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師結構性矛盾調查:城市憂減員 鄉村稀缺

2021-01-07 中國新聞網

英語教師結構性矛盾調查:城市憂減員 鄉村稀缺

——城鄉英語教師結構性矛盾調查

  隨著北京、山東等地的中高考改革方案拿英語「開刀」,以及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探索外語等科目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英語走下「神壇」,引起部分英語教師對自身前途的擔憂。而與大城市英語師資過剩相對的,則是一些欠發達地區鄉村英語教師的嚴重緊缺。英語教師供需的這種結構性矛盾凸顯城鄉教育均衡化道路依然漫長。

  城市:英語要「減負」,教師憂「減員」

  多年來,英語在應試教育中與語文、數學同等重要的地位,使得中國家庭紛紛將孩子的英語學習放在突出位置。各種英語培訓班在城市扎堆,大體量的需求使英語師資紛紛湧向城市。然而,北京、山東等地一紙中高考改革方案中英語科目「減負」的規定,引起了城市英語教師的憂慮。

  部分教師擔心,中高考英語分值降低,不僅會讓學生和家長失去學習英語的動力,更會動搖英語教師在教學中的重要地位,使得英語淪落為「副科」或「選修課」。北京精華學校副校長趙志平說:「降低英語高考分值,有利於減輕學生的備考負擔,一定程度上會淡化盲目學習英語熱。」

  北京市第101中學英語組組長張燕說:「改革對英語方面的變動太大,對教學造成的影響也很大。」比如,英語實行社會化考試,允許學生多次考試,意味著對英語不感興趣或英語能力突出的學生考到了滿意的分數後將可能不再學習英語。

  上海市浦東區一所小學的英語教師吳奕告訴半月談記者,儘管上海還未出臺新的中高考英語政策,但已經有家長對她開玩笑「小孩以後不用學英語了」。「失落感很強,學生不願意學英語,老師們也擔心未來的發展。」不少英語教師擔心,未來英語老師的發展空間會受到影響,「富餘」的城市英語教師將面臨「轉崗」、「再培訓」甚至「下崗」的壓力。

  鄉村:課本成「天書」,教師「奇缺」

  與城市英語教師的境況形成強烈反差的,是一些教育欠發達地區英語教師的極度稀缺。「每年都發英語課本,但沒有老師教,課本在學生手中變成了看不懂的『天書』。」海南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彎嶺鎮大墩小學校長王升超一臉無奈地說。而在他無奈的背後,是海南千餘所鄉村小學普遍缺少英語教師的尷尬現狀。

  海南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介紹,全省艱苦地區的1251個農村小學、647個教學點,相當一部分都奇缺英語老師。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一是全省教師隊伍整體超編,二是鄉村條件落後,無法吸引年輕老師前往。

  「很羨慕電視上會說英語的人,我們也想學。」大墩小學六年級學生、11歲的王盛旺眼神中滿是渴求。他說,家裡沒人會英語,學校也沒老師教,他們只能看英語課本上的圖畫,但對書上的內容一點都不懂。

  海南省瓊中縣教育局局長王海山說:「由於小學老師超編,縣裡已經3年沒有招聘一位小學老師了。」這個位於海南中部山區的貧困縣只能在縣城及10個鄉鎮中心學校配齊英語老師,鄉村的完全小學及30個教學點則無師可配。

  在甘肅隴南地區,某縣教育部門負責人介紹,一些學校英語課程靠支教志願者支撐,但志願者人數有限,所以許多學校不得不停上英語課。

  彌合:應急措施與制度建設並重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要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大力促進教育公平,逐步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統籌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教育界人士和專家表示,要填補鴻溝,需要各級政府加大投入,儘可能改善農村教學條件,尤其應制定靈活的激勵、獎勵機制,吸引年輕教師到鄉村任教。

