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將與中科院共建中國科學院重慶科學中心

2021-01-07 教育信息速報

12月15日,重慶市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在北京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我市將與中國科學院在西部(重慶)科學城按照1個法人機構加若干科研單元的「1+N」的模式共建中國科學院重慶科學中心,統籌中國科學院科研院所、科研人才等創新資源在渝集約發展,聚焦大數據智能化、生物醫學、新材料、生態環境等領域,重點建設面向產業創新、聚焦基礎科學前沿、培育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為主要定位的三類高水平研究平臺,實現科教資源融合、體制機制創新、重大科研產出的一體化推進。雙方還將共同推動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學院和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醫院加快發展,通過學科共建、科研合作、培訓培養、師資交流等方式,支持在渝高校「雙一流」建設。此外,在產學研合作、生態文明建設、人才交流培養等方面也將開展深度合作。

▲圖片來源於網絡

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國內最高水平的科研機構,中國科學院與我市有著長期良好的合作關係並取得了顯著的合作成效。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學院、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醫院建成運行;中國科學院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西部高等研究院等高端研發機構落地重慶並快速發展;重慶中科雲從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高科技企業成功孵化,迅速成長;中國自然人群資源庫重慶中心等重大項目有序推進,有力推動了重慶經濟社會發展。

此次與中國科學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是中國科學院與重慶合作進入新階段的標誌,將為我市集聚優質創新資源,打造科學城創新策源地,爭創綜合性科學中心,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提供重要支撐。

