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動物的交流靠吼叫,比如最典型的就是狼嚎,那對著月光嗥叫的聲音真是讓人毛骨悚然。但對於大象這種大型高智商生物來說,一般不是靠大喊大叫來交流,我們在紀錄片裡聽到大象的嘶吼,都是它們處於危險時發出的。那它們靠什麼交流呢?
如果仔細觀察一個象群,領頭的大象有時會突然停下腳步,領頭的大象腳步會挪動幾下,好像感覺到了什麼,然後整個象群會跟著首領朝另外一個方向行進。但整個周圍靜悄悄的並沒有什麼危險跡象,是什麼讓大象做出行走路線的變化呢?
最近生物學家在觀 察大象活動時,偶然感覺到在大象周圍有一種輕微的顫動感覺,這種顫動似乎是碩大的管風琴發出的超低音,又類似我們聽到的從高空傳來的悶雷聲,但當時卻是晴空萬裡,那只有一種可能,這種震動是大象發出的。於是生物學家拿來精密聲波儀器進行測量,終於發現這種震動是一種頻率非常低的次聲波,只有14到20赫茲,一般我們把低於20赫茲的聲波稱為次聲波,它的特點就是穿透力很強,傳播距離非常遠。次聲波經常在海上會產生,風和海浪的摩擦容易產生次聲波,經常不是有報導海上幽靈船嗎,船上所有設施都完好無損,但唯獨沒有船員,這就是次聲波的危害,它可以穿透人體造成極大痛苦,船員忍無可忍紛紛跳海。
前面講的領頭大象,它的腳掌就是一個精密聲波接收和發射器,十幾公裡外的大象發出的訊息通過大地傳播到達領頭象腳下,而領頭象又通過跺腳這麼一個簡單的動作,告訴所有象群哪裡有危險,轉移行進路線。不得不說,這是一種非常先進的通訊方式,比我們人類的手機還要高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