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教師隊伍擴量提質的鎮原探索

2021-01-11 中國青年報

■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 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

初冬,車輛行駛在甘肅省鎮原縣的山川溝壑,放眼望去,星星點點分布的學校是一片枯黃裡的亮色。

提高義務教育質量,關鍵在教師。深處內陸西北,鎮原縣也面臨著貧困地區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共性難題。如何為鄉村教師樹起近處可學的榜樣,讓鄉村教師隊伍不僅有規模更有質量?如何在資源有限情況下,彌補教師結構性短板難題,開足、開好課?鄉村教師流動大,如何才能「留住」「留穩」?

圍繞這些問題,鎮原縣開始探索寫出了自己的答卷。

鄉村教師怎麼強?「支教」促資源優化

「假如你們家要蓋房,院子裡堆著一堆沙子,你爸問這有多少沙,你咋算?」在方山鄉賈山小學,六年級學生郭浩羊到現在都還記得支教教師楊奎給自己上的第一堂課《圓錐的認識》。

賈山村是鎮原縣87個深度貧困村之一。今年5月3日,楊奎帶著自己分別上小學二年級和幼兒園的一對女兒,從孟壩鎮孟壩小學「轉學」來到了賈山小學。在這裡,除了數學,他還承擔六年級語文、科學和全校信息課。

「有意思」「例子多」「喜歡聽」,是孩子們提起楊奎的課時最常用的描述。

學習立體幾何時,楊奎發現學生們興趣不高,覺得沒用,他就用真實的情景問題吸引學生。在農村,家家都有儲藏麥子的圓柱形麥桶,如果家裡要出售小麥,該怎麼計算?學校處在半山腰,門前屋外就是大自然。科學課上,楊奎乾脆帶著學生走出課堂,在田野裡邊玩邊學,認識動植物;鄉村孩子喜歡玩遊戲,楊奎就講傳奇電競戰隊的故事,引導學生正確養成興趣愛好……

「支教老師們的專業技能都很過硬,還有教法,很能調動起學生們的興趣。」賈山小學教師劉靜說。2019年,她通過特崗計劃來到該校執教。

賈山小學是農村小規模學校,在校學生51人,每個年級學生最多不超過15人。小班教學有助於教師掌握學情,但是學生課堂主動性不高、不願表達也困擾著劉靜。在她看來,支教教師「見識多」「技能強」「方法多」,給了自己不少啟發。

楊奎只是近年來鎮原縣成百上千名支教教師中的一員。按照「縣城校支援鄉鎮中心校,鄉鎮中心校支援農村小規模學校」的思路,鎮原要求城區學校教師「每人到薄弱學校支教一年」。今年,全縣共有62名骨幹教師進入薄弱學校支教,12所縣直中學對13個未脫貧村學校開展結對幫扶,各鄉鎮從中心校派出102名教師支援農村偏遠山區學校。

今年11月期中考試過後,郭浩羊數學成績得了104分,而滿分是110分。之前,他的數學成績總徘徊在60分。

「楊老師讓我喜歡上了數學。」他說道。

結構性短缺怎麼補?「走教」盤活教師資源

南川鄉上莊小學六年級學生康皓欽是走教教師、原蘆小學教師包彤的「迷弟」。

「每次見到我,他都會追在我身後問:『老師,今天我們架子鼓學什麼曲子呀?』『老師,我們再去敲會兒鼓吧。』」包彤說。

走教前,上莊小學有50多名學生,配置有電子琴、架子鼓的音樂教室,卻沒有音樂教師。一邊上著本校的課,一邊上著上莊小學的音樂課,包彤開始了走教。電子琴、鋼琴、豎琴,鄉村孩子也有了拿起樂器、吹拉彈奏的機會。

鎮原縣地處黃土高原溝壑區,鄉鎮間地理條件差距大。100人以下小規模小學185所,佔全縣各級各類學校總數的60%多,其中,50人以下的96所,20人以下的38所。小規模學校多,按照師生比要求配齊各科教師變得不容易。在鎮原縣,英語、音體美教師的結構性短缺,相關課程開展效果差是鄉村學校的一大痛處。

作為貧困縣,如何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彌補鄉村音體美等教師的短缺?

