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夫」現象級暴漲 創始人潑冷水

2020-12-01 澎湃新聞

YFI及YFII被DeFi玩家暱稱為「大姨夫」和「二姨夫」。上周末,倆姨夫的幣市大秀再掀高潮。8月29日至30日兩天,YFI從19281美元漲至最高44000美元,創造了加密資產市場最高幣價記錄;YFII則從1125美元最高攀升至5969美元,翻了5番。

幣價暴漲一向是加密貨幣行業最有效的廣告,幣圈各個社群出現了「如何參與DeFi」的普及大潮。

兩個「姨夫」的現象級表現令人側目,較少的代幣發行量、創新的機槍池設計和分工鮮明的強大社區,最終鑄就了這兩個「神幣」。 

市場熱炒空前,YFI創始人Andre Cronje出面潑了盆冷水。他認為,DeFi市場正處於「貪婪階段」,人們的投機性更強,他對YFI代幣的估值為3美元。

此外,去中心化產出的YFI和YFII前100名地址持倉量都超過了流通總量的80%,籌碼集中也對二級市場構成了潛在威脅。

「大姨夫」價超BTC三倍

如果Compound和Uniswap是DeFi進入幣圈主流視野的助推器,那麼,YFI和YFII的幣價暴動便以更刺激投資者感官的方式,將DeFi熱浪推向高潮。

8月23日,火幣上線了YFI和YFII兩個DeFi聚合器的治理代幣,成了它們暴漲的開端。

一周時間裡,YFI從9464美元持續上攻,在超過比特幣幣價後,沒做過多停留,於8月30日最高漲至44000美元,7日漲幅高達364.9%,當時,BTC在11000美元附近徘徊;YFII則從716美元最高漲至5969美元,7日漲幅達到733.6%,已經值半個BTC。 

YFI最高漲至44000美元

加密資產形成市場後,比特幣便被奉為「幣王」,誰在價格上也無出其右。如今,YFI顛覆了這一現狀。

YFI是DeFi平臺Yearn.finance的原生功能型代幣,可被用於平臺治理。該平臺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設立了機槍池。流動性挖礦玩法引發用戶參與後,Yearn.finance因其機槍池可以自動為用戶分配高收益的流動性配置,故而受到用戶歡迎。 

YFII是YFI的「分叉幣」。由於YFI在7月26日停止挖礦,為了防止流動性大規模地從挖礦中撤出,社區提出了增發提案,但最終提案沒有生效。YFII以「分叉」的方式誕生,並採取類似比特幣減半的增發機制,使得挖礦行為可持續。

由於兩個代幣都以「YF」開頭,國內投資者把它們音譯為「姨夫」,幣價更高的YFI被稱為「大姨夫」,由YFI分叉而來的YFII則被賜名「二姨夫」。截至8月31日,倆「姨夫」分別報價30655美元和4050美元,成為加密資產市場最受矚目的兩個幣種。

上漲的幣價、接地氣的稱呼,都加快了這兩個資產出圈DeFi的速度,成為各個炒幣群津津樂道的對象。「沒什麼文化,只能用臥槽來形容,」看到兩個「姨夫」暴漲後,某幣圈社群刷起了屏,儘管多數人沒在車上,但看著YFI「不講理」地上漲成為幣圈有史以來最昂貴的資產,有人說,牛市回來了。

顯然,火幣等頭部交易所在「姨夫」們這波瘋狂上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不僅吸引了更多市場資金,也給還沒進入DeFi世界、常駐中心化交易所的「古典韭菜」們,提供了了解DeFi的契機。 

財富效應永遠是幣圈最高效的引流手段。

「姨夫」發威的這個周末,各個活躍的社群裡開始群體探討怎麼玩DeFi,如何參與其中。這情景,如同三年前比特幣登上歷史巔峰時圈外人向老韭菜請教如何炒幣一般。倆「姨夫」的暴漲倒逼著「古典韭菜」學習上鏈操作,一場有關DeFi的普及潮在幣圈悄然展開。

社區分工提供「升空」燃料

外界圍觀「姨夫」們的漲幅,仍在車上的持幣者瘋狂了,他們中有人因早期參與其中而財富大增,DeFi的一些熱門項目被評價為讓人「躺著呼吸就能賺錢」的神器。 

在YFII的一個社群,紅包一個接一個,從幾百、幾千元再到幾萬元,紅包數額越來越大。作為YFII的深度參與者,Primitive Ventures 創始合伙人萬卉發微博提醒,手中沒有「二姨夫」的人不建議追高,手中有「二姨夫」的也千萬別飄,「多想想能為社區做點什麼,保持冷靜,慢就是快。」

