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就是一個開掛的民族,一個摩託車可以坐10個人,火車的頂上也能坐滿,鼻子裡穿了個項圈的苦行僧玩著懸浮耍著大蛇,一大群人在發臭的恆河裡狂歡。
其實印度跟中國相似,都有過很輝煌的過去且對世界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在近代又都受到了西方列強的入侵。不同的是中國只是淪為了半殖民地社會,而印度確實完全地被英國殖民了。現在兩個國家都是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而且還是鄰居,也難怪印度在各個方面都想和中國做對比,完全是只要我過得比鄰居好就是幸福的心態。
印度在被英國殖民統治的時候,從文化上被部分西化了,不僅英語成了本國的第一語言,連曆法也使用了英國人的公曆,還過起了英國人的節日。不過還是有部分印度人保留了古印度的傳統,在印度的民間也流行著一種印度的古曆法。
印度的傳統曆法叫印度太陰曆法,和中國的農曆一樣是一種陰陽合曆。印度的月份也分成了大月和小月,大月是30天小月是29天,採用閏月的方式調節太陽年使一年的月份剛好是整數。印度也有自己的傳統節日,比如,燈節,灑紅節,印度教的祭祀節,這些傳統的節日也是按照印度太陰曆法定的。真的是江山易改,傳統難移呀!
印度太陰曆法跟我們的農曆也有不同的地方,他們把一年分成了六個季節分別是春季夏季雨季秋季風季冬季。春季是3月20到5月19,夏季是5月20到7月19,雨季是7月20到9月19,秋季是9月20到11月19,風季是11月20到1月19,冬季是2月20到3月19.
還有就是印度把月亮最圓的時候定義為每個月的初一,那麼新月剛出現的時候就是十五或者十六。那麼在印度就是每到初一的夜晚月亮是最圓的。把你放到印度你能適應嗎?
關注牛姐每天一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