鎮原縣給出的答案是「走教」——通過鼓勵教師「走」起來,特別是音體美教師動起來,優化教師資源配置,為鄉村孩子送去豐富齊備的課程。

「走教前,孩子們的音樂課大多是通過白板放點音樂,學唱幾首歌。走教對這裡的孩子而言,可能是多了一條認識音樂、感受音樂的途徑。」包彤說。

30年前,賈山小學校長楊明月畢業便來到賈山小學從教,當時學校有100名學生、五六名教師。30年過去,如今的賈山小學雖然只有六七名教師,但通過遠程教學和走教,賈山小學擁有的教師數量要遠多得多。

走在賈山小學,學生書法、剪紙、油畫作品掛在牆上,音樂教室裡安放著七八架電子琴,體育器材室內,跳高墊、跨欄架、足球、羽毛球堆放整齊……楊明月說,師資強起來後,學校不僅開足開齊了課程,還構建了低年級誦讀,中高年級學習棋藝、書法、剪紙的地方課程和低年級學習花式跳繩、高年級學習樂器的校本課程。

「留不下」難題如何破?讓教師有成長有獲得感

支教中,楊奎發現當地孩子的基礎差,有的學生到了五六年級還不會乘法口訣,不知道三角形內角和度數,他常常是一邊教新內容,一邊幫學生回頭補「舊」知識。

在他看來,鄉村教師流動率大,教學穩定性差是學生學習底子差的原因之一,「學生6年裡要換幾名老師,學生不了解老師,老師也不了解學生」。

鄉村教師「留不下」怎麼破?鎮原縣從提高鄉村教師的成長感、獲得感入手,穩定鄉村教師隊伍。

「林蕊馨老師上的那節『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課,讓我看到了同樣的學生,不一樣的老師,課堂竟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提起上一次去縣城裡參加的師資培訓,上莊小學校長劉勃記憶猶新。

「教材裡,異分母、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是在不同學期學習的,我也是這麼教的,但林老師卻把知識的『隔斷牆』打開了,通過探究讓學生明白了更本質的算理。」劉勃感慨道,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培訓不僅讓自己感到一線教師提高自身專業素養迫在眉睫,更削減了自己的職業倦怠。

從教8年,劉勃也親眼見證了鄉村教師班主任費和鄉鎮崗位津貼近幾倍的增長、鄉村教師生活補助從無到有。如今,鎮原縣以距離縣城遠近劃分出了六類鄉村教師生活補助,人均不低於每月400元,僅今年就發放鄉村教師生活補助48361人次,發放資金1900多萬元。

2019年,甘肅出臺教師職稱改革政策,中級職稱和高級職稱評聘向鄉村教師傾斜。「在城裡幹幾十年,可能也評不上副高,但只要安心在鄉村從教,待遇問題一定能解決,很穩定人心。」劉勃說。

2019年,鎮原縣評聘各級教師職稱1088人,其中基層中高級736人,佔67.7%。

「儘管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鄉村教師流失情況依然存在。」鎮原縣教育局副局長張成橋表示,農村「空心化」帶來的年輕教師社交困難、農村環境對年輕人的吸引低等因素依然阻礙著鄉村教師「留得下」「留得穩」。

不過,他相信,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鄉村學校和教師不僅將為鄉村振興做更大貢獻,鄉村發展也將為鄉村教師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大環境。