YFII頁面

同樣是投資,其他資產和「姨夫」之間出現了巨大的鴻溝,「姨夫」為啥成為現象級代幣?這個問題令人好奇。 

無疑,代幣發行總量較少為YFI和YFII的幣價攀高提供了先決條件。資料顯示,YFI發行總量僅為3萬枚,遠小於比特幣的2100萬枚;YFII發行總量則為4萬枚,目前的流通總量為37500枚。稀缺性導致的供不應求是價格上漲的一般規律,「姨夫」較小的發行量顯然有助於提升人們對單幣價格的心理預期。 

除了兩個項目具有聚合器這個本身的產品創新功能外,「姨夫」更被投資者和用戶推崇的是它們身上的社區化氣質。

與Compound等DeFi項目不同,YFI和YFII在流動性挖礦之前,沒有任何投資機構和團隊進行預挖,代幣分配完全通過流動性挖礦實現,這是具有區塊鏈精神的代幣分配機制,充分激發了社區的凝聚力。

據YFII一名社區成員透露,YFII社區現在有前端組、合約研發組、策略制定組、運營組、海報組、大戶組和創始群,在外部,500人規模的投資者群大概有10個,每個群都有不同的特點,有的由錢包服務商主導,有的用來接待海外社區。「幹活那幾個群還有業績制度,通過群內互投選出前三的志願者,由大戶群設立的獎勵基金進行定期獎勵。」

去中心化的思維下,YFI和YFII的社區呈現出「人人出力」的特點,凝聚力十足的社區帶來了強大的共識,為推動幣價上漲提供了充足燃料。

「本來發行量就比較少,很多大戶約定持幣不動,群裡甚至還會有人定期查持倉地址,」上述社區成員笑稱,如果有人偷偷賣了,被查出來「會丟人」。

社區給予了項目巨大支持。此外,YFI和YFII已經通過了安全公司的合約審計,這也讓市場參與者更願意投身其中。

倆「姨夫」籌碼高度集中

不過,就在倆「姨夫」的幣價不斷突破人們想像力時,有人站出來潑了盆冷水。這人不是局外人,而是Yearn.finance的創始人Andre Cronje。 

作為YFI協議的開創者,Andre Cronje是忠誠的加密資產愛好者,他也是一名區塊鏈技術極客。 

Andre Cronje多次強調,他更看重產品,而非幣。於是,看到大量的資金湧入DeFi,他認為這是貪婪所致。「資金湧入是因為人們正在瘋狂地賺錢,他們搶購併出售治理型代幣促進了這種繁榮,」他認為,這不是DeFi的可持續發展部分,他將此稱為「貪婪階段」。 

翻看Andre Cronje的推特不難發現,他是信奉「Code is law」的那類極客,崇尚代碼和協議,熱愛技術和產品,他在籤名中寫道「我在產品中測試」。事實上,作為YFI的創始人,他設計了0預挖的機制,或許,他手中的代幣還沒有某些大戶多。 

YFI的暴漲讓Andre Cronje感受到風險,他曾在公開場合提到,基於獎勵和交易費用,「我對YFI代幣的估值是3美元」。Andre Cronje也表示,他不想看到投機行為,但系統首次分發代幣後就和投機有了聯繫,「我對後續的分發沒什麼不滿,只是覺得有點過頭。」

的確,當YFI和YFII火了之後,市場湧入了大量的投機者,很多人對協議發展並不關心,幣價和收益是他們最為直接的參與目的。當YFI幣價扶搖直上時,很多業內人士感覺到了日益膨脹的泡沫,風險感隨之而來。 

儘管YFI和YFII的社區蓬勃發展,但不可否認的是,由於早期礦工不多,加上幣量較少,造成了代幣籌碼集中。 

以太坊瀏覽器顯示,YFI代幣持有人總數為8116,前100名持有者合計擁有總量85.11%的代幣;而YFII代幣持有人總數為5599,前100名持有人共擁有80.71%的代幣。相比之下,比特幣持倉地址數量超過了3113萬,前100名共持倉14.25%的代幣,而1000名之後的地址持倉量佔到了比特幣流通總量的65.15%。

YFI前100名持有者擁有總量85.11%的代幣

雖然倆「姨夫」的原生協議生來就期待做到去中心化,但代幣集中化成了市場風險所在,即便社區有人以定期查持倉地址的方式「約定持幣不動」,但個人資產買賣本身就是自由的,社區約束力並不具備強制性。一旦「巨鯨」拋盤套現,不排除會產生多米諾效應,幣價瀑布很有可能成為現實。 

「姨夫」瘋漲放大了財富效應,投資者更應該警惕風險。畢竟,幣市並沒有真正走入牛市。

 

