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聲波對人體的危害,身邊隱型殺手

2021-02-23 聆聽在線

科學的發展,讓次聲波越來越多的應用到預報自然災害、醫療、軍事當中。很多人可能沒有聽說過次聲波這個詞,什麼是次聲波呢?次聲波又對人體有什麼危害呢?


一般地說,咱們人耳所能聽見的聲波頻率大約在20-20000Hz,這樣的聲波叫可聽聲波;超過20000Hz的聲波,叫超聲波;而低於20Hz的聲波,就叫次聲波。所以,次聲波是一種人耳聽不見,而又確實存在的聲波。人耳能聽到蜜蜂飛行的聲音,卻聽不到蝴蝶飛行的聲音,就是因為蝴蝶的聲音頻率低。蝙蝠夜間飛行也不是靠眼睛,而是靠自身發出的聲波,遇到障礙物時產生共振而讓蝙蝠折返方向,這種聲波我們是聽不到的。

次聲波雖然我們聽不到、看不見,但在我們生活的環境裡卻無處不在。大到核爆炸、火箭發射、地震.小到粉碎機、運輸機、高音喇叭等設備的操作,都可以產生次聲波。對這種聲波,我們人體的各個器官可以有明顯的感覺,醫學研究證明,由於人體的脈衝作用,人體內的各個器官本身都有自己較低的固有頻率。比如人軀體的固有頻率為7-12赫,頭部的固有頻率為8-12赫,腹部內臟固有頻率大約為4-6赫。這些人體本身所固有的頻率,正好在次聲波的頻帶範圍內,一旦大功率的次聲波作用於人體,這些器官固有頻率就會和外界次聲波產生共振,從而使人感到各種不適。


次聲波的特性是頻率低,波長較長,滲透性較強,次聲波本身的能量並不大,主要是和周圍物體發生共振後會放出相當大的能量。次聲能量之大,廣為人知的是1883年8月,南蘇門答臘島和爪哇島之間的克拉卡託火山爆發,產生的次聲波繞了地球三圈,全長有十多萬公裡,歷時108個小時。而1961年,蘇聯在北極圈內新地島進行核試驗激起的次聲波繞地球轉了5圈。我們平日接觸的聲波,即使有幾千赫茲,一張小小的紙片即能阻擋,而同樣強度的的次聲波鋼筋水泥也無法阻擋,次聲波的威力可見一斑。


次聲波對人的影響有哪些?次聲波能影響到人的神經系統正常的生理功能,危害人的身體健康,人體受到一定能量的次聲影響輕者可以出現情緒低落、頭暈、噁心、失眠、身體失衡,現代科學認為人之所以會出現暈車、暈船等不適,跟次聲也有一定的關係。嚴重的次聲可以引起耳聾、昏迷,甚至心、腦、肺器官的嚴重損傷,如果次聲波的頻率和人腦節律相近,產生共振,就能刺激大腦產生不安、恐懼、暈厥失控。和五臟六腑震蕩節律相近,產生共振,即可引起血管爆裂,導致死亡。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對次聲波應該都沒有什麼概念,而次聲波又的的確確或大或小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如何避免次聲波對我們造成的傷害呢?因為次聲波的危害主要來源於共振後的放大效應,所以,加強科學管理,改良設備結構、增設消音設施防止共鳴的產生就尤為重要。


