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TER
在外人看來科研人似乎高大上又神秘
整天穿著白大褂戴著乳膠手套
拿著瓶瓶罐罐穿梭在各個實驗室
放小說裡,不就跟修仙一樣麼
真正進入實驗室做科研的人才知道
這可不就是修仙麼?!
生物實驗雖不像化學實驗那樣容易炸
也不像物理實驗那樣有輻射
但是……啥啥都有毒啊
你能做實驗讓你養的細胞突變了
同樣試劑反過來還不能讓自己的體細胞突變「癌變」一下?!
對於初入實驗室的萌新們
如果沒有師兄師姐言傳身教
多半不知道實驗室的各種禁忌:
做實驗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有毒的實驗該如何做好防護?
哪些東西不能隨便碰?
在此為各位萌新們奉上一份
「生物實驗室生存指南」
讓你們在保持科研情懷的同時
更讓自己健!康!地!活下去!
歡迎同學們轉發或收藏以備不時之需
畢竟……
基本生存指南之一
1.「實驗安全要留神,一不小心禍終生」。實驗開展前,要清楚地知道實驗中用到的所有試劑的毒性以及防護措施。
2.實驗流程或操作上不清楚的地方,一定要提前向師兄師姐問清楚,不要擔心被嫌棄,生物學實驗是個熟能生巧的活兒,免得出了事故再後悔
3.師兄師姐可能很忙,不能手把手教,但可以多看他們操作,熟悉實驗流程和各種儀器設備的使用方法,順便打打下手刷一波好感
4.把了解到的實驗注意事項提前記到本子上,做實驗時隨時查看,慢慢養成記錄好習慣。
基本生存指南之二
1.甲醛(HCOH)
毒性級別:★★★★
實驗場景:免疫組化實驗中,取材後的組織或細胞需立刻投於固定劑中,使組織和細胞的蛋白質凝固,終止內源性或外源性酶反應,防止組織自溶或異溶,以保持原有結構和形態。
防護攻略:甲醛(福馬林)有很大的毒性並易揮發,也是一種致癌劑(不做科研的人都知道)。很容易通過皮膚吸收,對眼睛、黏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和損傷。避免吸入其揮發的汽霧。要戴合適的手套和護目鏡,始終在化學通風櫥內進行操作,遠離熱源、火花及明火。
2.二甲苯
毒性級別:★★★★
實驗場景:用於免疫組織化學實驗中組織的透明和石蠟切片的脫蠟。
防護攻略:二甲苯對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濃度時,對中樞系統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期內吸入較高濃度本品可出現作。慢性影響:長期接觸有神經衰弱綜合症,女性有可能導致月經異常。皮膚接觸常發生皮膚乾燥、皸裂、皮炎。戴好手套和護目鏡,在通風櫥內操作。始終遠離熱源、火花和明火。
3.丙烯醯胺
毒性級別:★★★
實驗場景:免疫印跡實驗中,在丙烯醯胺和 NN-亞甲雙丙烯醯胺的溶液中加入過硫酸銨和 TEMED 後,發生聚合作用成為可以分離蛋白質的 SDS-PAGE 凝膠。
防護攻略:丙烯醯胺的危害主要是引起神經毒性,同時還有生殖、發育毒性。可通過皮膚吸收及呼吸道進入人體,因此,在搬運和使用中必須穿戴好防護用具,如防毒服,防毒口罩及防毒手套等。
4.TEMED
毒性級別:★★★★
實驗場景:用於催化過硫酸銨產生自由基,從而加速丙烯醯胺凝膠的聚合。
防護攻略:強神經毒性,防止誤吸,操作時快速,存放時密封。
5.DTT二硫蘇糖醇
毒性級別:★★★
實驗場景:免疫印跡實驗中,樣品緩衝液中需加入 DTT 二硫蘇糖醇,能使樣品蛋白半胱氨酸殘基之間的二硫鍵斷裂,分子被解聚成組成它們的多肽鏈。
防護攻略:有很強的還原劑,散發難聞的氣味。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膚吸收而危害健康。當使用固體或高濃度儲存液時,戴手套和護目鏡,在通風櫥中操作。
6.EB(Ethidium bromide,溴化乙錠)
毒性級別:★★★
實驗場景:溴化乙錠是一種高度靈敏的螢光染色劑,用於觀察瓊脂糖和聚丙烯醯胺凝膠中的 DNA。
防護攻略:是一種強誘變劑,易揮發,皮膚吸收可造成傷害,刺激眼睛、皮膚、黏膜和上呼吸道。EB 最大的危害在於可誘導突變並可能致癌,長期暴露在含有 EB 環境中也可能會受影響。操作時應戴好手套和護目鏡,穿好防護服,在通風櫥內小心操作。
7.DEPC(二乙基焦碳酸酯)
毒性級別:★★★
