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巧用數學方程思想和力學分析方法,解析期末綜合大題

2020-12-06 陳老師初中數理化

點擊右上角關注「良師益友談育兒」分享學習經驗,一起暢遊快樂的學習生活。

滑輪組是八年級物理的重要知識點,關於滑輪組的力學綜合題具有相當大的難度,也是物理考試的難點,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這類題型的解題思路,希望給大家的期末複習備考帶來幫助。

例題

如圖所示裝置,物體B是密度為5 ×10kg/m ,體積為2dm的金屬塊,它在水中勻速下沉時,通過滑輪組拉著重180N的物體A在水平面上勻速運動。當用一個水平向左的力F1拉物體A,使物體B在水中勻速上升(物體B未露出水面)時,拉力F1的功率P1,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η1;把物體把B換成密度是9 ×10 kg/m,體積是1.25dm的金屬快C後, 使物體C在水中勻速上升(物體C未露出水面),用另一個水平向左的力F2拉物體A, 拉力F2的功率P2,在3s內使物體B勻速上升0.9m,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η2 。已知:兩次拉力F1F2=10∶11。(不計繩重、滑輪組裝置的摩擦及水中的阻力,g取10N/kg。),求:

(1)η1 / η2的值

(2)物體A所受的摩擦力f1

(3)拉力F2的功率P2

1、當物體A不受水平向左拉力作用時

對物體B進行受力分析,在豎直方向上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G2、豎直向上的浮力F浮1和動滑輪的拉力F拉1。

根據物理受力平衡的條件:金屬塊B均速下沉,處於平衡狀態,則金屬塊B在豎直方向上受力和為零,即G2= F浮1+ F拉1。

根據重力和浮力的計算公式和題目中的條件:G2=ρ2gv2,F浮1=ρ水gV2,V2=dm,ρ2=5 ×10kg/m ,則金屬塊B的重力G2=100N,金屬塊B所受的浮力F浮1=20N。

根據結論:G2= F浮1+ F拉1,G2=100N,F浮1=20N,則F拉1=80N。

對動滑輪進行受力分析,在豎直方向上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G動、金屬塊對動滑輪的拉力F拉1和豎直向上的三股繩的拉力3F拉1』。

根據物理受力平衡的條件:動滑輪均速運動,處於平衡狀態,則動滑輪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和為零,即G動+ F拉1=3F拉1』。

對物體A進行受力分析,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右的動滑輪的拉力F拉1』和水平向左的滑動摩擦力f1。

根據物理受力平衡的條件:物體A勻速運動,處於平衡狀態,則物體A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和為零,即動滑輪對物體A的拉力F拉1』=f1。

根據結論:G動+ F拉1=3F拉1』, F拉1』=f1,F拉1=80N,則G動+80=3f1。

2、當物體A受力F1作用時

物體勻速上升與勻速下降的受力情況相同,則對物體B的受力分析與上一小題完全相同,得到的結論也一樣,不再贅述。

對物體A進行受力分析,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1、水平向右的摩擦力f1和拉力F拉1』。

根據物體受力平衡的條件:物體A勻速運動,處於平衡狀態,則物體A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和為零,即F1= f1+ F拉1』。

根據結論:F拉1』=f1,F1= f1+ F拉1』,則F1=2f1。

3、當物體A受力F2作用時

對金屬塊C進行受力分析,在豎直方向上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G3、豎直向上的浮力F浮2和動滑輪的拉力F拉2。

根據物理受力平衡的條件:金屬塊C均速上升,處於平衡狀態,則金屬塊C在豎直方向上受力和為零,即G3= F浮2+ F拉2。

根據重力和浮力的計算公式和題目中的條件:G3=ρ3gV3,F浮2=ρ水gV3,V3=1.25dm,ρ3=9 ×10 kg/m,則金屬塊C的重力G3=112.5N,金屬塊C所受的浮力F浮2=12.5N。

