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影評,小丑全解析

2021-01-09 澀小米電影

看過《蝙蝠俠黑暗騎士》的網友也許對小丑這個角色有些捉摸不透,今天我們就小丑這個角色進行解析,當然,我們並不是推崇影片中小丑的犯罪手段,只不過小丑身上散發的這種魅力,深受觀眾的喜歡。

影片中,反派角色小丑的終極目標是要證明,沒有人是不會崩壞的,而放眼整個高譚市,「正義的象徵」蝙蝠俠,是小丑唯一的障礙,因此,對付蝙蝠俠就成了小丑的唯一任務,為了完成這個目的,他制定了一系列縝密的計劃。

準備期

影片中高譚市是一個魚龍混雜的地方,即便有蝙蝠俠坐著,犯罪勢力依然不可小覷,小丑深知,打倒蝙蝠俠的辦法只有「攻心」,因此,他必須得到蝙蝠俠的完全注意。所以他得先要擺平其他的惡勢力,才不會讓他們打亂小丑的計劃,或是讓蝙蝠俠處理其他的犯罪而分心。於是小丑開始布局,先搶了黑幫的銀行,讓他們為商討對策聚集在一起,然後在闖入正在開會的會議室,以蝙蝠俠作為「誘因」,讓他們委託自己出面。

但小丑也知道黑幫並沒有那麼容易聽話,因此他必須「殺雞儆猴」!於是便在會議中不斷挑釁,而上鉤的就是脾氣暴躁的「甘博」,並且放出懸賞公告:50萬懸賞小丑的實體,活捉的話100萬。在預測了甘博正在期待自己被抓,小丑假扮成屍體成功地接近了甘博,殘忍地殺害了他之後,黑幫也正式接受了他的天,讓小丑代表他們出面對付蝙蝠俠,至此,小丑的準備工作已就緒,可以跟蝙蝠俠正面對決了!

執行器

小丑要獲得蝙蝠俠注意的第一步就是十分犀利,直接抓了假冒蝙蝠俠的市民當眾殺害,並將視頻畫面播放給了全市,試圖威脅蝙蝠俠公開真實身份,否則每天都會殺死市民,要知道蝙蝠俠雖然是正義的象徵,但實質上卻不受法律的管轄,而小丑就以蝙蝠俠「違法」的事實,並將自己定位成「吹哨者」,再將全體市民拉進來一起當制裁者,逼迫蝙蝠俠就範,當然,小丑並不會幹等,也知道蝙蝠俠不會只為了普通市民就屈服,於是立馬進行了下一個計劃,殘害了更有影響力地位的警察局局長與法官,並將目標放在檢察總長哈維丹特身上。

在他闖進布魯斯榜丹特舉辦的晚會上並沒有找到丹特,卻遇見了蝙蝠俠,在這裡,他得到了最意外的收穫,那就是蝙蝠俠對女主瑞秋的關注。即便他不知道蝙蝠俠的真實身份,但看到蝙蝠俠奮不顧身的就瑞秋,於是他產生了一個新的想法。

小丑接著進行他的下一步,也就是刺殺高譚市的市長,雖然布魯斯緊跟在後,並且靠著高登炸死阻止了市長被殺,可布魯斯卻對小丑束手無策,決定屈服,揭露身份,沒想到丹特卻搶先他一步,冒認自己是蝙蝠俠。

調整期

小丑並沒有料到丹特會冒認,同時他也絕對不會相信丹特就是蝙蝠俠,於是小丑開始調整自己的計劃,打算來個一石二鳥,一次性解決丹特和蝙蝠俠,於是他假意想要劫走被移送的丹特,但真正的目的卻是讓自己被炸死的高登抓住,然後被送進黑幫的會計師劉先生的囚禁處,而在他被捕的當下,他也早就部署好了下一步,買通了警察,綁架了丹特和瑞秋,並將它們藏匿在兩個不同的地方,有趣的是,在被捕的過程中,小丑一度和馳騁而來的布魯斯對峙,但布魯斯在最後一刻還是收手,選擇自摔,而不是直接撞死小丑,而這一畫面讓小丑看到了機會,想要賭賭看,能不能讓布魯斯因為衝動而破解,而蝙蝠俠自摔時,小丑反而露出了失望的表情。

小丑主動被捕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要救出劉先生,二是獲得與蝙蝠俠面對面的機會,而在偵訊室裡,小丑也終於有機會見到了蝙蝠俠,並且是除了自己的大絕招「命運的選擇」!他告訴蝙蝠俠丹特和瑞秋的所在地,但卻故意講反了,而深知布魯斯一定會選擇就瑞秋,以他的本事也一定能救到瑞秋,所以小丑的用意就是要讓布魯斯去救情敵丹特,而兩人也將會為了瑞秋的死反目成仇。可以說,小丑走到這一步已經贏了,讓蝙蝠俠做出就心上人而不是情敵這個決定,就足以證明蝙蝠俠在面對任性時一樣會屈服,這也讓小丑志得意滿。