來源:中國教育報

相關焦點

  • 「福彩公益行」走進鄉村教師
    9月5日,教師節前夕,新餘市開展「福彩公益行•走進鄉村教師」活動。  由江西省福利彩票發行中心和信息日報共同發起的「福彩公益行•走進鄉村教師」活動,旨在感謝鄉村老師的堅守與奉獻,表達對教師的尊敬與愛戴,弘揚社會尊師重教的美德。據介紹,今年省福利彩票發行中心共向60位鄉村教師發放30萬元福彩公益慰問金,每人5000元。
  • 鄉村教師方平爾
    影片中的獨立單元《最後一課》,講述了曾在大山裡支教的鄉村教師老範,晚年因患阿爾茨海默病,記憶混亂,甚至「認不出兒子」,但他依舊清楚記得支教時候,給孩子們上的「最後一課」。這個傳遞著師生間濃厚情感的故事,也給我們帶來了滿滿的愛與力量。
  • 狠抓教師隊伍建設 促教育高質量發展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自流井區全面深入貫徹落實教師隊伍建設精神,重點培養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著力加快教育現代化,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供人力支撐和隊伍保障。一、加強師德建設,彰顯新時代教師隊伍風範。嚴格執行《自貢市教師榮譽規則》,建立教師個人信用檔案制度、公示制度和師德「紅黑灰」名單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師德建設長效機制。2020年公示11名教師師德「紅名單」,陳欲曉被評為省「最美教師」, 馮雲霞等11人評為市優秀教師,林蘇宏等3人評為市優秀志願導學教師,胡新鳴等3人評為市優秀教育工作者,萬波等3人評為自流井區「擔當振興」先鋒獎先進個人。
  • 最美鄉村教師 上海市松江區張澤學校 孫晨亮:把教育之光傳遞到雪域...
    最美鄉村教師 上海市松江區張澤學校 孫晨亮:把教育之光傳遞到雪域與田間時間:2019/7/19 13:16:36 來源:教師博雅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夏荔 平凡的故事,不凡的奉獻;樸素的心願,高貴的心靈。 他們是「四有」好老師,敬業愛生,樂於奉獻。
  • 英語教師結構性矛盾調查:城市憂減員 鄉村稀缺
    ——城鄉英語教師結構性矛盾調查  隨著北京、山東等地的中高考改革方案拿英語「開刀」,以及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探索外語等科目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  鄉村:課本成「天書」,教師「奇缺」  與城市英語教師的境況形成強烈反差的,是一些教育欠發達地區英語教師的極度稀缺。「每年都發英語課本,但沒有老師教,課本在學生手中變成了看不懂的『天書』。」海南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彎嶺鎮大墩小學校長王升超一臉無奈地說。而在他無奈的背後,是海南千餘所鄉村小學普遍缺少英語教師的尷尬現狀。
  • 教育部介紹「十三五」期間國家教育改革發展、教師隊伍建設、教育...
    做好脫貧攻堅與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出臺新時代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文件,激發教師奉獻鄉村教育的內生動力,「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問題得到顯著緩解。謀劃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印發深化高校教師考核評價制度改革指導意見、進一步挖潛創新加強中小學教職工管理有關政策,深化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教師發展環境不斷優化,「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二是夯實了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基礎地位。
  • 雲南重視思政教師隊伍建設
    多年來,我省始終把建設一支「讓黨放心讓學生滿意的高素質教師隊伍」作為工作目標,將思政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推進高校思政理論工作的重中之重,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工作結碩果。多措並舉教師隊伍建設走出特色之路近年來,我省各高校立足自身實際,通過高頻度、大規模、多途徑培養培訓,提高教師隊伍的思政素質和業務能力,在打造高素質思政課教師隊伍的道路上走出了自身的特色之路。
  • 安徽工業大學教師參加2019年度留學生師資隊伍能力提升培訓
    為進一步提升留學生師資隊伍英語水平,適應我校留學生全英文教學發展需要,促進留學生教育穩步提質增效,暑假伊始,我校選派30名教師赴北京外國語大學進行為期四周的外語教學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提升強化培訓。
  • 鄉村教師朱尚傑:堅守鄉村教育35載 用愛詮釋教育初心
    鄉村教師朱尚傑:堅守鄉村教育35載 用愛詮釋教育初心 2020-12-23 17: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慶陽市504名骨幹教師名單公示
