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路設計必備:差分放大、加減法運算、光耦、電壓電流採樣

2020-12-04 技術閒聊

一、 差分放大電路

上圖為典型的差分放大電路,也屬於減法電路。

其輸出公式為:UO=(R2+R4)×R3×U1/[(R1+R4)×R2]-R4×U2/R2。

實際應用的時候,一般取R1=R2,R3=R4,則輸出電壓為:UO=(U1-U2) ×R4/R1。

二、 反相加法電路

上圖為反相加法電路,根據「虛斷」、「虛短」可求得它的輸出電壓運算公式為:UO= -Rf(U1/R1+U2/R2+U3/R3),

一般我們取R1=R2=R3,則輸出電壓為:UO= - Rf / R1 × (U1+U2+U3)。

平衡電阻Re=R1//R2//R3//Rf。

三、 同向加法電路

上圖為同相加法電路,可以根據「虛斷」、「虛短」和戴維寧定理進行計算,

輸出公式為:UO=(1+Rf/R1)[U1×Ri2// Ri3/( Ri1+ Ri2// Ri3)+ U1×Ri1// Ri3/( Ri2+ Ri1// Ri3)+ U1×Ri1// Ri2/( Ri3+ Ri1// Ri2)],

當Ri1= Ri2= Ri3時,UO=1/3×(U1+U2+U3) ×(1+Rf/R1),

若取Rf=2 Ri1,則UO=U1+U2+U3,是一個完美的加法電路。

四、光耦電路

光耦發光二級管的輸入電阻要根據光耦的工作電流進行計算,不要隨便選取,否則會導致電路無效或者可靠性不高,損壞元器件。光耦的工作電流一般1mA-80mA之間,實際情況要根據晶片資料所提供的參數進行計算。一般情況選取5mA-20mA都是可以的,當然有的光耦比較靈敏1mA電流以下也能正常工作,設計電路時也是需要考慮的,否則會引起誤動作,導致產品功能故障。

五、一種常用的電壓採樣電路

如圖所示該電路中,輸入電壓(V_IN)經過電阻R47和R50、R51分壓後經過差分跟隨運放電路,然後經過RC低通濾波器進行濾波輸入至ADC採樣(DSP、單片機ADC採樣接口或ADC採樣晶片),經過處理後得到相應的ADC採樣數位訊號。

該電路後面接了一個電壓跟隨器,用作緩衝級或隔離級,提高輸入阻抗,降低輸出阻抗。

六、一種常用的電流採樣電路

如圖所示該電路中,採樣電阻為R62(此處50mΩ),當電流流過採樣電阻R62時,即將電流轉化為相應的微小電壓,然後經過差分放大(假設電流為1A,則採樣電阻R62兩端的電壓為50mV,在經過差分運放放大,該差分運放放大倍數為24k/2.49k≈9.64(倍),即放大後輸出電壓約為0.482V。),濾波後輸入至ADC採樣接口。

