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傷害程度與電流途徑的關係
電流通過人體的任何部位,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其中以心臟的傷害為最重。因此凡是導致電流能夠通過心臟的途徑都是最危險的途徑。如,一隻手到另一隻手、從手到下肢、從頭到手、從頭至下肢等等。
電流通過中樞神經、如腦、脊柱等,會引起中樞神經強烈失調而死亡。
電流通過頭部,會使人立即昏迷。過大的電流還會對腦產生嚴重損害,使人不醒而死亡。
電流通過脊髓,可能導致半肢癱瘓。
電流從一隻腳到另一隻腳,或者僅下肢流過的途徑是危險性最小的途徑,但也可能因此而摔倒,致使全身通過電流,或從高處跌落,造成二次傷害。
二、傷害程度與電流種類的關係
電流的種類不同,對人體傷害程度也不一樣,雖然直流電流、高頻電流、衝擊電流和靜電電荷對人體都有傷害,但工頻電流較其他種類的電流對人體傷害為重。
直流最小感知電流成年男性約為5.2毫安,女性約為3.5毫安,可能引起心室顫動的電流,在通電時間0.03秒時約為1300毫安,三秒時約為500毫安。
在高頻電流情況下,人體能夠耐受更大的電流,頻率在20千赫以上的交流電對人體的危害,比工頻電流顯著減少,醫學上甚至應用他給病人進行物理治療,當交流電的頻率超過五百千赫時,除電壓較高,(6-10千伏)功率較大的設備尚能使人電擊致命外,一般只能引起電灼傷或電磁場傷害。
雷電和靜電只能產生衝擊電流,在雷電衝擊的情況下,人體能夠耐受很大的電流,前蘇聯科學家動力研究所曾用牛進行過接觸電勢的實驗,他們將脈衝電壓施加與牛的前蹄和後蹄來模擬跨步電壓,當脈衝電壓幅值為0.6至30千伏時,對牛的內部機體沒有任何傷害,對人的脈衝危險值還沒有過詳細的分析和實驗研究,但是,衝擊電流能人引起強烈的肌肉收縮,導致跌倒或高處墜落等二次事故的發生,通常認為衝擊電流引起心室顫動的界限是27瓦秒。
三、傷害程度與施加電壓高低的關係。
當人體電阻一定時,電壓越高,通過人體的電流就越大,危險性也越大,但實際上,通過人體電流的大小並不與作用於人體的電壓成正比,這是因為隨著電壓的增高,人體表皮角質層有類似介質擊穿的現象發生,使人體電阻急劇下降,電流迅速增大,致使電擊傷害更為嚴重。
工頻220伏電流通過心臟,可引起心室顫動和影響呼吸中樞。電壓在1000伏以上的電流先引起呼吸中樞麻痺,呼吸停止,以後再造成心臟停止。更高的電壓還可能引起心肌纖維透明性病變,甚至引起心肌顯微裂斷、凝固變性。
四、傷害程度與人體狀況的關係。
人體的健康狀況與精神狀態正常與否是決定人體電擊傷害程度的一個重要內因。
一個身體健康精力旺盛的人,要比一個患有疾病(如感冒、發燒、肝炎、肺結核、心臟病等)身體虛弱的人處電傷害為輕;一個精神正常的人要比一個精神病患者、酗酒或精神委靡的人為輕:一個皮膚乾燥的人,要比一個出汗或滿身沾水的人為輕;成年人比兒童為輕;男同志比女同志為輕。
十分有趣的是,觸電傷害程度甚至還與體重有關,體重越大,肌肉越發達,其擺脫電流也越大。因此比起枯乾瘦小者觸電傷害為輕。
再說一個有趣的事情,為什麼鳥落在高壓線上不會觸電呢?
站在高壓線上的小鳥,是站在同一根電線上的,電線的電阻沒有小鳥兩腿之間的電阻大,電線會把小鳥短接,在小鳥的兩隻腳之間不會有電壓存在,也就不會有電流從它身上通過,所以小鳥不會觸電。不過,如果鳥兒的身體同時接觸到兩根電線,或者站在電線上的鳥在不絕緣的電桿或架上磨嘴巴,就會有電流從鳥兒身上流過,使它觸電身亡。正因為如此,人們在高壓輸電線電桿上固定電線的鐵架與電線之間,總是隔著一個長長的絕緣瓷瓶,它既可起到保護鳥類免遭觸電的作用,又可避免由於鳥類觸電而發生的停電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