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分信號共模電壓ADC輸入電路設計

2020-11-23 電子產品世界

 隨著ADC的供電電壓的不斷降低,輸入信號擺幅的不斷降低,輸入信號的共模電壓的精確控制顯得越來越重要。交流耦合輸入相對比較簡單,而直流耦合輸入就比較複雜。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87708.htm

  典型的例子是正交下變頻(混頻器)輸出到ADC輸入的電路設計。混頻器輸出的是差分信號,其共模電壓誤差往往比較大,在送到ADC輸入端之前需要進行濾波並且要把直流電平轉換到ADC輸入所需的電平上。這樣的設計就比較有挑戰性。

  在放大器輸出端和ADC輸入端之間,往往需要二階濾波電路。一方面,需要在ADC輸入管腳前面放置電容來吸收ADC內採樣保持電路的開關幹擾。另一方面,需要在放大器輸出端放置電阻或電感來隔離這個容性負載,從而確保放大器的輸出穩定。設計二階濾波的目的是獲得更好的濾波特性和截至頻率。如果ADC內部輸入端沒有buffer,例如Intersil的FemtoCharge系列ADC,ADC輸入端會有明顯的周期性(與採樣頻率一致)吸收電流。這樣,確保輸入信號直流電平控制在ADC所需的電平範圍內就顯的非常重要。

  新型的全差分放大器(FDA)可以控制輸出差分信號共模電壓,而這個輸出共模電壓完全與輸入電壓無關。請記住,這是通過在ADC Vcm管腳上輸出特定電壓實現的,與輸入端信號鏈上的共模電壓完全無關。而從FDA輸出到ADC輸入端之間不可避免會有電壓降,這是由於線路上的等效阻抗造成的。這樣,實際到達ADC輸入端的共模電壓不可避免會有一定誤差,誤差大小與ADC輸入電流以及不同器件要求的不同共模電壓相關,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目前大部分的高速ADC都是1.8V供電,所需輸入共模電壓大多在0.4-0.8V之間,而且可以接受的誤差範圍都較小。大多數新推出的ADC都會列出SFDR vs Vcm的曲線,Vcm與Vcm典型值之間不超過+/-200mV。

  另外一個問題是:在FDA的直流耦合差分輸出應用中,必然會有共模電流流過放大器反饋電路,在某些FDA型號或者應用中,這個電流會較大,甚至超過混頻器的額定電流,並且/或者反過來對FDA前面的輸入電流的共模電壓產生影響,甚至導致信號飽和。這些問題必須在設計直流耦合ADC輸入電路的時候加以充分考慮。

  下圖的設計是一個不錯的替代方案。用兩個電流反饋放大器(CFA)作為信號通路上的放大器,用一個低成本的電壓反饋放大器形成一個反饋網絡來控制信號通路的共模電壓。

  


  從左到右:

  下變頻器輸出一個交流差分信號,共模電壓是某個特定的值Vcm1。然後通過一個LC濾波電路來濾除高頻噪聲和鏡像頻率。濾波器由一個小電阻,串聯一個電感,再下拉一個電容形成。濾波器後面是有Rg和Rt組成的阻抗匹配網絡。請別忘了,如果需要保持信號的直流分量,濾波器裡面只需要L就可以了。

  Rt和Rb不是必需的。Rt>Rg,Rt設置了濾波器端接阻抗的一部分(CFA的負輸入端是低阻抗的,Rg在這裡可以看作接地連接)。這個電阻網絡的作用之一是利用混頻器的輸出共模電流在Rg上形成電壓降,從而把共模電壓控制在CFA負輸入端的動態範圍內。很多情況這個電阻網絡不是必須的,而只需要Rg做端接就可以了。不過,Rb的確可以有效的將共模電壓控制在所需要的電平上而不影響交流信號。代價是增大了一點電流。

  Rg和RF共同組成運放的增益。與VFA不一樣,CFA的Rf 值需要參考器件推薦的值。Rf過大,會對運放過補償,降低帶寬,增大電流噪聲。Rf過小,會在輸出端產生過衝。圖中的值是針對EL5167帶寬大於400MHz應用的典型值。