根據結論:G3= F浮2+ F拉2,G3=112.5N,F浮2=12.5N,則F拉2=100N。

對動滑輪進行受力分析,在豎直方向上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G動、金屬塊C對動滑輪的拉力F拉2和豎直向上的三股繩的拉力3F拉2』。

根據物理受力平衡的條件:動滑輪勻速運動,處於平衡狀態,則動滑輪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和為零,即G動+ F拉2=3F拉2』。

對物體A進行受力分析,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2、水平向右的摩擦力f1和拉力F拉2』。

根據物體受力平衡的條件:物體A勻速運動,處於平衡狀態,則物體A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和為零,即F2= f1+ F拉2』。

根據結論:G動+ F拉2=3F拉2』, F2= f1+ F拉2』, F拉2=100N,則G動=3(F2-f1)-100。

根據結論:G動+80=3f1,G動=3(F2-f1)-100,則F2=2f1+20/3。

根據題目中的條件和結論:F1=2f1,F2=2f1+20/3,F1F2=10∶11,則f1=100/3N,F1=200/3N,F2=220/3N。

根據結論:G動+80=3f1,f1=100/3N,則G動=20N。

根據速度的計算公式和題目中條件:v1=2v2,v2=s/t,s=0.9m,t=3s,則物體A的運速度v1=0.6m/s。

根據功率的計算公式和結論:P2=F2v1,F2=220/3N,v1=0.6m/s,則拉力F2的功率P2=44Pa。

根據機械效率的計算公式和結論:η1=F拉1/(F拉1+G動),η2=F拉2/(F拉2+G動),F拉1=80N,F拉2=100N,G動=20N,則η1/η2=24/25。

結語

關於滑輪組的力學綜合難題的解題思路:

單獨分析系統中各個組成部分的受力情況,利用平衡條件、力學計算公式得到各個力之間的數量關係;

利用題目中的條件計算各個力的大小,對於條件不足無法計算的力,先列出等式待定;

匯總前面得到的各個等式,利用數學解方程的思想求解各個未知物理量;

