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條件下,熱到不出汗,還很危險。

2020-08-27 知道丶朝歌文化

在人類出現在地球上的幾十萬年裡,現代人(modern humans)成功適應了各種各樣的氣候——從撒哈拉沙漠的乾旱炎熱到北極的雪虐風饕。但是,我們仍然有自己的極限。當環境中氣溫和溼度足夠高時,一個喝水的強壯健康的人靜坐在陰涼處,也會熱到中暑。

隨著更高溫度的熱浪更頻繁地出現,科學家認為在未來幾十年,一些地區會開始出現達到人體忍耐極限的高溫事件。但近期一項發表於《科學-進展》的研究表明,這樣的事情已經發生了,研究強調了兩方面的迫切需要,一是要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二是要制定政策來幫助弱勢群體應對高溫事件。

在高溫環境中,人體會通過出汗的方式降低體表溫度,因為汗液在體表蒸發會吸熱。但當環境溼度也升高時,汗液的蒸發速率會逐漸下降甚至為零。當溼球溫度(wet-bulb temperature,當前環境僅通過蒸發水分所能達到的最低溫度)達到35℃,相當於氣溫35℃且空氣相對溼度達到90%時,人體的汗液就會停止蒸發。

之前的研究使用氣候模型推斷出,在本世紀末,波斯灣部分地區、印度次大陸和中國東部將經常出現達到人體極限的高溫事件。但是,由於他們在數小時內檢測了大範圍的區域,可能會忽略一些更局部、更短期的溫度峰值的極端情況。為了了解之前研究中可能忽視的溫度峰值,「我們決定進行更細節的觀察,」文章的第一作者Colin Raymond說。當參與這項研究時,他還是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生。

Raymond等人研究了1979年以來全球超過7000個氣象站的溫度數據。他們發現目前極端的高溫高溼事件出現的頻率,是40年前的兩倍,而且情況還在惡化。很多地方的溼球溫度達到了31℃或更高。一些高溫高溼事件的溼球溫度,甚至已經突破了35℃。麻省理工學院的氣候科學家Elfatih Eltahir說,確定這一趨勢「很重要,因為它建立在氣象站數據的基礎上,而這是我們通常擁有的最直接證據」。Elfatih Eltahir沒有參與這項新研究,但曾經從事這方面的工作。

而後續出現極端高溫高溼事件的地區,確實與氣象模型中推斷的地區完全一致。它們大多數為沿海地區,一方面溫暖海水為這些地區提供了大量的水分,另一方面背後的大陸為它們傳輸著熱量。其他出現極端高溫高溼的地區,如印度次大陸,是由於季風會帶來溼度較高的空氣。

Raymond現在供職於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噴氣推進實驗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他補充道,還有一些常出現高溫高溼的地區缺少氣象站數據,例如巴基斯坦的部分地區,這些地方可能會出現更高的溼球溫度。極高的溼球溫度通常只會維持1-2個小時,因此尚未突破人類的忍耐極限。

但是,隨著氣候變暖,未來類似的高溫事件將持續更長的時間,並覆蓋更多地區。而且,即使溼球溫度很低也可能致命,特別是對於老年人或有存在健康問題的人。2003年席捲歐洲部分地區和2010年席捲俄羅斯的歷史性高溫事件,雖然溼球溫度沒有超過28℃,卻帶走了數千人的生命。Eltahir說,「這些情況非常非常難以應對。」

研究還發現,當全球平均氣溫僅比工業革命前高2.5℃時,部分地區的溼球溫度就會經常超過35℃這一限值。目前全球平均氣溫已比工業革命前高1℃了。憂思科學家聯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的資深氣候科學家Kristina Dahl也表示,「地表溫度不需要上升很多,高溫高溼事件就會變得更頻繁。」他也沒有參與這項新研究。

這項研究還強調,迅速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以及儘可能限制全球變暖是十分必要的,這樣才能阻止未來發生更多的高溫高溼事件。文章還提出幾個問題,包括政府需要制定哪些政策來保護弱勢群體,比如建立老年人避暑中心(cooling centers),或者在高溫來臨之前發出預警。而對於需要進行戶外作業的行業,例如農業和建築業,也可能需要將戶外工作的時間調整到一天中溫度較低的時候。要知道,即使在空調隨處可見的美國,目前死於高溫的人比死於寒冷、洪水或颶風的人還多。

