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PoE接口應用差分模式的瞬態電壓威脅

2020-12-05 電子發燒友

如何防止PoE接口應用差分模式的瞬態電壓威脅

發表於 2019-03-20 14:14:19

隨著乙太網在聯網領域激增,在10/100和Gb埠上採用PoE(乙太網供電)的系統也在迅速增加。通過乙太網電纜給遠程設備供電的好處和成本優勢使許多應用(包括IP電話、數字視頻監控、WLAN接入點及其他低壓網絡連接的系統)得以實現。

典型的PoE系統利用供電設備(PSE)通過乙太網雙絞線把直流電壓發送到遠程受電設備(PD)。由於PoE系統經常受到瞬態電壓的威脅,在設計時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之一,就是保護乙太網物理層收發器(PHY)能夠抵禦過壓衝擊。

在PoE應用增長的同時,乙太網PHY的尺寸也在迅速縮小。目前,乙太網PHY大多使用90nm技術製造,但晶片製造商即將推出採用65nm工藝技術製造的尺寸更小的產品。事實表明,採用這些先進的製造工藝時,在CMOS上實現有效的晶片級ESD保護是不切實際的,因為晶片面積太小無法提供系統級魯棒性,另外要實現有效的晶片級保護成本也過高。為滿足全球標準的要求、並保證系統的可靠性,時下基於乙太網的系統設計越來越強烈地要求使用更好的片外電路保護。


 

瞬態電壓威脅

乙太網接口易於受到各種瞬態過壓事件的攻擊,其中最常見的是靜電放電(ESD)、電纜放電和閃電電湧。另外,在PoE系統中,通過雙絞線傳送直流功率會引入一些特有的由差分模式連接引起的瞬態故障。

ESD是一種速度非常快的瞬態脈衝。根據IEC61000-4-2標準給出的模型,ESD波形的上升時間為700皮秒到1納秒,從脈衝峰值電流衰減到50%的脈衝持續時間為60納秒。大的電流尖峰和瞬態過程中包含的能量可能會損壞矽晶片的亞微米輸入結構。

在摩擦帶電效應或感應等常規環境下,乙太網電纜帶電後會發生電纜放電(CDE),或稱為電纜靜電放電(CESD)現象。把帶電的電纜插入系統接口是有危險的。事實表明,電纜通過乙太網磁通道向乙太網埠放電會形成幾種不同模式的電湧。與ESD相類似,電纜放電電湧的上升時間很短(不到1納秒),但與ESD不同,其繼發波形存在極性快速變化且持續時間較長的振蕩。對於乙太網設計者來說,電纜放電波形中的能量會帶來比人體靜電放電更為嚴重的問題。

在網絡連接中,閃電電湧是一種常見的威脅。閃電衝擊可以在乙太網線上感生出可能會傳送到乙太網PHY的高壓脈衝。與納秒級的ESD事件不同,閃電電湧的持續時間為毫秒級。EMC業界用上升時間(毫秒級)、尖峰脈衝電流和下降時間來描述這種脈衝。閃電衝擊的能量比ESD級別的衝擊大幾個數量級。

PoE應用中的差分模式瞬態響應

正如前面提到的,PoE接口的保護可能會特別具有挑戰性,因為除了由ESD和電湧引起的瞬態過程之外,在連接直流電源時,有幾種經常發生的情形會在乙太網傳輸線上引發差分電湧。這樣自然會對PHY造成災難性的故障或難題,劇烈的衝擊可能會損壞IC。

大多數PoE電路設計者會採取某種形式的共模保護措施來保護PoE電路,常用的方式包括使用與地層相連的共模電容器、或跨接在電源兩端的TVS瞬態電壓抑制器,後者依靠速度非常快的肖特基二極體把電流引向地。然而,許多設計者會錯誤地忽視差分模式保護。乙太網差分對利用變壓器、或者共模遏流把PHY與外部環境隔離開來。變壓器可對外部電壓提供高水平共模隔離,但不能對金屬性的、或差分的(線到線)電湧提供保護。

