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中心在抗擊疫情方面起到什麼作用

2020-11-23 電子發燒友

數據中心在抗擊疫情方面起到什麼作用

佚名 發表於 2020-03-22 14:47:00

一、序言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全球帶來了很大的影響,特別是百貨、餐飲等人流密集型服務行業首當其衝。但萬幸的是,與17年前的「非典」時期相比,我國的信息化水平已經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人們的生活方式、工作習慣早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全社會都在通過信息化來努力降低疫情帶來的損失。習總書記也明確提出,「要鼓勵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數位技術,在疫情監測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資源調配等方面更好發揮支撐作用」。無疑,信息技術在這場「戰疫」中為人們生活和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支撐作用,而落到實實在在的業務承載,還需要從紮實的數據中心能力說起。

二、發揮的作用

我國的數據中心建設一直處於蓬勃發展的狀態。在規模方面,截至2018年年底,在用數據中心機架總規模達到220多萬架,與2017年年底相比,增長近40%。在技術方面,隨著雲計算等技術的迅速發展,對數據中心的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數據中心逐漸突破了主機託管維護等傳統業務的桎梏,更加注重數據的存儲、算力的虛擬化、運維管理的自動化等發展方向。

新型的數據中心基本採用高性能的基礎服務架構,可以實現資源池化,按需提供彈性服務。在疫情期間,越來越多的科技企業採用虛擬化等技術大力布局建設雲平臺提供新型應用和服務,使得作為底層支撐的數據中心成為人們信息化生活的中流砥柱。

(1)無接觸服務

在疫情背景下,不少商店、餐館甚至是菜市場都暫停或者縮短了營業時間,而「無接觸服務」在此期間緩解了人們的生活困境,用戶在下單時通過和送貨員約定,將商品放到指定位置,減少面對面接觸的風險。「無接觸服務」可分為「無接觸下單」和「無接觸配送」兩個環節,「無接觸下單」主要通過電商平臺、外賣平臺、用戶組建群聊、開發小程序等方式來實現,「無接觸配送」則主要通過外賣平臺、同城閃送平臺、門店無接觸自提、快遞櫃等方式實現。除了購買物品,「無接觸服務」其實有著更廣泛的應用。為應對疫情,中國石化在全國範圍內推出「無接觸加油」,車主只需在專用APP上通過手機輸入自己的車牌和信息,系統會自動匹配距離最近的加油站,站內就會有加油員等待車輛到來,為車輛提供加油服務。整個過程車主都無需下車,全部在線上完成下單消費、開發票等功能,實現了全流程的線上操作。

「無接觸服務」打造了一種全新的服務場景,豐富了客戶多元化的消費習慣,方便了人們的生活。未來,隨著5G、邊緣數據中心等技術的不斷提升,「無接觸服務」可以實現更加靠近用戶,更加靈活自主可控;同時,隨著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等技術不斷成熟,也將催生「無人零售」、「無接觸批發」、「智慧商店」等新銷售的形態。「無接觸服務」大大增加了線上數據的流量,而這背後恰恰是依賴數據中心的海量計算能力實現對這些數據交互的底層支持。

(2)在線工作學習

疫情期間,近兩億人開啟了在家辦公的模式,遠程會議及協同辦公需求暴增,「雲視頻」開始走紅。據公開信息,騰訊會議從1月29日到2月6日,每天平均擴容雲主機接近1.5萬臺,8天之內共擴容了超過10萬臺雲主機。這期間投入了超過百萬核的計算資源,而這些資源全部由騰訊自研伺服器提供支持。

受疫情影響,全國中小學開始了「停課不停學」模式。2月17日,教育部 「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正式開通,在一天半的時間內實現了雲平臺網頁瀏覽2300萬次數,訪問人數1500萬人次。平臺受到如此大的訪問量衝擊而保持穩定性,背後依靠的是百度、阿里巴巴、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網宿科技、華為等企業數據中心的全面技術支撐。為保障平臺穩定運行,各企業協調了7000臺雲主機,提供90T帶寬,可供5000萬學生同時在線使用平臺。