相關焦點

  • 天熱時魚也能「出汗」降溫
    在天氣熱的時候,人會啟動排汗機制,通過汗水的蒸發來降溫。那水裡的魚怎麼辦呢,周圍都是水出汗也沒用,要是水溫上升,難道就只有被煮熟一條路了嗎?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有的魚也想出了對策,也可以像人類那樣「出汗」降溫。 加拿大圭爾夫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英國《生物學通訊》上報告說,觀察了一種紅樹林鱂魚的行為。
  • 腋下出汗有異味 腋下出汗有異味怎麼辦
    現在是夏天了,天氣會越來越熱,人的身體也會越來越熱的,這就會有出汗的情況,尤其是一些特殊的部位,比如腋下,那您知道腋下出汗有異味的願意是什麼嗎?您知道腋下有異味怎麼辦嗎?夏天想要保持身體沒有異味的話,就要學會止汗,那就來看看腋下出汗多怎麼辦的知識。
  • 地表55℃,海口熱到「爆炸」!再熱也不能這麼做,已有人喪命!太危險!
    這種冷刺激除了會引起血壓波動外,有時甚至會導致冠狀動脈的嚴重痙攣、斑塊破裂、血栓形成,造成急性心肌梗死而危及生命。一般來說,這種情況最容易發生在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身上。那麼,我們夏天就真的不能洗冷水澡了嗎?其實並沒有這麼嚴格。
  • 神奇的大自然 為了降溫樹也會出汗!
    神奇的大自然 為了降溫樹也會出汗!時間:2018-04-23 11:39   來源:蝌蚪五線譜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神奇的大自然 為了降溫樹也會出汗! 澳大利亞部分地區近期夏季氣溫高到足以融化瀝青。隨著全球變暖加劇,氣候現象愈演愈烈,許多工廠可能無法應對。
  • 總是出汗可能並非好事?注意:7種異常出汗,多是疾病的徵兆
    實際上有時候流汗恰恰說明了身體生病了,而且通過汗液表現到了體外,應該加以注意。中醫中就講述了身體幾種病理性的出汗,有以下幾種情況的患者應該加以重視。一、盜汗盜汗指的是入睡之後則開始大量出汗,醒來時卻立刻止汗的情況。這種情況是由腎陰虛引起的,由於腎陰不足,腎陽偏盛,導致虛熱內生,陰氣空虛,睡覺時候陽氣就會乘虛陷入陰中,肌表不密,就會表現為汗液外洩。
  • 光熱輕運動讓人體在靜態下也能出汗
    這種被稱為新式養生的運動,通過遠紅外線光波設備讓人體在靜態狀態下也能達到出汗的目的。5月18日,新泓能光波房廣東御天正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全國代理商會議在上虞召開,100多位代理商參加會議。5月19日,新泓能光波房浙江地區招商會也在上虞召開,結合傳統中醫汗法和高科技光線發射的光熱輕運動吸引了300多位養生人士前來聆聽。
  • 身體出汗部位健康對照表,這些地方出汗,那你可得小心了
    流汗是我們判斷身體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標,你知道嗎,我們可以通過出汗部位看健康,不同部位異常出汗,會反映出身體不同的狀況,接下來就讓我們看一看哪些部位異常出汗和汗液味道異常能夠反映出我們的身體健康,以及出汗多該怎麼辦?
  • 容易出汗就是火氣旺?真相來了#闢謠#
    平時我們經常說要多運動多出出汗,有助於排除排毒。但是有的人稍微一運動就出汗比較厲害,或者不運動也會出汗。有不少人以為容易出汗就是火氣比較旺,應該多喝點涼茶降降火。而實際上容易出汗也可能是火力不夠,比如容易出冷汗的,這種就不能降火了。我們應該知道自己的出汗是屬於哪種類型,不要盲目的降火。那麼平時這些容易出汗的人一般都是什麼類型,什麼體質呢?
  • 看會不會手心出汗!
    在看攀爬視頻時,他們的掌心尤其容易出汗,即使視頻中人物的處境跟驚悚電影中一樣危險。對此沒有什麼實質的研究,但有一個可能原因是我們的進化史。 小汗腺是人體的主要汗腺,分布於人體各處,但在手和腳部最為集中(掌心中每平方釐米平均370汗腺)。
  • 水熱條件下Y型沸石的製備與合成
