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行走斯圖卡
提到印度媒體的腦洞,不少網友的反應就是「常人無法理解」,尤其是最近中印邊境局勢持續緊張,印度媒體持續「腦洞大開」。雖然我們已經對此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當它指責中國牧民走丟的犛牛可能是「間諜」後,我們還是要禁不住感嘆一句:只有他們想不到的,沒有他們不敢瞎說的。
據觀察者網報導,當地時間9月7日,印度東部軍區司令部在社交媒體上確認,出於「人道主義姿態」,當天印軍向中國方面歸還了牧民走丟的13頭犛牛以及4頭小牛。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印度媒體借題發揮,「捕風捉影」地稱這些牛可能是「間諜」。
「今日印度」在報導中這麼寫的,「用於中印信用透支,印方有必要調查這些動物,以確保它們是無辜的牲畜……難道這些牛身上有間諜設備?」報導還煞有介事地稱:印度軍方歸還這些犛牛,可能意味著已經做過「詳盡調查」,但動物用於間諜行動的新聞並不罕見——言外之意,就是中國可能用這些犛牛充當越境的間諜。
誠然,正如印度媒體說的,用動物充當間諜或進行偵察行動的例子並不少見,常見的比較軍犬,再比如美國海軍就一直在探索將海豚訓練成為優秀的聲吶兵,通過裝備傳感器來探測水雷以及潛艇,而且在冷戰時期,美軍就曾經用海豚追蹤過蘇聯核潛艇。
但是說到用牛去做間諜,這還是第一次聽說過。姑且不說犛牛是否適合作為間諜,就說解放軍本身的技術手段,也沒有匱乏到需要用犛牛來偵察印軍的地面設施和人員。
解放軍早就已經建立起強大的信息戰和戰場偵察體系,擁有數量龐大、種類繁多和功能齊全的偵察無人機,還有能夠用於地面偵察的衛星,以及多種地面偵察和監聽設備,最近就有一個實際戰例很能說明問題。
前不久美軍航母在中國周邊海域興風作浪,但是中國卻能夠在茫茫大海中,準確抓到它的位置,派出軍艦抵近偵察,甚至在網上公開亮出它的衛星照,解放軍既然有如此強大的偵察能力,能夠讓美軍航母無所遁形,那為何還要費盡心機搞來犛牛去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
在這次邊境對峙中,有媒體曾經曝光出印度軍隊的通訊被解放軍截獲和幹擾,造成前線和後方聯繫很不通暢,很多時候新德裡都不知道前方發生了什麼;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印度才是需要用犛牛做間諜的那一方。
印方向中方歸還走丟的犛牛,這本來只是稀疏平常的邊境事務,印度媒體卻「語不驚人死不休」,實際上就是在渲染所謂「中國敵對」的態勢,是在「妖魔化中國」,煽動民眾對中國的盲目仇恨,只是這種誇張的報導,只能體現出印度媒體對中國的一無所知,唯一的結果就是讓人覺得,跟印度講道理,純屬「對牛彈琴」。
中國正在想方設法管控邊境局勢,避免墜入戰爭的深淵,這才是替兩國人民著想的正義之舉,印度唯一的出路是和中國相向而行,而不是搞出各種么蛾子,讓局勢變得一發不可收拾,否則「1962年記憶」就會變成「2020年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