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假的?媒體剛剛曝光一則大新聞,30名美國間諜被中國一窩端_手機...

2020-12-01 網易新聞

2018-08-19 13:25:59 來源: 錢盆評股

舉報

  

  圖片來自網絡

  《潛伏》讓我們知道了情報的重要,特工的危險。但現實中,國與國之間的「諜戰大戲」遠比電視劇來得更殘酷更精彩。

  8月18日,據環球時報援引「美國之音」報導稱,美國情報界多個消息源證實,中央情報局(CIA)提供給在中國的間諜及其上線使用的一個以網絡為基礎的聯絡通信系統,疑遭中國國安部門破解,導致至少30名美國間諜被準確地剷除。

  獲取中國情報,是美國遏制中國的一個重要表現。表面看,美國30名間諜被中國一窩端,但實際上,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

  

  美日間諜頻頻被抓,這不是第一次

  去年,美國紐約時報就披露了中國一舉搗毀了一個在華間諜網,美國中情局至今沒有搞明白其中的原因。而這一次,美國30名間諜被抓,美國還是沒有反應過來。經過八年調查,中情局將在華間諜被抓的原因歸咎於「用於聯絡各線人的拙劣的通信系統」。

  中情局認為,這個「通信系統」原本在中東從事諜報活動時,發揮了重大作用,被認為非常安全不可破解,從而交給了美國在華間諜。但意外的是,由於一個技術錯誤,暴露了所有信息。拿一個不會說話的「通信系統」為自己開脫,美國中情局實在太可愛了。

  難道真是一個技術錯誤,才讓中國一舉抓獲了30名美國間諜。對此,美國中情局、聯邦調查局以及國家安全局拒絕回應。由此可見,美國根本搞不清楚真實原因。

  事實上,不僅美國間諜被抓,就連自以為聰明的日本間諜也不幸落網。還是去年,一些日本人以商務活動為由,試圖拍攝中國國產航母高清照片,以及獲取中國軍事基地資料,結果被抓了個現行。而從2015年至今,已有十幾名日本人因涉嫌從事間諜活動而被捕。

  此次,美國間諜被抓一點都不冤枉。美日兩國心懷不軌,派出大量間諜搜集中國情報,試圖獲取機密資料,但均遭到了失敗。根據中國《反間諜法》規定,從事間諜活動最嚴重可判死刑。這些美日間諜將會因其非法活動受到嚴懲,咎由自取。

  

  美日嚴重低估中國反間諜能力

  自建國以來,中國就破獲了一些間諜大案,精彩程度不亞於《007》。上世紀70年代中蘇交惡,蘇聯大批外交官開始搜集中國情報,我國安部門很快就發現了蘇聯在華線人,經過精密部署,當在華線人進入賊窩進行秘密交易時,我國安部門一舉抓捕了蘇聯所有間諜外交官。此案震驚中外,也讓蘇聯認識到中國具有相當強的反間諜能力。

  對於間諜活動,中國的態度一直是明確的,只有堅決打擊,才能維護國家安全。中國建立了一套嚴密的反間諜系統,還發布《公民舉報間諜行為線索獎勵辦法》,對舉報間諜者,予以50萬元的最高獎勵。

  去年美國在華間諜網被搗毀後,川普認為有內鬼,他在視察完CIA總部後,要求進行內部調查。於是,一場代號為「蜜獾」的調查迅速展開,幾乎所有美國駐中國大使館工作人員都遭到調查,但都沒有確鑿證據顯示,在華間諜網被搗毀系內鬼所為。