釘釘作為經典的辦公產品的同時,在疫情期間也被廣大師生作為網絡課堂來使用,需求急速增大。阿里雲在宣布河源數據中心正式對外提供服務的幾天內,支持釘釘連續擴容10萬臺雲伺服器,幫助釘釘成功抵抗了巨大的流量衝擊。河源數據中心採用萬綠湖湖水製冷,年均PUE小於1.3,可容納超過30萬臺伺服器,河源數據中心大規模應用飛天作業系統、第三代神龍架構、盤古存儲等自研雲計算技術,可應對海量擴容需求。

可見,面對突如其來的海量工作學習的需求,各大辦公平臺、視頻直播平臺、APP背後的雲計算性能受到了嚴峻的考驗,而支撐雲計算穩定運行的堅實基礎正是數據中心,有了數據中心在底層的有力支撐,使得人們的工作學習受到疫情影響的損害降到了最低,實現了在疫情條件下社會利益的最大化。

(3)遠程醫療

疫情期間,在線醫療服務平臺組織全國各地的醫生和專家開展在線問診、在線會診、心理諮詢等遠程服務,在大大減輕了實體醫院壓力的同時,加速推動了遠程醫療的應用進程,這背後少不了雲平臺和數據中心的鼎力支持。

春雨醫生藉助雲平臺滿足了高計算資源需求以及在線流量實時並發,保障義診服務的順暢進行。疫情期間,藉助平臺,春雨醫生累計調動上萬名醫生參與在線義診,服務用戶超過百萬人次。同時,在線醫療服務平臺紛紛推出實時動態監控平臺幫助用戶了解全國各地疫情的實時情況。疫情期間,丁香園推出了「疫情實時動態平臺」,依託雲計算平臺提供的服務方案,保障海量用戶訪問的穩定性以及數據的實時性。

未來,先進技術將加速推動遠程醫療、智慧醫療的發展。5G、物聯網將負責收集的醫療數據傳輸到雲,雲負責數據計算和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負責AI診斷和治療等。而這些先進技術都將依靠數據中心作為基礎支持,從而發揮作用。

三、面臨的挑戰

(1)計算能力

然而,人們在享受信息化給我們帶來便利生活的同時,仍然不可避免遇到「阻塞」。雖然雲計算已經成為很多業務的部署模式,但是短期集中數據流量的衝擊仍然給數據中心計算能力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疫情期間最熱的商品就是「口罩」,所以發生了很多電商平臺因為口罩上架訪問流量過大而發生宕機的情況。1月31日上午,網易嚴選APP就在口罩上架的瞬間直接宕機,網易嚴選隨後也發公告表示「由於瞬時流量激增,導致預設伺服器承載壓力過大,系統出現宕機」。

疫情居家期間,手遊也成為大部分人消遣時間的選擇,各大伺服器均處於「爆滿」狀態,同時在線玩家過多也使得手遊軟體系統出現宕機情況。2月11日晚間,《王者榮耀》就出現了登錄時顯示「伺服器未響應」的情況。面對突然爆炸式增長的數據量,如果不提前準備充裕的資源進行彈性擴容,顯然會力不從心,對海量數據難以做到高效實時的計算和反饋 。

(2)網絡傳輸

數據量的爆炸式增長也使得網絡帶寬負載量急劇增加,這就會帶來較長的網絡時延的挑戰。疫情居家期間,特別是在晚上,各大直播平臺、視頻APP、手機遊戲等同時在線人數眾多,經常出現畫音不同時、卡頓等情況,這對用戶來說是不佳的使用體驗。

當然,造成這種問題的根源不僅在於數據中心內部,也來自數據中心間(DCI)流量、骨幹網流量。面對各類突發流量,需要有新的技術來避免關鍵應用數據報文的丟棄。IEEE、IETF、CCSA、ODCC等國際國內標準組織都在進行相關的標準制定工作,包括PFC、ECN等一系列網絡無損的解決方案被提出來。更進一步,DCI的網絡無損也需要加快研究,通過加強網絡的大帶寬低時延和無丟包的設計建設來加持雲計算數據中心更強的計算服務能力。

