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垃圾發電網訊:最近,圍繞生物質新政和垃圾焚燒補貼退坡,很多行業人士做了很多分析,也開了很多藥方。
生物質新政影響垃圾焚燒的,不僅僅是補貼退坡,更重要的是背後體現的垃圾分類政策加強,新固廢法出臺後,央地兩級政府,必定需要將更多的經費和建設及管理精力,投入到垃圾全流程分類和更多的非焚燒化處理單元上去。
如果更嚴格的垃圾分類措施在國內各大城市陸續執行,垃圾焚燒可能還會面臨更多挑戰,不過新的機會也將陸續青睞垃圾焚燒企業。
負面影響
首先,嚴格的垃圾分類執行後,入爐焚燒垃圾量有可能急劇減少,因為餐廚、可回收等垃圾被分類出去,進入非焚處理領域。垃圾量減少,會帶來地方政府的垃圾焚燒處理費支付減少,也會帶來垃圾發電量的減少,畢竟燃料減少了。
不過亦有業內人士表示,分類之後排除的垃圾,主要是餐廚垃圾,對總熱量的影響較小,全廠發電量變化不大,可以忽略。此外,垃圾含水率降低,熱值提升,會讓噸垃圾發電量有所提升。不過,這些都是推測,還是要看垃圾分類嚴格化後實際情況。
其次,垃圾熱值和成分,將發生較劇烈的變化,原有焚燒爐設計熱值和煙氣處理設計架構等會存在匹配度下降的問題,會給原有的垃圾焚燒運營管理規律帶來挑戰,垃圾焚燒操作班組和技術人員,可能會遭遇許多日常操作不適。
以上海為例,由於分類後的入爐垃圾熱值提高了30%左右,焚燒爐爐膛溫度明顯上升,造成爐膛結焦加重,影響焚燒爐運營,增加清焦成本,甚至可能要增加停爐清焦的頻度。而停爐頻度的增加,也會導致運營中斷頻度提高,影響垃圾處理和發電等營收。
如果想維持爐溫不升高,則要減少每次焚燒的入爐垃圾量,同時,適當通過爐內噴滲濾液或噴水以降低爐溫,這樣就會延緩垃圾處理能力,經測算,焚燒能力將降低20%左右。
第三,分類後垃圾熱值和成分的變化,也會對現有焚燒發電的技術工藝和裝備提出了新改造要求,這樣在短期內也將增加改造建設成本,同時增加停爐檢修的時間,進一步減少了垃圾處理的收入。
正面機會
不過,清氣團與多家環保NGO組織也研究認為,垃圾分類也會給垃圾焚燒企業帶來很多正向的好處。
首先,由於垃圾中的有害垃圾和含水量含氯比較高的餐廚垃圾被分出,焚燒垃圾的均質化程度提升,爐內熱反應出來的煙氣有害汙染物種類和含量均將大幅減少,垃圾焚燒煙氣中的有害物質,尤其是重金屬和二惡英成分將大幅減少。
這樣大大降低垃圾焚燒企業可能遇到的環境超標處罰風險,這也將垃圾焚燒企業遭遇大額處罰並連帶證券市場處罰的風險,大大降低。
其次,分類後的垃圾,煙氣中的腐蝕性氣體,如氯化氫等,其含量可能有所降低,對焚燒爐和煙道的腐蝕機率可能降低,對降低維修成本和難度,減少非計劃檢修次數,也會帶來積極幫助。
此外,由於餐廚垃圾中的氮元素不再參與焚燒,焚燒煙氣中的氮氧化物生成潛勢也將進一步降低,脫硝成本也將進一步降低。
如果隨著垃圾分類體系的建設完善,執法的日趨嚴格,很多原本不應該由垃圾焚燒廠焚燒的特殊垃圾,如醫療廢棄物、病死畜禽、工業廢物、大件家具等,也不會進入垃圾焚燒廠,這對於焚燒爐的穩定長周期運營也會帶來正向作用。
由於含水率降低,滲濾液產生率將減少,滲濾液的處置成本也將減少。