  運放輸出端是一對差分RLC濾波器。選擇器件參數時首先是選擇符合ADC輸入特性的電容值。電感值較小更合適,以免電感自身諧振頻率落在濾波器通帶之內。串聯電阻的作用是將運放與其感性/容性負載隔離,保持運放穩定,還能對ADC輸入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避免過大的電流流入ADC,但是會造成一定的信號衰減。最後是一個並聯電阻,實際上ADC內部輸入端也有這樣一個電阻,這兩個電阻並聯將阻值減半。這個電阻感應信號的共模電壓,而又對信號本身不產生影響。這個濾波器為二階低通濾波器,截止頻率102MHz,Q值0.9。這樣信號會有輕微過衝,但是二階-3dB帶寬123MHz。結合KAD5610P-25,雙10bit,250MSPS FemtoCharge ADC,濾波器可以有效的濾除信號鏈及放大器帶來的噪聲。在採樣率250MSPS時,ADC輸入DC電流大約是1.1mA,而從放大器到ADC之間的阻抗為60.4歐姆,那麼DC電壓降為66.4mV。這個電壓降可以用ISL28113組成的反饋補償網絡來補償。

  在+/-5V供電時,EL5167輸出擺幅為+/-3.9V。ADC供電為單1.8V。內部的保護二極體在輸入信號超出範圍0.6V以上時打。60.4歐姆的串聯電阻保證了二極體打開時的電流不超過24mA(正端)和54mA(負端),這樣可以有效的保護器件不受損壞。

  ADC會提供一個Vcm參考電壓輸出。這個功能非常有用,尤其針對多路ADC(比如KAD5610P-25)上電校準,可以消除器件之間的Vcm誤差,讓多路ADC之間的Vcm值保持高度一致,而且精確性很高。將圖中的Vcm2與放大器出路信號上的Vcm進行比較,然後通過ISL28113的反饋網絡,可以實現這個功能。低速的ISL28113 VFA將兩個電壓的差送到高頻CFA的正向輸入端,可以使CFA輸出的Vcm始終與Vcm2保持一致。這樣,我們不再需要考慮混頻器或者其它器件產生的Vcm誤差了。

  圖中其它一些器件是可選的或者是針對所選器件的。

  Vcm2端接地的1k歐姆電阻是用來下拉的,產生一個下拉電流。由於KAD5610-25隻能輸出電流,而運放電路需要雙向電流。下拉電阻可以提供雙向電流。

  兩個Ra電阻從運放輸出端連接負電壓,這樣可以產生一個Class A電流。這樣可以減小信號輸出的失真同時又不影響電路的頻率響應。通常,增加一個ClassA下拉電流(5mA)可以顯著的改善差分信號中的三階諧波失真。不過,這種高階諧波失真在差分架構中本來就比較弱。

  VFA輸出端的電壓要通過一個低通濾波器再送到CFA正向輸入端。它是由一個1k歐姆電阻和0.1uF電容組成的。可以有效的濾除信號中的噪聲,20歐姆電阻可以降低系統Q值,保持系統穩定。

  混頻器和運放之間的LC濾波器用一個電阻Rg做端接。通常,如果運放是VFA,這個端接電阻會導致濾波器通帶之外運放「虛地」點的等效阻抗增大。但是,如果用CFA,就不會用這個問題。CFA開環增益會在300MHz左右下降,反向輸入端依然可以保持低阻抗,因為CFA內部有開環buffer驅動輸入級,可以保持輸入級的低阻抗。這些buffer的帶寬大於1.5GHz,所以即使信號頻率高於CFA帶寬,負輸入端依然可以保持低阻抗。