相關焦點

  • 加減法運算電路的設計方法
    摘要:給出了任意比例係數的加減法運算電路,分析了比例係數與平衡電阻、反饋電阻的關係。目的是探索比例係數任意取值時加減法運算電路構成形式的變化。結論是在輸入端電阻平衡時,各加運算輸入信號比例係數之和與各減運算輸入信號比例係數之和的差值在大於1、小於1或等於l情況下,加減法運算電路還可簡化。
  • 採樣保持電路中全差分運算放大器的設計與仿真
    該運放採用摺疊式共源共柵結構、開關電容共模反饋(SC-CMFB)電路以及低壓寬擺幅偏置電路,以實現在高穩定下的高增益和大輸出擺幅。在Cadence 環境下,基於CSMC 0.6um 工藝模型,進行了仿真分析和驗證。結果表明,運算放大器滿足設計要求。
  • 變頻器電路中的光耦器件
    (2)輸入側信號輸入端,不再呈現發光二極體的正、反向特性,或許我們完全可以將兩個信號輸入端看作是運算放大器的兩個輸入端子——輸入阻抗非常高,不再吸取信號源電流;能用作微弱電壓信號的輸入和放大;能對差分信號有極高的放大能力,對共模信號有一定的抑制能力;  (3)輸出側電路,為差分信號輸出模式,便於與後級放大器連接,將信號作進一步處理。
  • 光耦合器的電路設計與光耦隔離繼電器的保護電路設計
    它對輸入、輸出電信號有良好的隔離作用,所以,它在各種電路中得到廣泛的應用。目前它已成為種類最多、用途最廣的光電器件之一。光耦合器一般由三部分組成:光的發射、光的接收及信號放大。輸入的電信號驅動發光二極體(LED),使之發出一定波長的光,被光探測器接收而產生光電流,再經過進一步放大後輸出。
  • 差分信號共模電壓ADC輸入電路設計
    混頻器輸出的是差分信號,其共模電壓誤差往往比較大,在送到ADC輸入端之前需要進行濾波並且要把直流電平轉換到ADC輸入所需的電平上。這樣的設計就比較有挑戰性。  在放大器輸出端和ADC輸入端之間,往往需要二階濾波電路。
  • 智能電錶中的電流與電壓採樣電路設計
    打開APP 智能電錶中的電流與電壓採樣電路設計 Dick 發表於 2014-09-25 11:18:45   電流採樣電路使用分流器:其中R57、R56為採樣電阻,C21、C22為採樣電容,他們為採樣通道提供了採樣電壓信號,採樣電壓信號的大小由分流器的阻值和流過其上的電流決定。
  • 差分信號共模電壓ADC輸入電路設計及分析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85906.htm  典型的例子是正交下變頻(混頻器)輸出到ADC輸入的電路設計。混頻器輸出的是差分信號,其共模電壓誤差往往比較大,在送到ADC輸入端之前需要進行濾波並且要把直流電平轉換到ADC輸入所需的電平上。這樣的設計就比較有挑戰性。
  • 差分放大電路特點_差分放大電路的作用
    差分放大電路簡介   差分放大電路利用電路參數的對稱性和負反饋作用,有效地穩定靜態工作點,以放大差模信號抑制共模信號為顯著特徵,廣泛應用於直接耦合電路和測量電路的輸入級。但是差分放大電路結構複雜、分析繁瑣,特別是其對差模輸入和共模輸入信號有不同的分析方法,難以理解,因而一直是模擬電子技術中的難點。差分放大電路:按輸入輸出方式分:有雙端輸入雙端輸出、雙端輸入單端輸出、單端輸入雙端輸出和單端輸入單端輸出四種類型。按共模負反饋的形式分:有典型電路和射極帶恆流源的電路兩種。
  • 線性光耦原理與電路設計
    線形光耦介紹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75364.htm光隔離是一種很常用的信號隔離形式.常用光耦器件及其外圍電路組成.由於光耦電路簡單,在數字隔離電路或數據傳輸電路中常常用到,如UART協議的20mA電流環.對於模擬信號,光耦因為輸入輸出的線形較差,並且隨溫度變化較大,限制了其在模擬信號隔離的應用.
  • 一種帶失調自校正運放的電流採樣電路設計
    摘要:本文介紹了一種應用在電源管理晶片中帶失調自校正運放的電流採樣電路設計。相對於傳統的運放失調消除技術,本失調自校正運放設計無需開關電容相關技術,可節省一定的晶片面積,通過在晶片啟動時自動校正輸入失調,並將校正位鎖存。之後,由於運放零失調,可大大提高所述電流採樣電路的精度。