——END——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彭光瑞

【來源:慢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院重慶科學中心落戶西部(重慶)科學城
    科技創新是激發新發展動力的所在而大裝置、大院所、大平臺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內涵12月15日從北京傳來喜報——重慶市與中國科學院攜手開展戰略合作雙方共建的中國科學院重慶科學中心將落戶西部(重慶)科學城聚焦大數據智能化、生物醫學新材料、生態環境等領域建設高水平研究平臺一起來看看在重慶日報頭版的報導~↓↓↓高小新了解到,中科院重慶科學中心將按照1個法人機構加若干科研單元的「1+N」的模式構建,統籌中國科學院科研院所、科研人才等創新資源在渝集約發展,聚焦大數據智能化、生物醫學、新材料、生態環境等領域,重點建設面向產業創新
  • 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學院與重慶郵電大學聯合創辦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0月23日5時23分訊(李婷婷劉春容)日前,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學院——重慶郵電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菁英班開班儀式在重慶郵電大學舉辦>開班儀式上,計算機人工智慧學院執行院長張清華介紹了重郵—國科大重慶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菁英班的人才培養模式、教學計劃、師資隊伍等方面的基本情況。
  • 中科院落地重慶 構建長效機制解決「卡脖子」關鍵難題
    【中科院落地重慶 構建長效機制解決「卡脖子」關鍵難題】在呼和浩特白塔機場,有一套機場全流程「刷臉」通關系統,僅需旅客出示一次證件,就可在機場全程「刷臉」安檢通關。這套系統由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研發,目前已累計示範應用於國內70個機場,榮獲中科院科技促進發展獎。這只是該院落地重慶後,在科技創新領域所取得一系列成果的一個縮影。
  • 強強聯合,李政道科學與藝術學院在重慶成立。恭喜重慶學子
    重慶傳來好消息,李政道李政道科學與藝術學院在重慶九龍半島成立!為什麼說是強強聯合?學院是由中國科學院大學、西南大學、重慶九龍坡區三方共同籌建!最值得重慶學子高興的,是這所籌建中的高校,是公辦性質的,將作為西南大學二級教學科研單位。
  • 校企聯合共建重慶量子光學實驗室 助推智能製造
    重慶市科技局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今(25)日,首屆重慶市量子與光電技術產業化研討會舉行。中山大學與重慶連芯光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共建重慶量子光學技術聯合實驗室,以助推量子光電技術在智能製造、物聯網、國防軍事、金融安全等科技領域的廣泛運用。
  • 中科院軟體所分部落戶重慶
    11月7日,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基礎軟體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與重慶市信產局、西永微電子產業園區正式籤署協議,共同合作建設重慶軟體基地。重慶市常務副市長黃奇帆、中科院成都分院副院長袁家虎、中科院軟體研究所所長李明樹等參加了籤約儀式。
  • 校企聯合共建重慶量子光學實驗室 成果助推智能製造等發展
    市科技局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25日22時31分訊(記者 伊永軍)今(25)日,首屆重慶市量子與光電技術產業化研討會舉行。中山大學與重慶連芯光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共建重慶量子光學技術聯合實驗室,以助推量子光電技術在智能製造、物聯網、國防軍事、金融安全等科技領域的廣泛運用。
  • 李政道科學與藝術學院在重慶成立
    重慶日報客戶端消息,11月24日,李政道科學與藝術學院成立大會暨揭牌儀式在重慶九龍坡舉行。該學院是九龍坡區、中國科學院大學、西南大學三方共同努力籌劃的成果,將為九龍坡區打造長江文化藝術灣區美術半島,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雙城」「雙核」重要現代產業高地、科技創新高地、改革開放高地和宜居宜業宜遊之城提供高質量的人才資源和發展進步的不竭動力。
  • 重慶國家應用數學中心揭牌,這些行業和領域有福了
    12月11日,重慶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揭牌。這是科技部首批支持建設的13個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之一,也是重慶市數學領域第一個國家級科研平臺。中心由重慶師範大學牽頭,聯合北京大學等16家單位共同建設。科技部為何啟動建設國家應用數學中心?數學與生活有怎樣的聯繫?重慶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將在哪些領域進行研究?
  • 重慶專訪:中科院院士袁亞湘——「鬼點子」 推動原始創新
    重慶專訪:中科院院士袁亞湘——「鬼點子」 推動原始創新 2020-12-20 21: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慶發布》(12月12日)重慶這個領域,首個國家級科研平臺亮相
    共建單位籤約 重慶師範大學供圖數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也是重大技術創新發展的基礎。當前我國面臨很多「卡脖子」的技術問題,根本原因是基礎科學以及數學基礎跟不上。因此,科技部在今年2月批准北京、上海、南京、廣州、重慶等地,首批啟動建設13個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其中,重慶國家應用數學中心由重慶師範大學牽頭建設,該校楊新民教授擔任中心主任。
  • 重慶移動與紅巖聯線共建紅色文化教育基地
    本報訊 日前,中國移動重慶公司與重慶紅巖聯線文化發展管理中心(以下簡稱「紅巖聯線管理中心」)共建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合作協議籤字暨揭牌儀式在紅巖革命紀念館舉行。  根據合作協議,雙方將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依託紅色文化遺產,共建共享紅色文化教育基地,進一步發揮紅巖聯線管理中心下轄紅色景點及教育基地的社會教育功能和革命歷史教育作用,使其成為中國移動重慶公司開展黨員幹部學習教育、傳承紅色文化的第二課堂,推動傳承、弘揚和踐行「紅巖精神」,進一步激發廣大黨員員工愛黨愛國的情懷,強化忠誠擔當、堅守奉獻、持續奮鬥的精神。
  • 關注丨重慶國家應用數學中心揭牌,這些行業和領域有福了
    12月11日,重慶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揭牌。這是科技部首批支持建設的13個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之一,也是重慶市數學領域第一個國家級科研平臺。中心由重慶師範大學牽頭,聯合北京大學等16家單位共同建設。科技部為何啟動建設國家應用數學中心?數學與生活有怎樣的聯繫?重慶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將在哪些領域進行研究?
  • 重慶科學城,目標中國第五科學中心,成都武漢跟進否?
    比現有的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都大數倍!但重慶製造業的科技含量相對較低,與上海、深圳、蘇州等一流工業城市相比,差距明顯。這幾年重慶經濟增速放緩,根本原因就是高新技術產業佔比偏低,產業結構不合理,科技含量不高,競爭力不強。重慶工業亟需從追求規模向追求質量轉變。科學城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科學城將是重慶工業的大腦和智囊,推動重慶工業轉型升級,邁向更高產業鏈。
  • 香港理工大學與重慶巿巴南區政府 籤署合作協議共建轉化醫學中心(圖)
    政府最近籤訂合作協議,共建轉化醫學中心,將科研成果高效地轉化為治療疾病的合作平臺,令實驗成果「走出實驗室,走向臨床」,對推動中國轉化醫學的研究有重大意義。籤約儀式在理大創新樓舉行,由重慶巿巴南區委宋葵常務副區長及理大副校長(科研發展)衛炳江教授代表雙方籤署(如圖),是內地與香港首間聯合建立的轉化醫學中心,透過整合理大和重慶的資源,更有效地推動轉化醫學。現時,藥物從研發到生產應用是一條漫長的道路,新藥必須通過所有臨床試驗,提交新藥申請並獲當地藥物監管機構審批後才能正式使用,歷時往往長達十多年。
  • 籤約共建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
    11月22日,廣東省政府與中國科學院在廣州召開省院全面戰略合作領導小組會議。會上,《中國科學院 東莞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松山湖科學城)合作協議》正式籤署。從2005年合作共建廣東電子工業研究院,到2008年建設中國散裂中子源項目,再到如今籤約共建松山湖科學城,中科院和東莞攜手走到第16個年頭。
  • 種質創製大科學中心在西部(重慶)科學城啟動建設
    著力打造規模化創製設施和生物育種科學中心據了解,西部(重慶)科學城種質創製大科學中心已選址金鳳大健康產業園,未來核心設施佔地面積預計100畝,異地種質、個體和群體保存、評價、篩選用地面積預計1800畝。目前,已初步形成「一核多園」建設規劃模式,整體建設方案和分物種創製實施方案已經通過專家論證。
  • 數字媒體類專業院校推薦: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學院
    專業簡介數字媒體類專業是一個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綜合性學科,集中體現了「科學、藝術和人文」的理念。據有關數據統計,僅未來5年,我國傳媒文化產業人才缺口將達到50-60萬。同時隨著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引發媒體和整個社會的高度關注。據數據顯示,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高的專業中表演、後期製作、動漫與特效、廣播電視編導、播音主持等專業的就業率已達到95%以上。
  • 重慶大棒客攜手西南大學共建學生創新創業基地
    本報訊 (記者 饒金蘭)1月8日,西南大學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在重慶經開區授牌。該基地由重慶大棒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大棒客」)與西南大學合作共建。未來,雙方將積極探索踐行校企聯合培養應用型、創新型人才模式,為南岸區、重慶經開區提供充足的數字經濟領域人才儲備。
  • 重慶大學
    學院下設物理系和應用物理系;擁有大學物理實驗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軟凝聚態物理及智能材料研究重慶市重點實驗室、材料物理重慶市高校重點實驗室;2015年起持續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高校理論物理學術交流平臺」建設項目持續支持並實現四年三級跳。2019年重慶大學量子材料與器件中心正式成立並掛靠物理學院(中科大的陳仙輝院士為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