相關焦點

  • 差分信號共模電壓ADC輸入電路設計及分析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85906.htm  典型的例子是正交下變頻(混頻器)輸出到ADC輸入的電路設計。混頻器輸出的是差分信號,其共模電壓誤差往往比較大,在送到ADC輸入端之前需要進行濾波並且要把直流電平轉換到ADC輸入所需的電平上。這樣的設計就比較有挑戰性。
  • 一種差分直流耦合ADC輸入電路設計
    隨著ADC的供電電壓不斷降低,且輸入信號擺幅不斷降低,對輸入信號共模電壓的精確控制顯得越來越重要。交流耦合輸入相對比較簡單,而直流耦合輸入就比較複雜。典型的例子是正交下變頻(混頻器)輸出到ADC輸入的電路設計。混頻器輸出的是差分信號,其共模電壓誤差往往比較大,在送到ADC輸入端之前需要進行濾波並且要把直流電平轉換到ADC輸入所需的電平上。這樣的設計就比較有挑戰性。
  • 設置高速ADC的共模輸入電壓範圍(中文)
    對於單電源供電電路,送入驅動放大器和ADC的輸入信號應該偏置在VCM範圍內,從而消除放大器和ADC的性能障礙,因為放大器和ADC不需要在0V保持低失真和高線性度。在典型的直接變頻射頻接收機中,高速ADC通常採用差分、直流耦合輸入。設計中採用零中頻(ZIF)架構,具有RF正交解調器和兩路基帶ADC。ZIF電路因為省去了多次IF下變頻和SAW濾波器,被設計人員普遍採用。
  • 單端、差分、差模、共模信號的愛恨情仇
    老鐵們記得咋們接觸到單端信號和差分信號是在什麼地方嗎?沒錯,就是在模電中,我想大家對這兩個概念有些模糊,今天給大家細細的講講,特別適用於工程項目中。差分放大電路這是雙端輸入、雙端輸出的差分放大電路,什麼叫雙端、單端我想大家應該是知道的。今天我們講的內容一般是基於此的。
  • 差分放大電路的CMRR與輸入電阻分析
    共模抑制比CMRR 運放的共模抑制比是常被關注的參數,尤其是在差分放大器和儀表放大器中。但這裡只討論共模抑制比以及其帶來的誤差。 首先來了解下共模輸入電壓:指運放的兩個輸入引腳電壓的平均值。如下圖所示,對於雙極性輸入級的運放,運放的共模輸入電壓,一般達不到電源軌。
  • 差模信號和共模信號是什麼
    下圖是一個簡單的差分放大器,一般要求電阻R1=R3,R2=R4,此時電路的放大倍數A=R4/R3。在差分放大電路中,兩個輸入端之間的電壓差稱為差模信號,兩個輸入端與電路GND之間的電壓差稱為共模信號。在上圖中,LT1001運算放大器兩個輸入端V1和V2之間的電壓差即為差模信號,V1與GND之間的電壓差及V2與GND之間的電壓差即為共模信號。
  • 採用CLASS—D晶片構成全差分運算放大器的共模電路設計及仿真研究
    採用CLASS—D晶片構成全差分運算放大器的共模電路設計及仿真研究 電子設計 發表於 2019-05-17 08:14:00 引言 全差分運放(fully
  • 差分放大電路特點_差分放大電路的作用
    差分放大電路簡介   差分放大電路利用電路參數的對稱性和負反饋作用,有效地穩定靜態工作點,以放大差模信號抑制共模信號為顯著特徵,廣泛應用於直接耦合電路和測量電路的輸入級。但是差分放大電路結構複雜、分析繁瑣,特別是其對差模輸入和共模輸入信號有不同的分析方法,難以理解,因而一直是模擬電子技術中的難點。差分放大電路:按輸入輸出方式分:有雙端輸入雙端輸出、雙端輸入單端輸出、單端輸入雙端輸出和單端輸入單端輸出四種類型。按共模負反饋的形式分:有典型電路和射極帶恆流源的電路兩種。
  • 差分放大器的輸入阻抗計算
    (3)三類輸入信號——共模、差模、任意輸入 共模輸入信號是指在兩個輸入端加上幅度相等,極性相同的信號,即ui1=ui2,uo=0; 差模輸入信號是指在兩個輸入端加上幅度相等,極性相反的信號,即ui1=-ui2,uo=ΔVc1-ΔVc2 差分放大電路僅對差模信號具有放大能力,對共模信號不予放大。
  • 差分放大電路分析
    差分放大電路又稱為差動放大電路,當該電路的兩個輸入端的電壓有差別時,輸出電壓才有變動,因此稱為差動。差分放大電路是由靜態工作點穩定的放大電路演變而來的。 集成電路中電路都是用的各種恆流源作偏置,偏置電路中電流都是恆定不變的,所有的參數計算都是圍繞這個恆定的電流。