最後,清氣團認為,垃圾分類對於垃圾焚燒企業來說,帶來更多的可能是商業機會,只看企業內功鍛鍊的如何,能否接的住機會。因為,在垃圾分類啟動之初,包括運行至現在,地方政府依然是習慣性的會將垃圾分類的前後端任務和項目建設,對現有垃圾焚燒企業,尤其是運營水平最好的企業,進行優先考慮。畢竟垃圾焚燒廠,在固廢相關項目選址和固廢轉運體系裡,都擁有先天的優勢,比另行選址,在時間和運作成本上,包括後期的監管成本上,都要低很多。只有當此家垃圾焚燒企業表示無法完成政府任務時,地方政府才會尋找其他合作夥伴。
特別建議
清氣團也認為,目前餐廚垃圾基本盛行厭氧處理的方式,而這種方式帶來的政府補貼的支付,比焚燒支付高出四-五倍。且其經濟收益和能源回收效率,都低於焚燒。這樣的處置方式,對於很多財力較弱的二三線城市,可能極其難以承受。
所以,效仿日本經驗,將餐廚垃圾快速脫水幹化並製成RDF燃料棒,並送入垃圾焚燒廠,進行專爐專區焚燒,也許會成為二三線財力較弱城市的選擇之一。畢竟,分類焚燒在煙氣和其他衍生汙染的控制和減排上,比混合垃圾焚燒可能要更容易控制。
浙江大學石德智博士,曾專門做過分類後的垃圾,焚燒煙氣減排效果實驗,相關結果發表在其2009年發表的博士論文中。
實驗結果顯示,分類後的入爐垃圾,在焚燒過程中產生的煙氣汙染物,如一氧化碳、氯化氫等,比未分類的混合垃圾,下降了35.7%和34.1%;二噁英總濃度和毒性當量,下降了44.5%和30.6%。
此外,分類的垃圾,焚燒後的飛灰中,致癌性的多環芳烴含量,比傳統混合焚燒,降低了44.6%-48.2%。
企業目前的應對
其實,對於問題補貼退坡和垃圾分類帶來的處理量和費用分流,垃圾焚燒各大企業,早已有了較多的心理建設和準備,也有很多的布局。
光大、偉明、瀚藍、深能等企業積極開展固廢一體化的布局,通過併購方式,收納了一批環衛企業、餐廚垃圾企業、垃圾分類企業等非焚燒領域業務,同時也在積極開展危廢領域的拓展,包括危廢的收運及末端處置業務。
同時,垃圾焚燒企業也積極聯合固廢中前端企業,瞄準打造固廢循環產業園的建設契機,聯合體中標方式,介入垃圾分類處置領域,爭取非焚燒類垃圾處理項目的政府補貼,為垃圾焚燒企業帶來新的資金和一體化轉型幫手。
幾個比較典型的行業動——僑銀環保攜手深能環保,聯合體方式中標了湖北陽新縣的靜脈產業園項目。盈峰環境牽頭中聯環境+宇星科技,聯合體模式中標了湖北仙桃的循環經濟產業園。富春環保與光大環境聯合中標了杭州富陽,北京環境與光大環境聯合中標安徽安慶等靜脈產業園等。光大國際獲得了甘肅武威靜脈產業園PPP項目、廣東博羅垃圾發電廠擴容建設項目及餐廚垃圾協同處理項目等多個涉及非焚燒化垃圾分類末端處置項目。
也有很多企業在開展焚燒餘熱鍋爐的中溫次高壓或高溫高壓的改造工作,通過提升鍋爐的能源使用效率,充分榨取垃圾焚燒熱值,讓噸垃圾發電量能夠提高一百或幾十度,提升收入空間水平。也有很多企業,從新政出臺前的半年到一年時間裡,就開始加緊新項目的建設和搶裝速度,爭取早點搶進現有的補貼名單。種種布局,都是為了積極拓展營收領域,及時獲取應拿盡拿的補貼,增加收入渠道。
原標題:生物質新政,垃圾焚燒企業還會有哪些機會?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