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來,用過的紙巾餵給『大熊貓』,水果皮餵給『小青蛙』。」上周五上午,家住匯和大廈的一位爸爸在樓下的垃圾分類兒童投放點,通過做遊戲的方式教兩歲多的女兒如何分類扔垃圾。
這兩個月以來,廣州市白雲區黃石街匯和大廈旁出現了一個「氣派」的環保小驛站,同時也是黃石街的垃圾收集房。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個佔地90平方米的垃圾分類收集房通風透氣,乾淨整潔,功能齊備,垃圾收集區、可回收物存放區、綠化垃圾堆放區、大件廢棄家具臨時堆放區等一應俱全。
讓街坊們津津樂道的是,該垃圾收集房專門設置了垃圾分類的兒童投放點。兒童投放點高約一米,投放口上貼著張大嘴的大熊貓、小青蛙兩個卡通形象,它們分別接收其他垃圾、餐廚垃圾,十分趣致。
「這個設計很符合小孩子的特點,他們可以自己扔垃圾,也方便大人用遊戲的方式教他們垃圾分類知識。」不少家長反映,兒童投放點的設計增加了垃圾分類投放的趣味性,讓小孩子們覺得「垃圾分類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引導起來效果更好。
白雲尚城社區居委會專職人員吳惠玲介紹,「當初建設這個垃圾收集房的時候,不少業主擔心,建好了會很臭,如今的情況出乎大伙兒的意料,大家也很認同政府的管理措施」。
今年國慶前,匯和大廈完成了全部樓層60個垃圾桶的撤桶工作。「業主們對於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垃圾都比較支持,大家的分類準確率逐漸提高。」吳惠玲告訴記者,之前垃圾桶擺在樓道裡,會有蟑螂和老鼠,不時有業主來居委會投訴衛生問題,「撤桶的這兩個多月來,這類投訴基本沒有了」。
據介紹,白雲區計劃建設垃圾分類收集房713個,目前已建成692個,整體完成率97.05%。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湯南 通訊員雲宣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李波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李波、湯南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編輯 汪式奇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蘇琬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