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太陽能電池板「背靠背」的夜間用溫差發電的新型發電機裝置出爐

2020-12-05 鹹魚de巴de

據外媒報導,太陽能電池板雖然環保高效,但其主要缺點是只能在白天發電,因此人們在使用的時候需要儲存多餘的能源以供夜晚使用。不過現在,來自加州洛杉磯分校的工程師們開發出了一種工作原理與之幾乎相反的原型設備--其在寒冷的夜空中收集能量進而為LED供電。

這就是新型熱電發電機,其使用聚苯乙烯盒,盒子向上一面黑色圓盤,在內部放置一塊鋁。利用黑色圓盤向天空散熱來降溫,鋁塊吸收夜晚空氣熱量升溫,此時接入溫差發電機就可以發電。他們利用一種被稱為「輻射天空冷卻」的機制製造出了溫差。

當它連接到一個電壓升壓轉換器和一盞白色小LED燈時就會產生足夠的能量來維持照明的狀態。

這一設備的工作原理是熱電原理,即通過兩個表面之間的溫差產生電流。在這種情況下,熱電裝置還利用了另一種奇怪的現象,即輻射冷卻。這種機制會導致面向天空的表面在將熱量自然輻射到天空中時溫度變得比周圍的空氣更低。例如,這一現象解釋了為什麼即使氣溫在零度以上,草葉上也會形成霜。

對於這一裝置,研究小組已經在屋頂上測試了數夜並在6個多小時內測量了它的輸出功率。結果顯示,其每平方米能產生25mW。雖然這算不上多,但這絕非不只是一個有趣的概念證明--證明其是可行的,而且研究人員還表示其可以很容易地擴大到0.5 W/m2。

而且,組裝該系統的總成本不到30美元,這使得它與其他夜間離網供電的技術——例如白天儲存太陽能、夜間供電的電池——相比具有競爭力。

報導稱,熱電發電機通常含有像碲化鉛和碲化鉍這樣的有毒物質。但研究團隊說:如果包裝得當,這種夜間設備應該可以安全使用20年或更長時間。一個重要原因是,與其他熱電產品相比,我們在溫度相對較低的環境中運行這種設備。

雖然說目前新型熱電發電機還在理論階段,但是由於成本低,商業化前景得到部分專業認可,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它與太陽能電池板會形成「共生」關係。

