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7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巴西聖保羅州卡坦杜瓦市(Catanduva)的一座甘蔗園周圍,白色、黑色和棕色的木製蜂箱在鬱鬱蔥蔥的農田中顯得格外亮眼。在蜂箱的出入口,成千上萬的蜜蜂會在那兒聚集,然後再向四面八方飛去。
很多人並不知道,這些蜜蜂對保證當地的生物多樣性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們可以通過給植物傳授花粉,提高部分農作物的產量,促進森林再生等方式,平衡著當地的生態系統。
為了探討保護蜜蜂的方法,2016年中糧旗下中糧國際在這座公司自有甘蔗園的周邊區域發起了一項調查行動:與附近的養蜂人們一起研究園內農業活動對蜜蜂領地的影響。
「我們想證明,人類在進行農業活動的同時,也可以在當地保持住一種健康的生態系統。和這些養蜂人一起,我們發現了保護這些蜜蜂領地的可行辦法。」中糧國際巴西的農業監理員馬特烏斯·特裡波迪說。
調查行動結束後,中糧國際發起了「授粉計劃」項目,以保護和培育甘蔗園周邊的養蜂場。四年後的今天,這個項目已推廣至聖保羅州13個市58座養蜂場的5000多個蜂巢,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關注。
科技的力量
衛星定位技術的「神助」
如何劃定出蜜蜂的活動領地,進而避免農藥噴灑到這些區域是首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中糧的技術團隊在養蜂人的協助下,人工繪製出蜂巢和蜜蜂的覓食區域,而後把相關信息輸入到高精度的電子地圖中。這些地圖和衛星定位系統相連接,當農藥噴灑無人機飛到既定區域時,噴灑機藉助衛星定位技術將實現自動關閉。
在這些不能噴灑農藥的區域,中糧會使用「生物殺蟲法」。例如,為除掉甘蔗螟蟲,公司會用無人機在這些區域釋放黃蜂,它們會捕殺螟蟲的毛蟲。顯然,這種殺蟲方法對環境友好得多。「授粉計劃」後,那些受益於此的養蜂人的蜂蜜產量提高了50%。
一名在公司糖料和乙醇加工廠附近居住的養蜂人毛利西奧·羅德裡格斯說:「『授粉計劃』開始執行後,我蜂箱裡的蜜蜂死亡率幾乎降到了零。」
知識的力量
普及養蜂和蜜蜂知識
除了保護蜜蜂以提高蜜蜂的養殖量外,「授粉計劃」的另一個內容是對養蜂人進行職業培訓,從而提高蜂巢的蜂蜜生產能力,進而改善養蜂人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每四個月,中糧國際甘蔗園附近的養蜂人都可以參與一個由公司贊助的專業培訓課程。
在2019年,「授粉計劃」還走進了公司糖業周邊的公立校園,向年輕一代科普蜜蜂知識。當時,中糧國際和巴西一個蜜蜂兒童教育組織合作,向4個城市的500多名學生講授了蜜蜂相關的課程。
在課堂上,孩子們和無刺蜂親密接觸,還品嘗不同種類的蜂蜜,以此學習蜜蜂對食品行業的重要性,以及地球上生態系統的微妙平衡。
「授粉計劃」還和一個名為「護蜂」(BeeCare)的藝術項目一起,在城市公園中為獨居的蜜蜂們設計並建造了一種可供居住的「蜜蜂旅店」,未來建設更多的「蜜蜂旅店」已在規劃當中。
美好的願景
尊重大自然
「授粉計劃」目前已拓展至中糧國際在巴西聖保羅的另兩座甘蔗園,它們分別位於梅裡迪亞努(Meridiano)和塞巴斯蒂亞諾波利斯(Sebastianópolis)這兩市。巴西甘蔗產業聯盟對該項目十分支持,希望將其複製到聖保羅州以外的其他巴西甘蔗產區。
2018年,「授粉計劃」登上了在埃及舉辦的生物多樣性論壇,這是「2018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的一場分論壇。
中糧國際可持續發展經理茱莉亞·莫雷蒂說:「生物多樣性是我們農業和食品行業的基礎。我們有責任去探尋保障全球食品安全並改善農民生活,與此同時也尊重和保護大自然的方法。『授粉計劃』是將這兩種願景合二為一的代表。」
中糧國際,中糧集團農糧業務的唯一海外統一採購、調配、投資和發展平臺。擁有成熟的大宗農產品經營模式和較強的貿易、資產管理能力,資產布局深入南北美洲、歐洲和大洋洲等產區腹地,並在巴西桑託斯、阿根廷羅薩裡奧、美國聖路易斯、烏克蘭尼古拉耶夫和羅馬尼亞康斯坦察等全球重要糧食出口和內陸物流節點擁有中轉基地。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在巴西的甘蔗園裡,飛舞著受中糧保護的蜜蜂們》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