次聲波對人類的危害越來越多的受到人類的重視,許多國家已經把次聲波明確列為公害之一。科學家也正不斷地探索研究控制次聲波對人類的危害,併合理利用次聲造福我們的生活。

歡迎關注「中國聆聽在線」,歡迎轉發,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無形的神秘「殺手」——次聲波
    然而,頻率低於耳所能聽到的次聲波卻能使人體毫無覺察地受到傷害。    古今中外次聲波傷人的事件屢見不鮮。早在1890年,一艘「馬爾波羅」號帆船,在從紐西蘭馳往英國的途中突然遇到由風暴引起的次聲波,導致全體船員喪生。
  • 論大功率次聲波的危害
    而大功率的次聲波危害極大,作用時間短就可使人出現各種急性症狀,而國家尚未對次聲波進行立法。大功率次聲波其器官性攻擊就不用說了,神經性攻擊會使目標產生長達十幾年甚至一生的抑鬱症,上世紀聽過混入次聲波的禁曲後很多人相繼自殺,這是因為大功率次聲波僅僅在幾分鐘甚至幾十秒就會另目標永久性聽力損失或永久性耳鳴,並帶有永久性精神抑鬱的可能,被攻擊者會終日惶恐不安必須有人陪伴,這是抑鬱症的表現而可怕的是,僅僅幾十秒就會使人這樣。
  • 地震的腳步聲——次聲波
    地震的「腳步」聲——次聲波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通過多年觀測研究,找到了地震以及各種重大自然事件(如火山爆發、隕石墜落、海嘯)的「腳步」聲——次聲波。次聲波,是指頻率低於20Hz,人耳無法直接聽見的聲波。
  • 「初中物理一百問」可怕的次聲波和聰明的超聲波
    關注樂學一百 第一時間為您送達中小學教育 | 家庭教育 | 學習資料 | 免費課程可怕的次聲波1890年,一艘名叫「馬爾波羅」號的帆船滿載貨物從紐西蘭啟航開往英國,卻神秘失蹤。經過科學家們的探究,終於發現這個罪魁禍首——次聲波。《聲音到底是什麼》中我們說到,人類可以聽到的聲音頻率範圍是20Hz到20000Hz。而次聲波是低於20Hz的物體振動發出的聲波,人類無法聽到,可是次聲波卻和人身體內臟的固有頻率非常接近,它能在穿過人類的身體時讓內臟發生劇烈振動,輕則讓人噁心不安,重則震裂內臟讓人斃命。而自然界的次聲波可以產生於海上風暴。
  • 人類可以聽到次聲波和超聲波,會有什麼驚人的發展
    知道次聲波為什麼對人有危害嗎?不是說人類聽不見嗎?對的,人類聽不到次聲波,但不代表它不對人產生影響。目前認為次聲波是通過共振來影響人類的。就好比上面讓你捂著耳朵,聽聽你的頭顱的振動。假如你的大腦神經系統的振動小於20hz,那麼發出的就是次聲波。如果此刻正好外界有一個和此頻率相同的次聲波,就會和神經系統共振,從而導致你死亡或者出現暈厥之類的事情。
  • 對人體有什麼危害?
    PM2.5又稱氣溶膠PM2.5,氣溶膠指的是大氣中超細的懸浮顆粒,PM2.5則是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是以往被忽視的致命「殺手」。     然而,這種「粗」的顆粒並不是對人體危害最大的,粒徑小於2.5微米(即PM2.5)的「可入肺顆粒」,才對人體有致命危害。心臟病、動脈硬化:PM2.5顆粒極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PM2.5濃度越高,灰霾天氣越多,發病率就越高,抵抗力下降。據美國心臟協會估計,僅在美國,被PM2.5顆粒汙染的空氣就導致每年約60,000人死亡。
  • 汶川地震十周年紀念——捕捉地震中的次聲波
    多次自然災害事件的記錄以及研究表明,次聲波與許多自然災害存在著密切的關聯性。「次聲波存在於地震孕育早期、爆發、餘震的全過程,是與地震直接關聯的物理波,可建立次聲波和地震的某種相關關係,怎麼建立這種關係就值得我們研究了。」基於多年的次聲波探測分析,中科院噪聲與振動重點實驗室楊亦春研究員認為,次聲波有望為人們科學認識地震提供一份晴雨表。
  • 提醒 雷射筆1秒射穿氣球 玩具手雷5秒爆炸 孩子身邊的隱形殺手還有多少
    【提醒】玩具超0.4毫瓦趕緊停用  國家標準將雷射筆按照危害程度由低到高依次分為:1類、1M類、2類、2M類、3R類、3B類、4類,其中玩具中的雷射器應滿足1類雷射輻射功率限值要求,即不高於0.4毫瓦。但記者在網上出售的雷射筆頁面看到,絕大部分商品介紹裡並沒有說明功率大小。
  • 次聲波、可聞聲波和超聲波的區別?
    頻率小於20Hz(赫茲)的聲波叫做次聲波。
  • 變電站竟然會危害人體健康!?