相關焦點

  • 姨夫說:tan 90°
    【PConline 資訊】「索尼手機倒閉」是索粉們最喜歡調侃的話題之一,儘管這句話玩笑成分居多,但事實上,索尼手機這些年的表現並也確實不容樂觀,除了日本,在其他國家的市場都處在掙扎的邊緣。  儘管姨夫沒有提及關於索尼手機未來的規劃,但這段話可以說給不少索粉打了一劑強心針,至少在短時間內索尼手機還會按部就班地推出,甚至在新技術的應用上,索尼也會處於領先地位。
  • 由MasterClass 的聯合創始人創立,教育創業公司「Outlier」獲 1170...
    「Outlier」官網近日,據外媒報導,教育創業公司「Outlier」獲得了 1170 萬美元的 A 輪融資。此輪融資由 GSV Ventures 領投,Harrison Metal,Tectonic Capital 和 Jackson Square Ventures 參投。
  • Sci-hub 創始人指責埃隆·馬斯克「抄襲」自己...
    近日,Sci-hub 創始人 Alexandra Elbakyan 發推吐槽馬斯克關於腦機接口的想法與其在 2010 年在一次峰會(Humanity+ Summit 2010)上的想法「不謀而合」,並為有如此「傑出」的繼任者感到自豪。
  • MIT新研究「潑冷水」| Nature
    」?量子比特,是量子計算中的邏輯元素,每個量子比特都有一個「神奇的能力」,就是可以處於「量子疊加態」。這種能力讓量子比特可以同時存在2種狀態,從而實現了量子版的並行計算。」現象的發生。他們首先設計了一個實驗,要做的就是「校準已知輻射水平對超導量子比特的影響」。為此,他們需要一個已知的放射源,它的放射性既要「慢」,又要「快」。
  • 「超級高鐵」到底是不是一個「超級騙局」?
    「超級高鐵」到底是什麼?「超級高鐵」的概念來自於伊隆·馬斯克。他們跑到拉斯維加斯北邊的內華達沙漠,開始了超級高鐵推進系統的首次戶外測試:好消息是,測試成功了,這個 3 米長的實驗「滑車」,以 640 km/h 的速度飛馳;不過很可惜,「滑車」在軌道上只運行了 2 秒鐘。
  • 小辣椒手機創始人加盟小米 原旗艦機推「微信八開」
    繼聯想集團原副總裁常程加入後,小辣椒手機創始人王曉雁也入職小米,任中國區副總裁兼銷售二部總經理。包括前努比亞副總裁苗雷在內,小米現在擁有三名來自競爭對手的高管,有網友不僅打趣小米是再就業中心。
  • 想做「燈塔」的Quibi,不想做「燈塔」的中國玩家
    Quibi在做的,就是將這兩種成熟的方式科學地結合起來,然後將它們融合在一起,形成我們的「燈塔」。「,"我們希望這是第三代的電影敘事革命。"這些話來自夢工廠創始人,往任迪斯尼總裁 Katzenberg,Quibi 是由他和前惠普掌舵 Margaret 共同打造的的全新流媒體創業項目,而「燈塔」,則是這個項目的核心。
  • 新銳科技美護品牌「AMIRO」完成億元融資 全力進軍全品類美容儀器...
    對於AMIRO來說,真正的目標是以自身硬核光電科技研發實力,不斷挖掘光電原理在美妝、美容領域上的創新應用,為女性提供家用美容科技產品,創造下一代智慧美護體驗,助力女性「美力覺醒」。  在今年,「AMIRO」正式推出了另外兩款新產品:【美體線】的紅光波脫毛儀,【美容線】的「時光機」射頻美容儀。
  • 不只是智能投研,「超對稱技術」想成為所有B端用戶的「外腦」
    36氪最近接觸到的「超對稱技術」通過全網挖掘企業經營和傳播數據,構建AI數據量化平臺,賦能金融投資和企業經營決策。 「超對稱技術」成立於2016年,目前業務主要為通過搭建產業知識圖譜,實時監測,捕捉接近4000隻A股,中概股的全市場動態,覆蓋衣食住行用教育醫療生產製造等國民經濟的主要板塊。
  • 創投日報|「豌豆公主」完成53億日元新融資,「Indigo AG」籌集 2...
    創投日報收錄了今天「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我們正在關注的各個領域早期創業項目,enjoy~科技項目報導:潮科技 |「戴森(Dyson)」推出全新加溼空氣淨化風扇,售價6490元戴森在北京正式發布了全新「Dyson Pure Humidify+Cool Cryptomic加溼空氣淨化風扇」,售價6490元。
