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利班警告美國 若華盛頓將空襲阿富汗其會採取回應措施

2021-01-15 科技生活快報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消息 塔利班發言人扎比胡拉·穆賈希德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如果美國繼續違反多哈和平協議,對阿富汗進行空襲,塔利班將被迫採取回應措施。

穆賈希德稱:「我們已經明確表示,並繼續聲稱,如果繼續展開行動,這將被視為故意違反協議。我們當然將被迫做出回應。此為挑釁行為。」他說,已經嚴正向美國表示,美方打擊行動應得到控制。

發言人指出:「我們有渠道與美國就該問題進行嚴肅討論。」

塔利班在籤署協議後已經多次指責美國違反多哈和平協議。該組織2020年12月表示,美國對阿富汗坎大哈省的空襲導致12名平民死亡。

美國和阿富汗激進組織塔利班2020年在卡達籤署了交戰超18年來的首份和平協議,規定外國軍隊在14個月內撤出阿富汗,並在交換戰俘後啟動阿富汗國內對話。

相關焦點

  • 俄羅斯默許,精確打擊,美國戰勝阿富汗塔利班卻陷入戰爭泥潭
    阿富汗被譽為打不死的小強,帝國的墳墓,從亞歷山大帝國、突厥王朝、阿拉伯帝國蒙古汗國,莫臥兒帝國等等歷史上著名的大帝國 ,其鼎盛時期都未徹底徵服過阿富汗,而在近現代,阿富汗拖垮了日不落帝國,拖垮了蘇聯,又將美國拖入戰爭泥潭。
  • 塔利班圍攻大城市,大批悍馬裝甲車突然進攻,美軍不再見死不救
    阿富汗方面稱,阿富汗政府軍隨後對巴達赫尚的清剿行動中,有69名塔利班武裝分子被打死。塔利班安全官員證實,阿富汗部隊在巴達赫尚的清剿行動中至少有69名塔利班成員被打死。阿富汗巴達赫尚警方發言人對記者說,這項行動是在一周前發起的,目的是清除法扎巴德市地區的塔利班。行動中清剿了十二個村莊。另外,阿富汗政府軍宣稱,在坎大哈被打死的塔利班成員有100多人。
  • 俄羅斯懸賞塔利班獵殺美軍?普京特使:美國想為自己的失敗找理由
    近日,自美國媒體爆出俄羅斯懸賞阿富汗塔利班武裝力量獵殺美國為首的西方佔領軍軍人的新聞後,事件撲朔迷離。美國《華盛頓郵報》做了一個跟進報導,試圖回答幾個關鍵問題。美國情報評估顯示,由於俄羅斯懸賞並向塔利班民兵支付賞金,數名美國軍人在阿富汗被殺。俄羅斯官員強烈否認了這些指控。但莫斯科一直公開表示要與塔利班建立聯繫,以阻止伊斯蘭國在阿富汗和中亞地區的發展。
  • 紐約時報:俄羅斯向塔利班提供「賞金」,讓他們殺死駐阿美軍
    作者:王德華又一枚令人窒息的俄羅斯炸彈:《紐約時報》稱,美國間諜認為,莫斯科可能向塔利班提供賞金,讓他們殺死在阿富汗的美軍,而川普被告知,卻無動於衷!這篇報導在周五下午發表,並引述了「了解此事的官員」的話稱,「美國情報官員得出結論,俄羅斯軍事情報部門秘密提供獎金,鼓勵與塔利班有關聯的武裝分子殺害駐阿富汗的聯軍」。據《紐約時報》報導,這一「情報發現」已於3月底向總統川普匯報,但白宮「尚未批准」任何擬議的回應。
  • 阿富汗政府與塔利班談判達成「突破性進展」,為停火鋪平道路
    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達成了推進和平談判的初步協議。 新華網 資料圖當地時間2日,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方面表示,他們已經達成了推進和平談判的初步協議,這是雙方自19年戰爭以來達成的第一個書面協議。就這份協議,阿富汗總統府發言人迪克·西迪基在推特上援引阿富汗總統的話寫道,「(該協議)是朝著包括停火在內的重要問題進行談判邁出的重要一步,這也是阿富汗人民最重要的要求。」 阿富汗代表團成員納德裡在接受路透社的採訪時表示,「前期的準備工作已完成,從現在開始,談判將被提上議程。」而塔利班的發言人也在推特上證實了這一點。