PoE系統在差分對上存在+48V或-48V的電壓。在信號線對中,這個直流電壓是公有的,因而差分直流電壓為0伏。然而,在一些情況下,接電可能會引入瞬態過程。

例如,當在供電設備和受電設備之間進行RJ-45連接時,引腳接合可能不是同步發生的。在引腳接觸到RJ-45時,可能會發生引腳1早於或晚於引腳2的情況。這樣就會在該線對上產生一個48V的差分瞬態過程,進而破壞或損壞PoE電路的PHY。當用戶在相同的電源埠把連接從一個已供電設備切換到一個未供電設備時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當電源設備檢測到已連上一個未供電設備時,供電設備在終止對前者供電時會存在延遲。在這種情況,功率可存在足夠長的持續時間,引腳的非同時連接形成一個48V的差分電壓。這種情形導致的差分模式瞬態可能會破壞或損害PHY。

瞬態電壓抑制(TVS)二極體

顯然,由於PoE結構暴露在惡劣的環境威脅中,所以需要使用片外電路來進行保護。低壓TVS二極體是成熟的乙太網收發器保護技術。這種二極體響應速度快(亞納秒級)、電容低且鉗位電壓低,非常適於用來抵禦各種瞬態電湧。

為了對PoE電路提供差分保護,有效的TVS二極體保護方案必須能夠鉗住瞬態/電湧,且同時在接口上呈現為最小的負載電容。TVS應提供低鉗位電壓,而且,作為一個一般性規則,線到線電容應不超過幾個皮法。此外,作為PoE電路的一個獨特要求,TVS配置必須考慮在線對之間存在+/-48V的直流電壓。由於在不同線對之間存在高直流電壓,不能使用任何在線對之間形成電氣路徑的集成二極體陣列或橋式TVS器件。差分對之間必須是電氣隔離的。

