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xl,不僅00後愛用縮寫,連學術論文作者也沉迷「黑話」

2020-11-26 騰訊網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科研圈

哪怕你是個英語母語者,在讀自己專業方向的英文論文,你也會被千奇百怪的縮略語繞暈。一項研究分析了 PubMed 收錄的 1800 萬篇論文,發現生命科學和醫學論文中縮略語的使用頻率六十多年來不斷增長,而其中大部分縮略語並未成為主流。研究作者們表示,這些濫用縮略語的論文讀起來「令人筋疲力盡」。

圖片來源:Pexels

來源 Nature Index、eLife 等

編譯 戚譯引

看到「srds」、「yysy」這樣的網際網路「黑話」,你會不會一頭霧水,默默離開現場?其實,許多人讀論文的時候也會產生同樣的感受。一項研究指出,科學論文中的縮略語(acronym)變得越來越多了,這不僅對大眾和媒體理解科學構成了困難,也為年輕研究者和想要轉向新領域的研究者設置了不必要的障礙。

昆士蘭科技大學(KUT)的數據科學家 Adrian Barnett 和同事 Zoe Doubleday 分析了 1800 萬篇生物醫學論文,發現從 1956 年到現在,縮略語出現頻率增長了 10 倍,但是在研究識別出的 110 萬個縮略語中,79% 只出現了不到 10 次。這項研究 7 月底在 eLife 發表。

論文中的「黑話」越來越多

使用那些受眾已經很熟悉的縮略語,比如 HIV、DNA,確實能夠提高溝通效率,但是使用全新的縮略語可能會讓讀者感到難以理解,還不如把術語完整地寫出來。如今,許多科學論文裡充斥著全新的、晦澀難懂的縮寫,Barnett 表示這讀起來「令人筋疲力盡」。

為了量化評估論文中使用縮略語的情況,Barnett 和同事分析了 PubMed 資料庫中從 1950 年到 2019 年發表的 1800 萬篇生物醫學論文。他們發現,9% 的論文標題和 73% 的論文摘要中包含至少一個縮略語。總的來說,縮略語的使用頻率從 1956 年到現在增長了 10 倍,到 2019 年,論文中平均每 100 個詞中就有 4 個縮略語。

無論是數字和字母組成的縮略詞(左上),還是僅有字母的縮略詞(右上),論文中縮略詞的佔比(紫色線條)都在持續增長。相比縮略詞在摘要中的佔比(上),縮略詞在標題中的佔比(下)相對較低,並且在 2000 年後趨於穩定。圖中橙色、藍色、綠色分別對應由 2、3、4 個字母構成的縮略詞。圖片來自論文,DOI: 10.7554/eLife.60080

絕大多數縮略語最終不會被廣泛使用。研究識別出 110 萬個縮略詞,其中 79% 在文獻中被使用的次數不到 10 次。Barnett 表示這種狀況「相當糟糕」。他建議研究者們在使用縮略語的時候要三思而後行,因為如果摘要讀起來就很吃力,那麼讀者可能就沒動力看完全文。

只有 0.2% 的縮略語(約 2000 多個)出現了超過 1 萬次。在首次被使用之後一年,只有 11% 的縮略語會被同一期刊發表的不同論文再次使用。

「我們的結論表明,新的縮略語過於常見,而常見縮略語又過於罕見」,論文作者們總結。

標題和摘要也越來越長

讓論文越來越難懂的並不僅僅是縮略詞。研究還發現,現在的論文標題和摘要越來越長了, 並且這增長一勢頭沒有放緩的趨勢。從 1950 年到 2019 年,標題的平均長度從 9.0 詞增長到 14.6 詞。論文摘要的長度也從 1962 年的 128 詞增長到 2019 年的 220 詞,幾乎翻倍。

論文標題(左)和摘要(右)長度變化趨勢,其中論文標題長度接近線性增長。圖片來自論文,DOI: 10.7554/eLife.60080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許多期刊對標題和長度的詞數、字符數作出限制,這樣的增長仍然發生了」,作者們在論文中寫道。

2017 年在 eLife 發表的另一項研究也揭示了同樣的趨勢。該研究分析了 1881 到 2015 年發表的 70 萬篇生物醫學和生命科學論文的摘要部分,發現自從1960 年以來,論文中平均每個單詞的音節數量、困難詞彙的比例和句子的長度大幅上升。

