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看看在網絡上衝浪的這些年,也驚覺,或許不是我們這一代人見證了社交軟體這一路的蓬勃發展,而是社交軟體陪伴了我們走過了這一去不復返的青春年華。回望懵懂無知的自己在網上衝浪的那些年,帽海是否裡會蹦出曾經取過的那些非主流「火星語」網名?或許是黑白帶文字和閃動特效的哥德式頭像?抑或是個性籤名裡為賦新詞強說愁的無病呻吟?
當然,還有最不能忘懷的,就是這麼多年來,從網友們在線聊天窗口中誕生的「網絡流行語」,它們被記載於「高逼格聊天寶典」中,印證著一個時代的脈絡,也曾一度引領著當年網蟲們日常交流的潮流風尚。
近日,有網友總結了2008年-2018年這十年間的網絡流行語,還有平臺出了「十年流行語統考」試題,那接下來就是考驗你有沒有「認真」在網上衝浪的時候了!下面的這些社交「暗號」,看看能聽懂哪幾個吧,別忘了給自己打個分。
「你是GG還是MM?」相信很多「年輕人」都看不懂這句話了,因為現在「GG」在遊戲裡是用來嘲諷別人的。但我們這些「老阿姨」都知道,「GG」=「哥哥」,「MM」=「美眉」,這話放在十幾年前,可是最「潮」的搭訕方式了!當時隔著一條網線,對陌生的網友充滿好奇,這句話作為打招呼的開頭最合適不過,可要放在現在,那實在是太「雷人」了!
「不要跑堂,記得回踩。」如果你玩空間,那就一定聽過這句話。其實「踩」就是指在對方空間留下印記,以此證明自己來過。當年網絡也並不是很發達,上網是一件奢侈的事情,網友們和許久未聊過的老朋友相互拜訪的方式就是光臨對方的空間,看看他最近的動態,留下一句「我來踩踩啦。」也難怪騰訊稱「踩空間」是當年最長情的告白,很多越來越淡的感情也是靠踩空間「踩」回來的。
「我下了,886。」、「拜託你8376。」、「584!」、「那我們1798」、「5201314」。當年也很流行用數字表達語言,這些數字組合都是比較有年代感了,有些還蠻難看懂的。「886」就是「拜拜咯」,是結束聊天下線的道別用語,最近用的人好像也多了起來,大概又掀起了「復古懷舊」潮流?「8376」則是「別生氣咯」,「584」為「我發誓」,「1798」為「一起走吧,「5201314」就是現在也有許多人用於告白的「我愛你一生一世」。估計現在的孩子都覺得這個交流方式蠻「low」的吧,但在以前這種說話方式真的很有意思呢。
「養火。」或許很多的「老叔叔」、「老阿姨」們,對這一新功能也不太了解,但如果你是「蛋蛋」後,這個詞對你來說一定不陌生。這是和閨蜜或者兄弟玩的一個遊戲,即好友互動標識功能。只要和對方連續聊天,互動3天後就能「養」出小火花,互動三十天就能「養」出大火花,應該是朋友們之間感情好不好的一個見證了。
「xswl」、「zqsg」、「nbcs」、「xsbb」、「cqy」。天吶,這可真難倒我們這些「中年人」了,這些都是個啥?達文西密碼?加密電報?是「我網上衝浪沒認真「聽課」嗎?這確定不是一門「玄學」?果然,00後的這些「黑話」叫人看的雲裡霧裡,看來得惡補一下《黑話入門手冊》,才能趕得上時尚潮流吧。據說這些都是「飯圈女孩」專門開發的一門語言,「xswl」則為「笑死我了」的縮寫,「zqsg」為「真情實感」,「nbcs」居然是「Nobody cares」的意思,「xsbb」是「小聲bb」、「cqy」的含義是「處qq好友」。讓我這個老阿姨來表演一個「當場暈倒」好了,這門學問實在太過高深了8?
當然這就是「代溝」,每個時代的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語言環境,不同時代的生活環境也創造者不同特色的「潮流用語」,並沒有什麼先進與落伍之分。縱觀這些流行語,都能喚醒我們藏在時光裡的回憶。語言的背後,很大程度也反映著一個時代的精神狀況,語言本來充滿著生機的力量,一代又一代流行用語的層見疊出,不也剛好彰顯著我們年輕人的創造力嗎?不用害怕聽不懂00後的「黑話」,偶覺得介樣說話也灰常時髦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