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種植能源新時代論壇在漢召開 提倡生物質能源開發
2月12日,"2015走進種植能源新時代論壇"在武漢舉行。論壇聚焦於以種植能源推動綠色經濟轉型、綠色金融構建與可持續發展、生物質能源的產業政策支持等相關話題,來自國內外生物質能源、金融投資領域的我政商學界人士出席並開展深入討論。
![]() |
李毅中在發表主旨演講 |
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李毅中,國家能源委員會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賴小民,聯辦財經研究院院長、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許善達蒞臨並發表主旨演講。
李毅中在主旨演講中呼籲重視生物質能源的開發利用,特別是支持發展生物工業沼氣。他就此提出幾點對策,首先有關部門應該儘快組織制定中長期規劃,既要有中長期規劃,又要在十三五就開局起步,針對原料的多樣性,物盡其用,能用盡用;分類別分層次組織攻關,掌握核心技術、關鍵技術、技術標準和規範;應有財稅政策支持,使其在成長期能生存發展;原料來源、收集、運輸困難,如需種植要解決與糧爭地爭水的問題,需統籌安排;生物質能源的產品形態是汽和油,需在儲運系統、銷售網點上開展合作。
國家能源委員會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提出,生物質能源對我國能源安全意義重大。雖然國際上對我國風力和太陽能發電認可度較高,但二者在我國能源發電中所佔比率較小,目前中國的能源安全問題核心是石油安全,以去年為例,中國的原油對進口依存度超過60%,如果能實現生物質能源的長足發展,可以極大地解決能源安全問題,前景突出。
聯辦財經研究院院長、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許善達表示,能源戰略必須立足國內,發展中國家特別需要開發種植能源,然而其規模化生產未來也將受到市場的考驗,包括供求關係、互補性替代性商品價格的影響,只有真正經歷了市場的考驗,才算完成了技術投入市場的全過程,而這一過程需要各方的支持和關注。
會議還就"以種植能源推動綠色經濟轉型"、"綠色金融構建與可持續發展"、"生物質能源的產業政策支持"三大議題展開深入討論。
其中,中國農業大學教授程序談到了美國在歐巴馬時期加大了對生物能源、種植能源的重視,他認為未來幾年將掀起第二輪生物質能源的高潮,但是目前國家科技部和能源部對新能源企業的實際重視和支持力度有待提高。孟加拉國國會議員M.M.Obaydur Raham介紹了孟加拉國在鼓勵發展生物能源的相關舉措,包括設置可持續能源發展署等相關部門,聯合國家稅務部門實現對生物能源企業的增值稅免稅等經營鼓勵政策,提供小額信貸幫助生物能源相關設備幫助項目落戶等。 陽光凱迪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義龍認為工業文明生活方式在決定了我們需要四種能源商品,但是太陽能水電能核能提供的能源商品有限,只有生物質能源才能覆蓋所有能源商品,將承擔起新能源轉型的任務。
霧霾觸目驚心,傳統工業模式已經難以為繼,而種植能源作為新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與巨大的發展潛力。發展綠色產業需要金融的支持,需要發展與完善綠色金融系統,包括發展綠色銀行、債券、保險,推動碳交易市場發展,發揮金融系統對綠色產業與可持續發展的作用。發展新能源戰略更需要國家配套政策的支持,從財政、稅收等方面入手,完善相關法規、政策和配套服務,加大對種植能源行業、企業的基礎研發和產業化的扶持力度,同時也需要搭建行業發展所必需的法律框架、政策環境和創新平臺,建立利益調節機制,調動企業的創新積極性,促進企業有序競爭和產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