不要讓文字「勸退」讀者

2017 年那篇 eLife 論文還發現,學術論文中的術語正在迅速變得越來越複雜。也就是說,即使在有更簡單的詞彙可以取代的時候,科學家仍然更喜歡使用術語。論文作者們寫道:「儘管科學很複雜,一些術語也無法避免,這也不能說明我們發現的趨勢是合理的……在當前的科學可重複危機下,科學文本是否易於理解這點值得重視。可重複性要求研究發現能夠被獨立驗證。為了實現這點,關於研究方法和結論的報告必須能夠被充分理解。」

前述 2017 年論文共同作者、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Karolinska Institute)的神經科學家 William Hedley Thompson 指出,做科研不能僅僅為你的同僚寫作:「如果你的目標群體僅僅是這個細分領域也可以,但我希望不要僅僅為你的小圈子寫論文。」

普渡大學心理學家 Kipling Williams 曾研究術語和縮略語的使用如何阻礙了科學溝通,他指出,專業語言的使用會勸退非專家讀者。他補充,學術論文的寫作應該更多地考慮同行之外的群體,例如決策者、記者和患者,「公眾為研究花了不少錢,他們應該至少能知道文章大體上說了什麼」。

也許有些研究者並不關心大眾能否關注和理解自己的工作,但他們至少會在意同行的態度。但同行也會對晦澀的論文失去耐心,這點最終會體現在文章的被引數上面。去年發表的一項研究分析了高被引論文的特徵,發現那些被引數最高的論文標題長度僅有 10 個單詞。而今年年初發表的一項預印本研究分析了 21,486 篇論文中術語使用和被引數的關係,發現標題和摘要中的術語顯著減少了論文被引數。

那麼,怎樣使用縮略語才能讓文章更好讀呢?這項最新研究的作者們寫道:「很難制定一個通用規則,規定保留哪些縮略語,哪些詞彙要完整拼寫。但是,期刊可以設法減少縮略語的使用,例如只允許使用某些約定俗成的縮略語(儘管不同期刊允許使用的縮略語詞彙表必然有所不同)。在未來,或許可以通過軟體實現對讀者展示同一篇論文的兩個版本,一個以縮略語形式展示,另一個不使用縮略語,讓讀者選擇自己偏好的形式。」

參考來源:

https://www.natureindex.com/news-blog/science-research-papers-getting-harder-to-read-acronyms-jargon

https://elifesciences.org/articles/60080

https://elifesciences.org/articles/27725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biorxiv/early/2020/08/21/2020.08.20.258996.full.pdf