實驗場景:RNA 提取實驗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消除酶對 RNA 的降解,由於 RNA 酶是無處不在的,所以需要加入 DEPC 使 RNA 酶失活,阻止 RNA 的降解。
防護攻略:可滅活各種蛋白質,是 RNA 酶的強抑制劑。DEPC 是一種潛在的致癌物質,在操作中應儘量在通風的條件下進行,並避免接觸皮膚。DEPC 毒性並不是很強,但吸入的毒性是最強的,使用時戴口罩,不小心佔到手上注意立即衝洗。
8.Trizol
毒性級別:★★★
實驗場景:PCR, Northern Blot 等實驗中,Trizol 是一種常用的總 RNA 抽提試劑,可以直接從細胞或組織中提取總 RNA。其含有苯環類等物質,能迅速破碎細胞並抑制細胞釋放出的核酸酶。在樣品裂解過程中 Trizol 能夠抑制 RNA 酶活性保持 RNA 完整性。
防護攻略:含有大量苯環類有毒物質,有很強的毒性、腐蝕性和揮發性,皮膚接觸 Trizol 會引起燒傷,進入眼睛可能導致失明。不深接觸請立即用大量去垢劑和水衝洗,如仍有不適,請聽取醫生意見。使用時戴手套、口罩和護目鏡做好防護。
9.氯仿(CHCl3)
毒性級別:★★★★
實驗場景:動物實驗中,氯仿常用於用於各種動物的吸入麻醉,其麻醉作用比乙醚大,誘導期及興奮期都極短,吸入氣體中含 1~2% 容量的氯仿即能使動物麻醉。
防護攻略:對皮膚、眼睛、黏膜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它是一種致癌劑,可損害肝和腎。它也易揮發,避免吸入揮發的氣體。操作時戴合適的手套和安全眼鏡並始終在化學通風櫥裡進行。
10.DMSO(又稱為二甲基亞碸)
毒性級別:★★★
實驗場景:常用於細胞培養中的凍存,它可以破壞氫鍵的形成,從而防止冰晶的形成對細胞造成傷害,也是實驗室中比較常用的有機溶劑。
防護攻略:存在嚴重的毒性作用,具有血管毒性和肝腎毒性。用的時候要避免其揮發,要準備 1~5% 的氨水備用,皮膚沾上之後要用大量的水洗以及稀氨水洗滌。
11.疊氮鈉(NaN3)
毒性級別:★★★★
實驗場景:是常用防腐劑,對過氧化物酶有抑制作用,是生命科學實驗室配製儲存液,濃縮液等試劑時最常用的抑菌劑。
防護攻略:可阻斷細胞色素電子運送系統,毒性非常大。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膚吸收而損害健康。含有疊氮鈉的溶液要標記清楚,合適的手套和安全護目鏡,操作時要格外小心。
基本生存指南之三
1.不要在實驗室吃東西(你真的吃得下麼
2.不要隨便聞試劑藥品(很多人有這個習慣)。
3.處理帶腐蝕性的試劑時手套戴兩層,還有口罩護目鏡,總之能怎麼遮就怎麼遮
4.如果不想好好的衣服沾上奇怪的試劑,一定要穿好實驗服(即使自己的實驗沒有危險,也不能保證別人做實驗時不會濺到你身上)。
5.配置有毒試劑或揮發性試劑時一定要在通風櫥中操作,這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同一區域的其他人負責。
6.做實驗過程中不要戴著手套亂碰私人物品或開關門,同理,脫下手套後也別碰實驗物品或徒手摸試驗臺。(回想一下做實驗時它們都經歷了什麼
7.紫外光或紫外線會損傷眼視網膜,切勿用裸眼和沒有防護裝置的紫外光源。
8.實驗等待反應的時間儘量不要離開,生物實驗大多很耗時間,如果一定要離開,千萬要囑咐別人幫忙照看。
9.勤用殺菌洗手液。
10.不要做任何你覺得可能不安全的事兒,保護自己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可能會犯懶,千萬不要心存僥倖,堅持養成好習慣受益終身
來源:BOSTER等。本次轉載僅用於學術分享和科普,若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科研貓公眾號,國內外頂尖高校博士及PI聯手打造的科研共享中心,涵蓋生物信息、實驗技能、統計繪圖等內容的一體化平臺,不斷放送科研乾貨,現已推出《R語言入門》、《科研繪圖》、《生物信息數據挖掘》、《機器學習》等多個系列,廣受粉絲歡迎。
團隊開發的Hiplot繪圖系統也受到科研人員的極大讚賞,日點擊率達到上萬人次。
https://hiplot.com.cn
關注公眾號後,
回復【hiplot】可獲取註冊激活碼,免費成為hiplot會員,實現一鍵作圖;
加客服微信可免費領取科研乾貨。
科研乾貨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