  2013年9月,教育部、財政部印發通知,決定對連片特困地區義務教育鄉、村學校和教學點工作的教師給予生活補助。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許濤表示,鄉村教師特別是連片特困地區鄉村教師的平均收入水平將高於城鎮教師,農村教師的職業吸引力將進一步擴大。海南省自2013年9月起,開始為9243名邊遠地區教師每月發放300元生活補助。

  對此,海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段會冬博士認為:「緩解鄉村學校英語教師短缺,要堅持長效投入和應急措施並舉。」從應急措施來看,可建立與教師專業成長相掛鈎的激勵機制,吸引和鼓勵城市「富餘」年輕英語教師到鄉村任教。

  從長期看,培養全科教師是緩解偏遠農村學校缺少英語和副科教師資源的重要手段。海南省教育廳師資管理處處長方鳴介紹,在英美等教育發達國家和地區,小學教育階段由全科老師承擔主要教學任務是主流,這樣做可以整合有限的教師資源。所以,國家應從制度設計上注重偏遠農村學校建設,並在一定範圍內實施全科教師培養計劃,從根本上解決城鄉師資鴻溝。(記者 趙葉蘋 馬超)

相關焦點

  • 調查顯示八成農村教師想留在農村?鄉村教師和城市教師壓力誰大?
    也有城市教師說,拿著鄉補還是知足吧,在農村帶時間長了根本適應不了城市的節奏,又不是一兩個選調老師來了又哭著喊著要回農村。鄉村教師和城市教師壓力誰大?我的工作經歷比較豐富,鄉村學校也呆過,城市學校也呆過,至於鄉村教師和城市教師的壓力、待遇有哪些差異,工作孰輕孰重的問題。老實說就工作壓力而言,鄉村教師和城市教師壓力來源不同,誰都不輕鬆。
  • 全校唯一的鄉村英語教師,希望能有外教給「留守兒童」上堂課
    從去年年底開始,曹瑞參加了一項針對鄉村英語教師的線上培訓項目——完全利用課餘時間和寒假,她不但學完了所有在線課程,還參加了在線口語班。在吳忠70名參加培訓的鄉村英語教師中,她成為完成進度最高的老師之一。4月中旬,曹瑞和一百餘名來自甘肅、青海、寧夏、四川、雲南五地的優秀鄉村英語教師齊聚成都華陽中學,參加由英孚教育中外教學團隊提供的英語教師培訓之旅。
  • 鄉村教師隊伍擴量提質的鎮原探索
    提高義務教育質量,關鍵在教師。深處內陸西北,鎮原縣也面臨著貧困地區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共性難題。如何為鄉村教師樹起近處可學的榜樣,讓鄉村教師隊伍不僅有規模更有質量?如何在資源有限情況下,彌補教師結構性短板難題,開足、開好課?鄉村教師流動大,如何才能「留住」「留穩」?圍繞這些問題,鎮原縣開始探索寫出了自己的答卷。鄉村教師怎麼強?
  • 阿卡索「百萬教師TESOL公益培訓項目」,讓優質英語教育資源在貧困...
    通過進一步提升該校英語教師們的教學能力,促進該校孩子們在優質英語教育資源的帶領下更高效地學英語。眾所周知,我國英語教師多為中教,由於成長環境和學習經歷的局限,大多數中國英語教師們無法教給學生們純正的英語口音、較強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英語國家文化與思維方式,這一現象在貧困偏遠地區更為顯著。
  • 結構性用電矛盾不容忽視
    不過,此輪「有序用電」反映出的結構性用電矛盾問題也不容忽視。近日,湖南、江西、浙江等地陸續發布了「有序用電」通知,給部分企業和居民的生產生活用電帶來一定影響,甚至被解讀為多年不見的「拉閘限電」重新上演。「拉閘限電」因何而起?如何保障電力供應安全?