  隨後,川普宣布解除聯邦調查局(FBI)局長科米的職務。中美情報機構的能力由此高下立判,臺灣地區防務主管曾說,中國在反間諜活動方面相比美國更有優勢。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重視反間諜工作,也是為了確保國家安全。而美國日本等西方國家一再派出間諜搜集中國情報,是徹頭徹尾的流氓行為,對中美中日關係極為不利,註定偷雞不成蝕把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三名德國人被疑是「中國間諜」,曝光時機尤為敏感……
    此案曝光正值華為可能參與德國5G建設引發爭議之際。多家德國媒體16日報導稱,三名德國人被懷疑「為中國從事間諜活動」遭到調查,其中一人是德國前駐歐盟外交官,另外兩人是一家知名德國遊說公司的職員。他們涉嫌向中國「中間人」提供包括商業情報在內的敏感信息。「德國之聲」稱,德國聯邦檢察院發言人15日證實對3名嫌疑人進行了調查,但未透露細節。德國《明鏡》周刊15日最早報導了這一消息。報導稱,聯邦檢察院的主要調查對象是歐盟委員會的一名前德國工作人員,他在布魯塞爾期間曾任外事部門領導職務,之後被派駐多個國家。
  • 中情局密碼間諜行動的曝光,讓我們以新的視角看待美國制裁華為
    作者:王德華美國中央情報局和德國情報機構秘密控制瑞士加密公司的消息,突顯出美國對華為和其他公司的發展,所持的「安全擔憂」的虛偽。《華盛頓郵報》、《ZDF》和《SRF》都刊登了一則爆炸性的消息: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和西德特勤局(BND)秘密擁有並控制著瑞士密碼公司Crypto。
  • 美國四名CIA特工,在南海執行對華任務,遇颱風身亡
    近些年,隨著美國亞太戰略的推進,「南海」這個詞語也越來越多的出現在美國媒體的版面上,最近「南海」這個詞的再度登上熱搜,並非是因為美國政府又採取了什麼行動,而是因為一樁多年前的有關美國CIA的醜聞被曝光。
  • 美國輸了!法媒曝出一則大新聞,在這場較量中,中國贏得漂漂亮亮
    據報導,法國主流媒體《費加羅報》3日報導了一則「大新聞」:中美2020年的人均預期壽命的官方數據尚未正式發布,《費加羅報》是通過一番推理得出這一結論的:2019年美國人的人均預期壽命為78.8歲,但由於受新冠肺炎大流行影響,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估計,2020年美國人的人均預期壽命可能會降至
  • 剛曝光一則醜聞,給出最合理的解釋
    據環球網6月4日消息,澳大利亞國內知名媒體《每日電訊報》一位名叫Annika Smethurst的女記者住所突然遭到澳方警察侵犯。當時,Annika Smethurst正準備離開家去上班,突然遭一幫澳聯邦警察堵門。接著警察在其家中展開搜查,包括她作為私人用品的電腦、手機等都被收繳。
  • 美國頻對華為下毒手,瑞典媒體挺身而出,曝光一則猛料,震動世界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在1月4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近日瑞典主流媒體《每日新聞報》網站報導了美方就排除華為參與瑞典5G建設對瑞典施壓的情況。美國駐瑞典大使曾對媒體表示,很高興瑞典為5G建設作出了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同樣的結論。報導還指出,美國沒有能與華為在5G領域競爭的公司。
  • 美中情局在華行動曝光:偷偷登門安裝間諜軟體
    據美國《外交政策》日前報導,美國中情局實施「黑袋」行動,破門而入以人工方式入侵美國國家安全局難以遙控攻擊的電腦,完成「稜鏡」項目和其他電子竊聽不能完成的工作。過去10年間,「黑袋」行動已經在東亞(特別是中國)、中東、南亞展開。  美國政府的監聽項目自曝光以來一直受到世人的關注,然而外界批評聲音不斷並沒有阻止美國繼續實行這個計劃。
  • 美國成立UFO調查組 實際是針對「中國間諜行為」?
    【環球時報記者 郭媛丹】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5日報導稱,美國五角大樓當地時間14日宣布,將成立一個專門研究不明飛行物的特別工作組(UAPTF),負責調查不明飛行物(UFO)。該單位的任務是「發現和分析這些現象對美國國家安全可能構成的潛在威脅」。有媒體稱,美方此舉實際上是為了針對「中國的間諜行為」。
  • 俄美女間諜身世披露:常出席曼哈頓名流聚會
    此次被捕的間諜嫌疑人之一安·查普曼的照片。之後,立即震驚了整個西方世界。而在11名俄羅斯特工中,最奪人眼球的無疑是28歲的紅髮美女間諜安娜·查普曼。英國和美國等多家媒體在報導該事件時,幾乎無一例外地都將安娜的照片作為主打,而安娜儼然已經成為這一「冷戰時代以來最大間諜案」的象徵。6月30日,西方媒體首次對「俄羅斯新一代美女間諜」安娜的身世進行了大揭密。
  • 間諜用GAN生成「紅髮美女」!潛入美國政壇,全網廣釣政客
    大數據文摘出品來源:AP NEWS編譯:李雷提到間諜,我們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James Bond那樣穿著西裝,使用各種高科技道具的帥氣大叔,但現實往往與電影相差甚遠。進入美國政治圈的虛擬人物在自己的領英主頁上,凱蒂·瓊斯(Katie Jones)是一位與美國政治圈聯繫甚密的人。這位30多歲的紅髮女郎風姿卓越,並且背景顯赫:同時為一家頂級智庫和一個由權威專家組成的社區工作,包括中間派的布魯金斯學會及右翼傳統基金會。憑藉於此,她的社交圈也遍布政壇。