相關焦點

  • 這種裝置可在夜晚利用溫差發電 以作為太陽能和儲能的補充
    目前很多無電地區開始利用太陽能發電,而儲能裝置也為夜晚的供電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但僅僅在白天發電還不夠,史丹福大學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人員正在研究一項技術,該技術可以幫助裝置在夜晚發電,他們認為這種夜晚發電的技術或許能在未來扮演重要的角色。
  • Joule:新型溫差發電機可從夜空中採集電能
    一種結構簡單的熱電發電機能夠實現溫差發電,在寒冷的晚上為 LED 燈供能。這一技術能與太陽能電池實現互補,為偏遠地區提供照明,或許還能應用於外太空中的太空飛行器。
  • 新型「夜間太陽能電池板」 在晚上接受太空輻射熱量發電
    新型「夜間太陽能電池板」 在晚上接受太空輻射熱量發電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由於明顯的原因,目前的太陽能電池無法在晚上工作。但是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研究人員認為,他們可能已經提出了解決方案。這是一種允許專門設計的光伏電池即使在天黑時也能繼續發電的設備。
  • 科學家改良「反太陽能」板,黑夜發電提升120%?
    反太陽能電池板的工作方式與之不同,其比夜間地球輻射的熱量更冷,可收集此種熱量並利用熱電發電機將其轉化為電能。圖源:hydrogenfuel反太陽能電池板所產生的電力僅相當於太陽能電池板的約四分之一。但是,一項新研究的作者稱,他們已經開發了一種方法,在模擬過程中,可將這些反太陽能電池板的夜間發電量提高 120%。
  • 「反太陽能」電池板可以在夜間提供能源,人類的能源將源源不絕
    【精品能源內容,點擊右上角加&39;】科學家們正在努力研製一種「反太陽能」電池,即使沒有太陽,這種電池可以在夜間收集能量這種技術不是像普通的太陽能電池板那樣吸收太陽光並將其轉化為電能,而是反向工作。在晚上,當太陽能電池板沒有吸收到的熱量時,仍然有我們可以利用的輸出熱量。通過將一塊暖氣板指向太空的冷阱,這種熱量開始以不可見的紅外光向外輻射。
  • 新型可穿戴溫差發電裝置 沒電就用體溫造
    (原標題:新型可穿戴溫差發電裝置 沒電就用體溫造)
  • 科學家開發出「反太陽能」裝置,黑夜照樣能發電!
    人們爭論的核心問題源於風能和太陽能這兩種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是「可變的」。它們每天都會發生變化,是「不可人為調節的」。輻射冷卻:「反太陽能」裝置誕生然而,清潔能源技術的新突破可能會帶來希望。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發明的新型「反太陽能」裝置,能夠彌補太陽能的限制,在黑暗中發電,為人類所用。
  • 英媒:新型熱電發電機可將溫差轉化為電力
    參考消息網9月16日報導英媒稱,一種夜間利用地面輻射熱量發電的裝置可被用來為偏遠地區的燈和手機供電。據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9月12日報導,全球有超過10億人——大多生活在貧困的偏遠地區——仍然用不上電。
  • 科學家開發出「反向太陽能電池」:黑暗中也能持續發電 使用壽命更長
    這項技術可以填補僅在白天工作的太陽能電池板所留下的空白。(圖文無關)普通太陽能電池板的一個問題是,它們僅在陽光普照的白天才發電,因此夜晚就成為了產生能源的「空窗期」。在這段大致佔據一天中三分之一的漫長時間裡,如果用電池來替上,成本之高顯而易見。對於那些生活中偏遠地區或無法負擔額外電池費用的發展中國家的人們來說,這成為了一大問題。科學家們研發出的這種成本極低的新型方案,實際上是通過從黑暗中捕獲能量,然後像太陽能電池板那樣工作。他們利用太陽和地球之間的溫差來創造可用的能量。該研究今年9月發表在同行評審的《焦耳》(Joule)雜誌上。
  • 未來黑科技:反太陽能電池板裝置,或可廣泛應用
    太陽能技術如今廣為人知,並且應用廣泛,從民用的太陽能熱水器,到空間站上的太陽能電池板等,屢見不鮮,甚至有研究將太陽能電池板應用於汽車,達到節能環保的目的。傳統的太陽能技術是利用和捕獲太陽輻射出的陽光,並將其轉換成多種能量(如熱能和電能)的技術方法,比如常見的光伏板,由許多光伏電池組成,利用光能,轉換成電能,而反太陽能技術則剛好相反,它捕獲的是從地球傳播到太空的能量。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是不是?
  • 國產火星車安裝四塊太陽能電池板,背後是核能與太陽能的抉擇
    踏上火星土壤的火星車,電池的設計和使用尤為重要,修不了換不了,因此除了要為火星車安裝必要的科學儀器外,一套穩定可靠的能源供應系統根本少不了。為了完成為期90天的巡視探索任務,我國首輛火星車裝有四塊太陽能電池板,為火星車提供充足的能量供應和儲備。
  • 國產火星車安裝四塊太陽能電池板,背後是核能與太陽能的抉擇
    踏上火星土壤的火星車,電池的設計和使用尤為重要,修不了換不了,因此除了要為火星車安裝必要的科學儀器外,一套穩定可靠的能源供應系統根本少不了。為了完成為期90天的巡視探索任務,我國首輛火星車裝有四塊太陽能電池板,為火星車提供充足的能量供應和儲備。
  • 太陽能發電/太陽能發電機
    打開APP 太陽能發電/太陽能發電機 佚名 發表於 2009-12-16 11:45:25 太陽能發電/太陽能發電機 1.適用環境:家庭,學校,私人住宅2.太陽能發電用途:照明、電視機、收音機
  • 藉由「流汗」散熱,提高太陽能電池板發電效率
    眾所周知,制約太陽能發電效率的不只有陰雨天與夜晚,還有悶熱、高溫天氣。因此,在沙漠環境中環保地解決太陽能電池板散熱問題是當務之急,以免冷卻所需的電力比太陽能發電量還要高。據了解,太陽能電池結構基本上由P型與N型半導體結合而成,這種結構稱為PN接面。
  • 太陽能電池和電池板測試方案(圖)
    如何測試評估太陽能電池和電池板各環節的電氣性能,當通過電源或電子負載激發出太陽能電池和電池板的各種電氣性能,這時就需要能夠顯示其電參數以及可以記錄相關電氣特性趨勢的測試儀器。我們的AC/DC單相功率計3334、3334-01就可以進行此測量 如,車用太陽能電池動力車,車上的太陽能電池的能轉換成多少電量,就影響到一輛車能行駛多久,所以測試充放電量以及功率是非常關鍵的。
  • 科學家發明了一種在黑暗中發電的「反太陽能電池板」
    據外媒BGR報導,太陽能技術在幫助人類擺脫對地球更具破壞性的能源方面顯示出了希望。它已經用於各種各樣的應用,從為民用住宅供電到在國際空間站上的太陽能電池板等。然而太陽能電池板有一個很大的局限性:它們無法在黑暗中發電。
  • 外媒:科學家發明「反太陽能電池板」 可在黑暗中發電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林迪】據外媒BGR報導稱,《ACS Photonics》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新論文顯示,來自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研究人員解釋了其如何構建所謂的「反太陽能電池板」。周所周知,太陽能技術目前已經用於各種各樣的應用,從為民用住宅供電到在國際空間站上的太陽能電池板等。然而太陽能電池板有一個很大的局限性:它們無法在黑暗中發電。然而,近日科學家發明的「反太陽能電池板」則帶來了另一種可能性。
  • 溫差發電塗料基本原理
    這正是一種新的光伏材料許諾的美好前景。這種材料利用材料兩面的溫度差別產生電流,一度因為效率太低,造價昂貴,被認為難以用於實際應用。但新研究發現,溫差發電材料可拯救太陽能光伏產業,解決光伏電池板致命的光-電轉化效率低的問題。溫差發電材料可幫助太陽能電池板走出低谷,發揮更大用途,但另一方面,它們也可能導致光伏電池板的沒落。
  • 利用溫差發電 杭師大學生設計的節能設備 獲得專利
    最近,杭師大理學院物理師範專業081班的學生發明了一種新裝置,據說它可以自動調控家裡的採光效果,也可以給大型建築供電。理論上,只要存在溫差,它就能發電。  這個團隊由金佳嫣、張杰、陳苑和石衛四位同學組成,由陳馳一和丁偉兩位老師指導。他們自主研發的這套「太陽能儲能發電裝置」目前已成功申報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 利用溫差發電,以後還能為手機充電!
    近日,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工程師們發明了一種能從空氣中產生電能的裝置。神奇是這種裝置不需要陽光、電池或風力,而是依靠溫度波動產生能量。近幾年來,溫差發電機不僅在軍事和高科技方面,而且在民用方面也表現出了良好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