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發稿時間,《小丑》的北美票房為3.24億美元,排在北美年度票房榜的第七位,其全球票房在早前已經突破10億美元,同樣排在全球年度票房榜的第七位(咱們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排在第九位)。有人說,《小丑》是今年最賺錢的漫畫改編電影,這話或許略顯誇張,但至少說明了本片在商業上取得的巨大成功。在獎項方面,《小丑》已獲得了威尼斯金獅獎,幾乎可以肯定,它的主演傑昆·菲尼克斯將被提名明年的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在當下的好萊塢有一群極具個性的男星,他們明明可以依靠臉蛋和身材吃飯,但偏偏對拍電影極為認真和著魔,阿湯哥、小李子、克裡斯蒂安·貝爾、馬特·達蒙等都是這樣的明星,「小丑」傑昆·菲尼克斯也是他們中的一員。

傑昆·菲尼克斯童星出身,他在七八歲時就與哥哥瑞凡·菲尼克斯一起在電視劇裡客串角色。瑞凡比傑昆大四歲,他在16歲時就憑藉《伴我同行》走紅好萊塢,五年後,21歲的瑞凡又憑藉電影《我自己的愛達荷》獲得威尼斯電影節最佳男主角,成為電影節史上最年輕的影帝(這個年齡紀錄在幾年後被我國演員夏雨打破),瑞凡也因此成為了好萊塢極具潛力的「明日之星」。可惜天妒英才,在獲得威尼斯影帝的兩年後,瑞凡便因濫用藥物而突然離世。

傑昆·菲尼克斯延續了哥哥瑞凡在表演上的靈性,在瑞凡獲得威尼斯影帝的21年後,傑昆也憑藉電影《大師》摘得了這一桂冠,兩兄弟先後獲得金獅獎,這在世界電影史上都是極為罕見的現象。而哥哥瑞凡的意外身故,對傑昆的人生影響極大,他一度變得內向而沉鬱,一如《小丑》裡的主角,他說:我永遠都不可能理解這樣的失去。
在哥哥去世的兩年後,傑昆重振旗鼓,回到演藝圈,接拍的第一部電影叫《不惜一切》,女主角是妮可·基德曼,導演正是讓瑞凡·菲尼克斯獲得威尼斯影帝的格斯·范·桑特。在《不惜一切》裡,傑昆出演一位叛逆少年,因受到有婦之夫的蠱惑而成為了殺人犯。當時傑昆剛滿20歲,但在演技上已經展現出驚人的爆發力,權威媒體稱他在表現痛苦時,有一種「近乎原始的力度」。從此,傑昆走上了一條與眾不同的演藝之路。
與眾不同在於,傑昆似乎永遠遊蕩在演藝圈的邊緣。翻開傑昆的履歷,他提名和獲得的表演獎項,足以寫滿一張A4紙,但他出演的多是配角和小成本電影,他似乎在有意無意地拒絕主流,這大概也能解釋,傑昆為何在當年放棄出演漫威電影《奇異博士》了。如果我們仔細研究一下這些配角和小成本電影,就會發現傑昆出演的其實都是「大角色」。無論是《角鬥士》裡的暴君,還是《天兆》裡的失意棒球手,無論是《與歌同行》裡的傳奇歌手,還是《大師》裡的退役將軍,都是一些個性複雜的角色,一如《小丑》裡的「小丑」,耐人尋味。
現實中的傑昆·菲尼克斯是一個很糾結的人,他說話有時彎彎繞繞,似乎總是找不到合適的語言表達出自己的意思。在面對記者提出的複雜問題時,他經常會以「我也不知道」、「我也不清楚」等作為回答的起始句。在接演角色時,他更會陷入「選擇恐懼症」,他常常要花幾個月的時間來決定是否出演某個角色,比演這個角色花的時間還要多。《小丑》的導演託德·菲利普斯就曾說過:讓傑昆·菲尼克斯加盟這部電影,花了好幾個月時間,他總是有很多很多的疑問。
在傑昆·菲尼克斯之前,出演「小丑」這個角色的多是演技派。蒂姆·波頓版《蝙蝠俠》裡的「小丑」是傑克·尼科爾森,奧斯卡影帝;《自殺小隊》裡的「小丑」是傑瑞德·萊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黑暗騎士》裡的希斯·萊傑,更憑藉「小丑」一角獲得了金球獎和奧斯卡獎的最佳男配角。如何突破這幾位演技大神塑造的「小丑」框架,成為了傑昆接演《小丑》後的首要問題。傑昆的做法是:不去看這些電影。「我不想跟這些電影搭上邊,我想做的是我自己的電影,(當我接拍《小丑》後),就絕不會再看其他相關作品」。



確實,我們在《小丑》裡,看到了不一樣的「小丑」。「希斯·萊傑之後再無小丑的話可以收回了」,豆瓣網友如是說。
就在《小丑》席捲全球票房的前幾個月,傑昆·菲尼克斯剛剛宣布與好萊塢女星魯妮·瑪拉訂婚。魯妮今年34歲,比傑昆小11歲,是好萊塢著名的「骨感美人」,曾因出演《社交網絡》和美國版《龍紋身女孩》而成名。傑昆除了是威尼斯影帝外,還是坎城影帝,而魯妮·瑪拉也曾憑藉電影《卡羅爾》獲得過坎城影后。
哥哥是威尼斯影帝,未婚妻是坎城影后,自己是坎城和威尼斯雙料影帝,世界兩大頂級電影節似乎成了傑昆·菲尼克斯家族的私家舞臺。

莫秀才拆電影 | 一個有點懷舊的電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