  • 這邊招不來,那邊去不了:中學老師談城市老教師應聘鄉校之難
    其實,這些年齡段的中青年教師,或是鄉村學校中的優秀教師歷經多年磨練、正努力衝刺考進城市學校,或是城市學校的教師正在努力更新教學技藝、竭盡全力去面對城市工作與生活環境的挑戰。對中青年教師來說,有多少人會輕易放棄目前的環境而甘願去鄉村學校呢?但是,城市學校的一些老教師則不同。
  • 示範課教研受鄉村教師孩子喜愛
    2020年12月29日-30日,由廣東省青少年基金會與卓越教育聯手承辦的護燭公益項目·關愛鄉村教師行動,特邀卓越教育語文、數學、英語三個學科的授課名師和教研專家,分別來到派潭鎮中心小學、第二小學開展送教活動,將優質示範課堂帶到鄉村學校,幫助鄉村教師解決期末課程教研問題。
  • 教育部:將在中西部鄉村中小學設立首席教師崗位
    教育部日前印發《關於開展中西部鄉村中小學首席教師崗位計劃試點工作的通知》,決定啟動實施中西部鄉村中小學首席教師崗位計劃,為中西部鄉村地區造就一批基礎教育領軍人才。and middle schools in rural areas in its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in a pilot program to promote local education, according to a notice from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n Tuesday. 4月9日,教育部發布通知稱,我國將在中西部鄉村中小學試點遴選首席教師
  • 我國物流倉儲業發展轉向結構性矛盾 智能倉儲發展潛力巨大
    經過多年大量投入,目前我國倉儲業倉庫面積和容積不足情況已有明顯緩解,但結構性矛盾依然較為突出。要補上物流倉儲業這塊基礎設施短板,仍需要從用地、標準、人才、管理等方面入手,促進物流倉儲建設升級、提質增效。
  • 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現狀,只發書不上課,因為沒有專業老師
    英語課程的重要性,想必大家都很清楚了,這也是中考,高考的必考科目,如果英語沒學好的話,將大大影響中高考的成績。所以很多家長從小學就開始重視小孩的英語學習了,想方設法讓小孩寒暑假通過各種英語培訓班,提高班來鞏固英語成績,就是希望以後在關鍵考試中,英語不要拖了後腿,最好能為總分增光添彩。
  • 雲大英語教師成立課題組調查昆明公共場所雙語標識 這些翻譯錯誤有...
    原標題:雲大英語教師成立課題組調查昆明公共場所雙語標識 這些翻譯錯誤有損昆明形象   近日,長期從事英語教學的雲南大學外語學院教師趙剛向記者反映,目前,昆明市內有的著名景區、高鐵站、地鐵站、重要紀念地、星級賓館等公共場所的一些雙語標識英文存在錯譯、書寫不規範和不統一等現象,有的地方還錯得離譜。
  • 鄉村教師培訓不是小崔一個人的事
    愛飛翔鄉村教師培訓的志願者胖洪走過來,低聲對領導們說:「因為是孩子辦的(開班式),有任何不周到的地方請見諒。」一會兒,110位來自湖南的鄉村教師步入禮堂,三位「領導」起身帶頭鼓掌———負責策劃執行開班儀式的四中、十一學校的學生們把正中間的位置留給了鄉村教師。這是崔永元公益基金第六期愛飛翔·鄉村教師培訓開班儀式。
  • 「福彩公益行」走進鄉村教師
    9月5日,教師節前夕,新餘市開展「福彩公益行•走進鄉村教師」活動。  由江西省福利彩票發行中心和信息日報共同發起的「福彩公益行•走進鄉村教師」活動,旨在感謝鄉村老師的堅守與奉獻,表達對教師的尊敬與愛戴,弘揚社會尊師重教的美德。據介紹,今年省福利彩票發行中心共向60位鄉村教師發放30萬元福彩公益慰問金,每人5000元。