  • 電流採樣之高級篇-無運算放大器設計
    在一些小功率的實際應用中,若要採集電流也是一件頭疼的事,要麼成本高,要麼取樣電阻功率消耗過大。比如一些直流無刷電機,100W以內,220V供電電流也就不到500mA。採樣電阻用1Ω的話,最大壓降0.5V,有點小。再加一級運算放大器,成本又高。
  • 常規放大電路和差分放大電路
    這個就要看電路需求而定了。電壓跟隨器的作用一般是起到隔離的作用,輸入的電流太大的話,也不影響到輸出的電流。圖3 電壓跟隨器電路圖1.2、電壓放大電路說了這麼多,也沒有看到放大器起到放大的作用,那麼它是如下做到放大的電壓作用的呢,且看下面這個電路。
  • 一種差分直流耦合ADC輸入電路設計
    典型的例子是正交下變頻(混頻器)輸出到ADC輸入的電路設計。混頻器輸出的是差分信號,其共模電壓誤差往往比較大,在送到ADC輸入端之前需要進行濾波並且要把直流電平轉換到ADC輸入所需的電平上。這樣的設計就比較有挑戰性。
  • 採用一個精準差分放大器的高壓側電流檢測電路
    >用於高壓側電流檢測的一項技術是首先對電流檢測信號進行衰減,然後採用一個差分放大器來提取並放大差分電壓。如圖1 所示,可在放大器上採用一個簡單的電阻分壓器。該電路需要卓越的電阻器匹配和一個具有高共模輸入電壓及上佳共模抑制(CMRR) 的差分放大器。凌特公司的LT®1991差分放大器提供了此類電路的一個出色實例,其內置電阻器的匹配誤差小於0.01%。除了低失調、偏壓漂移和輸入偏置之外,LT1991 還能夠接受高達60V 的輸入電壓,並具有一個75dB的CMRR指標。
  • 差分放大電路分析
    差分放大電路又稱為差動放大電路,當該電路的兩個輸入端的電壓有差別時,輸出電壓才有變動,因此稱為差動。差分放大電路是由靜態工作點穩定的放大電路演變而來的。 集成電路中電路都是用的各種恆流源作偏置,偏置電路中電流都是恆定不變的,所有的參數計算都是圍繞這個恆定的電流。
  • 電壓檢測與接口電路設計原理圖
    為了使電池組的可用容量最大化及提高電池組的可靠性,電池組中的單體電池性能應該一致,從而需對單體電池進行監控,即需要對單體電池的電壓進行測量。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0/369107.htm  串聯電池組電壓測量的方法有很多,目前應用較多的是差分檢測型與電流源檢測型兩種。
  • 光耦器件A7840的引腳圖及其應用
    內部輸入電路有放大作用,且為高阻抗輸入,能不失真傳輸mV級交、直流信號,輸出信號作為後級運算放大器差分輸入信號。具有1000倍左右的電壓放大倍數。典型應用,常與後級運算放大器配合,對微弱(交、直)電壓信號進行放大和處理。   2、3腳為信號輸入腳,1、4腳為輸入側供電端;6、7腳為差分信號輸出腳,8、5腳為輸出側供電端。
  • 光耦在開關電源中的應用
    2、絕緣耐壓(透光絕緣層):指光耦保護相關電路及自身免受高壓導致的物理損壞能力。  3、LED的驅動電流IF:採用高效率的LED和高增益的接收放大器,可以降低驅動電流的IF,同時較小的IF電流可以降低系統的功耗,並且降低LED的衰減,提供系統長期的可靠性。  4、共模抑制比VCM:指在每微秒光耦能容許的最大共模電壓上升、下降率。
  • 一種高端大電流檢測放大器電路的設計
    設計負電源軌CSA的一種方法是使用一個精密儀表放大器IC和幾個分立元件。以前有一篇文章討論了一種類似方法,就是採用一個雙電源運放檢測-5V電源軌的電流。不過在該文中,設計擴展到了使用了一個工作在單電源軌的放大器IC來檢測非常高的負軌電壓。本文給出的例子雖是針對-120V電源,但本設計可進行修改,實現對其它電壓水平負電壓軌的監測。
  • 光耦電路圖
    圖1 所示是一個光耦用作固體繼電器的實際電路圖,它的左半部分電路可用於將輸入的電信號Vi變成光耦內發光二極體發光的光信號;而右半部分電路則通過光耦內的光敏三極體再將光信號還原成電信號,所以這是一種非常好的電光與光電聯合轉換器件。光耦的電流傳輸比為20%,耐壓為150V,驅動電流在8~20mA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