    關於2020年慶陽市骨幹教師評選結果的公示根據慶陽市教育局《關於加強骨幹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關於開展2020年市級骨幹教師評選活動的通知》精神,經個人申報、學校推薦、縣(區)教育局初審公示、市教育局研究審定,擬確定餘筱等24名同志為慶陽市教學名師,米瑞紅等85名同志為慶陽市學科帶頭人
  • 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及北京大鸞翔宇慈善基金會調研組赴鎮原縣...
    原標題: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及北京大鸞翔宇 慈善基金會調研組赴鎮原縣調研扶貧工作  記者 黃飛  10月19日至21日,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二研究部主任李穎
  • 阿卡索「百萬教師TESOL公益培訓項目」,讓優質英語教育資源在貧困...
    若從源頭出發,通過提升中國英語教師們的教學技能,不僅能更好地輔助「雙師課堂」教學效果的改進,還能助力貧困偏遠地區鄉村教師隊伍的建設,更重要的是能從根本上促進我國英語教育資源的均衡發展。為此,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頗有經驗且被譽為「教師培訓先行者」的阿卡索,於2019年8月正式啟動了「百萬教師TESOL公益培訓項目」,無償為偏遠地區的英語教師提供TESOL(TESOL:國際英語教師資格證書)培訓課程,並幫助他們考取英國權威頒證授予機構Ascentis頒發的TESOL證書。這樣不僅促進中國英語教師們教學能力的提升和自我的成長,同時更好地幫助中國孩子提升英語水平。
  • 阿卡索「百萬教師TESOL公益培訓項目」將在...
    若從源頭出發,通過提升中國英語教師們的教學技能,不僅能更好地輔助「雙師課堂」教學效果的改進,還能助力貧困偏遠地區鄉村教師隊伍的建設,更重要的是能從根本上促進我國英語教育資源的均衡發展。 為此,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頗有經驗且被譽為「教師培訓先行者」的阿卡索,於2019年8月正式啟動了「百萬教師TESOL公益培訓項目」,無償為偏遠地區的英語教師提供TESOL(TESOL:國際英語教師資格證書)培訓課程,並幫助他們考取英國權威頒證授予機構Ascentis頒發的TESOL證書。這樣不僅促進中國英語教師們教學能力的提升和自我的成長,同時更好地幫助中國孩子提升英語水平。
  • 論民辦職中教師隊伍的組建、提高與穩定方針
    於是,就給民辦職中帶來辦學的一個特色,即財力上不能依賴國家的同時,人力上也不能依賴國家,只能走自力更生的道路,並在辦學實踐中逐步探索組建、提高與穩定教師隊伍的經驗。  浙江省溫州市民辦曙光高級職業中學經過認真探索,從89年以來闖出一條新路,即實行聘任制,組建了一支「三結合」的教師隊伍。該校組建教師隊伍12年來,狠抓了教師素質的提高,教師隊伍日趨穩定,教學質量逐年提高。
  • 記者王桑:一位鄉村教師的「突圍」故事
    從此,他走上了鄉村中學的講臺,這一幹就是27年。    吳再柱公開出版發行3本專著《公民教育與現代學校》(清華大學出版社)《鄉村教師突圍》(清華大學出版社)《我教語文的感覺》(黃河出版社)。    2014年4月,隨著吳再柱的《鄉村教師突圍》一書出版和熱銷,吳再柱逐漸成為中國鄉村教師的一個代名詞。
  • 昌都市芒康縣小學教師曲海超獲馬雲鄉村教師獎
    原標題:昌都市芒康縣小學教師曲海超獲馬雲鄉村教師獎   三亞海棠灣,100位鄉村教師在這裡走上紅毯,成為舞臺上矚目的明星。1月6日晚,一年一度的馬雲鄉村教師獎頒獎典禮再度舉行,該獎項自2015年發起以來,每年的三亞之約已經成為馬雲公益基金會和鄉村教師們的不變約定。本報作為西藏唯一合作媒體應邀參會。
  • 慶陽鎮原發生一起山體滑坡事件
    慶陽鎮原發生一起山體滑坡事件 2020-06-29 06: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示範課教研受鄉村教師孩子喜愛
    2020年12月29日-30日,由廣東省青少年基金會與卓越教育聯手承辦的護燭公益項目·關愛鄉村教師行動,特邀卓越教育語文、數學、英語三個學科的授課名師和教研專家,分別來到派潭鎮中心小學、第二小學開展送教活動,將優質示範課堂帶到鄉村學校,幫助鄉村教師解決期末課程教研問題。
  • 高級職稱來了,鄉村教師一片歡騰,縣城教師百感交集,調到村裡?
    不過,在這次教師職稱評審中,河北省的鄉村教師心裡肯定樂開了花。因為河北省針對鄉村教師首次實行「雙定向」政策,讓9000餘名鄉村教師從中受益,晉升了高級職稱。所謂的職稱「雙定向」政策,就是指「定向評價,定向使用」。首先,「定向評價」指的是,對在鄉村學校任教累計滿一定年限且仍在農村學校任教的教師,可不受崗位結構比例限制,晉升相應的專業技術崗位職稱。
  • 薊州區聚焦鄉村振興 做優「薊州農品」-新聞中心-北方網
    記者從會上獲悉,2021年薊州區將聚焦鄉村振興,補齊高質量發展短板,加快鄉村產業發展。2021年,薊州區將優化農業空間布局,構建現代都市農業體系。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建設高標準農田2萬畝。狠抓「菜籃子」「米袋子」工程,打好穩產保供組合拳,鞏固「雙安雙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