  • 面臨「結構性」與「內捲化」兩大矛盾,程式設計師們還能保持初心嗎?
    作為普通人,在成長的煩惱中,多了一種「矛盾」的焦慮,今天,我們不談技術,不看方法論,只聊聊程式設計師通常面臨的兩大矛盾:「結構性矛盾」與「內捲化矛盾」。在小說《鄉下人的悲歌》中,從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寫出了鐵絲地帶白人工人階級的沒落,這種時代大背景下的中美矛盾、產業結構矛盾,就是一種結構性的矛盾,最終導致了「鄉下人」走入了「百年孤獨」式的單曲循環。 這是一個原本用於大時代背景的詞彙,但在筆者不長的從業經歷中,深深的感受到,結構性矛盾,也存在於小人生之中。
  • 阿卡索「百萬教師TESOL公益培訓項目」將在...
    通過進一步提升該校英語教師們的教學能力,促進該校孩子們在優質英語教育資源的帶領下更高效地學英語。 眾所周知,我國英語教師多為中教,由於成長環境和學習經歷的局限,大多數中國英語教師們無法教給學生們純正的英語口音、較強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英語國家文化與思維方式,這一現象在貧困偏遠地區更為顯著。
  • 湖北省羅田縣鄉村教師李蔓莉教過語文、數學、英語、物理等多門...
    李蔓莉參與學生討論。為了不讓孩子們失學,教師們常常自掏腰包給學生墊付學費。學生的家境苦,教師們也是「泥菩薩過江」。當記者問為何每月工資不足500元的她要為學生墊付學費將近萬元時,李蔓莉說:「我不想任何一名學生輟學。」那一年,李蔓莉和落梅河中學的教師們找回了20多名因貧困流失的學生。李蔓莉的微信暱稱「風痕」。
  • 鄉村教師方平爾
    影片中的獨立單元《最後一課》,講述了曾在大山裡支教的鄉村教師老範,晚年因患阿爾茨海默病,記憶混亂,甚至「認不出兒子」,但他依舊清楚記得支教時候,給孩子們上的「最後一課」。這個傳遞著師生間濃厚情感的故事,也給我們帶來了滿滿的愛與力量。
  • 優質教育資源稀缺時代,噠噠英語用大數據科技彌合教育鴻溝
    「在中國,高質量的外教資源稀缺。目前中國僅有3萬名合格的外籍英語教師,且集中在北京、上海等發達城市,但現實是中國擁有4000萬的潛在用戶市場。」現有的上萬名歐美外教和數萬名學生,讓噠噠英語已經成為一個依託數據進行精準一對一教學的成熟平臺。依照每個孩子自身的學習習慣偏好、已掌握的英語水準、興趣愛好等個性化需求,噠噠英語可以在線上提供最匹配的外教老師、課程設置和進度安排,讓孩子在最輕鬆的狀態下,更依賴於興趣完成英語學習。同時,噠噠英語也是注重細節的平臺。
  • 記者王桑:一位鄉村教師的「突圍」故事
    從此,他走上了鄉村中學的講臺,這一幹就是27年。    吳再柱公開出版發行3本專著《公民教育與現代學校》(清華大學出版社)《鄉村教師突圍》(清華大學出版社)《我教語文的感覺》(黃河出版社)。    2014年4月,隨著吳再柱的《鄉村教師突圍》一書出版和熱銷,吳再柱逐漸成為中國鄉村教師的一個代名詞。
  • 昌都市芒康縣小學教師曲海超獲馬雲鄉村教師獎
    原標題:昌都市芒康縣小學教師曲海超獲馬雲鄉村教師獎   三亞海棠灣,100位鄉村教師在這裡走上紅毯,成為舞臺上矚目的明星。1月6日晚,一年一度的馬雲鄉村教師獎頒獎典禮再度舉行,該獎項自2015年發起以來,每年的三亞之約已經成為馬雲公益基金會和鄉村教師們的不變約定。本報作為西藏唯一合作媒體應邀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