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00後們喜歡的諸多網絡「黑話」,從亞文化的一隅走向了公眾視野,也引起了不小的爭議。類似「nss、xswl、連睡、擴列、nbcs、你幣沒了、233333」等近乎亂碼的「黑話」,讓外界摸不著頭腦,卻被很多年輕人津津樂道。
其實,這些「黑話」與網絡語言的「初生代」類似,大多是日常語言的縮寫與變形。比如,很多人以前也不知道「886」。但現在多數人都明白,這是「拜拜了」的意思。類似的還有「52」(我愛)、「淚目」(眼睛流淚)、「7878」(去吧去吧)、「阿婆主」(UP主)。網絡語言本身就具備趣味性和多變性,很多人也在無意識地使用各種網絡語言,因此,不必因為00後熱衷一些「老人」們聽不懂的新詞,就大呼小叫,那種「00後語言貧乏」「年輕人語言墮落」之類的荒唐觀點,實在沒有必要。
但是,新興的00後網絡「黑話」,雖然有著與之前網絡語言的相通性,也存在著很多新特徵,其中最重要的在於,它們往往出現在彈幕視頻上,並有很強的互動性與娛樂性。如今,彈幕文化在網絡亞文化中可謂強勢突起,以低齡用戶為主的彈幕視頻網站,也被各種奇怪的「黑話」包圍。如果不是長期浸潤於彈幕文化中,恐怕會覺得這些年輕人說話像講天書一樣,但如果能深入了解,就會發現其中的奧妙與趣味。
00後網絡「黑話」與彈幕文化相伴相生。彈幕最早來源於日本動漫網站,經過二次元文化的傳播,它在國內逐漸獲得了一批擁躉,AcFun、嗶哩嗶哩等網站也因此獲得了巨大的流量,尤其受到00後的喜愛。彈幕的本義就是「屏幕上的文字像密集的子彈一樣掃射而過」,只是體現了網絡時代海量數據,但因為任何網民都能加入發彈幕(類似網上發表評論)的遊戲中,它因此具備了極強的互動性。
當00後打開一段視頻時,可以隨意在上面點評或吐槽,有些彈幕還有特殊的字體和顏色,以彰顯發表者的獨特想法與態度。這種互動的玩法,極大地刺激了00後的好奇心,也給他們彰顯語言個性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各種稀奇古怪的「黑話」由此誕生,也就不稀奇了。
不過,外界對00後網絡「黑話」的認識,不能止步於「不稀奇」,還要從中看到青年文化的新變。其一,他們十分熱衷對經典文化進行解構,並從中找到消解權威的快感。比如,彈幕視頻中十分經典的「鬼畜」橋段「諸葛亮怒斥王司徒」,原本是電視劇《三國演義》中很普通的一段內容。但「罵死王朗」中有不少「粗鄙之語」,比如「住口」「皓首匹夫」「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很符合00後的吐槽精神。它們在網上十分流行,也逐漸進入了彈幕「黑話」裡。很多人在使用這些「黑話」的同時,能有某種情緒發洩時的快感,並且因為網友都明白其中的笑點,不會認為這些「黑話」難聽,反而有更多人加入其中,形成了更大範圍的吐槽。
其二,這些「黑話」往往賦予了使用者某種專屬身份,這讓個性強烈的00後們獲取了身份的自我認同,並擁有尋找「同道之人」的可能性。比如,有段來自電視劇《亮劍》的彈幕「黑話」——「二營長,你的義大利炮呢?給我拉來!」這句話本來只被少數李雲龍的粉絲津津樂道,但因為《亮劍》在彈幕視頻網站上的高播放量,很多喜歡戰爭、歷史題材的觀看者,都被它所影響?,以至於這句「黑話」的傳播範圍越來越廣。而且,這句類似「暗號」一樣的「黑話」,讓有著相同愛好的年輕人找到了「同道」,並從中獲得被他人認同的快樂。
因此,外界不能簡單地用「言辭粗鄙」「不符合語文規範」之類的庸常觀點來看待00後的網絡「黑話」,要從網絡文化特質入手,深入其內部來觀察、思考。其實,即便外界不認同這些「黑話」也無妨,它們的存在本身,就意味著網絡文化與青年文化的多樣性與開放性,隨著時間推移,其中有些「黑話」會自然湮滅,但也會有一些內容進入主流文化,進而推動語言文化的新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