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俠:黑暗騎士》原來真正的黑暗騎士是小丑?

2021-01-09 Thea說娛樂

在蝙蝠俠暗夜騎士這部電影中,如果說只是只是從主幹上來說內容,那麼這句話就是蝙蝠俠又一次拯救了自己所在的城市,他是當之無愧的黑暗騎士,可是如果從其中多個人物的角度去談談,那麼我們也就知道了,這個黑暗騎士指的是什麼了。

「製造點小小騷動,打亂原有的秩序,然後一切就變得混亂了,而我就是混亂的代表,你知道混亂的好處不?它能帶來公平。」

首先作為我們故事的主角蝙蝠俠,他打破了之前從未打破過的一個原則。那就是之前即使他再作為正義的化身,也不會選擇殺人,而在這一部電影中也正式的開始表現出,蝙蝠俠也會做出殺人的舉動,而為什麼會導致他發生改變,這就要歸功於小丑對他的刺激,因為小丑是一個沒有任何邏輯和規律的人。那麼一旦作為有自己底線的蝙蝠俠,碰到小丑以後,也只能以被動的方式去挨打,而且小丑也在不斷刺激著蝙蝠俠心中的惡,所以在這種情況,也只有打破自己的原則,真的成為了只能隱藏在黑暗中,並且也適應於黑暗的騎士了。

然後就是我們的光明騎士,在這部電影中我們的光明騎士則是被小丑利用心中的惡,最終化身為邪惡的一面,他這樣也正是小丑想要的,因為他正是利用了每個人恐懼的因素,想要想向城市的人們證明不管是誰,即使是他們城市中的光明騎士或者蝙蝠俠,都有黑暗的一面。

最終這位光明者也因為在自己愛的人死亡以及各種不信任的情況下,在醫院裡扔硬幣選擇成為復仇者,要開始以自己的信條為準則,而不是相信之前所相信的,也就是說在這位光明騎士中的信念崩塌了,光明也就轉為了黑暗,變為了黑暗騎士。

「別跟他們那樣滿口仁義道德,你不是他們中的一員!再怎麼著你都融不進去。對他們來說,你也不過就是個和我一樣的怪胎。他們現在需要你。等他們不要你了,回頭他們就要排擠你了。瞧瞧他們的道德準則,他們的法律法規:不過是個難聽的笑話。一有危險他們就原形畢露。太平盛世的時候他們才能相安無事。我會證明給你看,危機關頭,這些所謂的文明人就會自相殘殺。」

小丑雖然他一直在本部電影中表現出了癲狂,沒有任何規則,卻有原則。但似乎他所做的一切都像是來啟示,那個看起來一片光明的哥譚市,黑暗無處不在,而光明也因為黑暗的存在而即將到來,所以作為黎明前的黑暗,那麼小丑也是這場改革的創造者,一個在陽光下的黑暗騎士。

《蝙蝠俠:黑暗騎士》原來真正的黑暗騎士是小丑?

謝謝您的觀看,喜歡就點讚分享關注哦,您的支持賦予我無限創作的動力

(圖片源自網絡)