4.  發展思路

數據中心未來將如何應對突發的流量?未來的發展思路就是高密度部署的大型雲數據中心與模塊化部署的邊緣數據中心相結合來攻克難關。

一方面,面對海量數據的增長,雲數據中心採用高密度部署,規模將越來越大。雲計算通過對軟硬體資源的虛擬化,實現資源的按需分配,讓用戶通過網絡隨時隨需地獲取計算資源。面對數據量和計算量的爆發式增長,雲計算對軟硬體資源的虛擬化使得數據中心單機架中的伺服器的功率密度大大增加,一個伺服器機架的功率可達到十幾甚至幾十千瓦。通過雲數據中心這樣的高密度部署,使得雲計算有充裕的資源進行彈性擴容,從而解決計算能力不足的問題。

另一方面,為了應對網絡傳輸性能的挑戰、降低時延,將會部署大量的邊緣數據中心,模塊化部署將會加快邊緣數據中心上線。5G時代各類應用場景對時延的要求越來越高,例如遠程手術,就需要極低的時延來確保手術醫生的操作準確度和實時性,2019年6月北京積水潭醫院的全球首例多中心5G遠程手術中端到端的時延僅為20ms。傳統的「雲數據中心-端」架構對於實現如此低的時延具有局限性,所以更靠近用戶的邊緣數據中心應運而生。未來隨著5G的加速,對邊緣數據中心需求旺盛,規模小且快速上線將會成為邊緣數據中心的特點。模塊化部署將會是邊緣數據中心快速上線的法寶,建設周期可以縮短到數月、甚至數周。

五、結束語

此次疫情無疑為無接觸服務、雲視頻、遠程辦公學習、遠程醫療等信息化新興產業的推進加了一針催化劑,逐漸培養了用戶適應遠程、無接觸服務的習慣,通過無接觸的方式提升了用戶之間的協作性和連續性,對工作、學習和生活都帶來了便利。相信疫情過後,特別是在中央將數據中心列為新基建之一後,數據中心及其相關應用產業會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通過雲數據中心和邊緣數據中心的協同,形成端到端的解決方案,數據中心作為新基建將會發揮更加重要作用,支持好各類信息化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

