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關別墅群上榜「青島十大地標建築」
百年青島地標評選活動進入專家評選階段,青島房地產業協會會長林民慶,青島市城鄉規劃協會理事長陶瑞平,國家一級作家、青島文學副主編韓嘉川,青島著名人文學者、著名作家李明等專家參與評選。在市民投票的基礎上,經過激烈討論、認真評議,「120年青島地標建築展評」獲獎榜單出爐。
專家團聲音
林民慶青島房地產業協會會長
棧橋、八大關建築群、奧帆中心……它們是青島的驕傲、是青島城市發展的「表情符號」,這些地標建築兼具建築本身自然美又彰顯著城市精神。我們一定要謹慎對待評選項目中地標的名稱,這非常重要。比如「八大關」,我認為用「八大關建築群」應該更為準確些,「迎賓館」應該注釋上「總督官邸舊址」。
陶瑞平青島市城鄉規劃協會理事長
青島民居地標評選我認為應該遵循三個原則,一是要有地方文化而且特色鮮明,具有歷史意義,比如裡院;二是要能夠引領民居建設發展方向,可持續發展、生態的,比如蔚藍群島;三是要建設風格自成體系,有自己獨特風格,形成建設群落的居住建築地標、具有建築品牌的,比如綠城。
青島十大地標建築
青島市委市政府辦公大樓
上榜理由:位於青島市市南區香港中路11號。市級機關辦公樓前樓建築面積67544㎡ ,地下兩層,地上13層,高53.01m,後樓建築面積75000㎡ ,地下兩層,地上27層,高98.8米;外型簡潔明快,在現代化風格中體現機關辦公建築的莊重大氣。框架剪力牆結構,採用大跨度、大柱距,增加了建築內部功能靈活性。設計大膽創新,採用後澆帶的方法,使181m 長的大樓沒有一條接縫,降低造價又利於使用。
棧橋
上榜理由:位於青島市太平路12號。俗稱前海棧橋、南海棧橋、大碼頭。與中山路成一條直線,由海岸前伸入海,素有「長虹遠引」之美譽。棧橋初建於光緒十八年(公元1892年),是青島最早的碼頭。經1931年改建和1985年整修,現寬8米,全長440米。橋南端築半圓形防波堤。
八大關建築群
上榜理由:位於青島市市南區匯泉角八大關。大平角、匯泉岬拱衛左右,湛山、太平山屏列於北,佔地150多萬平方米,因有八條以中國古代著名關隘命名的街道,故稱「八大關」。建於20世紀30年代的一些別墅建築,在這區域中有200多棟別墅,包括:英國、日本、丹麥等20多個國家的建築風格,成為「萬國建築博覽會」,是國家級旅遊景點。
奧帆中心
上榜理由:位於青島市市南區燕兒島路1號奧帆中心區域。作為北京奧運會帆船賽比賽場地的陸域建築,總建築面積121206㎡ 。運用了大量的高科技環保技術。這組建築具有強烈的海濱特色,空間靈動性是它的主要特點,透過空廊可以遠遠的看到海,靈動的曲線寓意船帆和波浪。立面採用玻璃幕牆、遮光百葉、金屬板材以及石材等環保性材料,塑造出靈動、輕盈、通透的外形體態,塑造區域地表性建築群。
青島天主教堂(聖彌厄爾教堂)
上榜理由:位於市南區浙江路15號。由德國設計師畢婁哈依據哥德式和羅馬式建築風格而設計。始建於1932年,佔地面積11480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6301.54平方米。教堂以黃色花崗巖和鋼筋混凝土砌成,表面雕以簡潔優美的紋案。窗戶為半圓拱形,線條流暢,顯得莊重而樸素。大門上方設一巨大玫瑰窗,兩側各聳立一座鐘塔,塔身高56米,是青島地區最大的哥德式建築。 德國總督府舊址
總督府
上榜理由:青島市市南區觀海山南坡,面對青島灣和小青島,建築面積7500平方米,該樓建自1902年。總督府系一座磚石和鋼混合結構的建築,採取19世紀歐洲公共建築的對稱平面,四角和中間稍作突出,整座建築的俯視圖呈「凹」字形。樓前有很大的空間,開闢一大型花壇式綠地,以總督府為中心,向周邊放射出六條道路。總督府坐落方位近似正南正北,在青島市區較罕見,加之建築本身氣勢壯觀,令人生肅穆莊嚴之感。
青島火車站
上榜理由:位於青島市市南區費縣路1號。改造後的青島客站在外觀上秉承了德式建築風格,延續了青島歷史文脈,總建築面積54277㎡ ,主站房分為三層,建築高度22.14米。位於棧橋風景區,連接海底隧道、東西快速路、地鐵一號線和六號線及海濱東西幹道,是青島對外交通的門戶和窗口。
山東高速膠州灣大橋(跨海大橋)
上榜理由:膠州灣大橋是我國北方冰凍海域首座特大型橋梁集群工程。為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兼城市快速路八車道,海上主橋長28.8公裡,加上引橋和連接線12.78公裡,全長41.58公裡,為世界第一跨海大橋。膠州灣隧道,是我國最長的海底隧道。隧道全長7800米,分為陸上和海底兩部分,海底部分長3950米。
迎賓館
上榜理由:坐落於信號山南麓,迎賓館是一座具有歐洲皇家風範的德國古堡式建築,由德國建築師馬爾克設計,施特拉塞爾監督施工。因它是當年德國膠澳總督的官邸。故俗稱「提督樓」。該建築氣勢宏偉,建築面積為4083平方米,高度為30米,厚達60多釐米的外牆以黃色為基調,局部以花崗巖石料作裝飾。
海濱旅館
上榜理由:現為匯泉酒家所在地,位於南海路、文登路口,原奧古斯特·維多利亞岸,建造期為1903年至1904年,建築面積5694平方米。史料顯示,海濱旅館曾被稱為匯泉大酒店,與亨利王子飯店同屬一家經營,是青島最早的假日旅館。成一字形展開的旅館建築面對市區最大的海濱浴場。從平面布局上看,海濱旅館呈對稱的E形,E形的三個橫劃部分構成了南北走向的三列帶坡頂的組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