  • 美國炮製中國航天間諜 華裔科學家舒泉聲被逮捕
    就在全球華人為中國神七上天而歡慶之時,大洋彼岸的美國卻傳出一條「中國航天間諜被捕」的消息。當地時間9月24日清晨,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在維吉尼亞州的諾福克逮捕了美國愛瑪科(AMAC)國際有限公司總裁、華裔科學家舒泉聲。
  • 英國政府稱「中國間諜」煞費苦心 遭民眾質疑
    :此前曾有媒體爆料,英國首相卡梅倫對iPad過度依賴   據《每日郵報》4日報導,英國內閣會議禁止大臣們使用iPad,防止中國間諜將其作為監聽工具。黑格在回答記者有關手機是否被「黑」問題時說:「我覺得我手機經過重新設置後被黑就難了,但我確信中國人此前曾煞費苦心。」  「這聽起來像是間諜小說中的情節」,「俄羅斯之聲」評論稱,當人們知道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內的35國領導人的手機都被美國國家安全局監聽之後,英國政府部門採取這樣的預防措施就不足為怪了。  很多英國民眾並不相信政府的判斷。
  • 美國使領館(×) ,CIA間諜窩(√)
    按照近幾天事情的發展看,有網友說,《是,首相》真的是「人類著名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美國務卿蓬佩奧的說法是,美方關閉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是針對中方多年來開展商業間諜活動、偷竊美智慧財產權、幹涉美國內政的回應,目的是「保護美智慧財產權和美民眾私人信息」。
  • 美國「假新聞之王」將拍片揭發假新聞 川普夫人都曾中招
    海外網1月21日電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RT)18日報導,美國家庭影院電視網(HBO)聘請了CNN主持人布萊恩斯特爾特,來參與一部即將上映的有關調查假新聞的紀錄片製作,而這位主持人在界內正是以播報假新聞著稱,甚至被網友戲稱為「假新聞之王」。
  • FBI局長指責中國:FBI頭號任務是「抓中國間諜」
    雷聲稱,中國的間諜活動以不同形式展開,從網絡攻擊到盜取智慧財產權,再到對外宣傳,通過不同的人群進行,包括傳統的政府派出的間諜,和非傳統的像教授、商人、研究生等,以及像華為、中興這樣的通訊公司。  雷用了大篇幅來渲染所謂「中國間諜」的威脅,卻沒有拿出什麼確鑿的證據。可能讓他失望的是,他轉移視線的努力並不成功,美國民眾卻對FBI和川普的恩怨更感興趣。
  • 2008年十大假新聞
    絕大多數涉假媒體,要麼「沉默是金」,要麼強詞奪理,要麼避重就輕,要麼裝瘋賣傻……《國際金融報》10月7日針對9月28日《中國給「美式快餐」加把鹽?》一文中提及「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表示,中國可能考慮通過向美國注入流動性的方式幫助美國『救市』」,作出如此更正:「經核實,該說法系錄音等技術失誤所致,與劉明康主席講話原句不符,特此更正。並對因此造成的誤解深表歉意。」原來,報導出錯的責任人竟然是錄音設備!
  • 煽動仇恨情緒:印媒炒作「走丟的中國犛牛可能是間諜」
    文/行走斯圖卡提到印度媒體的腦洞,不少網友的反應就是「常人無法理解」,尤其是最近中印邊境局勢持續緊張,印度媒體持續「腦洞大開」。雖然我們已經對此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當它指責中國牧民走丟的犛牛可能是「間諜」後,我們還是要禁不住感嘆一句:只有他們想不到的,沒有他們不敢瞎說的。
  • 盤點2014年10大假新聞典型案例
    在馬航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馬來西亞交通部長希沙姆丁表示有4名乘客涉嫌使用虛假信息登機,包括此前曝出的2位奧地利和義大利乘客。   飛機墜毀類——《羊城晚報》等多家媒體微博發布消息稱,據CNN報導,馬航MH370航班已確定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北100公裡境內墜落。
  • 斯諾登:如果我是間諜 為什麼不直接飛北京
    截至本報發稿時,網友和斯諾登的在線問答剛剛結束。  選擇香港比冰島更方便  Q:你為何選擇去香港,並在那裡揭露美國針對中國香港和內地的網絡攻擊?  A:首先,正如美國政府對其他洩密者所做的,只要待在美國國內,就沒有任何公平審判的可能。
  • 斯諾登開發App,讓手機實現反間諜功能
    美國國安局前僱員斯諾登(Edward Snowden)在揭露了美國「稜鏡計劃」後就四處流亡,現居於俄羅斯。但他並沒有閒著,以自身的專長進行著科研,近日他便公開了自己新開發的App——一款名為Haven的開源應用程式,該應用能將任何安卓設備轉變成為一個監控系統,從而達到反間諜作用。閒置手機成反間諜工具,有何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