動滑輪的自重是計算滑輪組機械效率的關鍵,必須選定正確的有用功和總功,才能正確求解。

相關焦點

  • 歷屆期末考試,物理難題解析:巧用受力分析的方法解決力學綜合題
    力學綜合題是初中物理的重要題型,選定合適的受力分析對象是解決這類問題的關鍵,本文就例題詳細講解如何用受力分析的方法解決力學綜合難題的解題思路,希望能給大家的期末複習備考帶來幫助。1、物體B沉入容器底部把物體B、圓柱形容器和水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受力分析,在豎直方向上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物體B的重力G2、圓柱形容器和水的重力G3)、豎直向上的磅秤對圓柱形容器的支持力N。
  • 教你區分,八年級數學分式方程增根與無解,經典題常見題解析
    大家好,這是自主互動快樂課堂,今天我來整理一下八年級數學中關於分式方程以及分式方程的增根和無解的知識,還有列分式方程解決數學應用題。希望我的分享對你有所幫助。下面我來講一下什麼是分式方程,我們知道分母中含有未知數的方程叫分式方程,分式方程跟整式方程的區別在於整式方程中分母沒有未知數,而分式方程中分母含有未知數。以前我們學會解整式方程,那麼分式方程又如何解呢?我們想到了分數的基本性質,我們用類比的思想,把分式的兩邊同時乘以最簡公分母,把分式方程轉化為整式方程,然後解整式方程。
  • 一道八年級上冊期末數學考試壓軸題,幫你搞定八上所有難點
    一道八年級上冊期末數學壓軸題,幫你搞定八上所有難點!大家好,這裡是數學研討社。每天分享一點初中數學,希望對各位的數學學習有所幫助。也可以點擊關注,私信我們,獲取您所需要的數學乾貨。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一道八年級上冊期末考試壓軸題,上題:題幹:如圖1、一次函數y = - 2x + 2的圖像與y軸交於A點,與X軸交於B點,過點B作線段BC ⊥ AB且BC = AB , 直線AC交X軸於點D第一問:求
  • 八年級物理:期末複習難點,如何用替換法解決簡單機械力學綜合題
    簡單機械是初中物理的重要知識點,簡單機械的力學綜合題具有相當大的難度,是物理期末考試的難點,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這類題型的解題思路,希望能給大家的期末複習備考帶來幫助。例題邊長為0.1m質量均勻的正方體物體M,放在水平地面上對地面的壓強為5.0×10 Pa。
  • 2019-2020學年八年級數學上冊期末考試考點匯總
    八年級數學上冊期末考試考點匯總,教你輕鬆拿下數學嗨,大家好,這裡是尖子生數理化教育。馬上就期末考試了,很多家長都開始緊張起來了,有學生來信想要八年級數學期末考試相關的資料,這次課程我們就來為大家更新一下八年級上冊數學的考點,知道了考點才能明確考試目標,才能做期末考試試題。模擬試題我們將在下次課陸續給出相關的更新。
  • 八年級期末數學必備40考點及必刷百題整理
    在整理和分析了多套期末試卷後,整理出期末複習備考必備的40個考點。北師大八年級上冊數學包含了七個章節的內容:勾股定理,實數,平面直角坐標系,一次函數,二元一次方程組,數據的分析,平行線和三角形的證明勾股定理:(7個考點)考點1: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考點2:直角三角形考點3:面積問題考點4:摺疊問題考點5:最值問題考點6:實際應用考點7:幾何綜合實數(7個考點)考點1:實數的相關概念考點2:平方根、算術平方根和立方根考點
  • 重點學校六年級數學期末測試題,考查孩子的綜合能力,含試卷答案
    重點學校六年級數學期末測試題,考查孩子的綜合能力,含試卷答案再過幾周學校就要組織期末考試了,目前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已經學完了,現在學生需要多做一些期末專項卷和期末測試題,接下來老師來分享一套重點學校的六年級數學期末測試題
  • 【數學幫】期末必看!7-9年級重難點分析+思維導圖+解題指導!
    其中,幾何證明題及線段長度和角度的計算是難點。在中考中會以船的觸礁、樓高、影子問題出現一道大題。  四邊形中特殊四邊形的性質及判定定理很多,容易混淆,深刻理解這些性質和判定、理清它們之間的聯繫是解決證明和計算的基礎。  四邊形中題型多變,計算、證明都有一定難度。
  • 八年級物理和九年級物理哪個更難?採用什麼策略突破?
    作為一名中學物理老師,我曾經無數次告訴歷屆中學生,中學物理有兩大難點:八年級下冊的「力學」和九年級上冊的「電學」!《八年級下冊物理》主要包括力學中的以下知識點:重力、彈力、摩擦力、壓強、浮力、簡單機械、功、功率、機械能!從平時學生的測試統計分析來看,這些知識點中的最難點是「壓強和浮力」!其次是「簡單機械」,包括簡單機械中的「槓桿作圖」與「滑輪組問題」!八年級學生在學習這些內容時一定要加倍努力!勤思、多練、善總結!
  • 一年級數學上冊期末測試卷,試卷解析+經典例題分析,提前收藏!