相關焦點

  • 「00後縮寫黑話翻譯器」登上GitHub熱榜
    90後中年人的記憶力和語言環境,畢竟不能和00後年輕人比啊。但90後中年人,熟練的掌握了技術手段,一款00後黑話翻譯插件,也就這樣誕生了。它的名字叫做:能不能好好說話,簡稱nbnhhsh。它可以直接把那些迷惑的縮寫翻譯成人話,甚至還可以作為網頁插件直接劃詞翻譯,在B站、微博、貼吧這些00後聚集的平臺都可以使用。而且,還在GitHub開源了,已獲得1200顆星,登上了GitHub熱榜。簡直是中老年朋友的福音,8090的中英混雜黨,再也不用擔心被00後拼音黨擊敗了。
  • 「你連dbq都不知道?xswl」 00後的「黑話」你了解多少
    「火星文」,大家還能從字裡行間讀懂大概意思,如今到了00後的時代,他們的「黑話」還真的讓人有點難以理解了!  「你連dbq都不知道,xswl!」 和幾個好朋友在微信群裡聊天時,沙莎對一名不懂「dbq」的男生說。「dbq」是「對不起」的拼音首字母縮寫,同理,xswl表示「笑死我了」。  除此之外,「nss、xswl、pyq、cx、zqsg、走花路、糊了、基操勿6、連睡、擴列、nbcs……」這些被發明出來的固定用法,在一部分00後中已經成為非常常用的語言,網稱「黑話」。
  • 00後縮寫黑話翻譯器 中年網民終於能看懂年輕人的awsl
    90後中年人的記憶力和語言環境,畢竟不能和00後年輕人比啊。但90後中年人,熟練的掌握了技術手段,一款00後黑話翻譯插件,也就這樣誕生了。它的名字叫做:能不能好好說話,簡稱nbnhhsh。它可以直接把那些迷惑的縮寫翻譯成人話,甚至還可以作為網頁插件直接劃詞翻譯,在B站、微博、貼吧這些00後聚集的平臺都可以使用。而且,還在GitHub開源了,已獲得1200顆星,登上了GitHub熱榜。
  • 聽不懂的00後「黑話」盛行 是為「精準社交」?
    「nss、xswl、pyq、cx、zqsg、走花路、糊了、基操勿6、連睡、擴列、nbcs……」這些讓大多數人摸不著頭腦的「摩斯密碼」,實則是00後自成一派的語言體系,並被戲稱為00後的「黑話」——目的也很簡單,阻止另一批人破譯,特別是他們的父輩,從而進行「精準社交」。
  • 「00後縮寫黑話翻譯器」登上GitHub熱榜 終於能看懂awsl
    90後中年人的記憶力和語言環境,畢竟不能和00後年輕人比啊。但90後中年人,熟練的掌握了技術手段,一款00後黑話翻譯插件,也就這樣誕生了。它的名字叫做:能不能好好說話,簡稱nbnhhsh。它可以直接把那些迷惑的縮寫翻譯成人話,甚至還可以作為網頁插件直接劃詞翻譯,在B站、微博、貼吧這些00後聚集的平臺都可以使用。而且,還在GitHub開源了,已獲得1200顆星,登上了GitHub熱榜。簡直是中老年朋友的福音,8090的中英混雜黨,再也不用擔心被00後拼音黨擊敗了。
  • 讀不懂的00後網絡「黑話」其實有玄機
    類似「nss、xswl、連睡、擴列、nbcs、你幣沒了、233333」等近乎亂碼的「黑話」,讓外界摸不著頭腦,卻被很多年輕人津津樂道。其實,這些「黑話」與網絡語言的「初生代」類似,大多是日常語言的縮寫與變形。比如,很多人以前也不知道「886」。但現在多數人都明白,這是「拜拜了」的意思。類似的還有「52」(我愛)、「淚目」(眼睛流淚)、「7878」(去吧去吧)、「阿婆主」(UP主)。
  • 00後靠說「黑話」提高社交效率:dbq、xswl是何意?
    中國青年報10月30日消息,「你連dbq都不知道,xswl!」 和幾個好朋友在微信群裡聊天時,沙莎對一名不懂「dbq」的男生說。「dbq」是「對不起」的拼音首字母縮寫,同理,xswl表示「笑死我了」。除此之外,「nss、xswl、pyq、cx、zqsg、走花路、糊了、基操勿6、連睡、擴列、nbcs……」這些被發明出來的固定用法,在一部分00後中已經成為非常常用的語言,網稱「黑話」。「這些黑話可以成為一種辨別標準,有利於進行有差別的社交。不然我怎麼一下子就判斷出值不值得和你交朋友?」
  • 00後黑話指南:90後也不一定認出的字母縮寫,快進來科普下?
    不知大家最近有沒有發現,刷軟體或者聊天的時候突然冒出來了一堆看不懂的字母縮寫?還以為是什麼最近又熱門的網絡詞彙,自己沒跟上潮流?殊不知...這是00後最近熱起的最新交流方式?下面帶大家科普一些比較常見的00後黑話。
  • 網絡"黑話"你明白意思嗎? 00後靠它提高社交效率
    原標題:00後靠說「黑話」提高社交效率   「你連dbq都不知道,xswl!」 和幾個好朋友在微信群裡聊天時,沙莎對一名不懂「dbq」的男生說。「dbq」是「對不起」的拼音首字母縮寫,同理,xswl表示「笑死我了」。
  • 開源軟體之Lazarus:類Delphi編程00後黑話翻譯器,支持國產系統
