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下啟新區系列專項規劃,《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獲得批覆。
  • 天府國際機場展翅待飛 成都東部新區雙千發布會舉行
    全球旅報8月18日訊,8月20日,場景匯「東部新區·遇見未來」——2020成都新經濟「雙千」發布會成都東部新區專場在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拉開帷幕。當天,發布會線上線下同步發布100個新場景和100個新產品。
  • 九江高鐵新區獅子組團控制性詳細規劃出爐 規劃總面積約549.38公頃
    中國江西網訊 見習記者程曼華報導:近日,九江市規劃局發布《關於九江高鐵新區獅子組團控制性詳細規劃的批前公示》,公示指出將該區打造成為——中心城區城南片區的現代物流中心、高鐵新區生態宜居新城。規劃範圍為總體規劃中獅子鎮組團的範圍,概念規劃中的獅子鎮拓展區,規劃總面積約549.38ha(公頃)。
  • 成都「十四五」目標:在高質量發展中衝向世界城市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導「十四五」時期,成都決定向「世界城市」發起全面衝刺。這是2020年12月27日,《中共成都市委關於制定成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簡稱:成都「十四五」規劃建議)中透露的信息。
  • 成都東部新區將再建一個新機場
    「四川發布」關注我們9月10日,民航科技創新示範區項目在成都東部新區開工。成都國際航空樞紐和國家民航科技創新示範區建設領導小組舉行第一次會議。民航科技創新示範區由中國民航局與四川省聯合共建,是全國首個民航高新技術示範園區,將規劃建設國際一流的民航先進技術創新平臺和重大技術裝備研發中心。
  •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城市規劃師李曉江:城鎮化進入...
    ▲攝圖網圖「城市改革開放發展四十年,真的是一個很好的節點。」採訪中,李曉江不止一次說出這句話。在他看來,回顧一下到底是什麼成就了中國的快速城鎮化,很有必要。在6月2日的「中國城市百人論壇2018年會」現場,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城市規劃師李曉江闡述了他對中國城鎮化從「上半場」進入「下半場」的理解。
  • 楊保軍:雄安規劃是一次規劃本源的回歸
    對此,我們一方面系統學習了總書記有關城市建設的系列論述;一方面走出去,邀請世界各國的專家參與,集世界智慧,聚中國力量。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尤其注意吸收國內外規劃界已有的共識。比如,第三次聯合國住房和城市可持續發展大會通過的《新城市議程》,以吳良鏞教授為首的中國學者主導制定的《北京憲章》等,這些都是指導21世紀城市建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 成都東門今後能看大熊貓了!龍泉山「熊貓之窗」核心區建設工作啟動
    封面新聞記者 楊力在成都網紅景點丹景臺附近,又傳來好消息,龍泉山「熊貓之窗」項目來了。1月1日,記者從成都交投了解到,近期已啟動了龍泉山「熊貓之窗」建設工作,正在開展核心區場地平整工作。熊貓之窗片區(熊貓基地龍泉山片區)效果圖據了解,龍泉山「熊貓之窗」項目鄰近丹景臺,是成都「熊貓之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繼北湖基地和都江堰基地之後的又一核心項目,將打造「世界級文化共同體國際交流中心」。該項目以「大熊貓+竹」為核心元素,實現生態與城市共同發展,主要包括熊貓森林公園組團和產業發展組團。
  • 成都東部新區,又將多一新機場!
    成都又將多一新機場?!速看詳情9月10日民航科技創新示範區項目在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開工!將極大改善我國民航科研基礎條件加快集聚形成國際一流的民航高新技術產業集群資料圖據民航二所超強劇透來了——民航科技創新示範區選址位於成都東部新區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