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告訴我們,絕對零度是無法達到的,然後由又告訴我們宇宙中還有一個最高的普朗克溫度,當然那更不可能達到了,既然現代宇宙中都不存在這樣的溫度,那麼這個溫度是這麼測量出來的呢?
中學就有溫度的準確定義:微觀粒子的運動在宏觀中的表現,粒子的運動速度越低,那麼它的溫度也就越低,因此絕對零度的定義就是當物質的微粒運動速度等於零時,溫度就達到了最低,也就是是絕對零度!
這個微觀粒子不運動的溫度是-273.15℃,也就是K氏溫標的0K,家裡的冰箱就能輕易達到零下十幾度,乾冰可以達到-78.5℃,液氮可以達到-196℃,但使用介質帶走熱量這種方式不可能無限下探,因為根據你無法通過有限次循環達到和介質一樣的溫度,而介質本身也不可能低於絕對零度!
因此絕對零度-273.15℃只是一個計算值,它不是通過測量得出的,而是根據科學的計算得到這個溫度,不過比較有趣的是,假設微觀粒子不運動這種方式還催生了一種新的製冷方式,也就是雷射都卜勒效應製冷,即利用雷射頻率的都卜勒效應來讓原子無限接近「停止」運動,以此來達到宇宙中最低的溫度,國際空間站的冷原子云實驗達到了宇宙中最低的溫度:-273.1499999999 ℃,但距離絕對零度仍然有一步之遙!
普朗克溫度的來歷
粒子停止運動就是最低溫度,那麼當粒子最高速度運動時就是最高溫度了,沒錯,物理世界就是這麼暴力!而這個速度的上限就是光速,普朗克溫度就是假設粒子在運動速度達到光速時的溫度,這個溫度為:
普朗克溫度的計算
什麼時候會達到這個條件呢?宇宙大爆炸前的奇點,當宇宙中所有物質都坍縮在一個奇點內時,運動速度達到了最高,所以這次事件發生在138.2億年前,我們同樣無法測量,當然也根本沒有這樣的工具可以測量。
太空中溫度很低嗎?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其實並能以這種方式來形容,我們上文說了,溫度的表現就是微觀粒子的運動造成的,太空中,也就是接近真空,每立方釐米可能原子的數量最多也就幾十個氫原子,太陽輻射可以讓它們的溫度升高很多,但它們卻難以表現成宏觀的溫度,因為總量太少了!
所以在大氣層距離地面大約80千米到500千米左右這一層的空間,有一個熱層,此處的大氣溫度因為受到太陽輻射中的高能粒子轟擊,溫度可達上千度,但因為其密度太低了,因為公認的太空是在100千米的卡門線以上,所以說太空的溫度這樣形容是不太合理的。
當然上文我們已經說明了宇宙中溫度最低的地方是國際空間站上的冷原子云實驗室,它達到了宇宙中最低的溫度:-273.1499999999 ℃,但這是人工實現的!而宇宙中真的存在一個最接近絕對零度的地方!
在半人馬座的方向上,距離地球5,000光年的一個回力棒星雲 ,經過天文學家的測量,它的溫度只有1K,也就是−272.15°C,只比絕對零度高出1K,回力棒星雲是從一顆恆星的核心逃逸的氣體形成的,由於其擴散速度高達164千米/秒,因此這是它溫度下降過快的原因。
1998年,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了回力棒星雲的詳細影像。認為這個星雲是正朝向行星狀星雲階段發展中的一顆恆星或恆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