收割期

當蝙蝠俠衝出偵訊室,和高登兩路去就丹特和瑞秋時,當然也是小丑的好時機,他先挑釁讓自己被攻擊,然後趁著制服了一名警員,借著引爆了他早就安插在拘留室裡的人肉炸彈,這也是一舉兩得,製造混亂逃走,趁機劫走劉先生,就出劉先生表面上是旅行他對黑幫的承諾,拿回他們的錢,但實際上卻是想要瓦解高譚市的黑幫,於是他燒了所有的錢,這也讓黑幫沒了用武之地,這也讓自己成了這個城市獨特的,沒有銅臭味的罪犯。

除此之外,小丑也順利黑化丹特,在醫院裡,他對丹特對峙,對自己的犯罪行為坦誠不會,而面對丹特的怒火,小丑借力使力,將責任推給了那些輕易被自己售賣的執法人員,這招特別狠毒,因為丹特一直以來都是以法律和制度為準則,但沒想到自己的愛人最後卻死在警察的怠惰上,身體和心靈的床上,再加上對執法人員的仇恨,最終讓自己的理智崩潰,成了小丑的最佳助手,雙面人,而小丑另一個收個計劃就是徹底摧毀這個城市的道德,他利用城市陷入混亂,大家爭先逃難疏散的時機,以炸彈作為威脅要挾兩艘載滿乘客的輪船,並在此放出自己的大招「命運的選擇」,讓雙方炸毀對方的船,好救自己,沒想到雙方都狠不下心來。

而小丑也在還沒能手動引爆之前就被蝙蝠俠抓住了,而在最後一招命運的選擇之前,小丑料事如神,所有的計劃都在按照他的計劃發生,而唯獨最後的計劃卻因為誤判了兩艘船上乘客的人性而失敗,而小丑的失敗,卻讓觀眾認為這是輸給了編劇,而不是輸給了人性,一兩個人或許能遵守道德底線,而兩艘船上數百人能站在對方的角度來考慮問題,的確概率很小,當然,電影畢竟有他的目的,不能讓小丑真的得逞,也要呈現出正義致上。

關於這部電影中的小丑,大家怎麼看?

