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們會將科幻片分為兩類,一類是硬科幻,說的是那些運用科學知識來武裝影視作品,作品中的所有設定都會有一個科學合理的解釋來作為支撐。這種類型的影片會具有一定的高度,因為他們探討的問題已經超出了個人主義,而是上升到人類未來的命運以及發展中去。
還有一類影片就是軟科幻了。軟科幻電影的主導思想是建立在個人情感的基礎之上的。軟科幻中的科學設定通常是模糊的,也是似是而非的。這些設定包括一些人類未解之謎或者是一個非常寬泛的自然現象下的超自然行為。比如說可以和外星人對話或者是超時空心靈感應等等。
因為這些現象都是非常主觀的,因此,科學解釋就弱了很多,最終呈現給我們的是一個打著科幻旗號的劇情電影。然而類比於一般劇情片,這樣的軟科幻更能觸動人們情感上的共鳴。
因為不論是單獨作為劇情片還是單獨作為科幻片,這樣的電影都是不及格的,但是兩者結合起來還是能頂一個諸葛亮的。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部電影,就是一部軟科幻,也是一部包裹著科幻電影外衣的故事片。本片名叫《黑洞頻率》這顯然是一個非常唬人的名字,然而看完了這部電影,你就會發現,其實它與黑洞本身沒有任何的關聯,無非是為了這個時空故事而借用了黑洞這個概念。
而這個概念嚴格意義上來說也不是黑洞,而是極光。因為Frequency這個詞語的意思就是頻率,至於說為什麼會被翻譯為黑洞頻率,這可能是因為這樣便於理解本片的中心思想,更或者是狐假虎威,因為關聯了黑洞之後,會更加唬人。
《黑洞頻率》說的是一個超時空對話的故事,本片雙男主,一個是現實中的父親,另一個是幾十年後的兒子,兒子偶然得到了一臺父親留下來的電臺,而這個電臺卻能和幾十年前的父親通話。
發現了這個秘密的兒子先是幫助自己的父親躲開了一場火災。誰料,因為這場火災,兒子意外的扭轉了時空,而後,他被迫捲入了一場連環謀殺案。
正是靠著這種貫穿時空的能力,父子兩聯手偵破了這場案件。最終,兒子成功的留住了父親,也留住了自己的幸福,影片也迎來了一個大團圓的結局。
這是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然而故事的內核其實跟科幻片沒有任何的實質性的關聯。這種強加起來的「超能力」無外乎是給傳統的金手指一個更加華麗的包裝。
就像之前的韓國偶像劇,《來自星星的你》一樣,為了打造一個具有超能力的男主,就必須給他包裝一個人設。這個人設科學解釋越模糊越好,只有那樣,作品中的一些漏洞才會顯得很正常。這就是寬泛的科幻片的強大的融合力。
因為一切都沒有嚴謹的科學解釋,但是這一切卻源於一種莫須有的自然科學現象。因為不能完全的肯定或者是否定。因此,片中的很多場景的搭建其實都可以在這個寬泛的科學解釋中站得住腳的。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看此類型的科幻片的時候,會有一種奇妙的感覺,往往跟著導演的敘事邏輯走進去後,觀眾們就會不自覺的忽略本片中那些嚴肅的科學場景的討論,轉而是讓感情因素佔了上風。這也是此類科幻片讓人上頭的根本。
當然,你不能說這樣的電影單純的好或者是不好。從創作的角度來說,不同類型的相互融合如果做的好的話,完全可以超越同一類型本身。
這就是為什麼蹩腳的劇情片遇上蹩腳的科幻片卻能融合成為經典的軟科幻。因為單純的一種類型中,這樣的故事並不佔據優勢,而融合之後的故事卻能煥發出來不一樣的精彩,這就是融合的意義。
本片一定意義上來說是非常不錯的,但是軟科幻就是軟科幻,即使是包裝了科幻的外衣,它的本質還是一部故事片,旨在教會人們珍惜的意義。
珍惜一種情感,珍惜一種狀態,珍惜個人的感受,珍惜一種美好的氛圍等等。如果你想要從中看到科學道理以及人類未來發展的方向問題,那麼對不起,創作者壓根就沒準備。
這樣類型的電影還有一個讓人詬病的地方就是太在乎個人的感情了,以至於此類電影都致力於改變個人的命運全然忘了當你的命運被改變的時候,這個地球上其他人的命運卻被進一步幹擾了。因此,打我們看到片中的男主不斷地想要兩全的時候,不禁會感嘆片中作為陪襯的其他人,他們的未來和過去究竟該怎麼辦?
當然,這樣的電影也不能說沒有意義,至少本片上映之後,這樣的概念很多人都採納了,梁詠琪的《情牽一線》,周杰倫的《不能說的秘密》都採用了這樣的軟科幻。想來這才是本片能作為經典的根本原因吧。
……
你好,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