  • 美軍空襲伊拉克後 美國華盛頓進入戒備狀態、紐約警方增強警力
    美軍無人戰機在當地時間3日凌晨對伊拉克巴格達國際機場發動空襲,導致包括伊朗特種部隊總指揮卡西姆·蘇萊馬尼在內的多人死亡後,美國各城市都加強了警戒。美國首都華盛頓已經處於戒備狀態。華盛頓特區市長穆裡爾·鮑澤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雖然目前沒有發現對哥倫比亞特區威脅,但我們仍保持警惕。」
  • 空襲又致6人死亡!美國增兵並敦促公民撤離 華盛頓進入戒備狀態
    來源:央視財經據伊拉克國家電視臺報導,在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高級將領蘇萊馬尼等人遭美國空襲身亡後,當地時間3日晚間,首都巴格達再次遭到美軍空襲。空襲造成6人死亡,另有3人重傷。當天,伊朗方面表示,將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對美國進行報復,美國必須為此承擔一切後果。
  • 美國又空襲,6人死亡,華盛頓進入戒備狀態!黃金下周又...
    ★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表示,美國對伊朗的行動是一個「高度升級的舉動」,川普與伊朗的舉動一起將「炸藥扔進火藥箱」  ★ 曾擔任美國國防部助理副部長的安德魯⋅埃克薩姆說,「這件事不意味著戰爭,不導致戰爭,也不製造戰爭風險。它就是戰爭。」
  • 阿富汗和塔利班開始新一輪談判 停火問題成關鍵
    中新網1月12日電 據阿富汗黎明新聞(Tolo News)電視臺11日報導,消息人士稱,阿富汗和塔利班組織正在進行新一輪會談,但多日仍未取得進展。阿富汗堅持將停火作為正式談判的優先事項。阿富汗談判小組消息來源11日稱,就談判議程達成協議需要時間,在過去三天時間裡,雙方均沒有表現出「靈活性」。消息人士稱,阿富汗談判團隊堅持將停火作為正式談判的優先事項。但塔利班認為,只有在就「未來政府」達成協議後,才能討論停火問題。在過去三天裡,雙方工作組進行了會談。
  • 又遭空襲!川普捅了馬蜂窩?華盛頓已進入戒備狀態,在美中國人請...
    對於美軍3日凌晨在伊拉克發動的空襲行動,川普辯解道,「我們昨晚的行動是為了制止戰爭,我們並沒有採取行動來挑起戰爭。」同樣是在3日,美聯社、ABC新聞等多家美媒放出消息,稱蘇萊曼尼被美軍空襲身亡後,美國防部官員透露,五角大樓將向中東地區增派約3000陸軍士兵,以應對海灣地區的緊張局勢。
  • 奧馬爾和塔利班的興起
    [摘要]在2001年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推翻塔利班政權以前,奧馬爾曾是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的領導人。2001年「9·11」事件後,塔利班政權垮臺,首領奧馬爾及其塔利班殘餘勢力逃亡。【原文編者按】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阿富汗政府官員於當地時間29日宣布,塔利班武裝組織的領導人奧馬爾已經死亡,但塔利班方面未對此消息做任何評論。在2001年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推翻塔利班政權以前,奧馬爾曾是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的領導人。