相關焦點

  • 《蝙蝠俠:黑暗騎士》原來真正的黑暗騎士是小丑?
    在蝙蝠俠暗夜騎士這部電影中,如果說只是只是從主幹上來說內容,那麼這句話就是蝙蝠俠又一次拯救了自己所在的城市,他是當之無愧的黑暗騎士,可是如果從其中多個人物的角度去談談,那麼我們也就知道了,這個黑暗騎士指的是什麼了。
  • 《蝙蝠俠黑暗騎士》小丑5大特質!影評
    提到DC電影,最容易讓你想到的影片莫過於《蝙蝠俠黑暗騎士》,而在這部影片中,最讓你難忘卻是由希斯·萊傑飾演的配角,小丑,這部劇中作為反派的小丑,不僅顛覆了以往影視界對反派的定義,還為反派角色設下了難以超越的障礙,也許是因為這種原因,導演將小丑這一角色從影片中單獨拿了出來,專門拍攝了一部《小丑》
  • DC《蝙蝠俠:黑暗騎士》小丑的首選不是希斯·萊傑,那麼誰才是?
    《蝙蝠俠:黑暗騎士》能夠成為最出色的超級英雄電影,裡頭很大的功勞,要歸功於扮演小丑的男演員希斯·萊傑。不過,當時DC在選擇小丑男演員的時候,考慮的可不僅僅只有希斯·萊傑。在眾多版本的小丑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無疑是希斯·萊傑扮演的小丑。
  • 周末放映廳——王源影單之《蝙蝠俠:黑暗騎士》
    《蝙蝠俠:黑暗騎士》是一部於2008年上映的超級英雄電影,本片是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以DC漫畫旗下角色蝙蝠俠為主角,是2005年電影《蝙蝠俠:開戰時刻》的續集。蝙蝠俠打擊高譚市的黑幫,但其行動被高智商罪犯小丑破壞,後者企圖削弱蝙蝠俠的影響力,並讓高譚市陷入混亂。
  • 《蝙蝠俠:黑暗騎士》:一部被小丑成就的超英電影,至今不可超越
    寫在前面《蝙蝠俠:黑暗騎士》小丑的扮演者希斯萊傑,憑藉此片獲得了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此前他出演了《斷背山》的男主,並獲得第78屆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希斯萊傑是一個有天賦也很努力的演員,每一個角色他都用心揣摩和詮釋。遺憾的是,《蝙蝠俠:黑暗騎士》成為了他的遺作,2008年被發現猝死在公寓裡,年僅29歲。謹以此文,紀念希斯萊傑。
  • 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中希斯·萊傑的小丑幾乎有一個起源故事
    當華納兄弟在找《黑暗騎士》的編劇們改寫角色時,希思·萊傑的小丑計劃會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起源故事。華納兄弟最初想給希斯萊傑的小丑一個基於《黑暗騎士》改編的故事。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蝙蝠俠三部曲的第二部《黑暗騎士》是2008年票房最高的影片,但是也受到了大眾廣泛的批評,尤其是希斯·萊傑對小丑的黑暗刻畫。
  • 《蝙蝠俠:黑暗騎士》小丑現身光明騎士化為雙面暴徒(下)
    ,蝙蝠俠這個時候阻止了哈維,蝙蝠俠告訴哈維,他是哥譚的光明騎士,他不可以犯罪,一旦他開始犯罪,他起訴的五百多名罪犯將直接被釋放。我們這麼做是因為我們害怕小丑。我們之前一直很樂意讓蝙蝠俠替我們打擊犯罪。雖然情況比以前更糟,但是黎明前的夜晚最黑暗。我向你們保證黎明即將到來。總有一天蝙蝠俠會為他所破壞的法律做個交代,不過是對我們交代。而不是對小丑這個狂徒。」
  • 《蝙蝠俠:黑暗騎士》,小丑的可怕令人絕望
    分析小丑自然就離不開蝙蝠俠和檢察官哈維。起初他們是有堅定的原則的,蝙蝠俠從不私自處決犯人,堅持用法律手段懲處壞人;而檢察官哈維面對持槍的犯人毫不畏懼,堅持用正義的方式懲治邪惡,他們是光明的化身,他們是擁有道德底線的人,並且是站在道德前列的一群人。而小丑卻讓他們不得不打破自己的底線,可以說論手段,小丑能甩他們幾條街。
  • 從《蝙蝠俠:黑暗騎士》到《小丑》,我們見證了兩段偉大的表演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同樣也是在奧斯卡的頒獎典禮上,十一年前,希斯萊傑也是憑藉小丑這一角色成功奪得了最佳男配角這一獎項。很多人曾說,希斯萊傑是在用生命去演繹小丑這個角色,隨著《蝙蝠俠:黑暗騎士》中小丑的逝去,他的生命也隨之走到了終點。
  • 《黑暗騎士》蝙蝠俠為什麼不殺小丑
    《黑暗騎士》是一部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克裡斯蒂安.貝爾、希斯.萊傑、麥可.凱恩、艾倫·艾克哈特等主演的動作、犯罪、劇情電影,於2008年7月18日在美國上映。影片的開始是小丑帶著手下搶了一家黑道的銀行,其中有一個人進行了反抗,但是,不幸身中子彈。不過手下們也被小丑的伎倆玩弄,開始自相殘殺。當晚假的蝙蝠俠試著阻礙黑道與稻草人之間的毒品交易,但是,他受傷了。
