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軍向中國歸還17頭犛牛,被印媒「腦補」成間諜
印媒文章捕風捉影地稱,印度軍方歸還這些犛牛,可能意味著軍方已經做過「盡職調查」,但動物用於間諜行動的新聞並不罕見。 【文/觀察者網 趙挪亞】當地時間9月7日,印度東部軍區司令部官方發布推特確認,印度出於「人道主義姿態」,當天向中國歸還13頭犛牛,以及4頭小牛。
-
印軍歸還17頭犛牛,印媒:犛牛有可能是中國派遣的「動物間諜」
近段時間,在印度的多次挑釁下,中印局勢可謂是十分緊張,印軍似乎已經到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境地。就在近期,印媒又報導了一件有趣的事。據《今日印度》網站報導:於當地時間9月7日,印度將此前越過實控線遭扣留的17頭犛牛歸還給中國。
-
印軍向中國歸還17頭犛牛 被印媒「腦補」成動物間諜
【印軍向中國歸還17頭犛牛】近日,印度曾以「越境」為名,將13頭進入印度非法佔領區域的犛牛送歸我方。可莫名其妙的是,《今日印度》新聞網卻在9日發了篇文章,暗指這些犛牛可能是「被派過來的動物間諜」。圖源:《今日印度》這篇報導在開頭就忍不住自吹自擂了一把,作者把這次送歸犛牛的行動稱作是「慷慨的人道主義精神」,並表示印軍在7天中很好地照顧了犛牛。
-
印軍歸還中方17頭犛牛,印媒卻腦補這是「間諜」
當地時間9月7日,印方宣稱,出於人道主義理念,決定當天歸還曾「非法越界」的13頭犛牛,以及4頭小牛。據《今日印度》報導,17頭犛牛於8月31日越過所謂「實控線」,遭到印軍扣押。而對於印度軍隊捉牛的舉動,「今日印度」在文章中「義正言辭」的說到,因為中印雙方的緊張局勢,雙方信任嚴重「透支」,印方必須要盡職盡責的進行調查,確保這些牲畜是無辜的。反過來說,印媒認為此次犛牛越界事件,是中方處心積慮的「動物間諜」行動,中方想通過操控犛牛,從印方獲取情報。
-
印軍歸還中國17頭「越境」犛牛 稱可能是被派過來的動物間諜
最近,印軍向中國歸還17頭犛牛。印度以「越境」的名義,將13頭進入印度非法佔領區域的犛牛送歸我方。令人費解的是,《今日印度》新聞網卻在9日發了篇文章,暗指這些犛牛可能是「被派過來的動物間諜」。這篇報導一開始,就忍不住自吹自擂了一把,作者把這次送歸犛牛的行動稱作是「慷慨的人道主義精神」,並表示印軍在7天中很好地照顧了犛牛。
-
印度歸還中國17頭犛牛,印媒暗指:犛牛是被派過來的動物間諜
印度歸還中國17頭犛牛,印媒暗指:犛牛是被派過來的動物間諜前段時間,中國的13頭犛牛和4隻小牛犢「漫步」到了印度士兵非法佔據的區域裡,但是卻被印度人「綁架」了。在自稱「精心照顧」7天,印度士兵歸還牛之後,印媒卻暗指犛牛是「間諜」。
-
煽動仇恨情緒:印媒炒作「走丟的中國犛牛可能是間諜」
文/行走斯圖卡提到印度媒體的腦洞,不少網友的反應就是「常人無法理解」,尤其是最近中印邊境局勢持續緊張,印度媒體持續「腦洞大開」。雖然我們已經對此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當它指責中國牧民走丟的犛牛可能是「間諜」後,我們還是要禁不住感嘆一句:只有他們想不到的,沒有他們不敢瞎說的。
-
印軍向中國歸還17頭犛牛,竟被印度記者「腦補」成「動物間諜」
近日,印度曾以「越境」為名,將13頭進入印度非法佔領區域的犛牛送歸我方。可莫名其妙的是,《今日印度》新聞網卻在9日發了篇文章,暗指這些犛牛可能是「被派過來的動物間諜」。圖源:《今日印度》這篇報導在開頭就忍不住自吹自擂了一把,作者把這次送歸犛牛的行動稱作是「慷慨的人道主義精神
-
中國犛牛越境被印軍扣押,印媒:可能是動物間諜
上個月中印邊境地區有17犛牛越過中印實控線到達印度境內被印度軍隊扣押,直到本月7號印方才將牛歸還給中國,然而印度媒體在得知消息後便開始大肆炒作,聲稱這些犛牛身上可能藏有間諜設備或者它們本身就是間諜,並且詢問印度軍隊扣押期間是否對這些犛牛做了盡職調查。
-
想與中國打「持久戰」印軍最大的問題:後勤保障
向拉達克地區運送物資的印軍車隊【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業餘愛好者談策略,專業人員談後勤。」面對印度國內圍繞中印邊境衝突的紛紛擾擾,《印度快報》5日坦承印軍當前面臨最大問題——後勤保障。報導稱,印度想在邊境與中國打「持久戰」,就必須抓住有限的補給窗口提前儲備物資。報導稱,目前印度陸軍在所謂的「拉達克地區」部署了近3個師的兵力,其中2個師是從其他戰區調來,在後勤保障方面受到更大限制。其他新調入部隊也面臨類似難題。
-
1962年,中國的娃娃兵收拾了印度鬍子兵,印旅長:世界少有
日後,歷史學家對這場戰爭有一個精妙的比喻:印度就像一個釣魚的人,他的魚鉤,被一條他絲毫不想釣到的魚咬住了。周恩來4赴印度尋求和解,尼赫魯卻執意犯我邊境。1959年8月25號,在中印邊境東段,爆發了中印雙方的第一次武裝衝突。10月,印軍幾次在西段的貢嘎山口向我邊防部隊開火。但是,這一期間,我國仍然選擇了忍讓。
-
唐駁虎:58年後印軍又到加勒萬河谷,忘了上次被全殲的教訓?
