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流和電壓哪個決定對人的傷害

2021-02-24 電工之家


電工之家:www.dgzj.com

關注電工之家官方微信公眾號「電工之家」,收穫更多經驗知識。

電流傷人。人體流過超過自身的耐受電流就會產生觸電,隨著電流增大由發麻抽搐到死亡。電流等於電壓除以電阻。人體有一定的電阻。當電壓小於一定值時(24V)流過人體的電流很小察覺不到。
觸電傷亡,起作用的就是電流。醫學實驗證明:有20個毫安(千分之一安培,稱為一毫安培,簡稱毫安)的電流流過人體,人就會有強烈的電擊感。如果電流增加到50毫安,人就會肌肉痙攣、跌倒(無法自行擺脫電源)。當100毫安電流流過人體,會造成組織損傷,人會迅速死亡!

可是,有人會疑惑:汽車電瓶都能提供幾十安、上百安的電流,人…摸上去根本沒感覺,怎麼解釋?這個現象的核心是一個電工的基本定律-【歐姆定律】決定的!歐姆定律告訴我們:電路中電流的大小,是由電壓和電阻決定的。即:電流等於電壓除以電阻。由此可見:迴路中的電阻不變,電壓越高,流過的電流就越大。同樣道理:如果電壓不變,則電阻越大,電流就越小。我測量過很多人兩手間的電阻,一般都在一千歐姆到十幾千歐姆之間(皮膚細嫩的年青年電阻小,而皮膚乾燥、角質層厚的老年人電阻大)大多數都在兩千歐姆左右。

以人體2000歐為例:如果我們摸到24伏電瓶的正負兩極,則流過的電流為:24除以2000等於0.012安(12毫安)當然沒什麼感覺了。如果把電壓換成220伏的市電,則電流就是220伏除以2000歐姆,等於0.11安(即110毫安),足以致人死亡的強度了。何況:人觸電之後,表皮的角質層會在瞬間被破壞,人體的電阻會降低到百十歐姆,所以,就更加危險了!如果人體碰到配電線路的高壓側,(一般是10千伏即10400伏)會瞬間被巨大的電流燒焦,幾乎沒有生還的可能。所以,我們一要注意用電安全,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相關焦點