    一年級數學期末考試,很多同學在這道題丟分了,看看你掌握了沒一年級數學期末測試卷,試卷解析+經典例題分析,提前給孩子收藏!這是北師大版的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期末考試的卷子。該卷難易適中,趣味性強,難點突出。班級54名學生,僅有9名拿了滿分。
  • 高考數學解題思想:函數與方程思想
    高考數學解題思想:函數與方程思想 2012-09-11 14:49 來源:新浪博客 作者:李廣學
  • 2019年八年級數學期末複習專題,學好三角形只需會做這些題
    八年級上冊數學包含三角形、全等三角形、軸對稱整式乘除與因式分解和分式方程,對於三角形這章來說,這份試卷包含了所有的考點。1題根據三角形三邊的關係進行判斷,三角形的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2題根據三角形等底等高面積相等進行解答,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三角形的高。
  • 八年級數學期末想考高分?這幾道題你須了如指掌
    數學浩瀚無邊,但初中數學劃定了考試範圍;八年級數學的考試範圍就更窄了,所以就這次期末考試而言,想要考高分,這幾個題型必須了如指掌。全等三角形在八年級數學中佔據半壁江山,所以關於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是必考知識點。
  • 初中數學,七年級,期末考試填空題分析與講解
    七年級上數學期末考試試題分析(填空題篇)以下是一份七年級上數學期末考試卷的填空題,給大家結合題目來講解,了解期末考查的重點和易錯點在哪,前面幾道題難度較低,後幾道題有難度,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具體的題目。1.﹣|﹣5|的相反數為   .
  • 八年級數學上的「特困生」,期末複習重視這些題型,學習事半功倍
    隨著八年級期末考試時間的確定,很多家長及學生都把期末複習提上日程。但對於基礎偏弱的學生,如何讓複習更高效?我想最好的辦法莫過於集中精力去攻克一些高頻考點及考題。計算是八年級上冊數學的必考題型,並且所佔分值比較高。
  • 2018年八年級物理期末考試真題卷,包括標準答案!
    這是一份剛剛考過的八年級物理期末考試真題,全國各地所實行的九年義務教育制度分為兩種,一種是五四制,一種是六三制,本份試卷的所在地實行的是五四制,也就是說五年小學,四年初中。所以,看到試卷雖然是初三物理試題,但是考查的物理知識點卻是六三制地區的初二物理。
  • 物理老師:練透《八年級上期末物理易錯題100道》,考試遇原題
    最近期末考試即將來臨,我們一定要做好對應的期末考試的準備,對於八年級上的物理這一門學科,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除了要去積累其基本的概念公式定理的,還要一定要養成物理的思維。因此在考前首先將基本的概念複習到位是必不可少的,因為這些內容是我們題型的變化的來源。
  • 2019年人教版八年級數學期末模擬試卷,中考難度,考點全面
    最近,八年級數學期末考試怎麼考成了不少學生及家長關注的焦點。針對不少學生考前不知道如何複習,或者缺乏考試信心;特分享一份期末模擬試卷,考前可以做做,緩解緊張。8題考查三角形中位線性質及30度所對的直角邊是斜邊的一半。9題根據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得BE=AE,再用等量代換思想可求三角形周長;10題屬於多結論問題,解題關鍵是抓住圖形得全等三角形。11題考查科學記數法,需要注意指數n為負數;12題分式有意義及分母不為零,即可轉化為不等式求解。
  • 八年級期末考試,物理力學難題解析,浮力與簡單機械的綜合應用題
    浮力與簡單機械的力學綜合題是中考物理的難點,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這類題型的解題思路,在複習迎考的最後階段,希望能給考生們帶來幫助。對物體A進行受力分析,在豎直方向上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G和豎直向上的浮力F浮、繩的拉力F拉1。根據物體受力平衡的條件:物體A在豎直方向上受力和為零,即G=F浮+ F拉1。根據結論:G=F浮+ F拉1,F浮=225N,G=750N,則F拉1=G-F浮=525N。
  • 七年級數學,整理的一份考試題型和考點分布情況,請認真備考期末
    又到期末考試了,雖然各個地區的考試和教材版本不大一樣,但是我們還是以人教版,七年級期末重要考點為基礎,來梳理一下我們在期末考試中,應該掌握哪些內容?七年級上,四章的學習中,前兩章:有理數(15-20)、整式的加減法(20—25),對照之前的期中備考大家可以自行去強化訓練;後兩章:一元一次方程(30—40)、幾何圖形初步,一元一次方程的內容,也是特別重要的考點,用好表格這個工具可以幫助提升學生的解題效能;今天我們就專門根據這張一線總結的第四章的考察內容,作為我們今天的核心來進行一次性的總結和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