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江是我省八大水系之冠,發源於安徽省休寧縣,流經十多個城市,經杭州灣流入東海,流長494公裡。錢塘江中下遊是受潮湧影響明顯的潮流河段,全長54.5公裡,是江海之間的過渡地帶,也是通往京杭運河的必經之路,水文條件十分特殊。
成因:引起潮汐的原因主要由於月亮和太陽對海水的引力,以及月亮和地球共同旋轉的慣性離心力的合力,使海水產生周期性的升降。潮汐的大小,隨著月球、太陽和地球的相對位置而變化。當月球、太陽和地球成一直線時,引力最大,產生大潮;當月球、太陽和地球成垂直位置時,引力最小,產生小潮。
錢塘江潮汐是海洋潮汐的一部分,其形成主要由於錢塘江河口呈喇叭型,內窄外寬,水下沙坎由外向內抬升,河床由外向內增高。當外海的潮波進入河口,受到河口地形的壓縮和水下沙坎的摩擦,這種阻力積累到一定程度,潮波動力仍有力量使潮波向前推進,使其前波產生直立的變形現象,最後導致波峰破碎倒卷,形成舉世聞名的錢江潮。潮水天天都有,根據錢塘江歷年記錄,農曆每月初三、十八前後各四天的潮水最大,亦稱為大潮汛,其中尤以農曆七、八、九月的潮水最為壯觀,八月十八的錢江潮更是聞名於世。
變化:2002年七堡報潮點共報潮258天,全年潮高達2米以上的有130天,潮高達2.5米以上有70天,分別比2001年增加37天、59天和52天,改變了「觀潮要趕八月十八」的歷史。2001年潮高最高為2.8米,而2002年潮高達3.0米以上就有27天,特別是在9月7日至9日(農曆八月初一至初三),海月橋潮高連續達到3.6米,錢江四橋350米長施工棧橋被衝跨,三堡以下20條砂龍被衝毀,沿江海塘多處毀損,同時由於湧潮受阻反射出現湧浪越堤,造成上百名觀潮者被掀翻,十幾輛汽車受損,一人死亡。
錢江湧潮變化為什麼這麼大呢?據有關專家分析,其主要原因是:鹽官以上江道受洪水衝刷,河床刷深。尖山河段沿江圍塗導致澉浦以上江道潮波出現進一步變形,致使潮汐及湧潮有增大趨勢。9月7日至9日湧潮較大,是因為受15號、16號颱風外圍的連續影響,由外海傳入錢塘江的潮汐增大,且持續時間長,又遭遇天文大潮,風、雨、潮「三碰頭」形成了這次大潮,這是多年不見的(1995年出現過)。
據統計,2002年錢江轄區受湧潮影響而造成的水上交通事故有18起,沉船15艘,死亡一人,直接經濟損失145萬元,可見湧潮對船舶的停泊航行安全的威脅仍佔首位,一方面原因是湧潮來勢兇猛,另一方面是由於部分船員安全意識淡薄,思想麻痺,違反「三防」有關規定,避潮不及時或選擇錨地不當,導致事故的發生。
提醒:針對湧潮中事故多發的情況,設在杭州錢江港航管理處的杭州水上「三防」辦公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和「三防」有關規定,迅速制定了大潮汛期間臨時限航措施,規定在農曆每月初三、十八前後各4天的大潮汛期間,在潮水過倉前7小時後,東江嘴、袁浦站停止籤證,禁止到錢江一橋以下碼頭卸貨的船舶下行,同時在潮水過倉前兩小時前,錢江海事處派海事艇進行清港,確保所有船舶都在避潮錨地避潮。他們還及時召開船員座談會,廣泛徵求意見,修改了《錢塘江船舶錨地範圍和停泊規定》,調整了避潮錨地和停泊區域。由於措施及時,執行得力,事故多發的勢頭得到了有效遏制,在規定出臺後,錢江轄區未發生一起因湧潮而引起的水上交通事故。錢江處的同志們不分晝夜,付出了辛勤的勞動,花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進行清港、封港、叫潮,才確保了一方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