  • 聖貝拉「Me Before U」孕期博物館北京站,VVIP私享專場傾情落幕
    「Me Before U」的靈感來自於女性成為母親前承載兩顆心跳的特殊時光,聖貝拉以此為主題,詮釋了孕期美好期待,以及「縱使萬物更新,先愛自己」的價值觀。孕期博物館共分8個區域,以形如母親子宮的「生命幻境」區為入口,這是對女性被賦予孕育能力的敬意。子宮隧道的盡頭是以人類胚胎為原型再輔以稜角結構的藝術裝置「辰·時」,出自紐約藝術家何懿宸之手。
  • 讓Cosmos CEO「離職」的 Virgo 到底是做什麼的?
    Cosmos 又火了,可惜這次不是 ATOM 暴漲,也不是 IBC 協議上線。Cosmos 創始人 Jae Kwon 的「離職風波」無疑成為近日加密貨幣行業的最大熱點。那麼,讓 Jae Kwon「移情別戀」的項目 Virgo 究竟是做什麼的?它和 Cosmos 有怎樣的關係?此次離職風波後,Virgo 和 Cosmos 未來的發展前景如何?本文將從這三個視角展開。
  • 2020年的比特幣「泡沫」什麼時候會破裂?
    以下是2017年在谷歌上搜索「比特幣」的人數趨勢圖短短幾周內,比特幣突然家喻戶曉,價格飆升至 2 萬美元。隨後 2018 年初,在比特幣增長了 20 倍之後,比特幣突然崩盤 (直到現在才復甦)。那麼比特幣突然暴漲的原因是什麼?
  • 若你喜愛「小丑回魂」,那也會愛上這10大佳片
    若科幻動作片《黑暗塔》的慘敗,令「史蒂芬·金」號召力受到質疑,那麼恐怖懸疑片《小丑回魂》的成功,則讓「史蒂芬·金」挽回了面子。他的小說故事依舊能在銀幕創造出奇蹟。中國觀眾對《小丑回魂》可能不太了解,但該片在美國成為了爆款,熱門程度宛若中國《戰狼2》,是北美年度現象級電影。
  • 「Coral」融資 430 萬美元,用於建造家用...
    「Coral」官網近日,「Coral」宣布完成了430 萬美元的融資。投資者有 CrossLink Capital,Root Ventures,Tandem Capital 和 Y Combinator。
  • AI「幹掉」程式設計師後,又對藝術家下手了
    因為人們發現有了這些神經網絡,就能通過自然語言操縱視覺概念,比如,你輸入「一把牛油果造型的扶手椅」,它們就能通過圖像合成,「憑空捏造」出一系列的目標圖像。什麼是人工智慧的未來?《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認為就是「那把牛油果造型的扶手椅」,因為 AI 又往「構建多模態 AI 系統」這個長期目標又邁近了一大步。
  • 「特斯拉」的標誌含義,結果你想不到
    據悉,取名特斯拉是為了紀念交流電的發明者「尼古拉特斯拉」,特斯拉品牌也是新能源汽車的標杆,這個logo的設計公司則是RO Studio ,他們也是設計Space X 公司的 LOGO。之前,特斯拉的logo還有一個盾牌的形狀,和瑪莎拉蒂一樣。盾牌是一種歐式風格,可以給人華貴的感覺,同時讓人有安全感,後期為了突出特斯拉的科技感,摒棄了這一設計。
  • 【馬不停蹄】「爪皇」與「爪黃」
    「爪皇」為名。不過,一代馬皇的名字,原來源於一時的手民之誤…聽說1995年周南首次當上馬主,本想借用《三國演義》曹操的坐騎「爪黃飛電」為名,豈料秘書一時手民之誤,把名字寫成「爪皇飛電」,自此周氏名下馬匹的名字順勢以「爪皇」開首,包括「爪皇烈風」、「爪皇奔雷」、「爪皇凌雨」等等。後來,同樣愛馬、曾協助父親相入「爪皇凌雨」的周永健把另一匹馬命名為「爪黃飛電」。
  • 這只不花錢做廣告的電壓力鍋「Instant Pot」真的「有毒」
    「Instant Pot」創始人是來自中國、現居渥太華的華裔創業家Robert Wang,計算機科學博士,曾在加拿大從事人工智慧系統開發,2008 年因全球經濟危機開始創業誕生時間:2009年創立資本發現:公司沒有獲得任何風投,創始人
  • 從「腦機接口」到「金剛狼的皮膚」,7位科學家的科幻之旅
    這個話題的熱度仍然不減,第二個月,新智元接到了一篇投稿,作者為哈佛大學腦科學博士、BrainCo創始人韓璧丞,哈佛大學醫學院科學家、康譜睿啟腦科學負責人楊錦陳,他們對侵入式腦機接口進行了分析,以專業的眼光指出了馬斯克旗下技術的進展和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