責任編輯;zl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用科技抗擊疫情!紅外、5G、機器人、DNA測序技術正在發揮什麼作用?
    與此同時,包括 BAT 等大公司在內,眾多科技公司也在通過捐款、提供物資、信息公開等方式來為對抗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  然而,在這場與病毒直接對抗的攻堅戰中,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在疫情防控一線中,新興技術究竟能夠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 抗擊疫情,中醫藥作用幾何?
    中醫藥在抗擊新冠疫情中起到什麼作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0年3月23日下午4時在湖北武漢舉行新聞發布會。請中央指導組成員、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中醫藥局黨組書記餘豔紅,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副院長邱海波介紹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的重要作用及有效藥物,並答記者問。超9成確診病例用了中醫藥餘豔紅表示,中醫藥發揮的重要作用,成為這一次疫情防控的一大亮點。
  • 全球工商界高度評價中國抗擊疫情行動——「有效抗擊疫情,為全世界...
    來源:經濟日報近來,我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積極成效。記者從中國貿促會獲悉,截至3月23日,與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合作密切的167家國際組織、境外對口機構、商協會、國際仲裁機構等通過致函致電、錄製視頻、發表倡議、發布公開信等方式,表達全球工商界對中國抗擊疫情的關切和支持,高度評價中國為抗擊疫情所做的努力。墨西哥外貿委員會主席瓦倫丁迭茲墨洛多向正在與新冠肺炎疫情做鬥爭的中國人民表達誠摯的慰問與堅定的支持。
  • 菲律賓駐華大使羅馬納:菲期待與中國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緊密合作
    陳秋霞 攝  (聚焦東博會)菲律賓駐華大使羅馬納:菲期待與中國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緊密合作  中新網南寧11月28日電 (馮抒敏 陳秋霞)菲律賓駐華大使羅馬納27日在廣西南寧表示,菲律賓期待與中國在新冠病毒疫苗的使用方面進行更多合作,菲律賓已經計劃從中國進口疫苗。
  • 廣東科學中心推出抗擊新冠病毒專題展
    今日(8月13日), 廣東科學中心精心策劃的「戰疫——抗擊新冠病毒專題展」正式開放。這是廣東科學中心配合科技活動周宣傳推出的全國首個互動體驗型新冠專題展覽。戰疫專題展設置「病毒來襲」「共克時艱」「科學防治」和「『疫』情警示」四個分區,共36個展項,全方位展示了病毒的知識與危害,新冠疫情的發展與影響、全民抗「疫」的感人事跡,科學防治以及科技在抗「疫」中的支撐作用,並期望通過疫情警示引起社會反思與進步。
  • ...貴州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省疾控中心傳染病防治研究所...
    1月8日,全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防治研究所(簡稱傳防所)所長鄒志霆作為全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代表上臺發言:「這份沉甸甸的榮譽,既是對全省疾控人的鼓舞,也是我們前行的動力。」貴州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防治研究所所長鄒志霆時間回溯到2019年底,國內發現有不明肺炎疫情。
  • 梁建章、黃文政:抗擊疫情與全球合作
    以下這些已經實施和將要實施的工作,代表了中國率先開展防疫全球合作的決心和態度,將在全球疫情防控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信息和治療經驗的全球分享 新冠疫情發生初期,湖北省和武漢市衛健委在疫情防控方面存在著不少失誤,但後來在中央及時介入之後,中國立即向包括世衛組織、有關國家和地區性組織在內的國際社會通報了疫情信息,在確定病原體為新型冠狀病毒後,第一時間向全球分享了病毒全基因序列、引物和探針,與全球100多個國家、10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分享疫情防控和診療方案等多份技術文件
  • 分享戰疫經驗 聚焦國際合作——中國外文局舉辦抗擊疫情國際智庫雲...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總編輯王曉輝在「當代中國與世界——抗擊疫情國際智庫雲論壇」中發言。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總編輯王曉輝認為,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媒體同樣需承擔重大責任。他說,當危機降臨,媒體能起到傳遞真相、保持信息通暢的重要作用。面對像新冠肺炎疫情這樣的全球性災難,媒體必須站在全人類的高度,以服務全人類利益為宗旨,及時分享經驗、增進了解、呼籲合作,而不應彼此指責、相互攻訐。對於虛假消息和謠言,媒體是衝在第一線的衛士,有義務進行批駁和澄清,讓「信息病毒」無處藏身。
  • 新華財經|新華絲路推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英文信息服務專題
    新華社北京3月24日電(記者胡平超)為幫助境外相關國家和地區有效防控疫情,與海外共享我國抗疫經驗,中國經濟信息社旗下的「一帶一路」綜合信息服務平臺——新華絲路於24日推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英文信息服務專題。
  • 全國人大代表方復全:應用數學在抗疫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新京報訊(記者 應悅)在此次疫情的防控過程中,應用數學起到了什麼作用?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方復全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應用數學是建立此類預測模型的基礎。「由此也可以看到我們基礎科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方復全說。此次兩會,方復全依然關注基礎科學相關領域。