    由於具有規則的孔道結構、大的比表面積、優異的熱和水熱穩定性、豐富的酸性中心以及多種可交換的陽離子等性質,沸石分子篩已被廣泛用於催化、吸附與分離、離子交換等領域。傳統的沸石分子篩通常是在水熱或溶劑熱條件下,由含有無機(鹼金屬氫氧化物)或有機(季銨鹼)結構導向劑的無定型矽鋁酸鹽凝膠晶化而成,改變結構導向劑往往可以改變所得沸石分子篩的結構類型,因此使用結構新穎的季銨鹼已成為開發新沸石分子篩結構類型的重要手段之一。
  • 會「出汗」的電池不怕熱
    熱失控實驗示意圖隨著微型電子設備和電動汽車等行業的快速發展,高能量密度和高輸出功率電池應用越來越廣泛。一方面,這些電池可能在高溫狀態下工作,另一方面,這些電池在快速充電/放電過程中,自身會產生大量的熱量,高溫下的工作狀況會使電池性能出現永久性下降,極端情況下還會引起火災和爆炸。
  • 為什麼「坐月子」愛出汗?4個原因別忽視,學會科學坐月子
    而有經驗的寶媽會知道,坐月子時即使不用捂,也會出很多汗,原本以為是身體虛弱而已,實際上月子愛出汗有很多原因。夏天「坐月子」長了很多痱子張女士坐月子是在夏天最熱的時候,婆婆好心從老家跑來照顧他,張女士很是感動。由於自己沒有任何經驗,月子裡全聽婆婆的話,張女士說自己愛出汗,婆婆就很高興得讓她把棉被蓋上。
  • 愛出汗和甲狀腺有關?這4個部位若經常出汗,可能是疾病徵兆
    一般情況下,劇烈鍛鍊身體產生熱量,或者到了炎熱的夏季外界溫度高,在這種環境中就容易出汗,是身體進行體溫調節會有的表現,汗液分泌出來之後蒸發可以帶走體表的溫度,維持體溫的正常。然而,很多人動不動就大量出汗,如果身體的出汗量多,不要誤以為是在排洩毒素,還可能是出現了健康問題。
  • 探究 | 會「出汗」的電池不怕熱
    當溫度恢復正常時,水凝膠電解質從空氣中自發吸收水分恢復到初始狀態。據介紹,熱自保護鋅離子電池的陽極為鋅泡沫,陰極為MnO2/碳布纖維,介於陰陽極之間的吸溼性水凝膠作為電解質和隔膜,由ZnCl2溶液浸泡過的聚丙烯醯胺水凝膠電解質組成,可通過ZnCl2溶液濃度調節其飽和蒸氣壓。
  • 身體最全出汗健康對照表,這9種出汗要警惕
    如果是天氣炎熱、運動導致的出汗,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如果有的人在空調房一動不動也大汗淋漓、白天不出汗一到晚上就汗溼一床,則就要引起我們的警覺了。今天,柏叔就從頭到腳,針對不同部位出汗過多,會導致哪些問題以及調理方法,做出針對性的介紹。
  • 為什麼運動時大量出汗,減掉的脂肪量卻並不多
    運動時都會出汗,但出汗多未必代表脂肪消耗的多,出汗少,也未必代表不減脂。流汗和減脂之間雖然有一定關聯性,但關聯性不是特別強。運動時流汗與減脂的關係,對不同身材,不同鍛鍊目的、階段,不同鍛鍊強度,不同運動項目的人來說,有較大差異。
  • 異常出汗和排洩,是神經病變表現,需要檢查血糖水平
    神經病變表現從裡到外,各種各樣。咱們現在就來舉例解析。糖尿病神經病變中,較常見的1種表現是出汗異常。可以在吃飯時,頭部和頸部大量出汗,或者在室溫不太高的情況下大量出汗,通常是胸部或背部等上半身位置出汗明顯,下半身出汗不多,腳上可能沒有汗,甚至從汗腳變成幹腳。這類異常出汗現象,可能是支配汗腺的自主神經受到了血糖水平的負面影響。
  • 【科學普及】吃辣的食物時,人為什麼會出汗?
    或是紅油油的火鍋,或是色香味俱全的串串香……然而,細心的人會留意到,很多人在吃辣的食物時,會有出汗的現象,有的人甚至是大汗淋漓。那麼,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辣椒中「辣味」的原因。其實,我們常說辣椒很「辣」,這個「辣」並非味覺,而是一種痛感和觸覺,這源自於辣椒中所含的辣椒素。
  • 發燒時喝熱(薑糖)水真能退燒?
    因為,這一個「自身對照試驗」的設計存在嚴重缺陷,兩次試驗的條件沒有得到嚴格的控制。特別是沒有設定和控制喝水的「時機」條件,從而引入了極大的偏倚,造成結果的不可信。最終的結果是,誤導我們把由於發燒的自限性導致的體溫下降錯誤歸因於「喝熱水退燒」。
  • 瀋陽5歲男孩患罕見怪病:不長牙不出汗(圖)
    北國網、遼瀋晚報記者 查金輝 攝  「土豆啊,你都長芽了,我咋還不長牙?」瀋陽一5歲男孩得了一種罕見病,他不長牙,也不出汗。能長出一口牙、吃上一碗大米飯成了他最大的夢想。奶奶說:「孩子得這病,可能與他父母愛喝酒的生活習慣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