給出了一個使用Semtech公司RClamp0524S實現的用於抵禦差分模式瞬態的PoE TVS方案實例。在實現PoE保護電路時,把保護電路放在供電側有一些好處:不僅可以保護下遊的功率開關電路,而且可避免瞬態電流流過變壓器。由於任何附加的電感都會提高TVS二極體的ESD鉗位電壓,因此應該儘可能的讓TVS靠近連接器。本例中的TVS陣列具有線間電容較小的特性,由於這些二極體對在封裝中是分開的所以還能提供必要的線隔離,以便隔離差分對之間的48V電壓。另外,圖3所示的直通型(flow-through)布局降低了瞬態路徑中的總電感並可給PCB布局帶來便利。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PoE接口如何抵禦差分模式瞬態電壓
    瞬態電壓威脅         乙太網接口易於受到各種瞬態過壓事件的攻擊,其中最常見的是靜電放電(ESD)、電纜放電和閃電電湧。另外,在PoE系統中,通過雙絞線傳送直流功率會引入一些特有的由差分模式連接引起的瞬態故障。        ESD是一種速度非常快的瞬態脈衝。
  • TVS瞬態電壓抑制二極體原理參數
    瞬態電壓抑制二極體的應用目前已廣泛應用於計算機系統、通訊設備、交/ 直流電源、汽車、電子鎮流器、家用電器、儀器儀表(電度表)、RS232/422/423/485、 I/O、LAN、ISDN 、ADSL、USB、MP3、PDAS、GPS、CDMA、GSM、數位照相機的保護、共模/差模保護、RF耦合/IC驅動接收保護、電機電磁波幹擾抑制、聲頻/視頻輸入、傳感器/變速器、工控迴路
  • TVS瞬態電壓抑制二極體(鉗位二極體)原理參數
    瞬態電壓抑制二極體(TVS)又叫鉗位二極體,是目前國際上普遍使用的一種高效能電路保護器件,它的外型與普通二極體相同,但卻能吸收高達數千瓦的浪湧功率,它的主要特點是在反向應用條件下,當承受一個高能量的大脈衝時,其工作阻抗立即降至極低的導通值,從而允許大電流通過,同時把電壓鉗制在預定水平,其響應時間僅為
  • Littelfuse低電容瞬態抑制二極體陣列可加強ESD、CDE、EFT與雷擊...
    ,作為全球電路保護領域的領先企業,今日宣布推出一個低電容瞬態抑制二極體陣列產品系列,用於保護高速差分數據線免因靜電放電(ESD)、電纜放電(CDE)、電氣快速瞬變(EFT)和雷擊感應浪湧而損壞。每個SP2555NUTG系列瞬態抑制二極體陣列(SPA®二極體)均可在高達45A和30kV ESD的條件下保護四個通道或兩個差分線對。
  • 3.3V供電的RS485接口滿足遠距離通訊要求
    最初的RS232接口,由於外界應用環境等因素,經常因電氣幹擾而導致信號傳輸錯誤。除此之外,RS232接口只能實現點對點的通信方式,不具備聯網功能,而且其最大傳輸距離僅有15米,不能滿足遠距離通訊要求。RS485則解決了這些問題,數據信號採用差分傳輸方式,最大傳輸距離約為1219米,允許多個發送器連接到同一條總線上。
  • 如何區別標準POE交換機和非標poe交換機?
    那麼,我們該如何來區別如何區別標準POE交換機和非標POE交換機呢?三、POE交換機主流應用領域POE交換機主要給監控(給攝像機供電)、無線覆蓋(給AP供電)、無線傳輸(給網橋供電)等設備提供網絡及電源。
  • 瞬態電壓抑制二極體的應用原則
    在選用瞬態電壓抑制二極體(TVS)時,必須考慮電路的具體條件,一般應遵循以下原則: 1) 箝位電壓Vc(MAX)不大於電路的最大允許安全電壓。
  • 美高森美推出同級最佳低電容瞬態電壓抑制二極體
    致力於在電源、安全、可靠和性能方面提供差異化半導體技術方案的領先供應商美高森美公司(Microsemi Corporation)發布獨特的全新專利超低電容功率瞬態電壓抑制(TVS)二極體產品系列
  • 電壓檢測與接口電路設計原理圖
    為了使電池組的可用容量最大化及提高電池組的可靠性,電池組中的單體電池性能應該一致,從而需對單體電池進行監控,即需要對單體電池的電壓進行測量。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0/369107.htm  串聯電池組電壓測量的方法有很多,目前應用較多的是差分檢測型與電流源檢測型兩種。
  • 電路設計中如何防止靜電放電?
    電路設計中如何防止靜電放電?   破壞受損電路的高瞬態電壓一般具有幾個納秒的上升時間和大約100納秒的放電時間受損電路不同,對正負衝擊的敏感性可能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你需要同時處理好正負衝擊。人體模型(HMB)和機器模型(MM)這兩種最常見模型之間的區別主要在於串聯電阻。人體模型的導電性沒有金屬那麼好。   防止過壓損壞的最佳保護措施是用非線性電路進行限壓或鉗位(圖2)。