    所以我們這裡說類Delphi編程,不是Delphi的IDE,但和Delphi一樣都是用Pascal語言,在類Delphi的IDE的軟體Lazarus裡實現做一個00後黑話翻譯器,而且是Windows和Linux跨平臺的軟體,支持我們國產作業系統下運行。
  • 看不懂這些00後黑話的人都老了
    而其中最大的阻礙,還得是00後的黑話。先得說明一下,並不是所有00後都在用黑話交流。黑話的使用者大多來自遊戲圈或飯圈,黑話的梗可能是出自某個遊戲,某個IP劇,或者某個文章。最近我潛心學習研究為各位準備了一本「00後黑話詞典」,以幫助各位能夠跟上青春的腳步,讀懂00後的內心。
  • 論文讀不懂不怪你英語差,濫用「黑話」的作者確實越來越多了
    圖片來源:Pexels看到「srds」、「yysy」這樣的網際網路「黑話」,你會不會一頭霧水,默默離開現場?其實,許多人讀論文的時候也會產生同樣的感受。一項研究指出,科學論文中的縮略語(acronym)變得越來越多了,這不僅對大眾和媒體理解科學構成了困難,也為年輕研究者和想要轉向新領域的研究者設置了不必要的障礙。
  • 00後的「黑話」你看得懂嗎?網絡上這些流行語你一定聽過!
    當年也很流行用數字表達語言,這些數字組合都是比較有年代感了,有些還蠻難看懂的。「886」就是「拜拜咯」,是結束聊天下線的道別用語,最近用的人好像也多了起來,大概又掀起了「復古懷舊」潮流?「8376」則是「別生氣咯」,「584」為「我發誓」,「1798」為「一起走吧,「5201314」就是現在也有許多人用於告白的「我愛你一生一世」。
  • 00後的縮寫文案,月薪5w的文案人都看不懂,nmsl是什麼鬼?
    萬萬沒想到趕上了火星文的我,還遇到了飯圈黑話。  為了不變成時代的眼淚,  下面讓我們走進飯圈的神秘世界!  活到老,學到老!  例句:我愛豆真是太好了555,rnb!!!!  【myss】  分析:「美顏盛世」的縮寫,用來誇愛豆顏值高。  例句:我家XX真的美顏盛世,簡直就是從漫畫裡走出來的男孩子!
  • 網際網路每多一個縮寫,就有一個年輕人偷偷報考老年大學
    每當網際網路上出現一點明星八卦,所有的社交網站就會被一堆怎麼都猜不透的縮寫血洗,本應該輕鬆不費腦子的吃瓜之路也變得異常艱辛。甚至因為這個原因,還有人專門創造了一個「明星縮寫查詢器」,方便不明真相的圈外群眾八卦。你也永遠無法理解,00後的黑話怎麼又升級到一個全新版本了。
  • 80後母親不懂00後女兒「飯圈用語」,無奈開始補課
    本文原創,所有權歸「好奇的萌娃控」,歡迎個人轉載分享隨著時間的推移,80後、90後的年輕人成為了生娃養娃的主力軍,與上一代父母不同,這一代父母大部分都有一定的學歷,是時尚有思想的父母,所以現在的父母以為自己跟孩子沒有代溝,無話不談,但是沒想到80後父母也慢慢聽不懂00後孩子說的話了
  • 學術論文為什麼要有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是學術論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學術傳承和學術倫理的載體,它不僅是作者嚴謹的學術精神的體現,而且是評價論文學術水平的一個重要依據,尊重參考文獻就是尊重前人的研究,尊重參考文獻,也體現了學術發展的脈絡。任何一篇論文的工作,都是建立在別人工作的基礎上,因此需要恰當引用別人的工作,以滿足學術規範。
  • 只有00後才能懂的字母縮寫,你能看懂幾個?
    然而萬萬沒想到在Windows還是一片大草原的時候就沉迷網絡無法自拔的阿咔現在居然跪在了「流行縮詞」這一關拼音縮詞被譽為2018年度流行縮寫詞NO.1例句:我居然還真寫這個題,MDZZ……可以再簡寫為:xsl例句:xswl,聽說00
  • 當代網際網路 py 縮寫讓我反覆去世
    不僅要面對gj 的tg ,還要 tg 一樣 pj 每一句 hh。  相信這是不少網友這兩年的網際網路衝浪體驗:  能在當代網際網路頑強存活的網友們,一定都擁有強大的內心。不僅要面對槓精的抬槓,還要像特工一樣破解每一句黑話。  我們在進入網絡社區的一瞬間,就加入了這場國家級的網際網路密碼破譯大賽。
  • 95後飯圈:從「用愛發電」到「隱形甲方」
    —— 亨利詹金斯:《文本盜獵者》 Z世代(95-00出生的一代)生活在飯圈巔峰期。高度發達的娛樂產業和傳播渠道,讓95後們得以充分表達自己對愛豆的態度。 黑話與鄙視鏈 飯圈有一套自己的話語體系,像現在流傳人間的「小狼狗」、「小奶狗」,最初就是誕生於飯圈描述愛豆屬性。更為專業和濃縮的黑話,比比皆是、與時俱進,完全可以出版一本《飯圈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