  • 科倫藥業總經理劉思川獲評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
    9月8日上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科倫藥業總經理劉思川因在抗擊疫情中的突出表現,被評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  據統計,從1月底至2月中下旬,在疫情防控最困難、物資最緊缺、四川省內生產量很少的關鍵階段,科倫藥業從境外緊急採購回23232件醫用防護服、44889副醫用護目鏡、90050隻口罩等價值超過500餘萬元的緊缺物資,並第一時間捐贈給四川省應急指揮部醫療物資保障組統一調配,為當時的物資保障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 疫情之下 瀋陽急救人與時間賽跑——遼寧省瀋陽急救中心全力抗擊新...
    原標題:疫情之下 瀋陽急救人與時間賽跑——遼寧省瀋陽急救中心全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紀實急救人員在機場轉運患者「疫」線急救人2020年新春伊始,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從湖北武漢向全國蔓延。4月30日,中心參與此次抗擊疫情的5位先鋒榮獲瀋陽市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他們分別是中心主任李保軍、急救科科長黃來、蘇家屯分中心站長彭春暉、附屬醫院重症監護室護士長高琛、和平分中心司機班長成實。
  • 【防控疫情 我們在行動】撫寧:眾志成城,抗擊疫情!你我一起努力!(一)
    1月12日,根據全區疫情防控緊急會議要求,大新寨鎮聯合鎮中心衛生院、大新寨派出所對公安大數據推送的外地返鄉人員連夜進行核酸檢測。抗擊疫情眾志成城墳坨管理區:聞令而動、快速響應,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1月12日晚,墳坨管理區按照區疫情防控緊急工作會議要求,緊急抽調機關10名工作人員,落實、開展公安大數據所涉及人員核酸檢測工作。
  • 北京軟體和信息消費領域齊心協力抗擊疫情
    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共同抗擊疫情之際,北京軟體和信息消費領域眾多企業紛紛推出了針對抗擊疫情的產品和服務,用實際行動支援抗擊疫情攻堅戰。在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指導下,北京軟體與信息服務業促進中心、北京軟體和信息服務業協會和中國信息消費推進聯盟、中關村現代信息消費應用產業技術聯盟,收集整理了服務抗擊疫情的軟體產品與服務,並形成了《齊心協力,抗擊疫情,北京信息消費應用指南》,以服務企業正常運行、服務大眾數字生活。
  • 第一個接種新冠滅活疫苗的甘南人——記「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第一個接種新冠滅活疫苗的甘南人——記「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楊曉明 2021-01-04 11: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仝小林院士:中醫藥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來源標題:仝小林院士:中醫藥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醫藥參與治療,成為此次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中國方案」的亮點,在抗擊疫情過程中,中醫藥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 抗擊疫情表彰大會觀後感怎麼寫?範文參考
    點擊查看:抗擊疫情表彰大會直播回放(寫不出讀後感的,建議多看幾遍回放)  抗擊疫情表彰大會觀後感怎麼寫?  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直播觀後感 (二)  在抗擊肺炎的過程中,各地黨委、政府充分重視,利用官方公眾號、融媒體中心APP等平臺積極對外發聲,及時報導本地抗擊肺炎動態。然而,有一些幹部,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平日裡,就喜歡保持沉默,站穩自我立場,任網絡風浪多大,感興趣看一看,不感興趣熟視無睹,在佔領網絡輿論陣地中喪失先鋒模範作用。
  • 抗擊疫情中國加油手抄報_抗擊疫情手抄報內容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此時此刻,白衣天使們正衝在最前方,用自己的平凡之軀,為身後億萬中國人築起防護的堡壘,他們在打一場硬仗!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有關抗擊疫情中國加油手抄報_抗擊疫情手抄報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 「中國矽谷」中關村:AI科技成果助力抗擊疫情
    (抗擊新冠肺炎)「中國矽谷」中關村:AI科技成果助力抗擊疫情中新社北京3月16日電 題:「中國矽谷」中關村:AI科技成果助力抗擊疫情中新社記者 於立霄>快速測溫預警、語音控制電梯、無接觸送餐機器人、消毒機器人等中關村一批高科技企業研發的新技術新產品,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見證」光波爐——全民抗擊「疫情」中凸顯出價值的健康家電
    宋粵||撰文隨著湖北武漢新增病例連續幾天為0,國內抗擊「疫情」已經取得階段性的勝利。在這次全民抗「疫」中,最值得尊敬和驕傲的當之無愧是逆行者醫務工作者。在此我們對參與抗擊「疫情」的他們表示崇高的敬意!而在全民抗擊「疫情」中也有一款家電品,讓全國人民記住了它的名字——光波爐(全稱:光波微波爐)。疫情無情人有情,在這次全國人民抗「疫」戰鬥中,最先映入人們眼帘的家電品是格蘭仕送往武漢抗疫一線的光波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