  • POE供電模式在弱電安防中應用
    實際使用中,很多普通網絡攝像頭的最大功耗較低,基本不超過15W,如果這時每個PoE埠按照最大功率(比如30W)去預留供電功率的話,就會出現有的埠PoE功率用不完,而有的埠卻分不到功率的情況。比如,有些PoE交換機均支持動態功率分配,可以避免這種情況。
  • TI推出 I2C 接口雙向電流、電壓與電源監控器
    日前,德州儀器 (TI) 宣布推出一款具備 I2C 接口的高側測量雙向電流∕電源監控 IC —— INA209,藉助零漂移與自動調零 (auto-zeroing
  • 電路設計必備:差分放大、加減法運算、光耦、電壓電流採樣
    一、 差分放大電路上圖為典型的差分放大電路,也屬於減法電路。實際應用的時候,一般取R1=R2,R3=R4,則輸出電壓為:UO=(U1-U2) ×R4/R1。五、一種常用的電壓採樣電路如圖所示該電路中,輸入電壓(V_IN)經過電阻R47和R50、R51分壓後經過差分跟隨運放電路,然後經過RC低通濾波器進行濾波輸入至ADC採樣(DSP、單片機ADC採樣接口或ADC採樣晶片),經過處理後得到相應的ADC採樣數位訊號。
  • RS-485接口電路指南(TI:SLLA036D)
    摘要:本設計指南討論如何設計RS-485接口電路。文中討論了平衡傳輸線標準的必要性,並給出了一個過程控制設計例子。文中還分標題討論了線路負載、信號衰減、失效保護和電流隔離。在回顧一些485標準的關鍵方面後,通過一個工廠自動化例子,介紹實際項目中如何實施差分傳輸結構。  遠距離、高噪聲環境下,計算機組件和外設之間的數據傳輸通常是困難的,如果有可能的話,儘量使用單端驅動器和接收器。對於這種需要遠距離通訊的系統,推薦使用平衡數字電壓接口。
  • 瞬態抑制二極體的作用,工作原理及選型介紹
    瞬態抑制二極體特點 1、將TVS 二極體加在信號及電源線上,能防止微處理器或單片機因瞬間的脈衝,如靜電放電效應、交流電源之浪湧及開關電源的噪音所導致的失靈因此,C 是數據接口電路選用TVS 的重要參數。 ⑤最大峰值脈衝功耗PM PM 是TVS 能承受的最大峰值脈衝耗散功率。其規定的試驗脈衝波形和各種TVS 的PM 值,請查閱有關產品手冊。在給定的最大箝位電壓下,功耗PM 越大,其浪湧電流的承受能力越大;在給定的功耗PM 下,箝位電壓VC 越低,其浪湧電流的承受能力越大。
  • DO-15封裝瞬態電壓抑制二極體
    在現代汽車電子設計中,所有電子元器件都連接到電池和交流發電機上,要知道,發電機輸出的電壓是極其不穩定的,而且還需要滿足很多條件才能提供給車輛其他系統供電。如今,仍然有很多發電機使用齊納二極體用於拋負載浪湧保護,要知道,這些器件的保護仍然不夠充分的。
  • CS5463型電能測量電路的原理及應用
    VIN+/VIN-:電壓通道的差模模擬輸入,範圍是±250mV;  IIN+/IIN-:電流通道的差模模擬輸入,範圍是±50 mV(PGA設置為50×時);  VREFIN/VREFOUT:參考電壓輸入/輸出,為片上調製器提供參考電壓及其輸出,通常為2.5 V。
  • Phyphox測量差分電壓實驗
    Phyphox測量差分電壓實驗 一、差分電壓在斷電自感的實驗裡,如圖1,當電鍵S1閉合時R2、R3電流都是向右的
  • 用於處理可變電橋信號的比例電壓轉換接口集成電路
    因此,這種電路對於處理來自諸如矽壓力傳感器的差分輸出信號十分理想。AM417是由一個用於換能器的比例輸出電流源、一個用於處理差分輸入信號的高精度前置放大器和一個電壓輸出級組成的。其增益、偏置和輸出電壓範圍(最大為0.4~0.5V)可以通過外接電阻來調整。它的電壓輸出級為開路集電極輸出,輸出的電流可達10mA。
  • 如何轉換開關電源系統電壓模式與電流模式?
    然而,在實際的應用中,電流模式的開關電源系統,當輸出負載變化時,或者在一些工作條件,為了系統的穩定,增加一些補償的信號,此時,系統會在電流模式中引入部分的電壓模式特性,或者完全進入電壓模式。系統此時工作於標準的電壓模式。對於突發模式,輸出電壓完全由滯洄比較器控制,滯洄比較器控制通過檢測輸出電壓的變化,將輸出電壓設定在允許的上限和下限的範圍內,系統此時也是工作於標準的電壓模式。1.2 使用大的電感值趨向於電壓模式輸出電感的選擇及設計是基於輸出DC電壓的穩態和瞬態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