2、1962年印度陸軍總部參謀局長、侵華戰爭的主導者考爾中將認為,加勒萬河谷是侵入中國領土最好的路線之一。3、1962年7月,印軍進入加勒萬河谷挑釁,很快被中國軍隊包圍。經過3個月的對峙反蠶食作戰,10月中國軍隊發動猛攻,全殲入侵印軍。
-
西藏軍區曝光新輪式火箭炮,對面印軍有何感想
文\唏兮中印邊境局勢持續緊張,印度近來在中印邊境地區動作不斷,據印度媒體報導稱,印軍已經完成了邊境地區的軍事戰略部署,將百萬大軍的戰略重心進行了重新調整。而解放軍部隊也接二連三的傳來好消息,西藏軍區官方帳號在近日發表了一篇名為《練練練!
-
重訪太嶽軍區司令部舊址 山西沁源「空城鬧鬼子」
中新網沁源7月1日電 題:訪太嶽軍區司令部舊址 山西沁源「空城鬧鬼子」 作者 賈子嫻 宋立超 抗日戰爭時期,山西沁源曾是太嶽軍區司令部所在地,為太嶽區抗日鬥爭的中心區域。其在歷史上曾創造了世界反法西斯戰場的奇蹟,巧妙利用「百裡無人區」對抗日軍,為中國抗日戰爭史上寫下了重要一筆。
-
效仿中美俄,印度設海上戰區司令部,這是要制霸印度洋?
2019年8月15日印度獨立紀念日當天,莫迪宣布首次設立權傾三軍的國防參謀長一職,2020年初,印度再次宣布即將推出自己的戰區司令部體制。 按照計劃,印軍將會在2022年前,對現有司令部進行改制,重新確立其職責範圍,創建中美俄等大國戰式的戰區體系,以提高部隊的反應速度,形成無縫銜接的行動指揮體系。
-
軍馬無法通行解放軍騎犛牛巡邏
在祖國帕米爾高原之巔,有一個叫紅其拉甫的地方,這裡有一支享譽全軍的犛牛巡邏隊,官兵們每一次巡邏都是對生命極限的一次挑戰。紅其拉甫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氧氣含量不足平原的50%,風力常年在七八級以上,最低氣溫達零下四十多攝氏度,塔吉克語是「血染的通道」的意思,早在西漢時期就是我國對外商貿的重要驛站。
-
印媒:巴軍在克什米爾部署彩虹4 印度面臨兩線作戰
同時在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執行任務的印度第15和第16軍也提出了一個清單,列出需要採購的武器裝備,其中包括槍掛榴彈發射器、無人機、輪式裝甲車和其他防禦裝備。在印軍提出這些採購要求之前,巴基斯坦方面正在克什米爾實際控制區附近部署「彩虹-4」無人機,而這些無人機具備很強的攻擊力,可進行打擊印度部署在該地區的各種軍事目標。
-
1962年班公湖之戰,斃14印軍,俘虜少校連長,一舉前推10公裡
中印邊界東段、中段和西段的局勢驟然緊張起來,毗鄰西段邊境的阿里地區更是印度進軍的重點地區。進入1962年七八月間,印軍先是侵入加勒萬河谷,並構築工事企圖長期盤踞,又切斷了我方哨所與後方的交通道路。其後,印軍又開始在班公湖一帶實施襲擾,8月23日,印度派出兩艘汽艇侵入班公湖中方一側進行偵察騷擾,並向岸上我邊防部隊的哨所開槍。
-
印軍秘密部署蛙人隊,在海拔4000米班公湖潛水是玩命
《今日印度》7月18日報導,印度國防部長拉賈納特·辛格在17日對外表示,正在與中國進行的談判已取得進展,以尋求解決拉達克邊界對峙的辦法,但他無法保證解決問題的程度,因為他向中方發出了一個強烈的信息,即世界上任何大國都不能觸及印度的一寸土地。
-
從七大軍區到五大戰區劃分圖解
2016年2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區成立大會在北京八一大樓隆重舉行。原七大軍區劃分為五大戰區,分別為東部戰區、南部戰區、西部戰區、北部戰區、中部戰區。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與原南京軍區轄區相同,加上軍區內的東海艦隊、空軍、火箭軍、武警,司令部駐南京,陸軍機關駐福州。負責領導和指揮江蘇、福建、浙江、上海、安徽、江西的所屬武裝力量。陸軍下轄3個集團軍,71集團軍、72集團軍、73集團軍(即原南京軍區的第1、第12、第31集團軍)。