    面對身邊的供電設施,你是否也有這樣的困惑:建在居民小區附近的變電站,到底存不存在電磁輻射?會不會危害人體健康?近日,信網(0532--80889431)從國家電網青島供電公司了解到個別市民擔心變電站會產生電磁輻射,對身體健康造成危害,這其實是認識的誤區。
  • 科學實驗揭示大象交流的方式,竟然是用一種對人體傷害極大的聲波
    於是生物學家拿來精密聲波儀器進行測量,終於發現這種震動是一種頻率非常低的次聲波,只有14到20赫茲,一般我們把低於20赫茲的聲波稱為次聲波,它的特點就是穿透力很強,傳播距離非常遠。次聲波經常在海上會產生,風和海浪的摩擦容易產生次聲波,經常不是有報導海上幽靈船嗎,船上所有設施都完好無損,但唯獨沒有船員,這就是次聲波的危害,它可以穿透人體造成極大痛苦,船員忍無可忍紛紛跳海。
  • 它作為隱蔽殺手,對人體的危害之深不容小覷,你家的廚房可能就有
    黴菌作為隱蔽殺手,對人體的危害之深不容小覷,長期待在受黴菌汙染的室內環境中,黴菌會釋放大量易揮發mVOCs(揮發性有機物),這些氣體會嚴重危害我們的健康。如果不及時清除,黴菌上的孢子還能隨著空氣流動,在潮溼的表面迅速繁殖。
  • 室內養花危害健康的「隱形殺手」原來是它!
    室內養花危害健康的「隱形殺手」原來是它! 但是我們也不要忽視了 室內養花過程中危害健康的「隱形殺手」,
  • 《三體》狂想曲:次聲波氫彈攻擊警報後的四秒鐘到底發生了什麼?
    當然,根據飛船的設置,飛船遭受毀滅性攻擊後,飛船上的所有記錄和行情日誌都將自動發送回地球,但由於次聲波氫彈強烈的衝擊波,飛船上的通信系統和部分攝像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壞。後來經「藍色空間」號上關一帆的維修,這段珍貴的完整版視頻才得以流傳下來。根據褚巖上校的提議,後來這段珍貴的全息影像視頻被永遠封存於銀河系人類6個世界的歷史檔案博物館中。
  • 5G電磁輻射對人體有危害嗎?
    5G電磁輻射對人體有危害嗎? PingWest品玩 發表於 2020-06-28 19:49:45 在正式開啟今天的話題之前,我先來拋出最近發生在身邊的兩個小故事。
  • 霧霾對人體有哪些危害 霧霾對人體的五大危害
    都在說霧霾能對人體造成危害,這到底是真的還是謠言呢?這次小編可以肯定告訴,是真的,霧霾對我們的危害可不是一點點。在霧霾天氣最好不要外出,這不是危言聳聽,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些霧霾對人體有哪些危害?
  • 車主養車(29)謹防空調殺手 假冷媒危害大!
    假冷媒危害大!車主養車(29)謹防空調殺手 假冷媒危害大!車主養車(29)謹防空調殺手 假冷媒危害大!假冷媒危害大!假冷媒危害大!
  • 室內多少PPM二氧化碳濃度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談到空氣品質,大家很容易把關注點集中在PM2.5上,但實際上,過量的二氧化碳也是空氣中的隱形「殺手」。對於這個說法,很多消費者可能會吃驚,有人呼吸的環境,不是就一定有二氧化碳嗎?它怎麼會成為空氣毒瘤並傷害人體健康呢?
  • 科學家通過次聲波發現襲擊俄羅斯隕石準確數據
    當該事件漸漸淡出人們視線的時候,科學家通過對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次聲波傳感器(infrasound sensors)記錄的數據進行分析,得出了這次隕石襲擊各方面的準確數據。最大的收穫來自於「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組織」所部屬的次聲波傳感器網絡,該網絡的目的是監控世界範圍內的核爆炸。次聲波是一類頻率非常低的聲波,只有大象等少數動物才能夠聽到。當隕石進入地球大氣層的時候,就會激起次聲波的漣漪,並沿著大氣層向全球擴散,通過分析次聲波傳感器的記錄,就可以判斷隕石在大氣中的飛行時間、來襲方向以及釋放能量的情況。
  • 高熱與發燒是有區別的,其護理方法也有不同,對人體的危害要知道
    01高熱與發燒的區別,對人體的危害有哪些呢,需要了解1、發熱的分類2、高熱帶來的危害:引發脫水症首先,引發脫水症與酸鹼平衡紊亂:高熱反覆或持續發作的話,極有可能會引發脫水的發生。因為人體在服用退燒藥的同時,身體的汗液會帶走大量的水分,從而引發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