  • 一種用於超高速ADC的輸入信號緩衝器設計
    摘要:提出一種基於TSMC40LP工藝的輸入信號緩衝器,用於12 bit 4 GSPS ADC的緩衝器設計。本緩衝器採用開環源隨器結構,由於工藝角和溫度變化,開環結構的緩衝器的輸出共模將會漂移,導致比較器的輸入共模發生漂移,使得比較器的比較結果發生錯誤。
  • 電纜接口的共模電壓在I/O接口電路上是怎樣產生幹擾的?
    首先,我們先看一下電纜上的共模電壓在I/O接口電路上是怎樣產生影響的。上圖是一塊PCB板,左右各有一個I/O接口的情況。這兩個接口的區別在於,左邊的是單端信號傳輸電路,也就是一根信號線、一根地線,信號電流在信號線與地線之間流動。
  • 驅動單極性精密ADC放大器電路設計詳解
    放大器可採用電壓較低的單電源,因為輸入共模電壓由R5/R6和R7/R8固定。 在此配置中,R7=R8且R3=R4。 R1/R2和R5/R6可根據輸入範圍和電平轉換要求進行設置。 其典型比率如下表所示,但可靈活匹配各種輸入範圍。 使用AD7984的示例可參見CN0033。
  • 視頻同軸電纜共模電壓補償網絡
    較舊的樓宇,未必有良好的接地,大地和建築物地可能存在電位差。由於參考電平和本地地是不同的,這可能會導致視頻信號傳輸中的幹擾。通常的方法是在接收端補償這種幹擾,但如果你不知道接收機的情況,可以在發射機補償共模電壓。  這兩種解決方案都有價值。我們從發射機開始,然後接著分析接收機,最後以關於120VAC共模電壓解決方案的簡短討論作為結束。
  • 什麼叫共模信號_共模和差模的區別
    什麼叫共模信號   共模信號是作用在差分放大器或儀表放大器同相、反相輸入端的相同信號。例如,平衡線對中引入到兩個平衡端的噪聲電壓。另外一個例子是加在平衡線上的直流電壓(例如:由於信號源與接收器之間的地電位差而產生的直流電平)。對於理想的差分放大器,可以完全消除共模信號輸出,這是由於差分輸入(同相和反相)抵消掉了相同的輸入成分。衡量這一特性的參數稱為共模抑制比或CMRR。
  • 差分放大電路的四種接法
    如右下圖所示為差模信號的等效電路。在差模信號作用時,由於T1管與T2管中電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發射極相當於接地。如果輸入差模信號極性不變,而輸出信號取自T2管的集電極,則輸出與輸入同相。當輸入共模信號時,由於兩邊電路的輸入信號大小相等極性相同。
  • 運放電路之差分放大器
    雙電源供電的差分放大器電路單電源供電的差分放大器與同相放大器電差分放大器的定義:兩信號分別從運算放大器的同相端與反相端輸入,輸出信號通過反饋電阻連接到運算放大器的反相輸入端,同相端通過一個與反饋電阻阻值相等的電阻接地(或接基準電壓,一般基準電壓為電源電壓的一半)的電路。
  • 差分放大器工作原理和基本電路形式
    差分放大器的電路優點:放大差模信號抑制共模信號,在抗幹擾性能上有「過人之處」,這與其電路結構是分不開的。可以用兩隻三極體電路搭建一個如圖1中的a電路,說明差分放大器的電路特性。 (1)對單電源供電的放大器電路,其輸出端(即Q1\Q2的C極)靜態工作點為1/2Vcc最為適宜,能保障其最大動態輸出範圍。
  • 差分放大電路單端輸出和雙端輸出區別以及應用
    什麼是差分放大電路   差分放大電路利用電路參數的對稱性和負反饋作用,有效地穩定靜態工作點,以放大差模信號抑制共模信號為顯著特徵,廣泛應用於直接耦合電路和測量電路的輸入級。但是差分放大電路結構複雜、分析繁瑣,特別是其對差模輸入和共模輸入信號有不同的分析方法,難以理解,因而一直是模擬電子技術中的難點。
  • 差分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電路圖解析
    差分放大器的電路優點:放大差模信號抑制共模信號,在抗幹擾性能上有「過人之處」,這與其電路結構是分不開的。可以用兩隻三極體電路搭建一個如圖1中的a電路,說明差分放大器的電路特性。      差分放大器的特點   (1)對單電源供電的放大器電路,其輸出端(即Q1\Q2的C極)靜態工作點為1/2Vcc最為適宜,能保障其最大動態輸出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