  • 電流對人體的傷害2
    二、傷害程度與電流種類的關係電流的種類不同,對人體傷害程度也不一樣,雖然直流電流、高頻電流、衝擊電流和靜電電荷對人體都有傷害,但工頻電流較其他種類的電流對人體傷害為重。直流最小感知電流成年男性約為5.2毫安,女性約為3.5毫安,可能引起心室顫動的電流,在通電時間0.03秒時約為1300毫安,三秒時約為500毫安。
  • 到底是電壓傷人,還是電流傷人?
    這個問題咱們兩年前討論過,當時咱們的說的是:電壓只是一個外部現象,真正的始作俑者是電流。最近,小編突然發現這個結論是錯誤的。其實電壓和電流都傷人,不存在哪個傷害更大的說法,它們同時存在,不能將它們獨立分開。
  • 對相電壓、線電壓、相電流、線電流的理解分析
    高中畢業後這四個鬼也被漸漸遺忘了……直到工作後,第一次接觸到相電壓、線電壓、相電流、線電流時,「魑魅魍魎」嗖的一聲從記憶深處竄了出來,當年的1萬點傷害又回來了,不信的話下面的語文試題你們感受下,如圖1。
  • 電到人的是電流還是電壓?
    電到人的,看起來是電壓,實際不是,本質還是通過人體的電流。如果把電比喻成一把用來殺人的小刀,電壓好比小刀的鋒利程度,而電流好比捅入人體的深度,也許小刀越鋒利越容易捅入人體,但是真正致命的還是小刀捅入口形成的傷口和深入。
  • 電壓與電流的關係
    ,它跟環境和人的體質有一定的關係。下面再說說觸電致人死亡的問題,一般對於普通人平常能接觸的用電來說,可分為交流電,直流電,靜電,感應電,讓人感覺有沒有電主要取決於電壓,能不能造成危險或致人死亡則取決於電流,而且必須是二者同時作用於人體才能產生危險,將二者分離開單獨討論都是不科學的,至於能致人死亡的電壓和電流的數值,並沒有一個絕對值,如果從36伏電壓往上開始算的話,電流的值應該是往下遞減的,比如拿220伏來說,根據不同的人,幾毫安到十幾毫安即可對人造成損害
  • 問答| 電流的殺傷力是靠電壓還是電流強度?
    準確一點來說,觸電的人所受到的傷害,其實是源自於電流與電壓的雙重傷害。電流對人體的傷害主要是體現在對人體的生理機制的破壞,因於人體內賴以生存的生物電電位受到了外來電流的衝擊,因此觸電的時候,人體首當其衝所受到的傷害就是電流對神經系統以及心臟跳動的影響,在短時間內將會導致人體的心臟停止跳動,並最終導致人體的各器官功能被損壞。
  • 電流對人體的傷害1
    要了解電對人體的傷害,首先要了解電流對人體作用的機理。電流按其流動方向,分為直流電與交流電。直流又分為穩恆電流和具有交流成分的直流(即脈動直流)。方向和大小都不變的直流稱為穩恆電流;大小改變而方向不變的直流稱具有交流成分的直流電。總之,只要方向不變的電流都稱為直流電。
  • 電流和電壓成什麼比 電流和電壓什麼關係
    在初中物理知識的學習中,電流和電壓是必學的知識點之一。由此可知,掌握電流和電壓的知識是很重要的。實際上,電流和電壓是有關係的。那麼,電流和電壓是什麼關係?成什麼比呢?一起來看看吧!
  • 電壓互感器和電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
    為了測量高電壓和大電流交流電路內的電量,通常用電壓互感器和電流互感器,將高電壓變換成低電壓,將大電流變換成小電流,並配備適當的表計,利用互感器的變比關係來進行測量。如高壓電力系統中的電流、電壓、功率、頻率和電能計量等都是藉助互感器來測得的。
  • 如何測量電流電壓_測量電流和電壓的注意事項
    打開APP 如何測量電流電壓_測量電流和電壓的注意事項 發表於 2019-09-11 10:42:05   如何測量電流電壓   一、電流的大小用電流表測量,測量流程如下:   1、電流表要與被測用電器串聯。
  • 電流,電壓,電阻,電容和電感
    但是由於這個定義太過於抽象,一些想像力不是很好的學生可能無法清楚地理解;下面以水流做比喻,假設我們把正電荷或者負電荷(如電子)放大到水分子那麼大,那麼當有誰從水管裡流過時,此時就形成了電流;但是實際情況下沒那麼誇張,電子在導線中的流動速度是以光速進行的!***電壓***
  • 電死人的到底是電壓還是電流
    感知電流就是人能感覺到的電流,成年男性平均感知電流為1.1mA,最小為0.5mA,成年女性約為0.7mA。2. 擺脫電流是指手握住帶電體,能夠自己擺脫的最小電流。一般成年男性平均擺脫電流為16mA,成年女性平均擺脫電流為10.5mA。3.
  • 安全電流、安全電壓是多少
    安全電流、安全電壓是如何規定的呢?
  • 為何美國的標準電壓是110V,而中國的標準電壓是220V?哪個更好?
    為何美國的標準電壓是110V,而中國的標準電壓是220V?哪個更好?經常到國外的朋友們肯定會隨身攜帶幾個好用的小東西,能夠方便自己到別的國家能夠正常使用自己的一些物品,電壓轉換器就是其中一個,很多去過美國的朋友應該知道美國的標準電壓是110V,而我們國內的標準電壓是220V,為什麼會有不同呢?哪個更好?
  • 人中電身亡,究竟是電壓電死人還是電流電死人?
    回歸正題,關於觸電傷亡是因為高電壓的原因還是因為高電流的原因,很多人可能會下意識地以為是高電壓導致的,但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很多人不太理解人觸電的原理是什麼,人一旦發生觸電,人體的生理機制就會被破壞無法正常工作,這裡面真正的兇手並不是電壓而是電流,正是因為持續的高電流作用於人體,導致人體器官功能被破壞,才會出現觸電身亡的事情。
  • 電壓和電流的參考方向
    電壓和電流的參考方向 電流、電壓是電路分析的基本物理量,在分析電路時,必須首先制定電流和電壓的參考方向,才能進行分析和計算。
  • 電力科普 | 電壓和電流哪個才是觸電的真正兇手?
    觸摸到高電壓的東西,電就對人體造成傷害,輕度觸電、灼傷,嚴重的甚至會造成傷亡。那麼人觸電傷亡,到底是因為電流還是因為電壓,亦或者是電阻?人體觸電發生事故,是因為電流對人體的生理機製造成破壞,不能正常工作了,最後導致人發生危險。而對人體的危害程度,主要取決於通過人體電流的大小和通電時間長短。電流強度越大,致命危險越大;持續時間越長,死亡的可能性越大。
  • 電流驅動電流檢測電路詳解,如何使用分流電壓作為輸入電壓,
    在此介紹的基於運放的電流檢測電路並不新鮮,它的應用已有些時日,但很少有關於電路本身的討論。在相關應用中它被非正式地命名為「電流驅動」電路,所以我們現在也這樣說。讓我們首先探究其基本概念,它是一個運算放大器和MOSFET電流源(注意,如果您不介意基極電流會導致1%左右的誤差,也可以使用雙極電晶體)。圖1A顯示了一個基本的運算放大器電流源電路。
  • 三極體各電極電壓與電流的關係
    給三極體各電極加上適當的直流電壓後,各電極才有直流電流。三極體基極電壓用UB表示,UC是集電極電壓,UE是發射極電壓。   圖1-69所示是NPN型三極體各電極電壓和電流示意圖。改變電阻R1或R2的阻值大小,可以改變三極體基極電壓的大小。   直流電壓+V產生的電流經R1送入三極體VT1基極,另一部分電流經R2到地。電阻R1中的電流為I1,R2中的電流為I2,I1=I2+IB。   三極體VT1基極電壓大小與電阻R1和R2的阻值大小有關,而VT1基極電流大小與基極電壓相關。
  • 電路基礎知識——電流和電壓
    電流和電壓:一、電路如圖1——1a所示,用開關和導線將乾電池和小燈泡連接起來,只要合上開關,有電流流過,小燈泡就會亮起來。與此相似,將電風扇接上電源,只要合上開關,有電流流過,電風扇就會轉起來(圖1——1b)。像這樣電流流通的路徑稱為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