  • 《蝙蝠俠》裡的黑暗騎士是否對小丑動了殺意?
    這樣說來,《蝙蝠俠》結局裡的小丑之死,會不會是蝙蝠俠刻意造成的結果?《蝙蝠俠》小丑。《黑暗騎士》裡,希斯萊傑(Heath Ledger) 飾演的小丑對著蝙蝠俠這樣說過:「我們註定這樣(互相傷害)到永久。」
  • 豆瓣9.2《蝙蝠俠·黑暗騎士》對「小丑」人性中「七宗罪」的分
    有人說:小丑是蝙蝠俠內心黑暗的一面,蝙蝠俠打破秩序是為了維護理想的正義;小丑打破秩序是為了探索人性的真諦;這也是對既定秩序的挑戰,但蝙蝠俠被定義為重建秩序,小丑被定義為製造混亂。小丑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因為加盟使影片的內涵再次升級,面對人性與混亂、正義與秩序脆弱不堪,影片展現了人性的黑暗與混亂的從容,並成功將黑人蝙蝠俠變成了深淵,然後阿左開始復活黑暗騎士並分析「小丑」的黑暗人性。《蝙蝠俠·黑暗騎士》小丑1貪婪劫匪從一家銀行劫案開始,穿著小丑面具,手術前,他們談到幕後主謀,小丑到底是誰?
  • 《蝙蝠俠:黑暗騎士》:我們保全的總是大部分
    ——《蝙蝠俠:黑暗騎士》對於漫威和DC的電影我總是分不清,於是在潛意識中把他們統一歸類為具有超能力的英雄電影,曾一度認為是兒童電影,每到五一黃金周之類的節假日,電影院就出現了一系列的超人電影……直到看過復仇者聯盟4才發覺有點意思,它們講的不僅僅是一群超級英雄打BOSS,其中也涉及到了每一個能力者作為人的七情六慾
  • 《蝙蝠俠:黑暗騎士》和《守望者》,誰才是超英電影的No.1?
    前段時間,寫了篇關於《蝙蝠俠:黑暗騎士》的影評(超英電影這麼多,為什麼12年前的《黑暗騎士》依舊是超英天花板 )。在稿子裡,我表達了《蝙蝠俠:黑暗騎士》是超英電影的天花板這個觀點。很多朋友看了之後,覺得不對。超級英雄電影的天花板,不應該是《蝙蝠俠:黑暗騎士》。
  • 蝙蝠俠:黑暗騎士
    他發現,害死自己雙親的不僅僅是那兩顆子彈,也不僅僅是那個開槍的兇手,而是逼迫那兇手棄善從惡的黑暗社會。他單刀赴會直面哥譚市黑社會老大,卻被侮辱得狗血淋頭,於是明白:黑暗勢力是他這種從小在溫室長大的公子所無法理解的另一個世界。
  • 《蝙蝠俠:黑暗騎士》,一部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電影!
    實際上,最值得記憶的,The Dark Knight之所以超越了同類型英雄片和漫畫改編真人電影、甚至超出了任何一部奇幻片~~~是因為其中的現實題材部分拍出了難得一見的警匪片效果。歌譚鎮的黑暗、腐敗,這部The Dark Knight渲染的無政府主義狀態,有那麼一瞬間和洛杉磯、紐約、拉斯維加斯、墨西哥城、秘魯街頭...甚或上帝之城,重合了起來。
  • ——《蝙蝠俠:黑暗騎士》
    DC《蝙蝠俠:黑暗騎士》的剪輯師表示,當他得知希斯·萊傑去世後,他感到尤其的難過。李·史密斯是好萊塢著名的編輯工程師,他是許多大參與影片的編輯,其中7:盜夢空間及我們熟悉的蝙蝠俠:黑暗騎士作為著名的編輯,他第一次與希斯?
  • 深度解讀《蝙蝠俠:黑暗騎士》:蝙蝠俠什麼都沒做錯,為什麼被抓
    大家好,今天說的是豆瓣電影top26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原片故事:蝙蝠俠出現後,哥譚市的罪犯被一掃而盡,城市恢復了暫時的寧靜。但是以蝙蝠俠一己之力,想要對抗整個黑暗集團還是非常困難。小丑在蝙蝠俠解救瑞秋的時候發現了破綻,於是他把瑞秋和雙面人登特分別綁在兩個地方,周圍放滿了汽油桶,以及一個定時炸彈。蝙蝠俠終於憤怒了,他抓住小丑,不斷逼問他綁架地點。小丑算準了時間給出了兩個地點,這也就意味著,蝙蝠俠只能救一個人。但可惡的是,小丑偷偷調換了雙方的位置,原本去救瑞秋的蝙蝠俠,卻意外救下了登特,登特被大火燒毀了半張臉,瑞秋也從此失去了生命。
  • 《蝙蝠俠:蒼白騎士》哈莉愛上的不是小丑,而是他的另一個人格!
    「你從未見過的蝙蝠俠故事,這一次掀起這場對抗蝙蝠俠戰爭的幕後黑手不再是小丑,而是隱藏在她背後的哈莉·奎因!」但是肖恩·墨菲很明顯不滿足於讓自己的漫畫變成蝙蝠俠的故事,對於他來說,蝙蝠俠更像是一位工具人,他真正想要塑造的不是黑暗騎士,而是小丑和屬於他的蒼白騎士。
  • 盤點《蝙蝠俠:黑暗騎士》你可能沒注意到的11個漏洞與彩蛋
    上周末,克裡斯多夫諾蘭與克裡斯汀貝爾合作的【黑暗騎士】迎來上映12周年紀念日,這部如今早已被粉絲與影評視為漫畫改編超級英雄類型電影新經典的票房大作,儘管本片推出都已經12年了,不過還是有鐵粉陸續挖出不少劇情漏洞與大家可能沒注意到的細節:1、居然沒人發現化小丑妝的「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