相關焦點

  • 《蝙蝠俠:黑暗騎士》小丑現身光明騎士化為雙面暴徒(下)
    ,蝙蝠俠這個時候阻止了哈維,蝙蝠俠告訴哈維,他是哥譚的光明騎士,他不可以犯罪,一旦他開始犯罪,他起訴的五百多名罪犯將直接被釋放。我們這麼做是因為我們害怕小丑。我們之前一直很樂意讓蝙蝠俠替我們打擊犯罪。雖然情況比以前更糟,但是黎明前的夜晚最黑暗。我向你們保證黎明即將到來。總有一天蝙蝠俠會為他所破壞的法律做個交代,不過是對我們交代。而不是對小丑這個狂徒。」
  • 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中希斯·萊傑的小丑幾乎有一個起源故事
    當華納兄弟在找《黑暗騎士》的編劇們改寫角色時,希思·萊傑的小丑計劃會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起源故事。華納兄弟最初想給希斯萊傑的小丑一個基於《黑暗騎士》改編的故事。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蝙蝠俠三部曲的第二部《黑暗騎士》是2008年票房最高的影片,但是也受到了大眾廣泛的批評,尤其是希斯·萊傑對小丑的黑暗刻畫。
  • 豆瓣9.2《蝙蝠俠·黑暗騎士》對「小丑」人性中「七宗罪」的分
    有人說:小丑是蝙蝠俠內心黑暗的一面,蝙蝠俠打破秩序是為了維護理想的正義;小丑打破秩序是為了探索人性的真諦;這也是對既定秩序的挑戰,但蝙蝠俠被定義為重建秩序,小丑被定義為製造混亂。小丑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因為加盟使影片的內涵再次升級,面對人性與混亂、正義與秩序脆弱不堪,影片展現了人性的黑暗與混亂的從容,並成功將黑人蝙蝠俠變成了深淵,然後阿左開始復活黑暗騎士並分析「小丑」的黑暗人性。《蝙蝠俠·黑暗騎士》小丑1貪婪劫匪從一家銀行劫案開始,穿著小丑面具,手術前,他們談到幕後主謀,小丑到底是誰?
  • 《蝙蝠俠:殘酷騎士》狂笑蝙蝠的手下,來自黑暗宇宙的殘酷騎士!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吐槽一個不一樣的蝙蝠俠。最近《蝙蝠俠:殘酷騎士》的封面被正式確定,這將會是《狂笑蝙蝠》系列中的一本單刊。和之前金屬大事件的七位黑化蝙蝠俠一樣,只有一期漫畫來講述這位黑暗騎士的起源故事。
  • DC《蝙蝠俠:黑暗騎士》小丑的首選不是希斯·萊傑,那麼誰才是?
    《蝙蝠俠:黑暗騎士》能夠成為最出色的超級英雄電影,裡頭很大的功勞,要歸功於扮演小丑的男演員希斯·萊傑。不過,當時DC在選擇小丑男演員的時候,考慮的可不僅僅只有希斯·萊傑。在眾多版本的小丑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無疑是希斯·萊傑扮演的小丑。
  • 從《蝙蝠俠:黑暗騎士》到《小丑》,我們見證了兩段偉大的表演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同樣也是在奧斯卡的頒獎典禮上,十一年前,希斯萊傑也是憑藉小丑這一角色成功奪得了最佳男配角這一獎項。很多人曾說,希斯萊傑是在用生命去演繹小丑這個角色,隨著《蝙蝠俠:黑暗騎士》中小丑的逝去,他的生命也隨之走到了終點。
  • 《蝙蝠俠:黑暗騎士》:一部被小丑成就的超英電影,至今不可超越
    寫在前面《蝙蝠俠:黑暗騎士》小丑的扮演者希斯萊傑,憑藉此片獲得了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此前他出演了《斷背山》的男主,並獲得第78屆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希斯萊傑是一個有天賦也很努力的演員,每一個角色他都用心揣摩和詮釋。遺憾的是,《蝙蝠俠:黑暗騎士》成為了他的遺作,2008年被發現猝死在公寓裡,年僅29歲。謹以此文,紀念希斯萊傑。
  • 《蝙蝠俠》裡的黑暗騎士是否對小丑動了殺意?
    這樣說來,《蝙蝠俠》結局裡的小丑之死,會不會是蝙蝠俠刻意造成的結果?《蝙蝠俠》小丑。《黑暗騎士》裡,希斯萊傑(Heath Ledger) 飾演的小丑對著蝙蝠俠這樣說過:「我們註定這樣(互相傷害)到永久。」
  • 《蝙蝠俠:黑暗騎士》,小丑的可怕令人絕望
    分析小丑自然就離不開蝙蝠俠和檢察官哈維。起初他們是有堅定的原則的,蝙蝠俠從不私自處決犯人,堅持用法律手段懲處壞人;而檢察官哈維面對持槍的犯人毫不畏懼,堅持用正義的方式懲治邪惡,他們是光明的化身,他們是擁有道德底線的人,並且是站在道德前列的一群人。而小丑卻讓他們不得不打破自己的底線,可以說論手段,小丑能甩他們幾條街。
  • 《蝙蝠俠:黑暗騎士》:我們保全的總是大部分
    ——《蝙蝠俠:黑暗騎士》對於漫威和DC的電影我總是分不清,於是在潛意識中把他們統一歸類為具有超能力的英雄電影,曾一度認為是兒童電影,每到五一黃金周之類的節假日,電影院就出現了一系列的超人電影……直到看過復仇者聯盟4才發覺有點意思,它們講的不僅僅是一群超級英雄打BOSS,其中也涉及到了每一個能力者作為人的七情六慾
  • 《黑暗騎士》蝙蝠俠為什麼不殺小丑