  • 伊拉克民兵武裝再遭美軍空襲,華盛頓進入戒備狀態
    報導援引伊拉克軍方消息人士的話稱,美國空襲了巴格達北部塔季地區,當地駐紮有什葉派民兵武裝「人民動員部隊」。對於美軍3日凌晨在伊拉克發動的空襲行動,川普辯解道,「我們昨晚的行動是為了制止戰爭,我們並沒有採取行動來挑起戰爭。」同樣是在3日,美聯社、ABC新聞等多家美媒放出消息,稱蘇萊馬尼被美軍空襲身亡後,美國防部官員透露,五角大樓將向中東地區增派約3000陸軍士兵,以應對海灣地區的緊張局勢。
  • 美國無意中幫助創造了索萊馬尼,然後他們殺了他
    1998年,塔利班奪取了阿富汗北部城市馬扎裡沙裡夫,殺害了數百名阿富汗什葉派和9名伊朗人(8名外交官和1名記者)。隨後,蘇萊馬尼和聖城軍首次嶄露頭角。儘管伊朗高級軍事領導人主張對阿富汗西部進行大規模的懲罰性遠徵,但索萊馬尼建議採取一種更為克制的應對措施,由他的聖城軍為反對塔利班的武裝組織北方聯盟提供訓練和物資支持。
  • 「最噁心的照片」:外媒報導稱澳士兵把疑似死亡塔利班士兵假肢當...
    照片顯示,2009年,一名正在澳大利亞國防部服役的高級特種部隊士兵,在阿富汗烏魯茲甘省首都塔林科特一家非官方酒吧,用被擊斃的塔利班士兵的一段小腿假肢喝啤酒。其他照片還顯示,有士兵和這段假肢一起跳舞。而這一假肢,是在2009年一次突擊行動中,從一名疑似被擊斃的塔利班戰士身上取下來的。
  • IS滲透阿富汗勢不可擋 已成中亞安全最大威脅
    IS滲透阿富汗勢不可擋「伊斯蘭國」勢力進入阿富汗始於2014年9月,其擴張勢頭迅猛,一些活躍在阿富汗原屬阿富汗塔利班(阿塔)的極端組織宣誓效忠於「伊斯蘭國」,也有少量屬於巴基斯坦塔利班(巴塔)的極端組織宣誓加盟「伊斯蘭國」。經過兩年多擴張,「伊斯蘭國」在阿富汗勢力穩固。「伊斯蘭國」的滲透地域覆蓋阿富汗全國。
  • 預警| 德國、瑞士、瑞典、美國、泰國等
    /04/美國:10年來首次因流行病發布全球旅行警告2020年3月11日,在美國總統川普對歐洲發出30天旅行禁令之後,美國國務院也罕見發布全球旅行警告,這是美國最近十年間首次針對流行病發布全球旅行警告。
  • 左手消毒水右手AK:塔利班宣傳防疫,呼籲戴口罩勤洗手
    據半島電視臺6日報導,阿富汗北部的賈瓦茲疆省的一位55歲村民凱魯拉,被邀請參加祈禱活動後的村民會議。在這個異常寒冷的春天日子裡,凱魯拉發現這是一個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的研討會,手持AK-47步槍、身穿全套醫療防護裝備的塔利班武裝分子,歡迎了凱魯拉和村民們來討論這一問題。
  • 納卡衝突或是一場人機結合空襲嘗試
    在中東戰爭中,以色列採取以無人機誘騙敘軍地空飛彈的制導雷達開機的戰術手段,使用空對地飛彈摧毀了敘軍的19個「薩姆」飛彈陣地。在海灣戰爭中,多國部隊出動無人機在伊軍前沿陣地上空晝夜偵察,提供實時圖像,引導地面部隊摧毀了伊軍陣地。在科索沃戰爭中,美軍共計出動了100多架無人機,執行戰場偵察與監視任務。在美軍打擊塔利班作戰中,美軍首次使用無人攻擊機,攜帶武器用於實戰。
  • 地球局|美國大選塵埃落定,但這幾個熱點問題懸念依舊
    儘管美國大選已塵埃落定,但與美國新一屆政府息息相關的朝核、伊核以及阿富汗問題,接下來是否會出現變數,依然懸而未決。由於以色列和伊朗將在2021年先後舉行大選,阿富汗內部對話也進展緩慢,兩大核問題以及一場和談,將是新的一年不容忽視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