    《黑暗騎士》是一部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克裡斯蒂安.貝爾、希斯.萊傑、麥可.凱恩、艾倫·艾克哈特等主演的動作、犯罪、劇情電影,於2008年7月18日在美國上映。影片的開始是小丑帶著手下搶了一家黑道的銀行,其中有一個人進行了反抗,但是,不幸身中子彈。不過手下們也被小丑的伎倆玩弄,開始自相殘殺。當晚假的蝙蝠俠試著阻礙黑道與稻草人之間的毒品交易,但是,他受傷了。
  • 蝙蝠俠:黑暗騎士
    他發現,害死自己雙親的不僅僅是那兩顆子彈,也不僅僅是那個開槍的兇手,而是逼迫那兇手棄善從惡的黑暗社會。他單刀赴會直面哥譚市黑社會老大,卻被侮辱得狗血淋頭,於是明白:黑暗勢力是他這種從小在溫室長大的公子所無法理解的另一個世界。
  • ——《蝙蝠俠:黑暗騎士》
    DC《蝙蝠俠:黑暗騎士》的剪輯師表示,當他得知希斯·萊傑去世後,他感到尤其的難過。李·史密斯是好萊塢著名的編輯工程師,他是許多大參與影片的編輯,其中7:盜夢空間及我們熟悉的蝙蝠俠:黑暗騎士作為著名的編輯,他第一次與希斯?
  • 希斯萊傑之後再無小丑,不是沒有道理的,深度解讀《黑暗騎士》
    說到底,DC小丑真正被眾人熟悉,還得歸功於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在2005年,諾蘭的蝙蝠俠獨立系列三部曲第一部《蝙蝠俠:俠影之謎》上映,影片備受好評,這一部主要講述了蝙蝠俠的源起故事。也正因為如此,細心的觀眾會注意到,影片的開場,給了布魯斯韋恩。
  • 經典評論《黑暗騎士》
    今年,漫威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電影《鋼鐵俠》出現在大銀幕上。同年,DC的《黑暗騎士》勢不可擋,其聲譽和票房都如火如荼。IMDb的分數一度超過了《教父》,引起了雙方球迷的爭論。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黑暗騎士之後,DC急劇下降,而從漫威王朝開始建立的《鋼鐵俠》從「低調」開始。經過十年的發展,已成為業界矚目的超級IP航母。
  • 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影評,小丑全解析
    看過《蝙蝠俠黑暗騎士》的網友也許對小丑這個角色有些捉摸不透,今天我們就小丑這個角色進行解析,當然,我們並不是推崇影片中小丑的犯罪手段,只不過小丑身上散發的這種魅力,深受觀眾的喜歡。影片中,反派角色小丑的終極目標是要證明,沒有人是不會崩壞的,而放眼整個高譚市,「正義的象徵」蝙蝠俠,是小丑唯一的障礙,因此,對付蝙蝠俠就成了小丑的唯一任務,為了完成這個目的,他制定了一系列縝密的計劃。準備期影片中高譚市是一個魚龍混雜的地方,即便有蝙蝠俠坐著,犯罪勢力依然不可小覷,小丑深知,打倒蝙蝠俠的辦法只有「攻心」,因此,他必須得到蝙蝠俠的完全注意。
  • 《蝙蝠俠:最後的騎士》在墜入黑暗之後,蝙蝠俠毀滅了整個世界!
    如果你仔細對比這兩本漫畫,就會發現其中的反派角色有很多的共同之處,而且這本漫畫開始出現的布魯斯·韋恩就是源於新52蝙蝠俠中的設定,在布魯斯年輕的時候,黑暗騎士的身份讓他承受了太多身體上的傷痛,所以他設計了一臺用於克隆自己的機器。當然這個蝙蝠俠克隆計劃最終還是失敗了,因為克隆體無法承受布魯斯·韋恩那黑暗的記憶。
  • 深度解讀《蝙蝠俠:黑暗騎士》:蝙蝠俠什麼都沒做錯,為什麼被抓
    大家好,今天說的是豆瓣電影top26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原片故事:蝙蝠俠出現後,哥譚市的罪犯被一掃而盡,城市恢復了暫時的寧靜。但是以蝙蝠俠一己之力,想要對抗整個黑暗集團還是非常困難。小丑在蝙蝠俠解救瑞秋的時候發現了破綻,於是他把瑞秋和雙面人登特分別綁在兩個地方,周圍放滿了汽油桶,以及一個定時炸彈。蝙蝠俠終於憤怒了,他抓住小丑,不斷逼問他綁架地點。小丑算準了時間給出了兩個地點,這也就意味著,蝙蝠俠只能救一個人。但可惡的是,小丑偷偷調換了雙方的位置,原本去救瑞秋的蝙蝠俠,卻意外救下了登特,登特被大火燒毀了半張臉,瑞秋也從此失去了生命。
  • 周末放映廳——王源影單之《蝙蝠俠:黑暗騎士》
    《蝙蝠俠:黑暗騎士》是一部於2008年上映的超級英雄電影,本片是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以DC漫畫旗下角色蝙蝠俠為主角,是2005年電影《蝙蝠俠:開戰時刻》的續集。蝙蝠俠打擊高譚市的黑幫,但其行動被高智商罪犯小丑破壞,後者企圖削弱蝙蝠俠的影響力,並讓高譚市陷入混亂。
  • 《蝙蝠俠黑暗騎士》小丑5大特質!影評
    提到DC電影,最容易讓你想到的影片莫過於《蝙蝠俠黑暗騎士》,而在這部影片中,最讓你難忘卻是由希斯·萊傑飾演的配角,小丑,這部劇中作為反派的小丑,不僅顛覆了以往影視界對反派的定義,還為反派角色設下了難以超越的障礙,也許是因為這種原因,導演將小丑這一角色從影片中單獨拿了出來,專門拍攝了一部《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